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老朱吃生粮
“真香。”老朱双手捧起满满的一捧稻谷,又放下去,拿了些放在嘴里嚼了口,对朱标笑道:“尝尝。” 旁边的李善长和胡惟庸连忙阻止,说这个稻谷壳还没有脱,是不能直接吃的。 老朱豪放的摆手,当年馊饭菜他都吃过,耗子嘴里抢过食儿,今天这粮食,对幼年饥肠辘辘的他来说,就是满足。 “咱今儿吃的不是生粮,吃的是希望。” 民以食为天。 粮和地是朝廷的命脉之一,这田能有所耕,种能有收获,百姓日子有希望。 大明的基本盘也就是稳的。 在这基础上发展教育,科技和强大的统治系统,一切会更轻而易举。 李善长看到陛下对扬州夏收的粮食这么上心,立刻笑着献上一番美词。 “陛下为百姓之心,实乃令微臣等动容。”胡惟庸接着李善长刚才的美言,补充几句。 “行了,你们回去吧,刘伯温去了北平府为陆军选址,你们两也忙活忙活水军选址的事。” “陛下,老臣就先回去了,陛下龙体要紧,切不可食生粮。”李善长和胡惟庸笑咪咪的离开。 收复北元,钱粮消耗不少,老朱看到杨慎肤色黝黑,叹道:“杨慎啊,你有多久没沐浴了?” 杨慎低头看了眼自己指甲里的黑泥,手往回缩了缩笑道:“这扬州田多人少,战后恢复缓慢,臣就怕遇上个旱灾涝灾,影响收成。太子殿下远在北地,却依然和微臣商讨农耕之事,微臣不敢懈怠。 原本进京该修发洁面,只是微臣这是自然黝黑,许多地方搓破了皮也是黑的,不敢欺瞒陛下。” 朱标没有言语,这个扬州城繁华时,可以容纳十几万百姓,漕运发达,盐业昌荣。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加以利用发展,往后就是实打实的鱼米之乡。 “父皇,杨知府说的人少之事可以鼓励百姓生育,朝廷做些利于多子多女的政策。过几年人口便会逐渐改善。” 老朱点头,这个事情他也是考虑过的,是大事。到时让李善长他们来好好商议参谋。 杨慎又道:“臣今年春日,鼓动百姓多开些地,滩涂都利用,却依然杯水车薪,聊胜于无罢了。” 没有了屯田军,粮食更是特别需要,既然连滩涂贫地都利用了起来,更该提高苗种和亩产。这些需要肥料和种子。 如今国库空虚,这下西洋还需等等,番薯那些海外产物就得再等几年。 可百姓不能等,肚子饿了是会人吃人的。 杨慎汇报着扬州的粮食,生意这些,老朱听的津津有味,忽然对杨慎道:“照这么说,那个沈千城倒是个狐狸,他那长女反而通晓这些大义,女子如此,实在难得。” 随后老朱说道:“标儿,你和那沈家长女什么关系。” 朱标心里咯噔了下,脑子里冒出两个字,正要回答时,发现老朱又忙着跟杨慎说话去了。 “一亩贫瘠沙地种黍子,就算老天爷赏口饭吃,龙王爷发恩,也就几百斤产量,若是能够种出亩产千斤的东西,百姓就不愁了。” 朱标记得他走时,托马皇后种土豆,虽然说土豆也不是后世改良过的种子,还是粗粮,但是用来裹肚子,填充饥饿,实在是极佳的好东西啊。 这个东西也不用种良田,不会跟稻谷黍麦抢地盘,发展起来是个好事情。 如今有口吃的总比啃树皮挖野菜好,比吃观音土要强,谁还有功夫计较其他的。 朱标等老朱和杨慎说完,上前恭敬道:“父皇,今儿趁着杨知府在这里,这两年对扬州的情况也是最熟悉的,儿臣想请科技院的农官和司农寺的官员过来商议,做出一套规整农事的规矩来。” 趁着杨慎送粮,就把农事这块给彻底安顿了。 “于一,传旨。”老朱说道。 “是。陛下。”于一那个顶着一圈纱布的脑袋很快跑远了。 …… …… 待司农寺和科技官到齐,老朱给每人赐座,司农寺有不少是前元留下来的汉人,都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佼佼者。 科技官则是对于王祯留下的那本农书,和朱标提供的一些肥料思路,育粮种子在研究,包括各地适合的粮种作物等。 朱标带着科技官坐在这边,众人都知道这些“科技农官”都是太子殿下从民间挑来的泥腿子,只有几个是对农书有研究的。 做官的都讲究出身和门第,看了眼对面那些科技农官,司农寺的多少有些瞧不起。 再看看黑不溜秋,皮包骨头的扬州知府,他们嘴上不说,可实际心里的得意都快要从眼睛里面跑出来。 京官看不上这些各州府的,要不是陛下和太子殿下再此,他们很可能早就耀武扬威了。 老朱看了眼两边,挥手哈哈一笑道:“咱今儿找你们,就是让你们一起说说关于这农耕之事。 这是国之大事,都不要给咱耍什么嘴,咱到时要看到你们有没有把它干好。” 司农寺寺卿站起来说道:“回陛下,粮食积储、仓廪管理,禄米供应之事,司农寺必亲力亲为。” “你们可以和这些科技官一起商议商议。” 随后老朱带着杨慎和朱标去用膳。 陛下在时。司农寺的还算客客气气的,这一走,他们就开始放飞自我了。 司农寺卿看了眼对面的几个科技官说道:“这事儿,还能怎么商议呢,你们整天对着粪水研究,能有何用。 青苗法懂不懂,朝廷俸米的事儿又知道多少?都是谁的门生,什么路子,都相互说说?” 他这么损科技官,是因为自从这群科技农官开始,他们司农寺以前的优势都没了。 朝廷大了,官员自己也分了高低贵贱,虽然都是和农耕的事有些关系,但众人心里却有区别。 尤其是科技农官多少抢了些司农寺的风头,他们个个都是根正的官儿,这些泥腿子对着粪水就想跟他们平起平坐,就想一起商讨,未免不自量力。 科技农官何青正襟危坐,原本还想着能和司农寺的一起好好的商讨些心得。 一起说说青苗法、均输法、农田水利法那些。没想到人家还是一副瞧不起人的样子。 司农寺几个想着是陛下让一起商讨,便轻蔑的问道:“你们平日里除了对着粪水记录,还做什么。” 科技农官何青站起身说道:“对农书注释,各州府土壤,水源,还有皇宫里那些土豆,挑选粮种,培育良苗。 “土豆?你可知我们司农寺做些什么,那可是白花花的大米,接触的都是些什么人物,再说农书,你们恐怕连字也不识几个,只是仗着太子殿下看的起你们,故弄玄虚。” 何青气的发抖,但想到他们这些科技官的处境和身份,再没有底气再去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