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武装明末在线阅读 - 第四百七十九章 卖土地

第四百七十九章 卖土地

    武装明末正文卷第四百七十九章卖土地方云将地租限制在两成以下,目的是为了让普通百姓能够吃得上饭,不是要地主破产,地主、士绅、商人同样是他治下的百姓,只不过是他们撞到枪口上。

    商人还好,方云虽然征收商税,但是商税的税率并不高,都是根据商人的商收入来制定的,赚的越多交的商税才越多。

    但是地主和士绅就比较吃亏了,这类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靠收地租,店铺之类只是给他们挣点零花钱,如今地租被限制在两成以下,他们每年的收入就被固定下来了。

    本来随着方云对登州、莱州和青州三府的进行土地改革,百姓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初步的改善,百姓生活被改善了,必然会推动经济的发展,这其中就蕴含了大量的商机。

    如果碰上脑子灵活的地主,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难得机会,因为不管大小地主,一个个都是有钱的主,普通百姓想要做生意,起步资金这一关就管不了,但这对地主、士绅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比如秋收之后便要入冬了,以往过冬百姓由于买不起棉衣棉裤,只能躲在家里烤火取暖,但是躲在家里可没有吃的,他们还得出去干活,所以每到冬天都会有大量的百姓冻死冻伤。

    今年秋收以后,农民在交完税或者是交完租之后,手上都还有一些闲钱。虽然百姓大多不舍得花钱,但是有些钱他们却不得不花。

    百姓也不想要每天蜷缩在家里,寒天冻地还穿着单衣,万一冻得伤风感冒了,看病钱可能会是冬衣价格的几十倍,所以百姓们早早地便开始置办冬装。

    看着别人置办冬衣,家里没有过冬衣物的百姓也不甘落后,青州府加上登莱两府,有**百万百姓,顿时导致棉衣棉裤需求量大增,直接催生了一大批的棉花商,纺织商。

    而棉花只是诸多商品中的一种而已,王永民在山东境内大修官道,使得建筑、木材行业变得火爆起来,方云到处修建兵工厂,又让钢铁、火药等行业变得兴盛。

    随着青岛城的建立,胶州湾也正式利用起来,各地来往的海商人络绎不绝,更是催生了一批造船商人。

    虽然方云的山东造船厂依旧是一家独大,但各式各类的造船厂也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生产小到几十料的舢板船,大到能够运输三五百货物的商船。

    这些新兴起商人群体中,有不少就是从就是地主、士绅投资的,这部分人都是眼光看的比较远的人,眼看只靠收租,日子恐怕是要一日不如一日,所以他们果断地改了行。

    但也有不少宁愿吃老本,也不愿意去经商,或者不排斥从商,但是却没有商业头脑的地主和商人,这些人如果不能尽快将目光从土地转移到工商业方向上来,就只能一直啃老本了,直到最后被淘汰的。

    不过他们是幸运的,如今辽南百废待兴,光是把普通百姓移民到辽南去,想要把辽南发展起来,难度相当大。

    所以方云准备将辽南的土地卖给地主,因为战乱的原因,山东的田价不是很高,济南、兖州、青州这三个土地比较肥沃的州府,平均田价也就只有十两左右一亩,登州、莱州更便宜,均价在5-8两一亩地。

    而辽南的土地现在还是荒地呢,价格自然更便宜,方云打算卖四两一亩。

    按理来说荒地都四两一亩价格明显偏高为了,因为地主们买下的只是荒地,还要自己花钱把荒地开垦为耕地。

    不过方云敢卖这个价格自然是有底气的,出售的那部分土地,地主从土地所得收入除了该交的赋税之外,其他全部归地主自己。如此一来,虽说田价定的有些高了,但以后的利润将会非常可观,甚至比他们收七、八成佃租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