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野望——桓温传在线阅读 - 第二十八章, 庾翼北伐

第二十八章, 庾翼北伐

    到了康帝建元元年(公元343年),这时都督江州、荆州、司州、雍州、梁州、益州六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假节的庾翼已经三十八岁了,他自哥哥庾亮去世后,坐镇武昌也已经三年。庾翼素怀大志,正当苏峻之乱的时候,他才二十二岁,就受哥哥庾亮之命以百姓的身份带领着数百人驻守在石头城;在庾亮北伐之时,当邾城失守以后,石赵国的夔安进而围困石城,庾翼再此时屡设奇兵,偷偷将粮食军需送入了石城,竟陵太守李阳击破夔安后,庾翼因协助石城固守不失的功劳而被封为都亭侯;接任荆州刺史之后,又竭尽所能地进行治理,军务和政务都很严明,数年之间,官府和私人资用充实,众人都称赞他的才能,甚至连石赵黄河以南地区的人民都产生了归附之心。

    庾翼的北伐之议肇始于迁镇武昌。离开武昌,迁镇石城的这个决策,庾翼的哥哥庾亮之前就已经提出过,这里面有地理形势方面的考量,也不乏个人迷信的因素。据《晋书,戴洋传》记载,“咸康三年,洋言于亮曰:‘武昌土地有山无林,政可图始,不可居终。山作八字,数不及九。昔吴用壬寅来上;创立宫城,至己酉,还下秣陵。陶公亦涉八年。土地盛衰有数,人心去就有期,不可移也。公宜更择吉处,武昌不可久住。’”

    到了咸康五年,就有了庾亮北伐的动议,并请求朝廷允许他迁镇石城。庾翼接替庾亮为荆州刺史后,戴洋仍为庾翼占候。早在咸康八年,庾翼就向朝廷提出过希望迁镇乐乡(湖北省松滋县),理由是武昌数有妖怪,并且曾有猛兽闯入府中,当时因为庾冰的长史、太原王述写信劝阻才作罢。然而,庾翼想离开武昌的打算却一直没有停止过。

    从地理位置上来讲,武昌是长江中下游的结合部,对于屏护东南地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西进或者北伐而言,武昌作为根据地又显得偏远了。因此,庾翼的迁镇乐乡之举,极有可能是为伐蜀做准备。不过,一年之后,庾翼在经过反复衡量后,最终选择了北伐。

    在庾翼看来,要实施北伐计划,就必须先驻节在襄阳,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赶走已经盘踞在襄阳长达十余年的桓宣势力。目前,江州地区已经排除了王氏势力,如果再移除上游的桓宣势力,那么,庾氏才算是真正拥有了大荆州地区,从而才能够使北伐行动真正地做到号令一致。于是,在哥哥庾冰赶走了江州刺史王允之的前后,庾翼就已经开始筹备北伐事宜了。他向燕王慕容皝和凉州牧张骏分别派出使者,约定一同进攻石赵。同时,庾翼命令益州刺史周抚、西阳太守曹据讨伐李寿,败其将李恒于江阳。他上书朝廷,称:“贼石虎年龄已经六十(按:此年石虎实为四十八岁),奢yin理尽,丑类怨叛,又欲决死辽东。慕容皝虽然骁果,但未必能固。若北无掣手之虏,则江南将不异辽左矣。臣所以辄发良人,不顾忿咎。然东西形援未必齐举,且欲北进,移镇安陆,入沔五百,涢水通流。辄率南郡太守王愆期、江夏相谢尚、寻阳太守袁真、西阳太守曹据等精锐三万,风驰上道,并勒平北将军桓宣扑取黄季,欲并丹水,摇荡秦雍。御以长辔,用逸待劳,比及数年,兴复可冀。臣既临许洛,窃谓桓温可渡戍广陵,何充可移据淮洒赭圻,路永进屯合肥。伏愿表御之日便决圣听,不可广询同异,以乖事会。兵闻拙速,不闻工之久也。”

    朝中只有其兄长庾冰、谯王司马无忌和其死党桓温赞成庾翼的意见,而康帝以及众多朝臣都不同意,纷纷派出使者请求停止行动。已经升任为车骑将军的庾冰参军孙绰也写信劝说。但是,庾翼依然违诏向北行进,到达夏口后,又上表请求任命桓宣为都督司州、雍州、梁州三州以及荆州的南阳、襄阳、新野、南乡四郡诸军事,梁州刺史,让他率领所部向丹江西上;请求任命自己的死党桓温为前锋小督,假节,率众进攻临淮(安徽省盱眙)。庾翼同时征发六州奴充兵役,并征发百姓的驴马运输粮草,引起了一片的怨恨之声。

    凑巧在建元元年(公元343年)的七月,石赵王国的汝南太守戴开率领数千之众,南逃到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投降晋王朝。

    戴开的投降事件让东晋朝廷的主流意见发生了变化,众多朝臣从之前的疑虑重重变为审慎支持北伐行动。于是,在建元元年的七月八日,晋康帝司马岳下诏:“慕容皝摧殄羯寇,乃云死没八万余人,将是其天亡之始也。中原之事,宜加筹量。且戴开已帅部党归顺,宜见慰劳。其遣使诣安西(庾翼)、骠骑(何充),咨谋诸军事。”

    庾翼的本意是移镇襄阳,当所部离开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后走到了夏口(今湖北省武汉市),庾翼在此再次上书:“臣近以胡寇有弊亡之势,暂率所统,致讨山北,并分见众,略复江夏数城。臣等以九月十九日发武昌,以二十四日达夏口,辄简卒搜乘停当上道。而所调借牛马,来处皆远,百姓所蓄,谷草不充,并多羸瘠,难以涉路。加以向冬,野草渐枯,往反二千,或容踬顿,辄便随事筹量,权停此举。又山南诸城,每至秋冬,水多燥涸,运漕用功,实为艰阻。计襄阳,荆楚之旧,西接益梁,与关陇咫尺,北去洛河,不盈千里,土沃田良,方城险峻,水路流通,转运无滞,进可以扫荡秦赵,退可以保据上流。臣虽不武,意略浅短,荷国重恩,志存立效。是以受任四年,唯以习戎为务,实欲上凭圣朝威灵高略,下藉士民义慨之诚,因寇衰弊,渐临逼之。而八年春上表请据乐乡,广农蓄谷,以伺二寇之衅,而值天高听邈,未垂察照,朝议纷纭,遂令微诚不暢。自尔以来,上参天人之征,下采降俘之言,胡寇衰灭,其日不远。臣虽未获长驱中原,馘截凶丑,亦不可以不进据要害,思攻取之宜。是以辄量宜入沔,徙镇襄阳。其谢尚、王愆期等,悉令还据本戍,须到所在,驰遣启闻。”

    此时,庾翼才说出了自己这次北伐的本意,不过就是移镇襄阳而已,而这次移镇势必要将桓宣势力逐出襄阳,赶至更西北的梁州。东晋梁州辖区在今鄂西、鄂北、陕南、川东北,梁州刺史治所也随着胡晋双方实力大小而变化,或镇襄阳,或镇酂,或镇安陆,或镇魏兴。由于桓宣“久在襄阳,绥抚侨旧,甚有称绩。”对此,担任庾亮佐吏十余年的范汪就曾上书康帝,称:“如果庾翼移镇襄阳之后,桓宣就要离开那里。桓宣过去曾经消灭了不少入侵之敌,招纳怀有二心之人,对他们宽以待之,目前,襄阳田亩开垦,生产秩序刚刚建立,却又要迁移,人心肯定不满,吉凶难测。”范汪之论可谓是直揭庾翼的意图,不过,既然事已至此,康帝也只好下诏同意庾翼迁镇襄阳,诏加都督征讨诸军事。

    与桓温的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龙亢镇)一脉不同,桓宣属于谯国铚县的一脉(今安徽省濉溪县)。桓宣是义阳太守桓诩之孙,冠军长史桓弼之子。

    桓宣性格谦善,为人淳厚朴实。早在建兴元年(公元313年)琅琊王司马睿担任左丞相、大都督的时候,就已经任命桓宣为丞相府舍人。当时坞主张平自称豫州刺史,樊雅自称谯郡太守,各自占据城池,拥有数千兵众。司马睿认为桓宣诚实忠厚,而且和张平、樊雅是同乡,久改任桓宣为参军,派他前往收抚张平、樊雅。结果张平和樊雅真的派了军中主簿跟随桓宣到丞相府接受招安,司马睿给他们都加四品将军官衔,让他们统领所部兵马,防御北方敌军。

    后来,南中郎将王含聘任桓宣为参军。建武元年(公元317年)三月,司马睿即晋王位,同年六月,豫州刺史祖逖率军北伐,屯驻在芦洲(今安徽亳县),派遣参军殷乂拜会张平和樊雅。殷乂瞧不起张平,看到他的房舍,说将拿来作马厩,看见一口大锅,又要用来熔铸铁器。张平说:“这是帝王的大锅,天下清平时才能使用,怎么能轻易毁坏!”殷乂则说:“你连自己的脑袋都保不住,还吝惜什么铁锅!”张平大怒,当即就在座位上斩杀殷乂,然后率军抵御祖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