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只为成就那些梦想在线阅读 - 第三十四章 最后一场(完)

第三十四章 最后一场(完)

    2008年8月23日,

    鸟巢国家体育场。

    灯火辉煌的体育场内,人声鼎沸,加油助威的口号声一如往常,沸满盈天。

    时间已经是晚上9点10分。

    赛道上,激情四溢的比赛正在进行。

    今天已是本届奥运会正式比赛的最后一个比赛日。

    此时场中正在进行的也是本次奥运会除马拉松以外的最后一个比赛项目,男子4*400米接力。

    比赛已过去大半,参赛决赛的8只队伍都分别完成了两棒交接,第三棒的选手顺利出发,比赛已经进入了关键时刻。

    400米的起跑线前,准备跑最后一棒的8名选手按照先后顺序在起跑线前,从内而外的依次排开。

    按照上一棒最先达到200米起跑区域的顺序,林幕排在了第二的接棒位置上。

    在他前面的是,美国队第四棒的选手瓦里纳。

    林幕看了看其他对手,或焦躁,或期待,又轻瞥了一眼瓦里纳,有些透出身体喷薄而发的自信在徐徐升起。

    林幕暗自一笑,接着视线穿过赛场看向了赛道的另一边。

    美国队领先,美国队的第三棒选手内维尔已经拉开华夏的第三棒何俊有四五米的距离。

    对于短跑项目来说,四五米,看起来差距确实挺大。

    可三棒还有半程,还有他的第四棒,林幕并没有任何焦躁。而且,就算最后输了,他也并不觉得有什么可惜。

    从他决赛安排棒次的时候,已经把所有可能有的情况结果都考虑过了。

    华夏田径队到目前为止已经实现了男子短跑项目,从个人和团体的金牌垄断,且每个项目都是破世界纪录、奥运会记录。

    可以说,已经是突破天际的一次奥运会历程。

    轮到现在的最后一项,无数国人肯定十分期待于这最后一项比赛也能拿到金牌,实现金牌的大圆满。

    林幕自然也希望,不过比起拿这枚金牌,林幕更希望的是比赛能带给短跑队的运动员更多的实际锻炼意义。

    八支决赛队伍,华夏、美国、俄罗斯、巴哈马、英国、波兰、比利时、澳大利亚。

    从硬实力上来说,争金牌的也就是华夏和美国。

    从现在的比赛进程来看,形势也是按照了人们所预测的方向在发展。

    美国第一,华夏第二,两队之间相差几米,而两队甩开其他队友已经超过了10米,还有半圈加一棒,倒也不能说完全追不上,但想想各队的阵容,估计从一开始,其他队就没觊觎过前二。

    400米比赛的前六名,华夏和美国各占其三,从硬实力上来看就已经甩开了其他队一大截。

    倒是华夏和美国最终如何,值得人们去多给些分析。

    单项前六的各自三人,实力综合对比,华夏稍强,也强的不算太多。再加上各自的另外一棒,美国队的是本届奥运会400栏金牌得主安吉洛·泰勒,华夏队的是徐之舟。

    从以往个人最好成绩上来看,徐之舟稍逊一筹。最后综合起来,纸面实力,又是一个伯仲之间。

    到比赛中,就只能看一些简单的战术和选手各自的状态发挥了。

    发挥方面,这不用说,每一位运动员都会对各自状态做调整。

    至于战术……

    400米项目的接力其实并没有太多接力配合上的考究。

    要说能有的战术,也就只能是选手的先后出场和占道占位的考量。

    不同于4*100米接力,4*400米,除了第一棒和第二棒的半程,从之后开始,选手们就可以并道了。

    接力区也是起跑线范围,没有固定的位置顺序,全部都是按照上一棒选手到达200米起跑线位置的先后来安排。

    因此,有时候,把实力越强的选手安排的越靠前,多少能起到一些战术上的优势。

    基本上决赛队伍都是安排了各自最强的选手跑的第一棒,美国队的情况也是如此,他们的第一棒安排的是本次400米单项的银牌获得者梅里特。而华夏这边,林幕却是没有如此安排。

    他安排实力最弱的徐之舟,第二棒选择的是朱昆。

    从根本上来说,林幕是想给徐之舟一个公平位置上直面世界顶尖选手的机会。

    比赛的情况不出所料,第一棒下来,徐之舟就落后的挺多,甚至比起巴哈马和英国的第一棒也差了些。

    排在所有选手中的第四位完成了第一棒的交接。

    跑的中规中矩,不过,林幕挺满意,他通过自身观察和列表观察,徐之舟能背负团体责任在与世界级强者的直接对话中跑出正常水平,值得欣慰。

    作为国家队短跑项目的负责人,他所需要考虑的可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输赢。

    目前的400米项目也不同于百米和二百米一样,底蕴差,还没到基础夯实大赛立志夺冠的程度。

    “跑的都不错,明年就要靠你们来撑起大旗了!”

    林幕心里满意,目前尽管落后,但已经跑出了他预期的效果。在他正式退役以后,他相信通过几年的努力,至少在下一届奥运会上,在400米项目上可以有竞争金牌的实力底蕴。

    “加油,何俊!”

    “华夏,加油”

    “……”

    看台上,随着何俊越追越紧看起来有要缩短差距的趋势,观众们不由的把加油的口号喊的更加的热烈。

    华夏代表团田径队平常所在的区域,今天来人的阵容格外的庞大。

    或许在大多人看来,今天是要见证华夏短跑历史时刻的时候。

    只是到了目前,落后好几米,看起来他们有些心焦。

    都知道最后一棒的林幕实力很强,甚至能有比其他选手强半秒以上的实力,但前面也不能落后太多啊。

    而且,作为几名领导层的人,他们所考虑到的东西要更多。

    “老冯,老余,就不能跟小林再谈谈?”

    罗毅蹙着眉头,偏过头向两位田径队的正副总教练问道。

    “呵呵!”

    冯勇和余伟立对视了一眼,互相看到了对方脸上的神色,复杂的摇头笑了笑。

    冯勇的意思他们懂,而且林幕对于现在的400米项目来说,重要性确实很大。

    想想,要是现在最后一棒不是林幕,那这一场接力比赛按照情况发展,可能毫无争冠的可能性。

    但他们也知道,不管是林幕的自身决定考虑还是未来要面对的工作考虑,林幕确实很难再保有一个运动员的身份了。

    还是那句话,现在的400米,没有百米和二百米的那个底蕴。

    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林幕作为当前最顶尖的400米运动员,因为无法有更多的时间去起到顶尖运动员该有的传承作用,对于项目本身的发展,可能还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阻碍。

    就如同跨栏项目的刘祥一样,吸引了太多的关注目光了,其他人的存在感太低。

    “唉~”

    罗毅想想也摇了摇头,还是得陇望蜀了。也是林幕的成绩确实太好了,谁舍得这样一个运动员在运动成绩十分优秀的时候退役。

    按罗毅看,以林幕的身体条件就算身体开始走下坡路,再跑下下面的世锦赛和下届奥运会都不成问题。而且绝对还是奖牌的有利争夺者。这对于400米项目的荣誉来说,起到的作用还是很大的。

    “主任,真的不算可惜,一个项目靠哪一个运动员解决不了问题的。”

    冯勇笑了笑,解释道:“其实发展到现在,看着小林几年来的一系列培养操作,有些东西,我算是看明白了!”

    “何况,对比下跨栏项目,对比下现在的百米和二百米,这些东西显而易见!以往一个项目出现一个顶尖的世界级选手,总想着就靠他撑牌面,把很多东西都忽略了。真的有些得不偿失!”

    “冯指导,也不是忽略的事,是没办法的事!”

    余伟立这时候插了句话,跟着摇了摇头,“其实小林这边的运动员如果不是梯次成长的速度足够快的话,如果不是他本身还是教练,可能各方面早就已经插手了,哪可能有现在的好局面……”

    余伟立话说了一半就没有再说,接着视线重新投向了赛场。

    道理其实大家都懂,把一个顶尖选手用到底用到老,各种比赛都要争锋在前,事情的关键从来不是你能不能拿冠军,而是很多时候,整个华夏队,就没有第二个人能争荣誉的人。

    向下再看其他运动员的目光太少太少,关注力度、培养力度极弱。越是不能放,就越难出现新的优秀运动员顶出来,越顶不上去,就越不能放。长此下来,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大家也都明白,每个项目需要有能扛起这杆大旗的人。

    可是这杆旗扛着扛着就永远也拿不下来了。虽说是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当顶尖的人无法负荷时,对运动员对项目本身,往往都是沉重的打击。

    在以往华夏,那批最顶尖的运动员,如果不是急流勇退的,没几个有好结局的。可想急流勇退,哪又能那么容易。

    这涉及到很多方面,明面上的,台面下的,各种纠缠纷繁复杂,关于成绩、关于利益、关于政绩、关于门面、关于荣誉,甚至也有运动员本身的不甘。

    数数能急流勇退的运动员,无疑都是有足够整体实力和强力传承底蕴的项目,退役一两个不会对诸般利益造成太多影响的才是主要原因。

    至于相对弱势的那些……

    女子短跑的李梅雪,黯然背影令人心酸。

    举重项目的……

    男子体操项目的……

    ……

    在华夏这样的举国体制下的项目,被人诟病的地方也大多在于此。

    三人没再说,毕竟涉及到的东西真的挺多的,或者在罗毅来看,如果不是发展的这么快,他可能也会是其中造成阻碍的一部分。

    大家其实都挺无奈。

    好在,现在的情况倒是挺欣慰。至少田径队短跑项目也有了这样的底蕴。

    “林指导,加油!”

    “教练,加油!”

    “……”

    当几位领导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到赛场上的时候,在他们周围,更猛烈的加油声响了起来。

    赛场上,第四棒选手已经交接,4*400米接力比赛进入到最后一环。

    没有出乎预料,美国队率先完成了最后一棒的交接,瓦里纳已经冲了出去,他跑出了不同以往的激情。

    第二个完成交接的是华夏,林幕起跑间接过何俊递来的接力棒,猛然开始加速,向着瓦里纳追了过去。

    两人之间,相差了将近4米,上一棒,何俊拼足了全力,稍微挽回了一些劣势,赛事的胜负,将在最后这一圈,进入最激烈的角逐。

    赛道上,8名选手顺着最内道鱼贯向前,偶尔就有选手外道超车,顺序在不时的发生着变化。

    不过,从始至终,前两位的美国和华夏都是稳稳的前列第一集团。

    现场的气氛越来越高,当林幕拿到接力棒,一瞬间起速的时候,紧张的现场气氛,骤然间拔升到了最高。

    观众们期待于最后一棒的林幕能把所有的劣势都搬回来,他们希望见证华夏的又一次胜利。

    还有3、4米的距离,林幕也没有让全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失望。

    几十米起速阶段,林幕控制着速度缓缓的在把距离拉近,他的眼睛也一直锁定在前方的瓦里纳身上。

    这次的瓦里纳跑的很努力,从林幕的观察来看,比起单项决赛的时候,瓦里纳跑的更有节奏。

    确实是一位极有天赋的短跑运动员。

    林幕不禁的有些感慨。

    决赛中因为调整节奏的不适,成绩掉的太多,还能坚持调整,就这一份心态就值得称赞。

    其实从运动员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必然是要经过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全面的提升素质,调整匹配于身体素质的技术。这一阶段综合下来,达到一个相对的巅峰。

    比如赵林和杨祖耀他们,也比如博尔特和鲍威尔他们,甚至包括刘祥等等,差不多都是这样。

    达到巅峰以后,其运动成绩很多时候就会达到一个相对的瓶颈。

    如何去面对巅峰,这里就有了运动员整个生涯的第二阶段。

    或许继续保持着原先那样,维持成绩、调整状态直到逐渐衰退。

    但也不排除一些特意针对性的调整技术和素质节奏来实现成绩上的突破,往往这样就会出现极端的两个方向。彻底沉沦、彻底走向职业巅峰。

    到底如何,要看天赋,更要看毅力和决心。

    瓦里纳显然就是愿意去调整改变的人,现在的效果看起来一步步在变。至少在林幕看,这样的改变是好的。而且,改变正朝着好的方向在推进。

    脑海里电光火石的转了转,林幕视线未曾挪开,继续控制着速度节奏。

    不同于单项比赛时的以我为主,这一场决赛,并不打算按照他正常的节奏来跑。

    他现在跑的,有点像长跑跟随战术一样,始终跟着瓦里纳身后。

    他也没有急于加力猛超过去,现在瓦里纳的速度,林幕要想马上超过,需要改变的速度确实太大。无论是什么情况,哪怕是稍微压压前期的速度也不能被对方带偏节奏,这是一名成熟运动员的保证。

    一百米过去,一百五十米过去,二百米过去。

    最后一棒已过半程,一马当先的瓦里纳,跑的越发自如。只是他的心里可没有身姿上所表现出来的这份自如。

    身后的压力,越来越近。

    肯定是华夏人没错,还是他自认目前跑不过的华夏人。

    本来他能自信、自如的根本也是因为他的队友创造了好几米的领先优势。

    可随着半程过去,自如依旧,自信却已越来越少。

    4米,3米5,3米,2米5,2米……

    在林幕没有可以把速度提到极限的情况下,两人之间的差距已经被缩小了一半。

    感受着自身的状态,林幕默默的开始准备进入他最后一段的节奏。

    他要加速了!

    二百五十米……

    林幕加速了,同时,瓦里纳似乎也是感受到身后的压迫,也把速度彻底的加了起来。

    到了此时,已经是实力和毅力的最终角逐。

    噗噗噗的脚步声在赛道上回响,凌乱却也有序。

    8名选手无论位置如何,各自都再没有任何保留,然而,本来就有的层次因为硬实力的对决变的更加分明。

    就如同长跑一般,8名选手被分出了两个非常明显的大集团。

    第一集团,瓦里纳依然领先,林幕越靠越近。

    第二集团,巴哈马和俄罗斯的两位选手拼命加速,稳稳的保持住了第二集团的领头位置。

    只不过,集团与集团的差距却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拉大。

    十五米,二十米……

    当林幕终于追上瓦里纳几乎并驾齐驱冲上直道的时候,他们与身后选手之间的差距已经被拉开了20米。

    最后一段直道,4棒积累而下的悬殊差距,前二的队伍尘埃落定。

    至于谁第一谁第二?

    全场所有观众的视线都投注在遥遥领先的两人身上。

    一道,二道,稍微隔着一些距离,并驾齐驱的两人保持着僵持的速度在向着终点推进。只是,一位是越来越快,一位却是越来越慢。

    离终点还有60米……

    体育场内,沸腾了!

    林幕超过去了,整个接力比赛,华夏队第一次领先了对手。

    离终点还有五十米、四十米、三十米……

    “华夏,加油!”

    “华夏,必胜!”

    “……”

    二十米……

    十五米……

    十米……

    五米……

    冲线!

    全场爆棚的欢呼声中,凭借着超强的后半程速度能力,林幕扳回了劣势,超过了美国队,保持着领先的优势第一个冲过了终点。

    “2分55秒29!”

    终点线前,林幕看了看计时牌上的成绩,抬起头看着为他鼓掌庆祝的全场观众,高高地举起了双手。

    ……

    感动于又一次金牌和国歌声,时间行到了8月24日,

    今天,在鸟巢体育场上空燃烧了16天的燕京奥运圣火,徐徐熄灭。

    16天的征程,随着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一声宣布,燕京奥运会落下帷幕。

    每一次的奥运会对于华夏来说,就宛如是一次应考。

    是应考自然有备考和考后总结。

    而作为华夏举办的第一次奥运会,其时代的需要,所赋予的意义使命决定了,燕京奥运会的备考准备时间格外的长,也格外的认真。

    从七年前就已经开始,从申奥成功的那一刻开始,华夏体育健儿就在各方的组织下,有序的开始了准备。

    7年的计划,雅典的金牌突破,直到燕京的金牌超越,或许也是对华夏举国体制,经济和组织能力的一份认可。

    同时,在这准备和收获中,有些出现和需要总结的东西,也通过许许多多的媒体和社会各界人士深刻的剖析了出来。

    有人会说是体育总局整体策略的得当,有人说是各方运动员的拼搏努力不忘初心使命。也有人说,这是社会主义综合体制下,优越性的体现。

    我们在诸多曾经的弱势项目上获得了突破,我们在金牌榜上对美国的强势超越。我们终于可以给这份长达七年的“考卷”判定一个分数了。

    无论如何分析,从硬件到软件,从赛事组织到场馆运行,而在以竞技为最主要交流手段的奥运会中,成绩确实是很重要的一个衡量标尺。

    单纯从这个方面来看,很多人乐观的认为华夏体育代表团在燕京奥运中的演出是十分完美的。也许我们已经是体育强国!

    在一片欢欣鼓舞中,这一总结出现后,迅速占领了群体舆论主流阵地。

    然而,在奥运会结束后的某次采访中直面媒体大众时,华夏田径突破的引领人林幕,却给出了不一样的声音。

    “金牌的获得,金牌榜的超越,只能说明华夏已经是金牌大户,华夏还算不上体育强国,甚至算不上体育大国!

    大国是全民体育、全民运动下,将体育活动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以竞技,以夺取成绩为主。

    展示国之面貌,发掘发展体育产业,增加全民体育产业附加值。回归体育和奥林匹克最纯粹的根本。这一条路,还有多远?”

    林幕的声音很微小,在举国的一片欢腾下,却也掀起了一波小小的风浪。

    欣然者为华夏有林幕这样意识的体育人而欣慰,不吝夸赞。但也不排除有一些不和谐的批判之声出现。

    特立独行的去哗众取宠?

    对于这一切,林幕不太在意,他没再去关注。

    按自己的心说完自己想说的话,至于以后,他就会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开展工作。辩驳,博取眼球,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林幕带着他的运动员们,又一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又一次冠军金牌巡游。

    表彰、总结,又获取了新的任命后,林幕带着华夏田径队的运动员们开始了新的征程。

    为着他从基础发展到项目传承,从传承到实现体育强国梦而努力!

    ……

    2009年,华夏田径队年初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

    在向社会大众大致介绍了今年的田径发展工作后,华夏田径队副总教练、奥运冠军、男子4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林幕正式宣布退役。

    没有告别赛,没有特别宣言。一位看起来还正值巅峰壮年的世界冠军退役,这一声发出后,在国内乃至世界田坛都掀了一波惊涛骇浪。

    国际上,不少大牌的运动员和教练对此表示了祝福和遗憾,或许,对很多运动员来说,还有些小小的庆幸。

    国内,对于林幕的退役,正反两方更是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外界如何,林幕不想理,把公关和舆论引导的任务交给了他的新婚妻子后,林幕带着众人开始了他们新年的工作。

    训练、比赛,构建传承体系,传承、发展,引导田径市场,增强华夏田径的底蕴。

    国内、国外,大大小小的各类赛事中,华夏田径队的运动员们多点开花,多有斩获。

    从一系列成绩之中,国内的田径氛围变的越加浓厚。

    然而,时至8月,竞技体育唯成绩论的残酷,给了华夏田径队一个不大不小的打击。

    柏林世界田径锦标赛,华夏田径队,仅获马拉松和4*100米接力两枚金牌。

    总成绩2金4银3铜,自2003年世锦赛之后,华夏遭最大“惨败”。

    一时间,批判热占据了市场。

    在大众看来,田赛倒还好说,但径赛项目,短跑项目的百米输了,200米输了,400米也输了。在这样全员输比赛的情况下,林幕为何退役的论点,自然的又被人们重新翻了出来。

    对于这一切,其实在赛前林幕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严格说起来,本次的成绩不算差,在整体上来说,大多项目都有明显的突破。但燕京奥运会上最巅峰的短跑时刻确实把人们的心气带了起来。

    两银两铜的男子短跑,不算差,更何况,在女子项目上还实现了全面突破,有多人多项进入决赛,比起往年,整个增强的趋势尤为明显。

    可对于预期的金牌未能实现,难免的让人们感觉遗憾。

    各界的声音很大,包括来自体育系统内部的声音也同样不小。

    好在,有过去的成绩和名声、实力打底,还有早就向上汇报过的发展规划,林幕遭到的诘难不算多。

    从他的本心,从他的发展规划,林幕从来就不是在意一时得失的人。

    潜心修炼,顺带着引导引导氛围,几个月后的亚锦赛,以张蒙和苏天为首的田径崛起第二代毫无悬念的一次冠军垄断,算是让受了些不大不小影响的田径队的运动员们稍喘了口。

    又是一轮枯燥、单调且乏味的训练和比赛,苦累自知,冷暖自知。

    一年又一年过去。

    2010年亚运会,2010年世界田径巡回赛,2011年大邱世界田径锦标赛,在老人未去,二代崛起,新人茁壮成长的欣欣向荣之中,

    整个华夏田径队的成绩、气质、底蕴,在人们不经意间发生着改变。

    2012年转眼即到,在又一次奥运会到来之前,人们在探讨此次奥运之时才猛然发现,原来,现在华夏田径队的闪光和希望之处如此之多。

    华夏大众,在媒体连篇累牍的一番解析间,一片惊叹。

    ……

    2012年7月25日,

    首都国际机场,

    奥运就要来了,今天是华夏奥运代表团田径队登机飞往伦敦的日子。

    当华夏奥运代表团田径队在领队林幕的带领下赶到机场时,瞬间被大大小小的记者和不少关心此事的华夏田径迷们围拢。

    “林指导,我们是……”

    “林指导,请接受一下我们的采访……”

    “大家不要挤!”

    林幕安抚了众人,看了看时间,接着道:“感谢各位支持,不过我们的时间不多。现在麻烦一下机场的工作人员,各位记者朋友,我们也遵守下机场秩序,大家请这边……”

    简单的机场小型出征发布会,林幕带着笑容回答着记者的一些提问。

    至于运动员,林幕婉拒了。

    都是国内的记者,时间也确实不多,大家也都挺配合。不到半小时,临时发布会结束。

    而在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体育记者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带着几分崇敬,记者问道:“林指导,在您的带领下,华夏一路发展历程取得了以往几十年都没有的成就。现在很多华夏群众都称呼您田坛教父,华夏田径领航者,对于这些,您怎么看?”

    “教父?”

    林幕笑着摇摇头:“发展从来不是靠哪一个人,一个项目甚至体育行业,需要的是从上到下方方面面的努力。要说领航者,我倒是勉强能挂个边。但说起来,我依然只是一名田径工作者,或者往大一点说,是一个干出了一些成绩的华夏体育人……”

    “进入体育行业,从我开始第一次训练第一次跑时我心中就有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华夏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体育大国、强国。这是我的梦想,这也是无数前辈、同辈、后辈们的梦想。

    几十年时间,数之不尽的体育人,所有人做出的所有努力,只为成就那些梦想!”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