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仙侠小说 - 大禹治水奇遇在线阅读 - 第八十五章 导水鸿沟 夸父追日

第八十五章 导水鸿沟 夸父追日

    大禹带着四员天将、四员凡将、伯夷和四个小兄弟继续在淮河治水。这一次要治的是鸿沟。

    一行人马在邙山脚下黄河边上的荥阳一带立起了大营。

    大禹派出长辛和竖亥持着夏伯的符节,前往治水沿途受益的诸侯国征调民夫和粮草。

    趁着民夫和粮草未到的这段时间,大禹先率领四个小兄弟一同前往鸿沟,考查地形,勘测水道,设计施工方案。

    鸿沟本来是中原大地上的一条天生的大裂谷。又宽又深,呈西北至东南走向。西北起自黄河边上的荥阳,东南直达江淮。南北长达七、八百里,最宽之处几十里,把中原大地分为两半。站在鸿沟边上向对岸眺望,不辨马牛。

    鸿沟连接黄河与淮河之间的濮水、汴水、睢水、颖河、涡河、汝河和济水、泗水及圃田泽,构成了一条鸿沟水系。

    早年的鸿沟水系,既能通航,同时也起到了调节洪水的作用。

    近些年来,由于中原大地上洪水泛滥,特别是黄河决口改道,挟带大量泥沙的黄河水遍地横流,渐渐地淤塞了鸿沟,使鸿沟失去了泄洪和分流导水的功能。

    这次大禹下决心要疏导鸿沟,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把积存在中原大地上的洪水通过鸿沟导入淮河,再经过淮河东流入东海。彻底消除中原地区的水患。

    大禹疏导鸿沟的第二个目的,便是要借鸿沟当作一条贯通南北交通的水上通道。使中原大地与东南沿海地区联系得更紧密。

    这样一来,华夏的东边有鸿沟这条水上通道。华夏的西边再凿开轘辕陆上通道。让中原华夏的文明曙光更快地照到南方和东南沿海的未开化之地。

    第二天一早,大禹便带领伯益、勾股、九章、神农仔和小愚一齐来到了帐外,大禹向空中喝道:“应龙何在?”

    应龙应声答道:“应龙在此,听候夏伯吩咐。”

    大禹问道:“应龙休息好了没有?”

    应龙答道:“回夏伯的话,应龙早就的休息好了。”

    大禹说道:“既然休息好了,那今天就带着我和小兄弟们前往鸿沟去考查勘测如何?”

    应龙答道:“应龙明白,请夏伯和小兄弟们坐上来吧。”一边说着,一边落在了大禹的面前。

    大禹带着四个小兄弟陆续跨上了龙背,应龙说了一声:“都坐稳了,起!”话音未落便已经腾空而起。

    应龙飞到了鸿沟的上空,便沿着鸿沟自北向南地缓缓地飞行。应龙飞得很低,大禹和小兄弟们都能清楚明白地观察到鸿沟的每个细节,一览无余。

    伯益的手中拿着笔和图。,勾股手持量天尺。九章手捧大算盘。三个人一边观看,一边测量,一边计算,一边画图。只有神农仔清闲,便尽情地欣赏鸿沟沿途的风光,一边惊叹,一边议论,一边品评着。

    时值春未夏初,艳阳高照,清风送爽,蓝天上偶尔飘过几朵白云。远处青山隐隐,山岗上绿树红花,蝶舞蜂飞只是。大地上淤滞的洪水还没有退尽。

    再看鸿沟,大部分沟段都已被淤泥淤满,早已失去了泄洪的功能。

    大禹带领几个小兄弟,一处一处地看,一段一段地察。在空中看不明白的地方,便叫应龙落下来,众人来到地面上仔细研究。

    几天下来,应龙从北到南,又从南向北,飞了一个来回。大禹和众小兄弟也把鸿沟水系看了一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对疏通鸿沟有了一个整体的方案。

    大禹和四个小兄弟一行勘察设计完鸿沟水道,回到了大营。

    长辛和竖亥二人也从鸿沟沿岸受益的诸侯国里征调了一万民夫和几百担粮草,返回了大营。

    大禹命令道:“玄弓、黄戈二将仍旧为万夫长,率领一万民夫疏通鸿沟水道。

    伯夷仍旧为后勤大总管,主管粮草和物资的保管、发放和后勤保障。

    勾股、九章、为工程总监,指导工程并监督工程质量。神农仔为总医官。专门负责为民夫们医治伤病。

    伯益协助我总揽全局协调各部门。四员天将和五百士兵负责安全保卫和警戒。明日一早开工。”

    众人齐声应道:“遵命!”

    第二天早饭后,玄弓、黄戈带领一万民夫,来到鸿沟两岸,雁翅排开。大禹一声令下:“开工”。便第一个跳进了沟中,忘我地干了起来。

    一万多民夫见大禹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亲身实干,备受鼓舞。一个个也都争先恐后地跳进了沟中,挖泥的挖泥,挑担的挑担,你追我赶地干了起来。

    这里是中原腹地,眼下没有山妖水怪前来捣乱。天公做美,一连多日的大晴天,艳阳高照,清风送爽。

    大禹与众民夫同吃、同住、同劳动。一万多民夫深受鼓舞。一个个挥汗苦干,疏导鸿沟治水的工程进展飞快,一天一天向前推进。

    勾股手执量天尺、规、矩和准绳。九章手捧大算盘。往来检查、测量、计算。

    神农仔整天上山采药,为民夫们疗伤治病。

    大禹带着伯益,哪里有困难便在哪里出现,专门啃那些硬骨头。大禹的开山神斧,攻无不克,无坚不摧。伯益则协助大禹参谋筹划各项杂事。

    节令已近盛夏,天气渐渐炎热起来。鸿沟疏通工程已经过半。

    一日大禹正在带领民夫一起低头挖泥。偶一抬头,忽然发现从东方的远处奔跑过来一个巨人。只见那个巨人正朝着鸿沟方向奔跑过来。

    大禹不由得一惊,立刻召呼四员天将和小兄弟们一起观看。

    这时四员天将也发现了奔跑着的巨人,急忙从空中迎了上去。

    但见那巨人,长得象山一般高大。白云就在他的腰间飘过。一步就跨过了一座小山,再一步又跨过了一道大川。在他的身后趟起了滚滚的灰尘。

    四员天将驾云飞到巨人的耳边,就象几只燕雀飞在山崖边上一样。庚辰高声喝道:“你是何方神圣?难道是来帮大禹治水的吗?”

    那巨人一边奔跑一边答道:“我不是神,我是人,我也不帮大禹治水。”

    庚辰又问道:“那你是来找大禹麻烦的吗?”

    巨人答道:“我也不找大禹的麻烦。”

    庚辰又问:“那你要干什么?”

    巨人答道:“我要追赶太阳,比一比谁跑的更快。”

    就在这一问一答的功夫,巨人已经跑到了鸿沟岸边。众民夫们都仰望着那巨人。吓得四散躲避。

    那巨人光着上身,赤着胳膊,腰间围着一条鹿皮缝制的短裙。赤着双脚。

    往脸上看,一双浓眉就象两把竹扫帚一样。又浓又密,两只大眼就象两颗流星一样放着光芒。鼻子象山梁一样高耸,四方大口,络腮的胡须,披散着一头乱发。

    双臂上和两腿上的肌腱突出,一双大脚丫子就象两只大船,十个脚趾象十只榔头,个个粗壮。

    那巨人几步便奔跑到了鸿沟岸边,一步便跨过了鸿沟。巨人脚下的大地在剧烈的抖动。巨人每向前跨一步,便是“噗通”的一声巨响。人们在他的脚下,就象一群小蚂蚁一样,小得可怜。

    这时,工地上所有的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仰着头,看着巨人从头上跨过去。

    巨人跨的脚步太大,迈过了所有工地上的人们,一万多民夫和士兵,没有一个人被巨人踩死。

    四员天将腾云跟在巨人的旁边,生怕他对民夫们不利,一直警惕着。

    这个巨人是谁,他要到哪里去?他要干什么?大禹突发少年人的好奇心。于是向空中喝道:“应龙何在?”

    应龙应声答道:“应龙在此。听候夏伯吩咐。”

    大禹用手一指向西方奔跑的巨人,说道:“应龙,带上伯益和神农仔,去追上那个巨人,问一问他是谁,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应龙答道:“应龙明白。”

    伯益和神农仔听大禹哥哥叫自己乘应龙去追赶巨人,非常高兴,正合自己的心愿。于是不待大禹吩咐完,就说了一声“遵命”,一前一后跳到了应龙的背上。

    应龙说了一声:“坐稳喽。”便带着伯益和神农仔,腾空而起,箭一般向西方追了上去。

    应龙远远地就望见了那个巨人在前方飞奔,速度奇快。于是也拿出了真本事。使了一招飞火流星,龙尾一摆从身后喷出了一束火焰,就象一支燃烧火箭一般向前射去。

    应龙飞了一柱香的功夫,终于追赶上了巨人。应龙带着伯益和神农仔飞到了巨人的耳朵旁,就象一只蜻蜓飞舞在人的耳边一样。伯益用双手拢在嘴上,冲着巨人的耳朵大声喊道:“巨人,你是谁?”

    那巨人答道:“我是夸父。”

    伯益又问道:“夸父,从哪里来?”

    夸父答道:“我从东海边上来。”

    伯益又问道:“为什么奔跑?”

    夸父答道:“我要追赶太阳。”

    伯益又问道:“为什么要追太阳?”

    夸父答道:“我要和太阳比一比,看谁跑的更快!”

    伯益问道:“你能追上太阳吗?”

    夸父答道:“一定能!”

    夸父一边奋力地向前奔跑着,一边回答着伯益的问话。

    伯益说道:“夸父,好样的,我们陪你一起去追赶太阳。”

    夸父说道:“那好吧!”一边说着一边脚步不停的大步奔跑着。

    中午前后太阳,发出火一般的光芒。炙烤着大地上的万物。夸父热得汗流浃背。

    越追就离太阳越近,天气也就越热,夸父的汗流的也越来越多。

    夸父直觉得口干舌燥,浑身的血就要流尽了,身体就象要被烤干一样。

    夸父张大了嘴巴,喘息着,奔跑着,脚步不停的向太阳追去。

    夸父离太阳越来越近了,夸父也越跑越热,身体就象要燃烧了一般。

    夸父一直追到了傍晚,到了太阳落山的地方。这个地方叫做禺谷。

    夸父热得眼冒金星,口中喷火,他终于停了下来。爬到黄河边上,大口大口地喝着黄河里的水。“咕咚,咕咚,咕咚、咕”。他喝呀喝呀,越喝越渴,越喝越想喝,一直把黄河里的水都喝干了。

    可是口中还是焦渴。于是他又跑到渭河,爬在渭河边上喝渭河里的水。又是“咕咚、咕咚”的一阵大喝,又把渭河里的水喝干了。

    可是夸父还是口渴难忍,于是便想要跑到北边的玄湖里去喝水玄湖里的水。

    他趔趔趄趄地向北边走去,可是还没有走到玄湖的边上,便渴死了。

    夸父的高大身躯“咕咚”一声摔倒在了大地上,手中拄着的木杖也扔在了一旁。直到死的时候,夸父还惦记着追赶太阳,他的还头朝着太阳落山的方向。

    夸父死后,他的身躯化作了一座大山。人们便把这座山叫做夸父山。夸父的手杖扔在地上化作了一片挑林,人们便称做邓林。

    应龙和伯益、神农仔亲眼目睹了这一切。

    这时太阳要落山了。于是应龙驮着伯益和神农仔飞回了荥阳大营,向大禹和众人报告了所看到的一切。

    大禹和众人一阵叹息。议论纷纷,有的赞叹,有的惋惜。大禹说道:“夸父虽然狂枉自大,不自量边,一直到死

    都没有追上太阳。但是夸父的这种执着精神,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导河治水,也要有这种执着精神。不取得最后胜利,决不收兵。”

    众人齐声答道:“对,不取的最后胜利,决不收兵。”

    一天天过去,一程一天天向前推进。自黄河南岸起,经过汴梁,再折向南。连接济水,过圃田泽,入颍河,直下淮阴段的淮河。

    几个月下来,鸿沟已经疏通完毕,最后只剩下几处通河、通水的紧要之处,没有打通,只等最后的阶段再打通。

    大禹召下了应龙,说道:“应龙,这回轮到你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鸿沟与各条河流、水道相连接的地方还都没有打通,你要一一打通各处。什么时候看到黄河水与淮河相通了,什么时候便完成了任务。”

    应龙答应了一声:“应龙明白。”话音未落,应龙已经不见了。

    应龙来到了堤岸与鸿沟相接之处。探龙爪在每条河流通向鸿沟的地方都抓出了一道深沟。然后将龙尾甩到河里,一个乌龙搅水,便搅出一道又宽又深的水道。洪水便立刻从豁口之处,倾泻进入了鸿沟。

    洪流滚滚,浊浪涛天。应龙顺着鸿沟一路向前,荡平了一处处障碍。又连接了济水,连接了圃田泽,通进了颖河。

    又连接了濮水、汴水、睢水、涡河、汝河、泗水,一直到达淮河。

    应龙又在淮河岸边抓了几爪,便抓出了一条又宽又深的河道,放鸿沟里的洪水奔腾咆哮着泄入了淮河。再顺着淮河流进了东洋大海。

    一万民夫看见自己的劳动成果,一边欢呼一边跳跃,工地上下一片欢腾。

    至此,中原大地上的洪水全部退净,大禹治水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大禹与四员天将,四员凡将,五个小兄弟随着一万民夫一道欢呼胜利。

    第二天。一万民夫欢天喜地的回家与亲人团聚去了。大禹一行又奔向了下一个治水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