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的大明新帝国在线阅读 - 第九章 执政方针

第九章 执政方针

    仿佛没有看到朱棣的惊讶,朱瞻基声色不变地说道“六年前,孙儿与皇爷爷谈过什么是皇帝,皇爷爷可还记得?”

    朱棣长叹了一口气,朱瞻基在过去的岁月给了他太多的信心,凡是他要做的事,还没有不成功的。

    不管是利用一个北明山铜矿就瓦解了草原势力,还是以剿倭之名征略东瀛,还有这次堪比不世功绩的南洲拓疆。

    这个孙子虽然还年幼,偶尔行事有些不周到,但是绝对称得上是才干超卓。

    如果不论经验,朱棣自己都觉得比不上他,所以才没有急着问出口,而是耐心等他细说。

    听到朱瞻基的话,他笑着说道“下位者劳力,中位者劳智,上位者劳人。再加上资源,信息控制之论,我至今依旧记忆犹新。

    这些年,你建设工厂,发展军队,开拓各地金矿,银矿,从南洋运送大批粮食回国,提高工匠的待遇,都是对资源的有效利用。除了人事问题之外,我对此从不干涉,就是想要看你能做到哪一步。

    你成立咨情司,控制锦衣卫,秘密监控各地,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情报,这就是对信息的控制。我也不很少干涉,因为你思路,想法都是对的,做出的成绩也是我欣慰的。”

    面对自己的爷爷,朱瞻基笑了起来,半作戏,半真诚道“这都是孙儿应该做的,生在皇家,享受锦衣玉食,自然也该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

    朱棣点了点头说道“所以,你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直接跟我说。只要是对我大明有利,对我朱家有利的,我都会支持你。我如今已经整六十了,这个位置也坐不了几年,以后还是要看你,能在去见祖宗之前,帮你扫平道路,哪怕杀的尸山血海,我也不辞!”

    这也正是朱瞻基的目的……

    从昨日将《大明朝廷议事法则》交给了朱棣,朱瞻基的心里就有了让朱棣为自己奠基的想法。

    许多方面,他上台之后进行改革,面对的压力会远远大于现在。

    朱棣一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等他上台,恐怕还要先跟文臣武将们掰手腕,只有占到优势的时候,才能推行。

    朱棣想要改革,没有人会拿祖制说话,因为他本身就是造反才得到的皇位。

    但是如果是朱瞻基呢?他想要改变朱棣在世时候的政策,那些大臣只是争权,就不会轻易答应。

    朱瞻基需要的是具有政治抱负的人才,不是应声虫。

    靠杀人能强制推行一些政策,但是如果这些时代的精英都变成了应声虫,整个国家都靠朱瞻基一个人,那就太危险了。

    而且,当一个朱元璋一样,什么都要cao心,什么都要管,一天睡不到六个小时,没有自由时间,整天处理公务的皇帝,也根本不是他想做的。

    他不能把人才全部废黜,要拉拢这个时代的精英,那么行事的手腕就必须要温和一点。

    但是皇帝与大臣的权力争夺,就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没有缓冲的余地。

    他这边温和,大臣们就肯定会嚣张,因为任何人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第一步肯定是要权。

    如何让权,又如何限制权力,朱瞻基早就考虑了十几年了。

    一些不好开展的事务,现在就可以逐渐影响朱棣,让他来干。

    不要等他那个父亲上台了,一下子就把属于皇帝的权力让出去了大半,想收都收不回来了。

    听了朱棣掏心窝子的话,朱瞻基也有些触动,语调柔和了许多。“所谓上位者劳人,以孙儿的见解,也是属于资源控制的范畴。如何用人,这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更考验上位者的手段。因为人是活的,思想也是在随时变化的,一个清官,在进入官场之后,面对各种奉承和诱惑,时时刻刻的心理都在变化。以后会变成一个权臣,忠臣,还是佞臣,并不是一下子改变的。

    想要人尽其才,想要让他发挥最大的作用,还不能让他影响到朝廷的稳定,这就需要制定缜密的管理制度,对上位者来说,制定规则的权力是最重要的,也是绝不能放弃的,其他的所有权力,其实都可以放弃。”

    朱棣惊道“军权也可以放弃?”

    朱瞻基笑道“这只是最理想的状态,如今当然不可能实现。假如说,不管是谁管理朝政,都只能管他负责的范围,其他事务不能插手。不管是谁领军,都只能按照预定的战略打仗,除此之外,调不动一兵一卒,在这样的时候,还怕有人会造反吗?”

    朱棣沉吟了一会儿,盯着那份《大明朝廷议事法则》看了一会儿才又说道“这只是个开端?”

    朱瞻基丝毫不怀疑朱棣的政治智慧,他要是看不出来,那才是不可能的。

    “议事法则只是约束大臣们就事论事的开始,古往今来,皇家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将所有的大权都收拢在自己的手中,这种权力的集中方便了管理,但是造成了两个巨大的隐患。

    其一,就是这种权力的集中对晃荡的要求非常高,皇帝英明,自然天下太平,皇帝昏庸,就民不聊生。

    其二,这种权力的集中让统治阶级的权力得不到有效控制。考上了进士,进了朝廷,就成了人上人,这些人来自同一个群体,有共同的经历和群体认可,自然会维护属于自己人的利益,造成了整个社会的畸形框架。”

    这一点朱棣有些不太明白了,朱瞻基只好又细致分析了这种封建社会大一统时代对管理者要求的太高,导致了统治阶级与平民阶级的脱离,这是社会不稳的根源。

    等朱棣理解了这方面的思路,朱瞻基才又说道“想要改变这一切,首先是建立朝廷新的规矩。让一锅炖的朝廷变的条理分明,所有人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能对不该插手的事务随意插手。

    比如说你是户部官员,你就只能管财政,工部,礼部的事务,用不着你来管。哪怕你是户部尚书,也管不了一个工部九品工匠的职责。更别说某些礼部官员,竟然还cao心军事,想要指挥打仗了。

    所有人,认清自己的职责,不能干涉自己工作以外的事务,最多只能在大朝会的时候,对一些不法事务,严重影响到朝廷稳定的事务提请审查。”

    朱棣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才说道“可是这样一来,对官员自身的要求就会很高,对监督力度必须要加强。”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以前的朝廷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看不清以后的路。自秦皇以来,历朝历代无不是在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兴盛,然后又灭亡。孙儿觉得,既然知道这个想法是对的,那就应该向着这个目标走,瞻前顾后,可不是帝王的优秀品质。”

    朱棣忍不住笑了一下,反问道“既然如今的朝廷大臣大部分都是儒家,那么,你又如何来限制他们呢?要知道,他们可是一条心。”

    “所以,这就回到了孙儿刚才说的,孙儿会把朝堂事务分成四块,分而划之,各不统属。”

    朱棣摇了摇头笑道“三省六部制自西汉以来,到隋唐成熟,这套规则深入人心,可不是一言即可改之。”

    “但是皇爷爷有没有想过?为何历朝历代虽然遵循这个框架,但是都会略加改变呢?”

    “既然你都说了遵循这个框架了,还有什么说的呢?”

    朱瞻基笑道“孙儿当然也是遵循这个框架,但是略有不同罢了。”

    这个时候,王彦在外面催道“陛下,殿下,晚宴要开始了。”

    朱棣谈兴大起,大声说道“推迟半个时辰,朕有话与太孙说。”

    朱瞻基今天勾起了朱棣的兴致,当然也想趁热打铁。大声喊道“李亮,你将我的丙001号文档拿来,刘万,你去安排太孙妃他们移驾武英殿。”

    众人纷纷应是,不一会儿,李亮就拿过来了一叠厚厚的文档,这可比019号厚的多了。

    这里面,有朱瞻基这些年来对政治改革的一些想法和思路,针对封建时代的统治阶级的框架,做了许多前瞻性的规划。

    在后世,朱瞻基见识多了各种不同的政体。不管是独裁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总统制、总理制、议会制,还是民众制,他都略微知道一些。

    任何制度,都有其局限性和优越性,当然也有落后性。所以,没有任何一种制度是完美的,只是看适不适合自己。

    像许多人推崇美国的三权分立,但是那只是美国的政体。二十世纪许多国家跟在后面学,结果国家乱成一团,到了二十一世纪,自己都不跟着学了。

    许多人抨击沙特的皇室独裁,但是沙特的老百姓生活水平,有几个国家比得上?

    南非黑人为了争取平等权利,闹革命,等他们掌权了,民煮了,老百姓一个个从富人变成穷人,发达国家变成了一个落后国家。

    对大明来说,能带着老百姓发展的制度就是好制度。如果没有了皇帝,大明的老百姓们怕是要心慌了。

    不要说现在,就是几百年后的二十世纪,中国没有了皇帝,还有许多人惊慌失措,如同天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