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 招安之法
何进首先说话了:“陛下,咱们不能坐以待毙,更不能让张将军,段将军客死异乡,死不瞑目,对付一个羌蛮子,我何进立马带着部队前往巴蜀,将这些可恶的蛮夷之族斩尽杀绝,陛下尽快下令吧。” 张让开口了:“大将军切莫逞一时之气啊,依老臣看来,对付这些羌蛮子没那么容易啊,如果只是硬拼的话,老臣担心再次重蹈段将军,张将军后撤啊。羌蛮子人口不多,但却神出鬼没,他们长期身居深山峡谷,雪域高原,对当地的地形了如指掌,我汉军长期生活在平原,就身体素质来说,都与他们相差甚远,所以老臣认为,光靠兵丁的数量去抗衡,实在不是良策啊。” 此时,一直没开口的刘协说话了:“陛下,本王认为张大人言之有理,如果是中原作战,汉军胜数的把握很大,可是,如今要对付的是深居山岭的部落,他们身手敏捷如穿梭林中的猿,哪怕汉军再多也不是他们的对手啊。” “陈留王何以出此言?”何进明显的不悦了。“我汉家大军跟随我何进出生入死,久经沙场,扫平黄巾军都不在话下,又岂是陈留王所说的不是对手啊?你尚未行冠之礼,军中之事不适多谈。” 在何进的眼里,这位才九岁的陈留王,就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在他这位屡建战功的老将面前,怎有资格谈论打仗。刘协表面平静,也不予以反驳,可是在他内心深处,却是渴望着国家将不再有战争。善良的本性,在这一刻淋漓尽致。他向何进这位长辈深深地一鞠躬,道:“何将军乃晚辈敬仰之人,冲锋陷阵,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大将军面前谈论军事,实在是班门弄斧。晚辈只是不想这世上再添战事,百姓疾苦。汉自高祖以来,泱泱二百多年,连年战事不断,死伤无数,百姓哀声连连,《道德经》中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正所谓治国,齐天下也当无为才能无不为,不过多的干预百姓,晚辈认为,这样天下太平无战事乃指日可待。” 刘协的这番言论,立刻得到了一些大臣的赏识,太傅袁隗点头赞叹不已,自己的学生,年龄虽然不大,思想上已经日趋成熟,有自己的主见。而张让却反唇相讥道:“陈留王显然年轻,不谙世事,无为而治则天下必大乱也。” 刘辩问道:“陈留王,依你之见,这次对羌蛮的战斗,应该坐视不管,任由他们欺负我大汉子民吗?” 刘协想了想,镇定道:“记得上次朝会上,张焕将军提过“招安”来解决与邻国或部落之间的纷争。如今,张将军已经客死异乡,本王还是赞成张焕将军的提议,实行招安。” 群臣面面相觑,有点头的,也有摇头的。 “好,如何招安呢?”刘辩继续问道。 刘协想了想,脸上出现了与年龄不符的表情:“当推选一位懂羌语,又有说服力前去.....”刘协说到此,将目光投向了勒岚儿。 “懂羌语的段将军,还有张将军都已被羌蛮子杀死,我们还有谁懂羌语呢?招安之法,实在不是一个好方法,我何进不赞成。这就是变相的屈辱于羌人投降嘛。”何进显然有些不耐烦,他更是不屑一顾的看着眼前这位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刘协。 在一旁静静的听着的勒岚儿此时说话了:“陛下,岚儿愿意前往羌族部落,前去招安。岚儿本是羌人,会说一口羌语,岚儿熟悉羌族习性,也曾经在巴蜀的西羌部落居住,恳请陛下让岚儿去试试吧。” 张让还未等勒岚儿把话说完,就打断说:“这成何体统,成何体统?军中之事,居然让一位外族女子插手,老臣活了这把年纪了,闻所未闻。” 勒岚儿向张让行礼,娓娓而谈道:“张大人,小女子是羌人,身上流淌着羌人的血液,羌族部落野蛮与残杀无辜,让岚儿也愤怒不已,但是,岚儿熟悉羌人的脾性,其实我们羌族人,憨厚淳朴,善良天真,你让我一分,我让你十分。羌族部落之所以不断的侵犯大汉边界,原因是羌人没有土地,更不会种植,他们游牧为生,物资严重缺乏,看到汉人富饶之地,就有占有欲望,如果陛下能念及羌人弱处,给予羌人以物资上的补给,岚儿相信羌人是会安定团结的。毕竟羌人也是陛下的子民。” 这位年轻女子的话语,震惊了朝廷。许多大臣投去赞赏的目光。唯有张让,依然反对:“羌人之贪婪,羌人之野蛮,朝廷早有所闻,羌人是欲壑难填之人,朝廷又有多少物资能给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