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回到明末当军阀在线阅读 - 第二百六十一节 花出去的钱才是钱

第二百六十一节 花出去的钱才是钱

    


    自从接替了余承武的官职后,也继承了余承武留下的大量遗产。【】乐—文

    余承武是一个老军伍,经营手段远远赶不上杨潮,因此他留给杨潮的,其实也就是过去大明朝在这里建设的资产,准确的说也就是那些营房和土地。

    新江口大营辉煌时期,有四五万的兵马驻扎,几百艘宝船出入,因此这里的建筑规模相当庞大。

    杨潮做左司把总时候,营房都很宽裕,甚至可以给人养猪。

    升任中部千总后,就更加宽裕了,多数营房其实是闲置的。

    而中部只不过是新江口大营向南,正对秦淮河的营房而已,中部大营面向西南,分为左司右司和千总大营,连成一体南北绵长三百多丈。

    新江口这里,像中部这样的营房新江口大营还有五座,分别是左右部千总大营,副将中军大营,以及一些废弃前后千总部。

    位置是这样的,西南边面对新江口就是中部大营,绵长三百多丈,西边沿着长江分别是左部千总大营、副将中军大营,右部千总大营,长度加起来超过一千多丈,面向东北狮子山方向的则是过去的前部千总大营,而东南方向面向龙江船厂的则是后部千总大营。

    除非废弃的前部和后部大营外,其他大营都尚算完整。

    杨潮上任后,立刻视察了一番,发现这些大营大概沿着秦淮河和长江方向延展,大营形状近似长条状,长为一千余丈,宽为三百余丈,而四面大营中央,则围出来一个长一千丈、宽三百丈的cao场。这跟其他营房中的cao场都不同,这是三军合练的大校场,过去军纪完备的时候。每一个月会有两次合练。

    当然现在早就不练了,因此这个大cao场也就成了农田。默认的规矩是,谁当新江口大营的主官,这里就是谁的私产,余承武是上一任主官,因此这里一直都是余家子弟在耕作,现在杨潮上任了,显然这里就成了杨潮的产业。

    这么大面积的cao场,划算成亩的话。足足有四千五百亩,但是并没有全部开出来,靠近营墙的地方,以及一些过去碾压的太硬的路面,实在是开不出来的,因此真正耕种的面积大概在四千亩左右,cao场上还打着十多口井,满足了用水的需求,因此这里的农田收益还是不错的。

    cao场四面都是营房,南边的中部大营是最好的。因为杨潮掏钱彻底翻修了一边,北边的前部营房和东边的后部营房早已废弃,里面的cao场上长满野草。营墙上的木头都被船厂偷偷扒了造船去了,里面的房子也基本上被船厂和狮子山附近一带的村民给偷偷拿走盖房子去了,因此基本上成了野地。

    西面面向长江的营房还算完整,但也是勉强能住人,跟杨潮过去的左司大营一样,许多房子都能看到天,但是地基稳固,墙壁坚实,修修房梁。加几片瓦,就是很好的房子。

    只是出了中军大营外。左右千总部都有军官,这却让杨潮不太好动。因此杨潮找上了左右千总,还有他们手下的一大群把总百总之类的小官,跟他们商议过一次,对于千总,杨潮希望他们能运作一下,从新江口这里调走,杨潮承诺,给每个人一千两银子运作费,至于是平调还是升官,杨潮就不管了。

    虽然两个千总都很不高兴,可是却也碍着杨潮的威势,不敢太过反对,暗中活动去了,至于是活动挪位置,还是活动对付杨潮,就不得而知了。

    对于两个千总手下的把总等小官,倒是没必要让他们走,因为实在是太赶尽杀绝了,杨潮采取了跟黄冲一样的方法,允诺给他们土地,让他们在大营外门开荒。

    中部大营到秦淮河边就有一千亩地,大营西面到长江边的土地就更多了,这里绵长将近四千丈,距长江一千到两千丈距离都是一片荒地。

    光是这一片经常被长江水泛滥的滩地就足足有五六万亩,足够这些人开垦了,同样的道理,只要修建出圩堤阻挡住雨季长江丰水期泛滥,就可以将这几万亩荒地变成良田。

    跟不用说北面往东一直到狮子山,西面一直到船厂甚至护城河一带,都有大片的皇帝没有开垦,只要采取一些措施,就能得到土地了。

    唯一的问题是,这需要投资,而且是大规模的投资。

    “大人,您何必这么破费呢,小老儿说句不该说的,您能在这里当几年官?弄好了,好不是平白留给了后面的人。”

    在杨潮带人看过这一片地形后,工部的匠头不由劝说杨潮。

    虽然杨潮花钱,他挣钱,但确实有些替杨潮考虑。

    匠头是个实诚人,上次合作清码头的淤泥时,杨潮就发现了,于是这次又找到他合作。

    “哈哈,白匠头,谢谢你提醒。不过本官觉得,钱还是花出去,才是钱,留在手里啊,就只是一堆银子。”

    “银子不就是钱?比钱更值钱!”

    白匠头心里暗自腹诽,老百姓说的钱,都是指值钱,就是那些孔方铜钱,有时候也指银子,但是明显银子比值钱更有价值。

    “白匠头你就干吧,算一算从秦淮河口我修的圩堤哪里,一直沿着长江到狮子山下,大概要多少银子。三万两银子可够?”

    杨潮修建新江口圩堤的时候,就花了一万两银子,不过那时候还加上码头清淤,长江边这一段圩堤比新江口哪里的长三倍多,因此杨潮说了个三万两。

    结果白匠头摇了摇头,低头掐指算起来。

    杨潮还以为不够,因为要一直修到狮子山下,跟眼神的坡地连起来,弄不好要超过四千丈,三万两不够也情有可原。

    结果白匠头算完后道:“两万两银子就差不多了。”

    杨潮没想到还少了一万两。

    白匠头继续细细报账:“上次我们修新江口那一段,因为有清淤,要雇船,加上人工,所费颇多,如果单单修长江边这一段,也就只要雇人挖沟,还有就是一些石材费用罢了。”

    杨潮明白了,这匠头根本就没算他的利润。

    上次他是通过黄锦,从工部派过来的,做的是差役,因此从来没考虑过利润的问题,难怪他会替杨潮考虑,表示杨潮修堤是赔钱了。

    杨潮笑道:“白匠头,如果本官包给你,你该要多少银子?”

    白匠头一愣:“什么?包给我!”

    杨潮点头:“如何?”

    白匠头脸都涨红了:“不成不成,这活太大了,赔了钱怎好?”

    明末的民间经济十分活跃,有大量的匠头从事包工头业务,白匠头也是知道的,只是他是一个修水利的匠户,水利大都是朝廷在修,是不可能包给私人的,因此他自己倒是没有包过活。

    杨潮道:“我说成就成。到时候一动工,必然是成百上千人在这里干活,管理这些人也要费心的,不能让你白白费心不是。”

    白匠头讪笑道:“小老儿可赔不起啊。”

    包工就有赚有赔,哪怕赚的时候多,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承担的起风险的。

    杨潮道:“谁说让你赔了,这样吧,给你抽成作为你的管理费如何?”

    相对于这样的大工程来说,哪怕是值百抽一,利润也不少,一两百两银子是有了。

    但是问题来了,如果按照施工费抽取,白匠头如果不老实,完全可以虚报工程量。

    当然一旦失去诚信,还牵扯到偷工减料问题,这点才是杨潮最不能容忍的。

    “还有,就定两万两。我也不给你抽成了,剩下的都是你的,多余的你可以管我要,只要合理,我都认账。不过你要是弄虚作假,偷工减料,就别怪本官不客气了。”

    虽然相信白匠头的人品,杨潮还是要给他打个预防针的。

    白匠头连连躬身:“哎呀,大人抬举了抬举了,大人放心,绝对不敢亏了大人的钱。”

    杨潮点点头:“好做。做好了,将来还有这些军营,我也都交给你修了。”

    白匠头又连连拜谢。

    修起一道圩堤,开荒几万亩田地,足够打发水营那些大小军官了,这样杨潮就等于从上到下,将水营中的官兵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了。

    新江口水营前后两个千总部没有废弛以前,有五六千的兵额,废弛了以后,就只剩下三千多,杨潮决定有机会一定运转一下,将规模恢复到五千的水平。

    白匠头速度很快,都是南京的工匠,熟门熟户,一声招呼,有的是没活干的匠人。

    不过白匠头精打细算,毕竟省下的都是他的,于是他本来打算招五百民夫的,硬是咬牙只招了两百来个人。

    两百多个人已经是极限了,杨潮可是要求他一定要赶在明年春汛前修好的,否则春水淹了农田,可就要找他白匠头算账的。

    至于开荒,已经零星有军官开始尝试了,趁着天干物燥,草木枯黄的时候,一把火烧光了野草,然后种下种子,至于能打多少粮食,就无所谓了,反正试一试,要是有圩堤,多少能收点,要是没有的话,他们死活都是不会让出营房的,更不用提辞官了。

    官兵们垦荒,民夫匠人们修堤,几乎是同时进行,一时间长江边上一片忙碌。

    但是很快麻烦就找上了杨潮。

    史可法来人请他去一趟。(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