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回齐头并进
上一回我们提到老赵为征讨南唐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战前动员也让南征披上了更加高尚的外衣,现在,是时候向南唐政府摊牌了。 老赵这次动用的部队约十万之众,此外考虑到江南地区特殊的地理情况,老赵特地将水军也纳入战斗序列。南征的主要兵力部署如下:西路,由主帅曹彬率领部分陆军经荆南直下,会同樊若冰在荆湖地区督造的水军一道联合出击,到达长江岸边后,顺着长江东进,试图与中路军在采石会合;中路,由都监潘美率领的步兵和工程兵快速机动,机动到采石对岸的和州待命;西路和中路都进展有序,这时候西路大军也不甘示弱,留守在开封汴河的水军在那一天迎来了启航,老赵亲征驾临东水门下,为所有即将出征的水军将士们饯行。之后,水军顺着汴水河南下,经由淮水、沧渠最终达到长江口,伺机与经杭州北上的吴越军队配合,打掉金陵东面的重要屏障——润州。 从这三路大军的进攻方向可以看出,老赵此行目的在于围困金陵,三路大军从不同方向逐渐汹涌而来,就是想要将金陵团团包围,让其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孤城。 看局势,老赵这次是志在必得。 只不过,战场上的事情瞬息万变,三路大军齐头并进气势很大,但能否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步骤实施,还不得而知。 如果把一次大的会战比作一场角斗,那么决战前的机动就好比出手前的蓄力,只有将全身的力量集中到拳头上,才能给对手致命一击。三路大军在会师金陵前,要做的便是机动和清扫道路的工作。 先说西路军,按照预定计划,曹彬和荆湖地区待命的水军会合后开始布置下一步的进攻方向,曹彬经过分析后得出,想要顺利达到采石,就必须得顺江而下,而长江南岸就是南唐的地盘,南唐在沿线江州、湖口等地都布置了重兵,西路军只能避开这些严密把守的重镇,绕过敌人的重要防线,转而向湖口与南唐国度金陵之间进发,目的就是想要拔掉金陵西南沿线的要塞。 但问题在于,如何才能让几万人的部队从敌人眼皮底下通过? 现在部队已经到达长江岸边,曹彬必须得尽快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否则耽误了行程,后果将更加严重。 曹彬为此伤透了脑筋,要知道长江就如同一道分界线,把大宋与南唐分割开来,双方隔江对峙,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江面上有任何异动,都会引起敌人的注意,更别说是几万人这么大的阵势,看起来这似乎是个无解的难题。 庆幸的是,曹彬这人脑袋灵活,随机应变的能力很强,他在关键时刻想到了一个法子。 其实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大摇大摆的通过。曹彬命令大部分将士躲进船舱,每首战船只留下几个士兵站在船舷边上,另外曹彬还下令所有战船一律靠北岸行驶,给敌人造成假象,让对方误以为这是大宋在例行巡查。退一步来说,即便是发生了擦枪走火,由于靠着北岸部队也可以迅速上岸减少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