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 咱是一家人!(1更)
徐老三媳妇走了以后,宋宛月去了老先生屋中,刚坐下,看门的小厮来禀报,“孙小姐,有个叫张三的过来找您。” “让他进来!” 张三被领进来,看到老先生,紧张的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老、老先生……宋、宋姑娘。” 宋宛月点头,示意他坐下,“图纸画好了? 张三没敢坐,把手里拿着的纸张放在桌子上,小心的展开。昨日他从县衙走后,连家也没回,跟着师爷去一些常去酒楼的人那里打听。师爷一边听,师一边帮他画图纸,连不起眼的地方都没落下。回了家后,更是一夜没睡,叫了几个平日里一起干活的人,估算着需要多少银子。 “我们算过了,如果用一样的砖瓦木料,大概需要两万两银子。” 宋宛月仔细的看了一遍,道,“不止是酒楼,就连后院也要一模一样。” 后院也要一样? 张三为难的挠头,去过酒楼的人不少,可去过酒楼后院的人几乎没有。 “我可以给你画下来。” 说完,宋宛月起身走到书桌边,拿起笔蘸了墨,很快画了后院的图出来。 张三接到手里,看过后,按照酒楼的砖瓦木料核算了一下,再加两千两应该能够。 宋宛月点头,“这砖瓦木料你可知道哪里有卖的?” “知道。” 宋宛月让许良去喊了宋林过来,让他跟着张三去看,“这边的废墟好清理,你们今天看好了就让人送过来。” 宋林跟着张三去了地方看好,交了定金,让他们下午送过来。 张三也很快找了不少人清理废墟。 路过的百姓看到荒废了多日的废墟有人清理,纷纷围过来看,听到要重新盖一座一模一样的酒楼,议论纷纷。 …… 五日后。 盖作坊的人散去,天色逐渐黑下来。 山上的宋一等人一边往上山的路上看,一边奋力的清理着最后的树根。 这五日他们几乎白天黑夜的不停歇的干,才在宋宛月规定的日子内把山顶清理干净。 宋三已经累的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等最后的树根被抛出来扔去一边,他把手中的铁锹一扔,躺在地上。 其他人也或躺或坐,累的呼呼喘大气,却没一人敢抱怨。 有脚步声传来。 十二人立刻爬起来站好,齐刷刷的看着上来的地方。 宋宛月走上来,身后跟着宋慎和几名两手提着篮子的村民。 看山顶已经清理干净了,宋宛月满意地点头,示意村民把篮子放下。 篮子上盖着布,有香味飘散出来。 众人干了一下午活了,早已经饿的不行了,闻到这香味纷纷咽口水。 村民们下去,宋慎提着自己手里的篮子到了一个平整的地方放下,把盖着的布掀开,把里面的菜端出来,“这是我小妹亲自给你们做的。” 红烧肉! 十二人差点一起扑过去。 这几日的午饭和晚饭虽然也很丰盛,可比起红烧肉来简直不值得一提。 护卫把剩下的篮子提过来,把里面的饭菜一一端出来。 十二人眼睛都瞪直了,这些菜式他们连见都没有见过。 宋宛月走过去就地坐下,边拿筷子边招呼,“都过来坐!” 宋一等人没敢动。 六名护卫走过去在宋宛月对面坐下。 宋宛月看过来。 宋三咬牙,第一个抬脚,后面的人跟上,挨着护卫坐下,离宋宛月远远的。 宋慎挨着宋宛月坐下,拿了两双筷子,一双给她,一双留在手里。 宋宛月接过,看了眼恨不得离她八丈远的众人,慢悠悠的夹了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点了点头,“好吃。” 宋慎也伸出筷子夹了一块,然后是六名护卫。 宋一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同时咽了下口水,悄咪咪的伸出手去拿筷子,迅速的夹了块肉填进嘴中。 喷香的味道顿时充斥满口中,肉块入口即化,简直是人间美味。 “好吃吗?” 宋宛月问。 众人不约而同的点头。 “我对家里人从来不吝啬,如果你们以后表现好,可以经常吃到我做的菜。” “家里人”? 十二人被这个词惊到。 他们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从小流浪着长大,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家人。 “你们入了宋家的门,改了宋家的姓,就是宋家人,以后也与宋家荣辱与共。宋家荣,你们就荣;宋家败,你们也没好下场。所以,从今以后,你们要守好宋家的门户,将一切的牛鬼蛇神都挡在外面!” 山顶一片寂静。 宋宛月这一番话仿佛在山间引起了回声,一遍一遍的回响在众人的脑中。 尤其是十二人,他们自小在白眼中长大,成为乞丐后更是被万人嫌弃,从来没有一个人拿正眼看他们,只有宋宛月,不仅把他们当成了人,还当成了家人,荣辱与共的家人。 良久后,宋三放下了筷子,起身后退了一步,朝宋宛月跪下,给她磕了一个头。 剩下十一人见状,也纷纷起身退后,跪下磕头。 …… “宋贵” 宋村长慢悠悠的赶着马车。 坐在车板上的宋老爷子应声。 他每天晚上都会坐村长的牛车回来,跟他说说话。 宋村长扬了一下鞭子,“月丫头有没有给你说招人的事?” 地基马上就打好了,不出半个月,这所有的作坊和房子都能盖好,宋家也该招人了。 宋老爷子实话实说,“没呢。” 宋村长相信他的话,犹豫了一下,“我看月丫头今天在,你晚上打探一下她的口风,如果招人的话,还是先用咱们村里的人。” 只要进了作坊,一天就是二十文,一个月下来就是六百文,一年就七两多银子,再加上过年过节发的东西,差不多有十两,一个人就能顶全家地里一年的收成了。村里人若是一家进一个,不出两年,日子都得翻一番。 “成,我晚上问问。” 牛车进了村子,到了拐弯的地方,宋老爷子要下马车,被村长拦住,直接把他送到了家门口,嘱咐他,“别忘了问,问出来不管多晚都要给我去送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