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逍遥江山在线阅读 - 638章:愧彼春秋名

638章:愧彼春秋名

    众人本对朱高熙能写出这样一首诗词,颇有些惊讶,待听他还要再写一首,微微愕了一下,再一次低头观看。【】

    朱高熙凝神细想了片刻,忽眉头一展,手中湖笔在那张宣纸上再一次游走了起来:

    东风拆群植,淡荡吹芳辰。鸟鸣声已和,得气先于人。况我圣明父,奉天弘至仁。遂令**里,万物皆生春。朝回坐斋阁,怡然乐吾真。诗章学古雅,琴调多清新。缅怀古哲王,宝贤安国民。予才虽未逮,有志当期伸。疏泬带小雪,皎皎当前楹。暗香袭罗幕,诗怀浩然清。呵手写新句,异彼尘俗情。追咏古帝王,得失相与评。污青究心迹,丹铅分重轻。知我及罪我,愧彼春秋名。寒月照绮窗,冏冏为我明。整襟重自警,凛冽如怀冰……?“

    朱高熙下笔极快,不多时偌大的宣纸上都留下了一片墨宝。

    李浚好奇的伸长了脖子扫了一眼,只是一眼,他也不得不佩服这个一直有反心的王爷还是有些本事,那勇武天下皆知,单是这书法,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让人眼前一亮,再看那诗词,不得不说写得还算不错?比起那些无痛呻吟的文人雅士,竟要好多了!

    正暗暗惊讶之余,却听得朱高熙放下了手中的湖笔,呵呵一笑,道:“本王献丑了,还请诸位大人给批评指点?“

    “好诗……?”韦达生怕王斌抢了先,不待王斌收回目光率先叫好了起来。

    韦达话音一落,靳荣点了点头道:“王爷这诗……写得妙,写得好——?”

    朱高熙正等着众人指点,却听得一阵脚步声,跟着朱高熙心腹陈刚走了进来,看了一眼众人,见都是自己人,刚刚还显得紧张的面色,立即平和了几分,他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径自走到了朱高熙的身旁,负在他耳旁低低耳语了几句,朱高煦脸色微微一变,但片刻的功夫,立即恢复了神色,对着众人一抱拳的道:“诸位,本王要去见个人,须离开片刻,还请诸位见谅?“

    众人忙回礼道:“王爷客气了,王爷只管去便是,我等在此等候王爷便是?“

    朱高熙也不多言,再一次抱了抱拳,便跟着陈刚走了出去。

    李浚望了一眼,刚才朱高熙的神色他看在眼里,那是一刹那的惊讶,随即恢复了过来,让他不免有些奇怪,却也不好多问。

    “来,来,王爷写诗,我们对对子——?“待朱高熙走了出去,王斌立即大声喊道,众人大声附和。

    李浚看了一眼朱高熙急匆匆的背影,心头立即变得不安起来。

    “来了几个人?“朱高熙面色凝重的问。

    陈刚是府上百户,当年靖难之时便跟着他,算是他的心腹,为人稳重,被他信任。

    “一个?“陈刚低声道。

    两人绕过长廊,转了几处亭台,不多时便到了一处三层房檐的殿宇前,这里花花草草随意布置,各种参天古木不少,殿宇前方竟还有一座高耸的假山,山枯藤缠绕,倒也有几分精致,但此时两人顾不得欣赏,直接进了殿宇。

    殿宇不大,装饰的极为富丽堂皇,各种照壁,天花、彩画、匾联一一点缀其中,使得整座大殿既不显得空旷,又不失雍容,帝王家的气派油然而生。

    “三王爷的人就在里面?”陈刚看了一眼朱高熙,低声道。

    朱高熙点了点头,道:“可检查过凭证?“

    “卑职已经细细检查过,是三王爷府上的人?“陈刚语气肯定的道。

    “他怎么来了,难道是京城有大事?”朱高熙眉头跳了几下,自言自语的嘀咕了声,抬步走了进去。

    “王爷——?”听得脚步声,殿宇内走出一个人来,那人身材并不如如何高大,相貌也不如何清秀,甚至有几分丑陋。

    朱高熙暗暗点了点头,他要干的是杀头的勾当,自然不希望引人注意,此人面容丑陋,出入王府最合适不过了。

    朱高熙大量了一番后,语气冷淡的道:“你是谁?”

    那人躬身行了一礼,道:“奴才都知监杨庆?见过王爷?”

    都知监为朱元璋晚年所设,是明代宦官掌管的“十二监”之一。这个部门开始充当十二监日常调度之事,后来逐步成为专门负责皇帝出行时开道引路和戒严保卫的“大内警卫”,杨庆作为掌管都知监的太监也是正四品的级别,有出于王府的资格。

    朱高熙将他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才点了点头道:“本王听说过你?”

    杨庆微微一愣,随即面露喜色,汉王勇武天下皆知,乃是大明一等一的王爷,当年险些做了太子,竟能听说过他姓名,让他如何不激动,一时竟忘记了回话。

    待惊醒了过来,才慌忙道谢。

    朱高熙摆了摆手,表示不必多礼。

    这个杨庆朱高熙能听说他的大名,源于永乐二十年发起的针对皇帝朱棣和太子朱高炽的巨大阴谋。这一年五月,明成祖朱棣偶感不适,几日没有上朝。隐忍已久的赵王朱高燧认为夺位时机已至,便联络黄俨、杨庆等亲信准备行动。正好此时皇太子裁撤宦官,黄俨及另一名宦官江保便经常被太子上疏斥责。黄俨本来就是赵王的党羽,于是陷害太子更加卖力。他一面利用自己是朱棣亲信宦官的机会,变本加厉地进谗言诋毁太子;一面又在外廷散布谣言,声称朱棣不喜欢太子,有意传位赵王。

    赵王信以为真,竟当真做出来大逆不道之事,勾结兴州后屯卫军高以正,制造伪诏,阴谋让太监杨庆在朱棣药中下毒,毒死朱棣后掌管宫中符宝,发布伪诏,废掉太子,自立为皇帝。但此事由于王瑜的告密而失败,朱棣在皇城右顺门亲审朱高燧,朱高燧吓得不敢说话。后因太子朱高炽百般辩解,朱棣最后决定放过朱高燧,但将高以正等人全部处死,但众人同党之中,唯独杨庆似乎并没有牵连,成了漏网之鱼,依旧出入赵王府邸,此事在当年极为轰动,朱高熙听闻后,对自己的那个胆大妄为的三弟捏了一把冷汗,同时也记住了一个叫杨庆的太监,此人明明参与刺杀这等大逆不道之事,却能安然隐退,让他心生佩服。

    查明了身份,朱高熙放下心来,这些年他虽在乐安州,但与赵王多有联系,朝廷多有风吹草动,彼此都会告知一二,但也多是飞鸽传书,似这般让心腹赶来乐安州还是头一次,心里不免有些嘀咕。

    “说吧,三弟让你来见本王可是有要事相告?“朱高熙开口问道。

    杨庆左右看了一眼,压低声音道:“王爷让奴才来告知王爷,陛下已经数日没上朝了,怕是时日无多了,让王爷早些安排,如今满朝文武百官,正商议着迎接太子回朝?”说到这儿,杨庆斜眼看了一眼朱高熙,见他面色平静,不知他在想什么,只好继续说下去:“三王爷还说,王爷若想坐上那张椅子,唯独效仿父王,否则待太子返回京城——?”说道这人,杨庆知趣了闭上了嘴巴,他相信以汉王的聪明,一定明白赵王的意思。

    朱高熙的确听得明白,所谓的效仿父王,是在提醒他,如今的他就是昔日的父王,自己的那个侄儿,就是建文帝了,父王以奉天靖难夺取了建文帝的江山,自己勇武不输给父王,便是这文采如今也有了,奉天靖难怕也不是没机会。

    “可那我好侄儿真的是建文帝么?”朱高熙心头一动,脑海里不由浮现了数年前一幕。

    那是在永乐二年,那一年自己那个皇兄,在解缙、杨士奇一帮文人的帮助下,以道统为由,说服了父王夺取了太子之位,父王与初一日置东宫官属淇国公邱福兼太子太师,成国公朱能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蹇义兼詹事,工部右侍郎金忠为兵部尚书兼詹事,兵部右侍郎墨麟、工部左侍郎赵毅兼少詹事,四月初四日立皇兄为皇太子,他被父王封为汉王,镇国云南;三弟为赵王,镇国彰德。他因听了陈瑛和王宁的建议,怏怏不肯去,并对父王说出了「我何罪,斥我万里。」怨言,父王虽心中不悦,却也没呵斥他,他得以暂时居住于京师。之後又请得天策卫为护卫,后又请增加两护卫,司机夺回属于自己的太子之位。

    不久后,父王写了一番告诫皇兄的话儿:“要体恤上下,为善无间。学勿至迂,明勿至察,严勿至猛,宽勿至纵。谦卑逊志,容受忠良;勤俭安详,惠鲜众庶,以承宗庙,以保社稷。“并命他随皇兄一同去皇陵告知皇祖爷爷,一起跟着他还有自己的那个好侄儿。

    ^^^^^^^^^^^^^^^^^^^^^^^^^^^^^^^^^^^^^^^^^^^^^^^^^^^^^^^^^^^^^^^^^^^^^^^

    第二更了,今晚看能不能弄出第三更来,若是能弄出来,一定能送上,收假第一天,工作比较忙,还请诸位多多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