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拜门下舍命陪君
郑颢一见萱儿倒下,连忙冲进去将她抱了出来,三人出了大牢。 李商隐等在外面,见郑颢抱着公主出来吓了一跳,崔瑾昀解释道:“里面太闷,小娘子闷晕了,通通气就好。” 郑颢一本正经,脸上一点表情没有,公事公办的样子,就在李商隐他们注视中,抱着萱儿往后院走。 “快放我下来,我已经醒了。” “不放。后面有人看着,你好歹再装一下。”郑颢低声笑到:“要不人家会以为,你刚才是装的。” 崔瑾昀跟着李商隐又进了大牢,这会陈九该醒了。 果然,陈九瞪着眼睛仰面躺在草垫上。 “陈九郎,你醒了吗?本官来亲自放你出去。”李商隐一挥手,牢头过去打开了门。 陈九缓缓转头看着李商隐,突然放声大哭到:“我娘来看我了!我娘她没有不要我,看见我坐牢,她心疼我......李刺史,您千万别放我出去,我就在这里等我老娘......娘啊!” 李商隐哭笑不得:“人人都不愿坐牢,你怎么还不肯出去了?” “自从我娘过世,我从来都没有梦见过我娘,我以为她不要我了,既然坐牢才能见我娘,我就要坐牢!谁也不许赶我走!” 崔瑾昀简直气愣了,他没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也不知是不是刚才自己下药太多,让他变傻了? 他只好问道:“你看见你娘,她跟你说了什么?” “说了什么?”陈九愣了一下:“她说太多了,我有点想不起来。” 崔瑾昀吐血的心都有了。 陈九盯着李商隐的脸喃喃,说到:“贵人......我娘说贵人,她说让我跟贵人走,把船行留给十郎......对,就是这样!” 崔瑾昀道:“你娘早就升天做了神仙,回来对你说这番话,其中必有玄机。” “对,我娘就说这是玄机。”陈九肯定的回答。娘做了神仙,他一点都不怀疑,让他施舍流民积德的,就是他娘。 李商隐他们皆不知刚才里面发生了什么,更想不到公主能冒充陈九的娘,在他梦中对他说那番话,只心中暗暗称奇。 既然有娘交代自己的事要去办,他也不执着赖在大牢里,随着李刺史出了监狱。 陈九是个孝顺的人,否则他也不会在他娘死后这么多年,还照着他娘的话去红叶寺救助流民乞丐。 更何况普天之下,鲜有不敬鬼神之人。 回到船坞,老三也回来了,他正卷起袖子,和弟兄们商量着如何去大闹州府衙门,救出当家的。 “十郎!你回来了?” “兄长?我还打算去劫狱呢!你怎么就自己逃回来了?” 陈九摆手道:“什么逃回来?我是李刺史亲自放我出来的。说实话,我还不想那么快出来......” “你是想里应外合为老二报仇?” “哎呀,不是不是。你们都下去,我跟老三有话要说。” 老五带着大家退了出去。陈九把大狱里梦见阿娘的事,仔仔细细对陈十说了一遍。陈十半信半疑愣在那里,半天说不出话来。 “十郎,咱家走到现在,就剩咱们兄弟两个,这个船行在谁手上都是一样的。阿娘说得清清楚楚,我的着落不在此处。” 陈十犹豫道:“可谁才是你的贵人?咱也不能见一个就抱一次大腿啊?” “我在回来的路上想过了,就是那位射了我一箭的郑巡按。你想想,他不把我抓到大牢,我能梦见咱娘、给我指点迷津吗?他的人不弄死老二,你能顺利接船行吗?老二比你有本事,他准会在背后给你捅乱子。” 听兄长这么一说,陈十也觉得很有道理。最后他还说了手里的家产如何分配: “这家业是我们一起挣下来的,我把它分成三份,我俩各一份,另一份送到红叶寺,请方丈代为保管,让他用来救济穷人,我那一份,一半交给族里,请他们将来关照你,还有一半,我就交给贵人,求他收留。” 十郎见兄长处处为自己着想,感动得要死,赶紧跪下来说:“长兄为父,阿兄既把船行托付与我,我必尽心尽力做下去。”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兄弟俩细细碎碎又讲了些船行上的事,都交代完了,陈九提着一包银子去了陈员外郎府上。 阿砚、丁远回州府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他们一直盯着船工将船修好,里外都刷好了桐油,晾上一天,船就能重新下水了。 他到郎君屋里报告到:“郎君,公主这一招对陈九还真是灵,我在船坞里听说,今天他就给红叶寺和陈员外郎府上送银子了......您说,他会不会以为员外郎就是他的贵人?” “若他这样蠢钝,就由他去吧。”郑颢笑道。 翌日一早,李商隐便过来接公主和郑颢,他们今天打算到彭蠡湖上泛舟,也不枉到江州一回。 刚开了偏门,就看见陈九跪在门口。 李商隐忙问:“陈九,你这是做什么?” “鄙人陈直,行九,乃江州一渔夫,精通水务。愿意追随巡按左右,为您撑船掌舵,保驾护航。”陈九大声说到。 郑颢笑道:“我船上已经有了杨兆兴、丁远,不缺撑船掌舵的,保驾护航,你又打不过我身边的郑砚、郑哲,我收你何用?” “就是!你还对我家小娘子出言不逊,怎能让你跟我们同船同路?” (下面部分更新正在火速赶来!) 正月初一,是正旦节。自年前腊月廿四祭灶之后,宫眷、内臣就开始穿葫芦景补子和蟒衣。各家都蒸点心,储备肉类,以备春节期间一二十日之费。三十日岁暮,就开始互相拜祝,称为“辞旧岁”。大饮大嚼,鼓乐喧嚣,以示庆贺。门旁值桃符板、将军炭,贴门神,室内悬挂福神、鬼判、钟馗等画。床上悬挂金银八宝、西番经轮,或编结黄钱如龙。橹楹插芝麻秆,院中焚柏枝柴,称为“(火育)岁”。 从岁暮、正旦开始,都头戴“闹蛾”.用乌金纸裁成,画上颜色装就。或用草虫、蝴蝶簪于头,以应节日之景。有些则戴小葫芦,其大仅如豌豆,称为“草里金”,二枚值银二三两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