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盗汉在线阅读 - 第144章:太行八径
翻页 夜间

第144章:太行八径

    温县地处河内之中心,自温县北山越过野王便渐渐抵达河内郡之边界。

    河内边界以太行山脉为界,毗邻上党附成州界。

    秋风渐起微凉,北方的凉意似乎也来的更加快一些。平坦的地势渐行渐少,山峦叠嶂、蜿蜒曲折。山脉堆叠横断之势,随处可见,由于山脉受拒马河、浮沱河、漳河、沁河等大河贯穿切割,使其多生横谷,当地称之为“径”。

    是以太行山脚下的百姓多称之为“太行八径”,勾连要塞,曲径往复,是以古皆谓之交通要道,商旅通衢之要地。

    两侧高耸的山谷,携带着通鸣晓猿之境。地界的跨越之后,行人变的越来越少,或许是山谷幽增之由,只让人觉得越发的人烟稀松,越发的寂寥淡然。

    山径之中,一个数千人的队伍缓缓前行着。观其人式样皆是膀大腰圆,身材壮硕的汉子。往来商旅却是避之不及,在这太行山径,胆敢如此名目张胆行事的人,怕亦不是易于之辈。

    真因为太行上径,路狭易守,拦截必有所获,每逢混乱之际,总有数百近千之徒,于这山径之中,做些一本万利的勾当。

    而如今有恰逢乱世,这太行山中自然是多有盗匪纵横,肆掠行径,十步一岗,五步一卡,商旅往来多有怨言,却只得破财免灾。

    因此这般人马众多而又士气雄壮的队伍,自然是有其本身令人敬畏的地方,顾忌之处也总有二三狂妄之徒,想要撩拨一下胡须,凡过往之客,自有山中待客之道。

    张奉跨坐战马之上,仰着头不断的欣赏这山脉景象,时下也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精致的风景随处可见,自然之美妙却是难见其深源,人们总妄想着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的面前,人也只是他滋养的一众生物罢了。

    人,应当怀有敬畏!

    瞧着前头不断左右张望的张奉,黄忠却是微微皱了一下眉头。生于山野之间,虽无这般断横合谷,却也是熟悉地形之人。

    想当初单从荆州赶赴洛阳之途,就与山谷林涧之间,遭受数次强人袭扰,且如今正位于天下的盛名的太行黑山之中,岂能掉以轻心。

    默默的策马赶上。瞧见黄忠忽然近前,张奉也是一愣,轻声疑惑道:“汉升,可是有事?”

    “将军,此处太行山,乃黑山军地界,吾等途经此地当多有防备才是!切不可掉以轻心。”

    “唔!”默默的看了眼黄忠,张奉也收起了玩赏之意,意味深长道:“汉升所言在理,奉先前托大了!如此,汝与典韦迅速整备军马,小心戒备,必有一战!”

    闻言,黄忠顿时瞪大眼眸,不由惊诧道:“将军,我等途经此地,只是借道而行。某亦听闻,那张燕首领乃朝廷册封之平难中郎将,与其知会当可无虞!况且,吾等乃朝廷军队,其怎敢徒生歹念?”

    微微轻笑看着面前的黄忠,张奉摇头道:“汉升此言太过于想当然了,且不说太行八径地域广阔,即便皆为平难中郎将所辖。吾等这般装备出入,怎不叫当地豪帅心生觊觎?”

    “将军的意思是,会有别部的人马不奉其令,拦截我等?”

    “黑山本就是盗匪,不仅此地别部,倘若令张燕知晓,他怕也会生其劫掠之心。”

    “是以我等必有一战,方可立下凶名,让其闻之胆怯。”

    微笑着点头,张奉对黄忠的军事领悟能力,着实很是满意。若不是局限与时人的认知范畴,黄忠多加历练可成一方名将。

    张奉之所以能够有这份见识,气魄,也只不过仰仗这后世的见识和认知罢了,对这个时代的事情完全依照自己的想法而断了。

    人就是这样,刚刚进入一个新集体的时候,你总是想方设法融入其中,然而任凭你千方百计,也只是徒劳无功,只到最后精疲力竭之时,才豁然发现何不做回自己。

    等到时间温润,人意昏黄,自然会习以为常,那时,你再回首看去,却是早已融入被当下所接纳。

    黄忠既然领会了张奉的意图,便不再拖叠,迅速结合典韦,约束兵士,整军备战。

    羽林军的汉子们自然是训练有素的,然而却没有经历过尸山血海的恶斗过,张奉正想借此机会,让羽林军的汉子们好好的磨练一番,没有刀口舔过血的精锐,又怎么能叫精锐呢?

    突然瞧见黄忠与典韦不断来回奔走,端坐马上紧握缰绳的司马懿也是神情陡然慌张起来,居于河内其自然知晓黑山军的名头,对于这场未知的战斗,其内心还是充满恐惧的。

    紧了紧手中的马缰,司马懿轻轻的靠近刘辩的身侧,小心翼翼的询问道:“公子,这是要作战了吗?此处是否不甚安全?”

    司马懿既然被张奉携裹这前往北地,调教了,自然要给他一个事情做了。于是张奉安排他作为刘辩的行军侍从,毕竟有荀攸的照抚,司马懿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至于荀攸依旧还是原先那副古板木讷的模样,虽然他为人聪慧,很多时候也愿意配合张奉。但张奉知道,他之所以会这般听话,只是因为刘辩的缘故,生于士族家庭的他,心中已然留存着那股忠君为国之思想。

    因为这个时候还没有像历史上那样,让荀攸失去对汉室的信心。

    要知道,荀攸历史上是接替荀爽,代表颍川荀氏一直伙同王允等人,设计谋除董卓的。然而当董卓死后,王允为首的士族肆意揽权之象,让荀攸失了对大汉的希望。

    以至于后来投奔曹cao之后,荀攸与荀彧的忠于汉室之理念竟然显得格格不入!

    换做当事人荀攸来看,不知道那是荀家的悲哀还是刘汉的悲哀,甚或者是整个天下士族的悲哀!

    不去管那些,至少眼下的荀攸对于刘辩依旧保留一颗赤子之心的。

    刘辩默默的斜睨了司马懿一眼,淡然道:“莫不是仲达怕了?些许贼匪,竟叫司马家二公子害怕成这样?”

    “在下不敢,只是心中忧虑公子安全!”

    “无甚担忧,且瞧一瞧纵横京师之羽林军,是如何横扫诸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