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乱清在线阅读 - 第七十六章 轻重好歹

第七十六章 轻重好歹

    法国人……嘿,还真可能有这个兴趣;同时,高卢鸡也应该有这个力量。%

    1880年前后的法国,是第三共和国当政。彼时的法国,已经基本从普法战争的失败中缓过气来,重新开始对外殖民扩张,非洲、印度支那,是其重点方向。原时空的中法战争,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爆发的。

    本时空,如果关卓凡收拾法国的“1870年计划”顺利完成,到了1880年代,印度支那神马的,法国就别想了——小样,除非你还不服气!如此,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法国人自然要在非洲下更多的功夫。

    加上关卓凡煽风点火、上下其手,高卢鸡和约翰牛,在南非你来我往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

    甚至,中国、法国“捐弃前嫌”,在南非暗地里合作一把,背地里摆英国人一道,也是完全可以考虑的。

    虽然不久前我不小心把你揍得鼻青脸肿,可是国与国之间,“利”字当头,眼见携起手来,就有好处可捞,为什么不可以化敌为友?

    说到中法之争,关卓凡不禁感叹:爆发于1883年的中法战争,其实是1840年后、抗日战争前,中国对外战争中最体面的一仗。中、法军力对比,并不如何悬殊;中国先败后胜,又选择了一个适当的节点结束了战争,整个局面,虽处下风,但勉强可以算是平局。

    失去越南,不能理解成中国的失败。

    当时的国际大势和自身实力,都根本不容许中国继续保有大面积的藩属。而且。中国的藩属。比不得列强的殖民地。实在是只有政治和战略上的价值;经济上,不但没有利益可言,还是严重的负担。以大英帝国之强,英属殖民地利润之厚,打过一场惨胜的布尔战争,都要主动大幅度对外让渡殖民地利益,何况中国?

    又何况,当时的越南。毕竟不比朝鲜,战略缓冲价值其实也是有限的。审时度势,舍虚名,保实利,维持本土核心利益不失,没有什么丢脸的。

    这“最体面的一仗”,是在慈禧的一手主持下完成的。这个“一手主持”,包括前期惨败之后、尽撤消极懦弱的恭王为首的军机全班这种大手笔——“甲申易枢”,这才有后期的淡水、杭州湾、镇南关等一系列胜利。

    彼时的御姐,端的是识见卓著。意气焕发。

    但“最不体面的一仗”,也是在慈禧的“一手主持”下完成的——庚子拳乱、八国犯华。

    彼时的慈禧。里就不知,看外边的世界,更加是两眼一抹黑。

    慈禧亲自主持的对外战争,一共就这两场,正正好是两个极端。

    何以有如此大的反差?

    中法战争的时候,慈禧正是年富力强,治国理政的经验、眼光,都在人生的巅峰期。

    庚子拳乱的时候,国家内外交困,慈禧本人病老神衰,而以戊戌政变后的政治环境,如果她不抓紧手中的权力,是连最基本的人身安全也无法保证的。加上其时的慈禧,确已年老昏聩,于是除了固权,其他什么都不管不顾了。

    所以啊,在“正确的时候做正确的事情”,无比重要。人生不能错位,对于女人来说,尤其如此。

    至于甲午败战的责任,就不要安到慈禧的头上了——真心不关她什么事。

    走题了,言归正传。

    南非的事情,最好法国人自个儿起劲,自动自觉地做布尔人的幕后**oss。万一法国人实在鼓动不起来,关卓凡不排除自己赤膊上阵——当然,不是正面和英国人冲突,我那个……只是做生意而已呀!什么生意呢?呃,军火生意。

    开矿本身就是军火买卖的一个很好的掩护。

    这个时代的大矿主,无不建有自己的护矿队——这个护矿队,可不是三五十人拎根棍子的保安,而是少则数百、多则以千计的准军事化、甚至全军事化部队,手枪、步枪、大炮,一应俱全。

    机关枪面世之后,这班大矿主,第一时间予以装备,动作之快,甚至超过了许多国家的军队。

    之所以要如此这般,是因为:一来,这个时代采矿,是要用人命来填的,大矿主必须掌握足够的暴力,才能镇压工人的反抗;二来,这个时代的政府,手伸得还没那么长,行政能力还没那么强,还不能提供那么周全的保护,丛林法规依然盛行,而矿场多在荒无人烟之地,为自全计,不能不厉兵秣马。

    在南非这种地方开矿,就更加不必说了,周边都是恶意满满的“野蛮部落”,不把自己武装到牙齿,那里混得下去?

    原时空,第二次布尔战争时,布尔人之所以死活打不下金伯利,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德比尔斯的老板塞西尔.罗德斯,多年来在矿场储备了大量的军火,坚守金百利的英军,怎么用也用不完。

    所以,“花旗矿业公司”贮备点枪支弹药,谁也不能说什么。一时间货进多了,仓库没地儿摆,匀一点给当地政府,算是搞搞公关,也是很可以理解的事情嘛。

    可能的话,干脆在欧洲办个军火公司,除了自个儿方便,这个世界,可以预见的将来,都会没完没了地打仗,还怕没有钱赚?

    嗯,让俺好好想一想这件事。

    *

    同拉克鲁斯谈完了事情,自有人将英国人带去已安排好的住处,屋内剩下关卓凡和利宾两人。

    关卓凡叫人弄了两样简单的小菜,又开了一支红酒,亲手给利宾和自个都斟上了,笑道:“利先生,咱们哥俩,多久没像今天这样,坐在一块儿,好好喝上一盅了?”

    利宾微微摇头,说道:“贝勒爷,‘哥俩’两字,我当不起。今时不比往日,你待我国士,我可不能不知道轻重好歹。”

    关卓凡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注视着利宾,半响,轻轻叹了口气。

    利宾就当没有看见关卓凡的表情的变化,他搬过自个的大皮包,取出一个大大的公文袋,笑嘻嘻地递了过来,说道:“贝勒爷,这里面有样好东西,你看了,保管你不会再唉声叹气了。”

    关卓凡微微一笑,接了过来,打开公文袋,取出了里面的东西。

    是一张照片。

    两位如花少妇,微笑并排端坐——却不是扈晴晴和杨婉儿是谁?

    她们两人,一人抱着一个婴儿。

    关卓凡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