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章 太一教
顿了顿,毛道长又道,“方才我虽以‘李代桃僵’之法,将那恶鬼驱逐到了槐木当中,但想要将其彻底诛杀却是不易。”
“唯一的办法,就只能启开孤坟棺桲,择以雷雨之日,用我太一教的镇教之宝‘五雷金令’配合玉圭上诉三清祖师,施以雷火神通,方可彻底震杀此鬼!”
毛道长所说的东西,我妈全然不懂。
可当她听到开棺桲的字眼后,依旧被吓得脸色湛白。
哆嗦着身子询问道,“那……那……那岂不是这恶鬼一日不除,我家娃儿便每日被这恶鬼侵体折磨?再无宁日可言?”
“这……的确如此!”
毛道长一怔,遂即缓缓点了点头。
他虽不是出家人,但自古佛道一家。
出家人不打诳语,而他身为修道人,自然也不愿意睁眼说瞎话。
不想因一时的宽宥,引来更大的灾难。
所以毛道长没做太多迟疑,便当着我妈与外公的面,将事情的严重性给我妈及外公说了一遍。
原来毛道长这次来之前,就独自先去了一趟我们村的坟地。
将那无主孤坟的方位打量了一遍。
据毛道长所讲,我们村坟地地势不平,高低不齐。
东西北三面均由高山耸立,唯有西南角有一个供人进出的缺口。
山峦重叠,绵延交叉。
最后悉数汇聚到西南低洼之地。
这种东高西低的地势,使得我们村坟地更容易滋生阴气。
长时间下来,这低洼的坟地便形成了天然的‘三龍汇海’。
已自成一处上佳的养尸地。
最为重要的是,那孤坟中埋葬的恶鬼,生前又懂得不少恶毒的方外之法。
多重聚合下来,这恶鬼的道行自然不低。
见我妈忧心忡忡的模样,毛道长又宽慰道,“大嫂,你大可不必如此担心,我若是寻常的修道之人,遇到此等恶鬼纵然想帮十三,怕也只是有心无力。”
毛道长眯了眯眼,声音也大了几分,“可我毛凤娇却偏偏不是寻常道人,我虽出声草莽,但却是‘太一教’的第九十八代掌教!”
“毛道长您竟是太一教的掌教?”
外公心中大骇。
他虽年近古稀,但年轻下乡插队时,却也听了不少关于‘太一教’的传说。
太一教,又名太乙道。
是南宋天眷年间的游方道士萧抱珍所创。
教内以‘元气浑论,太极剖判,至理统一’为根本根本。
不仅如此,据说萧抱珍年幼时天赋异禀,曾得仙人所赐秘箓。
擅长祈祷及三清诃禁之术。
在乡间郡里常以符篆、符水为百姓治病,用祈祷咒语驱除蝗灾。
萧抱珍利用这些济世利民的手段,赢得了不少地区民众的尊崇。
然后他以传授“太一三元法篆”为名,在汲县建立了第一个庵堂。
因信奉者日众,正式传扩更名为太一教。
最后又得到了真、徽两宗的大力支持,很快便得以发展壮大。
与全真、正一、白莲、净明道、天心派、神宵等六派统称为南宋七大教。
萧抱珍也因此得到皇帝的赐号,被封为‘太悟传教真人’。
当然了,这些都是外公年轻时插队,从老乡口中听闻而来。
个中真假何如,他也无从得知。
只是让外公根本想象不出的是,这个平日住在十八里铺,替人做白事的邋遢道士,竟会是‘太一教’的嫡系弟子,而且还是太一教的第九十八代掌教。
“唯一的办法,就只能启开孤坟棺桲,择以雷雨之日,用我太一教的镇教之宝‘五雷金令’配合玉圭上诉三清祖师,施以雷火神通,方可彻底震杀此鬼!”
毛道长所说的东西,我妈全然不懂。
可当她听到开棺桲的字眼后,依旧被吓得脸色湛白。
哆嗦着身子询问道,“那……那……那岂不是这恶鬼一日不除,我家娃儿便每日被这恶鬼侵体折磨?再无宁日可言?”
“这……的确如此!”
毛道长一怔,遂即缓缓点了点头。
他虽不是出家人,但自古佛道一家。
出家人不打诳语,而他身为修道人,自然也不愿意睁眼说瞎话。
不想因一时的宽宥,引来更大的灾难。
所以毛道长没做太多迟疑,便当着我妈与外公的面,将事情的严重性给我妈及外公说了一遍。
原来毛道长这次来之前,就独自先去了一趟我们村的坟地。
将那无主孤坟的方位打量了一遍。
据毛道长所讲,我们村坟地地势不平,高低不齐。
东西北三面均由高山耸立,唯有西南角有一个供人进出的缺口。
山峦重叠,绵延交叉。
最后悉数汇聚到西南低洼之地。
这种东高西低的地势,使得我们村坟地更容易滋生阴气。
长时间下来,这低洼的坟地便形成了天然的‘三龍汇海’。
已自成一处上佳的养尸地。
最为重要的是,那孤坟中埋葬的恶鬼,生前又懂得不少恶毒的方外之法。
多重聚合下来,这恶鬼的道行自然不低。
见我妈忧心忡忡的模样,毛道长又宽慰道,“大嫂,你大可不必如此担心,我若是寻常的修道之人,遇到此等恶鬼纵然想帮十三,怕也只是有心无力。”
毛道长眯了眯眼,声音也大了几分,“可我毛凤娇却偏偏不是寻常道人,我虽出声草莽,但却是‘太一教’的第九十八代掌教!”
“毛道长您竟是太一教的掌教?”
外公心中大骇。
他虽年近古稀,但年轻下乡插队时,却也听了不少关于‘太一教’的传说。
太一教,又名太乙道。
是南宋天眷年间的游方道士萧抱珍所创。
教内以‘元气浑论,太极剖判,至理统一’为根本根本。
不仅如此,据说萧抱珍年幼时天赋异禀,曾得仙人所赐秘箓。
擅长祈祷及三清诃禁之术。
在乡间郡里常以符篆、符水为百姓治病,用祈祷咒语驱除蝗灾。
萧抱珍利用这些济世利民的手段,赢得了不少地区民众的尊崇。
然后他以传授“太一三元法篆”为名,在汲县建立了第一个庵堂。
因信奉者日众,正式传扩更名为太一教。
最后又得到了真、徽两宗的大力支持,很快便得以发展壮大。
与全真、正一、白莲、净明道、天心派、神宵等六派统称为南宋七大教。
萧抱珍也因此得到皇帝的赐号,被封为‘太悟传教真人’。
当然了,这些都是外公年轻时插队,从老乡口中听闻而来。
个中真假何如,他也无从得知。
只是让外公根本想象不出的是,这个平日住在十八里铺,替人做白事的邋遢道士,竟会是‘太一教’的嫡系弟子,而且还是太一教的第九十八代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