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帝国的朝阳在线阅读 - 第107章 李合肥的忧虑(求月票)
翻页 夜间

第107章 李合肥的忧虑(求月票)

    咣铛、咣铛……

    通往大沽口的火车轰鸣着喷吐着烟雾往大沽的方向驶去,这列蓝钢快车是中国铁路公司特别为直隶总督准备的火车,共有九节车厢,在这九节车厢中,有三节作为客厅、餐厅以及书房卧室是专供总督大人专用,剩下的则归卫队和亲随等分乘。⊥,

    按照铁路公司的想法,等将来直隶、山东、河南等地的铁路连通了,总督大人少不得会于乘坐火车往返各省,到时候自然也就能用得上这堪称“行辕”的列车,尽管现在这铁路尚未出直隶,可谁都知道,胶澳那边正在往济南修着铁路,再过几年,别的地不说,这胶澳总归会同直隶由铁路相联于一体。

    不过作为总督,其车厢自然不可能装饰如皇宫一般豪华,再则作为直隶总督的李鸿章原本就不好奢侈,这车厢与其说是精心装饰,倒不如说是按照西洋头等豪华车厢的标准设立,所以才使得这车厢中到处透着nongnong的西洋风情。

    无论是西洋式的沙也好,厚厚的地毯也罢,处处皆是西洋之处,不过对此李鸿章本人倒不觉得不适合,事实上,相比的扶手圈椅,已经年迈的他喜欢做西洋软椅或者西洋沙,尤其是在这冬日里,更是如此。

    “杏荪,这胶济铁路什么时候能修通?”

    在把整列火车检查了一遍之后,兴致勃勃的李鸿章,问道陪同于身边的盛宣怀,他是铁路公司的总办,这直隶三省的铁路自然由其cao办。

    “回荃帅,三年,最多明年胶澳铁路就能通车,现在东段已经修到高密那边了,西段也修到了淄博,只待从美国进口的机车到了胶澳,这两段就可以通车了!”

    盛宣怀连忙回答着。在过去的一年间,修起铁路来一直拖拖拉拉的中国铁路公司,得益于充足的经费,修起铁路来不可不谓之“雷厉风行”。而胶澳铁路更是实施双方施工,以图加快工期。

    当然之所以加快施工,除去经费充足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拖拖拉拉的工程非但可能导致铁路公司股票、债券下跌。更为重要的是会导致李中堂的不满,身处幕府之中,作为李鸿章最信任的经济幕僚,盛宣怀又岂不知道中堂大人的打算。

    “这铁路非但要修,还要修得快、修得好……”

    瞧着车厢外纷扬的雪花,李鸿章颇为感慨的说道。

    “我听说,再过几个月,待鸭绿江大桥完工后,东北的铁路就与朝鲜相连了,到时候子然那边可就把几条铁路联通一体了。反观咱们,杏荪,你说,再过两年,咱们能把全直隶用铁路连通一体吗?”

    作为北洋通商大臣,早在几十年前,李鸿章就从洋人口中获知了铁路的便利,并千方百计的试图推动铁路,可惜直到前几年,朝廷方才同意修建铁路。但中间却又被张之洞“截了糊”,虽说后来借着“东顾之忧”的名义,把路款从湖北又要回了北洋,但真正的大修铁路。却是直到“九督议政”之后,仿着东北的例子依靠行股票、债券修起了这铁路来。

    而每每提及铁路,李鸿章总无法对东北的铁路视而不见,实际上东北的铁路修建度更是倍于直隶,这如何不让李鸿章心生警惕。

    “荃帅,东北那边大都是平地。修起铁路来自然便利,再则东北地广人稀,其又没有征地之忧,这铁路修起来自然比之咱们快了些……”

    不待盛宣怀解释,一旁的张佩纶倒是抢先替其解释起来,这倒不是因为现在北洋一体,大家伙荣辱与共的都把身加绑在了中堂大人身上,更重要的一点是,盛宣怀比之它人更会作人,在来自德国、美国以及英国的西洋技师堪定好路线之后,其即会把府中人先后等请至公司内,随手点出几块地皮来,暗示他们购下,当然那些地皮并非是筑路用地,不可能损公肥私的抬高地价。

    但那些地皮无一例外的都在火车站附近,随着火车站位址的公开,其邻近地价自然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增加,且不说张佩纶于天津、保定、济南以及胶澳等地大站附近投资兴建的洋楼,将来的获利,单就是这一年多来,单就是是转手售地,即已经获得几十万两银子。

    如此一来,张佩纶又岂不会为其在李鸿章面前美言一二,而对于张佩纶的美言,李鸿章只是略点点头,然后不以为意的笑道。

    “是老夫太过心急了,只怪那些个洋员说着什么,当初普法战争之胜,普鲁士胜于铁路,所以老夫瞧着东北的铁路修的那么快,才会如此这般心急啊!”

    把责任揽回已身的李鸿章实际上这会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他又岂不知道这府中各人与铁路公司一同联手炒卖车站土地获利一事,但有时候,人总得睁只眼闭只眼,毕竟要想马儿跑,就要让马儿去吃草。

    而每到这个时候,李鸿章却总是忍不住去想另一个人,想到东北的唐浩然,想着他又是怎么处置此事?其实,东北对于车站用地倒不是什么秘密——完全由铁路公司收购,然后再采用建房分售、分租的方式获利,像沈阳那样大车站,仅通过出售楼房、商铺其就获利达上百万两。

    实际上莫说是铁路车站,就是像大连以及沈阳等地的新城建设中,其也是会在土地收购后,按照土地平整法规,进行了上下水道、电气、煤气的基础设置配置。此后,会根据总督府颁布的《土地建筑物出售及租赁的有关规定》,对某一地位的建设周期、转让原则、土地用途、面积大小、竞买方式都做了详细和严格的规定,跟现在的有关要求别无二致。除了政府官厅用地、官办学校用地、道路、公园绿化等公共用地外,其余土地均上市交易。像大连那样的海滨新城,则是从距离港口比较近的主城区开始销售,再逐步向西扩展,从去年1o月开始竞标售,按报纸上的说法,其到今年1o月,一年间,共出售土地289公顷。获得收益496万元,获利数十倍之高。

    唐子然啊!

    想着那小子总有法子变出钱来,李鸿章不禁于心间苦笑一声,随即却又是展颜笑说道。

    “现在咱们先在直隶修。等到把三省联通了,咱们再把铁路往南修……”

    端详着车厢外飞逝的大地,李鸿章的心中瞬间涌起一阵前所未曾有的雄心壮志。

    “铁路修到那,咱们的影响就会到那,即便是再不济。将来有了那铁路,咱们……”

    调兵也容易啊!不过话到嘴边,李鸿章还是把话峰一转。

    “咱们这边出产的东西,也能运过去不是!”

    有些事情可以做,但却不能说,对此宦海沉浮一生的李鸿章又岂不知道,今天他说“调兵方便”,保不齐明天还真有人把兵派出去。

    “荃帅所言极是,现如今这山东到处卖的都是东北的洋货,如若铁路筑通了。咱们天津出产的洋货,也就能直接运到山东,等到铁路修到河南,便能运到河南,这货利自然不能全让唐子然给占了!”

    虽说唐浩然现在身为东三省总督,按道理来说,盛宣怀应该称其一声“然帅”,但无论是盛宣怀也好、张佩纶也罢,这北洋府中诸人无不是把唐浩然视为“晚生后辈”,自然不可能尊其一声“然帅”。对此李鸿章也没有刻意提醒,作为“天下第一督”,有意无意间,他同样也会把唐浩然看成“晚辈”。

    “可不是。现如今东北的手伸的也忒长了一些,我听人说,这阵子,他们弄的那个什么“农业试验场”正在满地的撒着银子,劝老百姓种植美国棉种,说是高产。依我看,这唐子然定是包藏祸心,舅舅不得不防啊!”

    说话的时候,张士珩注意观察着舅舅的表情,见其眉头微皱,眉间似乎带着些不快,便知道他赌赢了,因为军械局私卖军械一事,被“革职”的他,好不容易才重回府中,自然希望表现一番。

    “美棉?我也山东这边说过,说是种十亩补贴一元银元,不过这美棉确实优于国棉,可谓是高产而质优,其尤为适合机厂纺织,湖广的张南皮去年就在湖广大肆意推广美棉,今年亦不例外,想来东北这么做也是因为纱厂原料,这推广美棉,一来可利百姓,二来可保纱厂用棉,想来也是件好事……”

    作为商人盛宣怀当然知道美棉为何物,不过话至此他又顺着张士珩的话说道。

    “不过,虽是如此,荃帅,有些事情却不得不防啊!毕竟,这里是直隶,可不是东北……”

    就在盛宣怀的话声落下的时候,列车已经开始减,开始缓缓地驶进火车站,在火车慢慢地往减时,眉头紧皱的的李鸿章则默默的点着头说道。

    “知道了!知道了!”

    接连重复着“知道了”的李鸿章,那脸上这会再也没有了一丝轻快之色,目光反而更加凝重了……

    之所以这般凝重,倒是再简单不过,这东北的手伸的确实太长了,闭上眼睛,回忆着这两年东北于关内的一兴一动,李鸿章甚至能感觉到此时的东北,就像是一个八爪章鱼尽的在关内尽伸着他的触角,那看似无害的章鱼腿,没准那一天,会猛的一下勒上来,然后把大家伙都生生勒死。

    到那时,说什么都晚了!

    尽管有这种错觉,但李鸿章节却又看不懂,唐浩然于关内下的一步步的棋,他下的这些棋无论是反过来看,竖过来看,受益的都是直隶,虽说东北也可能从中受益,但受益最多的却是直隶。

    就像那同文学校一般,每年都有一两千人毕业,可大多数毕业者,都为北洋所吸纳,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关东。甚至就连同这美棉,将来推广了,受益的也是直隶的百姓,他们卖了棉花,才有钱交税,百姓的银子多了,加捐的时候,才不会那般抵触。

    反观东北得到什么?

    同文学堂里的学生?他们是得到了一些,可也只是一些学生罢了,更何况,即便是没有同文学堂,他们又少招洋学生了?无非就是把设在天津、保定、济南等地的同文学堂设在东北,设在朝鲜罢了。

    至于美棉和试验场,那cao的可是农事,到时候受益的是普天之下的百姓,按道理,他唐子然又岂需要考虑直隶的百姓?可人家确实考虑了!这才是真正让人困惑的地方。

    他唐浩然就那般的无私?

    若是年青个几十岁,或许李鸿章会觉得这确实有这种可能,但宦海沉浮数十年下来的经验,再加上对唐浩然的了解,他深知,这些事绝没有那么简单,或许旁人不了解他唐浩然,但多次被其“坑”上的李鸿章,又岂不知道那小子走一步算十步的精明,他看似在吃亏,可有时候,这吃亏就是占便宜!

    但,这便宜在什么地方?

    “杏荪,咱们的北洋纱厂现在怎么样?”

    因为美棉,李鸿章想到于天津办的北洋纱厂,询问的结果自然不错,确实不错,准确的来说,有东北的先例在那摆着,在“洋纱土纺”这一基本策略带动之下,北洋纱厂自然也是生意兴隆,甚至已经开始考虑起再办二厂了。

    “这新厂自然要办的,”

    听盛怀宣一番说道后,李鸿章连连抚须,只为这北洋纱厂的生意兴隆。

    “杏荪,那咱们这纱厂,是不是也用美国棉花?”

    这一问倒是让盛宣怀一愣,然后他连忙回答道。

    “确实也用了一些,不过这美棉虽说质优,可价也高,相比之下,国棉更是便宜,算起来,若是这美棉能于直隶推广开来,到时候,咱们也能跟着受益,这倒也是一件好事!”

    好事……

    盛怀宣的话却让李鸿章的眉头猛皱,这天下的事情,当真有那么简单吗?他唐子然到底是打的什么算盘?

    而在这疑惑中,火车却已经到了大沽站……(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