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灵异小说 - 犯罪心理:罪与罚在线阅读 - 别人的悲剧

别人的悲剧

    曾孝义一个五十多岁的大老爷们,不顾形象地抱头痛哭,那哭声里压抑着的悲痛,让在场的人心里颇不是滋味。

    一时间谁也没有说话,都自顾自的想着自己的伤心事,文沫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有些尴尬地立在旁边。寂静的夜晚,连周围拆迁的工地上机器都停止了轰鸣,曾孝义野兽般的低吼,像沉重的鼓点,砸在每个人的心头。

    门突然吱呀一声开了,一个头发花白穿着朴素的女人出现在门口。她显然没有料到曾孝义家里有这么多人,就大刺刺地闯进来,对上十二只好奇的眼睛,让她忍不住后退一步,紧张得连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放了,结结巴巴的解释:“对、对、对不住,我、我、我、我是隔壁的,听到这里有动静,以为出了什么事,看门没关就顺手推门进来了,抱、抱歉我这就走。”

    女人说完话,便真的扭头跑走了。曾孝义此时的哭声也止了住,对上其他人疑惑的目光,微微有些不好意思,硬着头皮解释道:“这是跟我们一层楼的赵大姐,这栋楼自开始准备拆迁到现在,大家都陆陆续续搬走了,只剩下我和赵大姐两个人。大家也知道,我们这栋是老式的筒子楼,一层楼有十几二十家住户,在这之前我跟赵大姐也不过是点头之交,碰见了混个脸熟,谈不上有什么交情。还是在陆陆续续当上钉子户后,才熟悉起来的。”

    似乎是看到对面的几个人眼神中流露出几分了然,曾孝义脸都有些白了,慌忙解释:“不不不,我跟赵大姐不是你们想的那种关系,她就是可怜我,孑然一身又得了这么个要命的病,时不时地打下手,帮我洗洗衣服做点饭,一点旁的事情都没有。赵大姐是个好人。她也不容易,丧夫又失子的,所以特别同情我的遭遇,也特别理解我的心情。她只是单纯的可怜我。说起是赵大姐,我们算得上同病相怜,我是老婆闺女都没了,她也是丈夫儿子都没有,唯一比我好一点的。大概就是因为她的丈夫死时被鉴定为工伤,单位赔了很多钱,能让她这么些年,有吃有穿吧。”

    刚刚大家的心情都有些沉重,曾孝义尤为严重,虽然背后议论一个可怜的女人,不是什么光明磊落的行为,但是能暂时转移大家的注意力,将阴霾的气氛一扫而空,好方便文沫下一步仔细询问案情。她便也顾不得那许多,来了一招祸水东引,勾着曾孝义继续说着赵大姐的事。

    那赵大姐是60年生人,今年五十六岁了,本人因为日子过得不如意,看起来更苍老一些。她那短命的男人,原来也是供电局的职工,二人自80年结婚,就分到这筒子楼里居住,算是这楼里的原住民了。

    跟他们同期搬进筒子楼的。后来无一例外都分到了更好的房子,事业上也有了更好的发展,不过赵大姐的男人朱怀军是个三棍子打不出个屁的闷葫芦,木讷窝囊到了极点。因此哪怕他们岁数大资格老,却一直当着最底层的工人,住着最简陋的筒子楼。

    那个时候赵大姐在供电局的场办工厂里边上班,也算收入不低,这样的家庭在八十年代初,生活得够得上小康水平。结婚第二年。两个人的儿子就出生了,一家三口的小日子别提有多滋润。

    朱怀军虽然没本事,但却是大家公认的居家型好男人,每天下班就早早回家,洗衣做饭收拾屋子这些活全部都包了,看得周围的大姑娘小媳妇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纷纷赞叹赵大姐命好,这么个老实丈夫,除了不会营钻着往上爬,其他方方面面都拿得出手,当时羡慕赵大姐的大有人在。

    可惜好景不长,大概在85年左右,朱怀军在一次例行检修中负了工伤,从三米多高的梯子上摔了下来,伤了脑袋。在医院昏迷不醒了大半年,所有人都以为救不过来了,那个时候国家的医疗卫生条件不好,脑袋受伤很难治,赵大姐天天抱着孩子,在朱怀军的耳朵边上哭,任谁劝也不管用,居然就这么着将日渐衰弱的朱怀军给哭了回来,奇迹般地苏醒,连医生都说,这是个生命的奇迹。

    没过一个月,朱怀军便病愈出院,回归了工作岗位,他在工作上的表现如何暂且不论,住在筒子楼里面的人却都知道,以往那个老实木讷的朱怀军怕是真的死了。

    在鬼门关走了一圈的他,突然性情大变,以往的好脾气半点不见,变成了个一点就着的大炮仗。筒子楼里再也见不到他辛苦cao持家务的背影,取而代之的,总能听到他喝骂妻儿的怒吼声,稍有不顺,便向妻儿动手。赵大姐那么好强的人,自那以后经常顶着一张青紫的脸进进出出。

    周围热心的同事们不是没有管过,可是朱怀军不知道怎么的跟鬼上身似的,谁敢站出来说话,就扬言要砍死谁全家,有好几回都拎着明晃晃的菜刀,追着拔刀相助的人跑出好远,如此几次后,谁还敢管他们家的闲事,难不成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吗?久而久之,他们也习惯对着朱家时不时传出的吵架声打骂声哭泣声哀求声充耳不闻,有那心软的想出去劝一劝,也被害怕朱怀军的家人给拦住了。人们除了同情赵大姐外,没能给上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原本他们家的那个小儿子,看起来很机灵懂事活泼开朗,在筒子楼里玩耍时不管碰到谁,都是笑得一脸开怀,奶声奶气的叫声叔叔阿姨,人见人爱。因着朱怀军的性情大变,连带着这孩子也越来越沉默,总是穿得破破烂烂,脏兮兮的缩在角落里,从眼睛缝里看人,谁跟他说话都不爱答不理。有熟悉他们一家的人,背地里常说,朱怀军这是造了大孽,朱家算是彻底完了。

    赵大姐也是个能忍的,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家暴法,报警警察也不愿意来,说什么两口子吵架是家庭矛盾,清官还难断家务事呢。他们也解决不了。赵大姐不是Y市本地人,娘家离得远,也没个能撑腰的人,况且还有一个年幼的儿子。她无论如何也舍不下,便只能忍气吞声跟着朱怀军凑和继续过,在家里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努力不惹朱怀军生气,像个辛勤的田螺姑娘一样无声无息的过一天算一天。

    也算老天爷开眼。赵大姐的苦日子并没有挨多久,大概五年后,朱怀军有一次上夜班的时候,不知怎么地搭上了高压电,被发现的时候都电成了糊家雀儿,因为是在工作时间内发生的事故,尤其是还死了人,那个时候Y市好像正在争创什么安全生产责任零事故百强城市,这下全都泡了汤,虽然有工作人员举报。说朱怀军当天晚上来上夜班的时候,身上带着明显的酒气,但供电局经过一番调查,却找不到明显的证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赵大姐不配合,别人问她什么她都不说话,只是不停的哭,搂着那骨瘦如柴的儿子,再配合上他筒子楼里凌乱的家,让人怎么看怎么觉得可怜。最后朱怀军的死亡。被认定为工伤,赵大姐得到一笔可观的赔偿,在那个年代,也算小有资产。不过她仍然住在筒子楼,仍然每天深居简出,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唯一说得上区别的,也许就是筒子楼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再也听不到朱怀军醉酒撒疯。打骂妻儿的动静。有不少人背地里都说,朱怀军死得好,他这一死,赵大姐和那小儿子以后再不用挨打受骂,还留下了一笔钱,两全其美了。

    其实那个时候大家都流传着,供电局之所以痛痛快快地赔了钱,是因为他们首先违反了安全规程,晚上值夜班的时候为了少发点加班费,只安排了一个人,连个帮衬的都没有,不然朱怀军刚刚触电的时候,如果及时解救,也许他就不用死了,供电局就是知道这一点,才选择息事宁人赔钱了事,别看赵大姐不声不响的看似柔弱,实际上心里是个有大主意的人,现在是他儿子小,当他儿子成了年到十八岁,便可以直接顶着老子的班进供电局当个正式职工。捧的这么个金饭碗,一辈子都有了着落,所以别看赵大姐最终成了个寡妇,面子上不好看,里子却是赚了个十成十,所以赵大姐才一直这么低调,什么都占的这么全乎,再不低调点儿岂不是要招人恨了。

    这对母子继续无声无息地过着自己的生活,跟筒子楼里其他的邻居不太来往,等他们一家再次回到公众的视野里,已经是十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2002年底,赵大姐跌跌撞撞地跑去附近派出所报了案,她守寡这么多年含辛茹苦拉扯大的儿子朱峰失踪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赵大姐一把鼻涕一把泪说得十分可怜,但警方却有些不以为然,因为朱峰是他们这一代有名的问题少年,寡母独子,赵大姐视朱峰为自己的命根子,她没了丈夫自然一颗心全部扑在儿子上,这儿子被他养得有些性格异常了,内向敏感,这么些年来,赵大姐来来回回不知道往派出所报了多少回案每次都说儿子出了什么事,哭着喊着的求他们去查,结果每一次,朱峰都在市区内的犄角旮旯里被人找到,然后送回家来,久而久之辖区内的片警都知道,他们这里有一个脑子有点不太正常的少年以及一个过度保护欲的母亲。

    狼来了的故事听的多了,谁还会上心自己去查?可没想到,从03年开始,再也没有人见过朱峰,赵大姐一双眼睛差点哭瞎,都没能把儿子哭回来,受不了打击的她,几乎一夜白发,每天浑浑噩噩,好几年才缓过劲儿来。

    这次筒子楼拆迁,赵大姐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搬,不论开发商给出多么高的价钱,她都丝毫不心动,只为了留在这里,等她那可怜的儿子回来。

    曾孝义的讲述完毕,众人陷入沉默当中。赵大姐的儿子,好歹只是失踪,2000年初,正是中国人口流动性开始增强的时候,人们渴望追求新的生活,渴望到大城市去继续他们的淘金梦。

    Y市从前的支柱产业,不免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渐渐落后,这座没有生气的小城市,已经很难吸引年轻人了,也许朱峰仅仅是去外面讨生活了,毕竟生活在母亲的羽翼下这么多年,他肯定早就烦了,2002年的他,已经21岁,成年了,外面的花花世界很精彩,他干嘛非得在这暮气朝朝的筒子楼里度过余生,接受母亲十多年前就为他安排好的命运,进供电局拿点死工资,过着吃不饱也饿不死的生活勉强度日。外面的世界到处都是金子,弯下腰就能捡到,哪个年轻人没有一夜暴富的梦想。

    所以他们宁愿相信,那个年轻人只是在外面混的不好,所以才十多年没好意思回过家。但是他们却无法如此自欺欺人地欺骗自己,因为自己的亲人,早在十多年前,就由他们亲手送入土里。相比赵大姐那一丝可怜的希望,他们才是真正绝望的人。

    曾孝义为什么死守在这筒子楼里,大家心知肚明。他们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却仍然无法等到一个答案。

    曾孝义重病,白老爷子高龄,他们会是最先死去的那批人。然后再过十几二十几年,如果幸运一点可能三十四十年,等他们这些受害者家属一个接一个得作了古,是否当年Y市发生过的血腥一幕终于可以翻篇,然后慢慢地被历史的车轮所遗忘,就像一切都从不曾发生过那样?年轻一代,永远也无法体会他们当时的恐惧与绝望。

    曾孝义不甘心,他们又何尝甘心,无非是被逼无奈四字罢了。五人眼中的悲痛渐渐聚集,他们目光灼灼地盯着文沫。

    是啊,如果连他们这些家属们,都放弃都绝望都不再追究,他们亲人的血与痛,还有谁会在意。不管成与不成,至少文沫此时就站在了这里,表明了她想帮忙想破案的决心,他们所求不多,唯尽力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