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如果文一代能知道,在他死后,还能制造这样的风波,必定含笑九泉了。 他是建国前出生的人,经历过很多我们和平年代长大人无法想象的事,不同的际遇,养成与天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的心态,拿一会儿来不斗争,浑身不爽,才会常常的去和父老乡亲过不去,制造风波并引以为傲,只要能处在舆论的中心就心满意足了。 葬礼是可以收份子钱的,来的客人送上一点礼金,记录在一本铺子上,表示哀悼,你来我往,礼尚往来,潮湿小镇的风俗如此。 文家的上一个葬礼,文三代奶奶的葬礼,是九几年的事了,那时的民风,一个家庭不管有几个儿子,来的礼金,都是一本铺子就记录了客人的情谊,不分兄弟的彼此。 所以当时文三代奶奶逝世所收取的四万礼金,才能被文一代收拢去,然后给文老幺凭借幺儿受宠,老母猪借豆渣,有借无还的借去做生意创业。 文老幺因为挪用公款不得不从市里回归潮湿小镇,虽然没有人际关系,却还是骗到了文一代手中的母亲去世收取的礼金用来创业,烂泥扶不上墙,还是失败了。 市里背的罪名带不到潮湿小镇,回归家长的人生,文老幺不得不从零开始,重新笼络了许多人际关系。 如今潮湿小镇的风俗变了,家中老人逝世,不再只铺一个统一的人情铺子,而是每个子女都能各设一个铺子,各人有各人的人际关系,看谁的面子来就把礼金送到谁的铺子上,这样其实是比较科学的。 文二代因为性格极端,年轻时遇到挫折受不住,赌气在家憋屈多年,任何亲戚都不去人情来往,在亲生父亲死掉这个时机,却是非常尴尬,他曾断绝所有的社会关系,按理说不应该在设立铺子,可亲生父亲去世,身为儿子连个人情铺子也不敢铺,得多不孝才不敢,文二代背不住那样的名声,仍旧是铺了个铺子。 文老幺知道哥哥已经断绝社会关系多年,仍旧铺铺子,虽有不妥,却不好直言驳斥,闭口不言,再怎样那也是哥哥,基本的礼仪要维持。 文老幺是讲礼的,却就不讲礼的野骡子,黄四带着容容跟着煤老板沾光白吃白喝去海南旅游过年回来,黄二的公公去世,黄四没有不参加的道理,他迟来,一看到文二代竟然也铺了个人情铺子,滔天的怒气又发作了,尚存了一点理智,没有在文一代的灵堂发作,而是私下冲黄二骂道:“你家文二代多少年不走人情了?人家有事你文二代都不去送情,你们真好意思铺铺子,文二代早就社会死亡了!肯定是文三代想钱,怂恿的。” 这个文三代倒是冤枉了,文二代做事一向一意孤行,不会和人商量的。 黄二被黄四狗血淋头骂一顿,人穷志短,不敢回嘴,兄弟放的屁都是香的,听进了心里,去和文二代商量,要不要把铺子撤了。 文二代沉吟半响道:“我不铺铺子,旁人会说闲话,说我好不孝,连铺子也不敢铺,我送出去的礼金几倍都有了,别人还一个回来并不夸张,况且,当年并不是我不愿意和朋友来往,是我爸爸到处去告他们贪污扶贫贷款,他们记恨,家里有事都不通知我去帮忙,我不可能腆着脸主动去,再者,我文家的事,关黄四多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