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回满城捷报(2)
眼看着双方挽着衣袖,吹胡子瞪眼的就要干上了,偏偏这时候朝廷送来一封加急信函,这封信是远在开封的老赵亲笔写的,信上的内容主要是老赵得知北方战事后,针对目前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制定的兵力部署计划。在信中,老赵认为敌人这次是有备而来,且参战部队数量众多,实力强劲,不适合使用硬碰硬的阵地战,那样做伤亡太大。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部队损失,老赵自己研究出了一套大致的作战范围,总得来说就是把大部队按照机动性能和作战实力分切成为七八支较小的队伍,每位主将各自率领一支部队分兵出击,从敌人防守薄弱的地方发动突袭,将一字长蛇阵分割成为几段,然后再集中邻近部队合围,有机会有步骤的歼灭敌人。 咋一看老赵的战术挺有道理,在敌我双方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分兵寻找突破点,无疑使最好的进攻方式。 但是,这种打法本身也存在诸多限制和死xue,首先敌人采取的是一字长蛇阵,从头到尾分布的兵力都比较均衡,进攻一方很难找到突破点;其次,想要对敌人实现分段切割,就必须得讲部队化整为零,并且要保证每支部队的战斗力必须足以从敌人的阵中撕开一道口子;最后,分兵出击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分兵的合理性,以及出击的效果,这两点是确保战术能否成功的关键。也就是说,部队不仅能分开呈若干组成部分,还得确保在出击的时候,能够快速完成切割敌人的目的,一旦陷入苦战,敌人趁势发动反击,那么部队将会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老赵在信中把战术说得很清楚,将领们看了这封信之后,却显得有些犹豫,因为他们对皇上提出的策略有不同看法。 要知道,大宋朝廷自建立以来,每逢遇到战事,老赵家的人就会事先制定好总的作战计划,然后派人送到前线,指挥作战的将领们根据皇上的策略继续细分作战任务,这是长久以来形成的惯例,没人说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几代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大家争论的焦点只有一个,那就是是否按照皇上的思路来执行,即将部队分成八个小军团,每人带领一个团的兵力深入敌人腹地实施突袭,以小打大,各个击破,支持这种打法的人没几个,崔翰是其中之一。 崔翰字仲文,京兆万年人,崔翰从小立志高远,发誓要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拯救黎民苍生,维护人间正道与和平。青年时期的崔翰不仅学识渊博,武艺精湛,关键是他长得还很帅气,英俊伟岸,相貌俊美,按照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小伙儿长得比较帅呆了。 有才华,有武艺,有相貌,有追求,像这样拉风的男人,走到哪都会引起人们的关注。果然,机会很快就出现在崔瀚童鞋的面前。 一次偶然的机会,崔翰与周世宗相遇,周世宗看大他第一眼就觉得这哥们挺不错,别得咱不说,单论长相来看,看起来让人觉得很顺眼。于是,周世宗柴荣简单的和他聊了几句,临走的时候询问他有没有参军的想法。崔翰当时也没有固定的工作,正处在人生的迷茫期,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投身军营没准还能奔个好前程。 随后崔瀚童鞋顺利加入后周部队,在那里他找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崔瀚在后周世宗柴荣的点拨下,先后参加了平定淮南、征伐关南等重要系列会战,由于在战斗中表现出色,,指挥有方,崔瀚被提拔为军使。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全盘接收了后周的官员,崔翰也跟着转职成为赵匡胤的手下,鉴于崔翰同志英俊潇洒,多有才能,太祖将他提拔为副指挥使,而后崔瀚又跟着太祖南征北战,先后参加泽州、潞州等战役,在此期间崔翰屡立战功,逐渐在军中打出名声。 太原之战,崔翰被委以重任, 赵匡胤让他率领侍卫马军部队充当攻城先锋,对敌人先行发起攻击,曹翰不仅长得帅,打起仗来一点也不含糊,只见他飞身上马,手里拿着家伙就本着敌人沙区,战斗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曹翰在这一刻关云长附体,战斗力直线飙升,犹如一头愤怒的猎豹一样,所到之处尽是血腥的杀戮。 打得兴起的时候,不知从哪飞出一支冷箭,曹翰避闪不及,锋利的箭刺插进他的头颅,吓得旁边的人都为他捏了一把。 “将军,您还是赶紧撤吧,我们养掩护你撤退。”身边的士兵好心劝道, 对此曹翰却一脸不屑,“撤什么撤,我们是先锋部队,就是为主力军打头阵的,现在胜负未定,谁要是再提半个撤字,休怪我曹某翻脸无情。” 曹翰一脸杀气,他狠狠的咬了咬牙, “啊。。”只听得一声震天动地的嚎叫,众人望去,战马之上,曹翰竟然用手拔出了冷箭,鲜血这时候正不断的从额头上流淌,见着主将都这么爷们,一下子部队的士气提升了好几个等级,他手下的士兵也跟着像发了疯似的冲向敌人,摊上不要命的对手,谁都会惧怕三分,就这样在亲自带领,大宋首战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