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竞赛性蹴鞠
张正书也看到了,他掀开车上的窗帘,看着外面那一垄一垄的大豆,已经变得很黄了。估计这一两内,就可以收获了。张正书让村民们种的大豆,是秋大豆,其实和普通大豆也没啥区别,毕竟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育。还因为天气的问题,这些大豆成熟的时间晚了不少。不过即便是这样,张正书估摸着今年的大豆是要大丰收了。 “大豆丰收啊,我可以大肆收购大豆了。别的不说,压榨成豆油,拿到超市卖也是可以的。”张正书知道,种大豆是绝对不会吃亏的,且不说可以做成豆腐、豆浆、腐竹等豆制品,还能制成腐、豆瓣酱、酱油、豆豉等等发酵豆制品。甚至榨油之后的豆渣,都能拿来喂牲畜,沤肥……大豆,真的一是宝。 更重要的是,宋朝人虽然比较富裕,可不是人人都吃得起的,也不是顿顿能吃到的。比如这些村民,看样子面无菜色,好像是不错,但实际上营养还是跟不上。可有了豆腐等豆制品就不一样了,豆制品是可以被当成食的替代品,而且还便宜! 关键是,张正书建起来的三用磨坊,他们可以随便用,又省了一笔钱! 大豆,古称菽,是中国五谷之一,也是中国原产作物。 可以说,中国有历史记载以来,菽豆就是重要的农作物。中国有多长历史,种大豆的历史就有多长。《诗经》有云,“中原有菽,庶民采之。”可见,菽豆在古代就很流行种植了。张正书最看重的一点就是,大豆和其他作物轮作或间、混、种,以豆促粮,用地和养地结合,能保持和提高地力。有了这个经验,再配合冬小麦,大宋的粮食产量能再上一个台阶! 粮食产量提高了,那么人口自然就会增多了,作坊可用的人也增多了。 大宋的百姓,也不用一家五口种几亩薄田,连温饱都成了问题。就好像后世一样,农民工创造了无数财富,也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张正书掀起的农业改革,会直接让大宋的国力再进一步。可惜,现在他还没做出什么成绩,自然得不到重视,这个方法也只是在李家村周遭十里八村流传而已。 农业为本,工业强国,这才是大宋要走的路啊! 张正书叹了口气,放下了窗帘。 李家村到了,张正书也被颠得脑袋昏昏沉沉的。但是他一下车,就受到了追捧,远处声响震天。 “是小官人,小官人来了!” 随着技校学童的一声叫唤,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聚集在张正书上,然而各自表不同。学童们是感激不尽,因为有了张正书,他们才能有吃,有书读。工匠们欢呼雀跃,因为张正书,他们才能赚这么多钱。而保安队……神就复杂了,毕竟是被张正书锤炼过的人,这辈子估计都不想见到的人就是张正书。 “小官人!” “小官人!” 那些学童一拥而上,缠着张正书,大声叫唤着。张正书有点窘迫,今天他来得急,可没有带什么好吃的来。“今天没吃啊,大家不用挤……后面是谁打了我的股?”张正书囧态百出,让那些保安队都有点幸灾乐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