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南京(二)
华兴七年十一月三日,保安团总部在庐州府合肥城誓师东征,这一次将是剑指江宁。【】 誓师现场,得知自己即将光复残明帝都时,许多人都痛哭流涕起来。六年多了,曾经的帝都失陷六年多了。这么长时间小娃都能成长成小伙子了。团丁们依稀还能记起鞑子南下帝都失陷,全民都要剃发易服时,父辈祖辈们那痛不欲生的表情。甚至还有年纪渐长自觉活日不多的老长辈们纷纷自尽,以求能保住衣冠发髻去见祖宗。 这样悲痛的儿时记忆深深的印在团丁们的脑海里。。若是没有保安团的领导,或许他们会南下投奔残明,或许会西去投奔农民军。但更大的可能还是会在这鞑子腹心之地,老老实实的穿着夷狄衣冠,顶着夷狄发髻,被夷狄盘剥着,以自身精血供养夷狄的**之众。 仇天行站在高台上,身后是被风吹得哗哗作响的大旗,身前是数万精选过来的团丁代表。此刻老丁和新丁们一目了然。头顶上有着短短的头发的是老丁,而光着头颅,露出铁青的头皮的则是新丁。 当初仇天行因为前世短发习惯了,不喜欢今世的长发。所以他编出了不能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便不再蓄发之说,也就是割发明志。不过后来许多团丁在留了短发后也适应了短发的生活,毕竟这个时代虱子可是很常见的,留了短发可以有效的避免虱子,方便头发的清洗。再加上曾经在鞑子治下有着金钱鼠尾的遭遇,渐渐地心中也不再抵触这种短发了。所以在一些势力的口中,保安团也被称作短发贼。 望着此刻数万痛苦的团丁们,这一刻仇天行心中也被震撼了。虽然他因为宋秀宋安的事誓死抗鞑,虽然他不断的激励团丁们心中的仇恨,但是他的内心中还是一个现代人,还是那个生活在和平生活中的人,心中与这个时代总有些若即若离,最大的联系也就是自己有了子嗣而已。 可是这一刻,他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些人的悲痛欲绝,感受到了这些人心中难以叙述的痛苦。 亡国,这就是亡国之民的痛苦。纵然家财万贯,亡国之民也如巨浪中的小船,难寻一安身之地。 对于这些团丁来说,虽然前朝并没有给他们多好的生活,反而也是苛捐杂税不断战乱天灾不断,但那却是他们的祖国,那时的他们是农却不是奴。那时他们可以穿本族服饰,留着本族发髻。除了烈皇那十几年,以往的二百余年几乎可都是太平盛世。这让他们特别委屈,前世究竟造了多少孽才投生在这无比黑暗的乱世啊! 哭着哭着,有的团丁竟然跪了下来埋头痛苦,似乎想要将曾经的不幸通通的哭出来。祖辈自尽、父辈被杀、家园被毁、亲人离散,回首望去,往昔记忆如梦破碎;欲再寻觅,点点滴滴难再拾起。想到曾经的亲人,曾经的幸福生活,许多团丁竟然哭得身体颤抖起来。 国恨家仇,忍耐数载,今日终能报之。 仇天行在台上静静地看着,与他们一同感受着心中的痛苦。正是有着这种仇恨,保安团经常战损近半,却不溃乱,战后依旧还能募得战士。 数万人痛哭的场面是无比壮观的,男儿泪不轻流只是未到伤心处。不过,哭着哭着,这时间也长了些。原本应该是声势浩大气势高昂的誓师大会,却成了忆苦大会了。这不符合仇天行当初的计划。 于是,仇天行举起了铁皮喇叭,大声的吼叫了起来。 “男儿流血不流泪,拭泪举刀向鞑子!兴团兵,下江宁!” 宣讲员不愧是心思灵活之人,虽然此刻他们也在悲痛之中,不过在听见仇天行的话后,他们立刻想起了自己的本职。于是,顾不上擦拭眼泪,他们便纷纷带头喊叫起来。除了这些宣讲员外,一些机灵的团丁也纷纷喊道 “兴团兵,下江宁!” “兴团兵,下江宁!” “兴团兵,下江宁!” 在他们的带动下,这句话从前排一直传到了后排,直到远方的大营中。
不仅仅是誓师大会的会场,整个合肥城都传荡着这句话。 “兴团兵,下江宁!” “兴团兵,下江宁!” “兴团兵,下江宁!” 原本悲伤的气氛顿时化成了从胸膛中发出的战意,复仇是保安团拥有的最大的力量。 誓师过后,仇天行便率着十二万大军向东前进。合肥城留下了两个大队,负责维持城中治安,并且继续招募人马,这也是惯例了。保安团每打下一座城池,便留下少部分兵力镇守,且负责继续招募新丁,之后再由总部派兵进行替换。 十二万大军号称二十万,声势巨大让人惊骇。东至和州时,和州不战而下,州城全城请降。挟着浩荡之威,总部用搜集来的数百艘大小船只日夜横渡长江。虽有鞑子水师在江中游弋阻碍总部大军过江,但是在满载**的小船前仆后继的自爆下,鞑子水师只能暂避锋芒。 十一月十日,团部大军全部渡过长江。太平府知府派人而降,府城当涂也是不战而下。 接着,仇天行率军继续向北,一路击破鞑子布下的数条防线,过江宁镇、板桥后直达江宁城下。期间,仇天行还派出两支偏师,一只由张连生统领的三营负责向东进攻句容、丹阳,扼住东面鞑子的援兵。一只由张承武率领的五营南下溧水高淳,与太平府一起将江宁城的南门关起来。 在分出去两万兵马后,仇天行便集齐了十万之众兵临江宁城下。 而此时陈晨也亲帅了两万大军东征泗州,逼近淮安府,牵制了鞑子淮安扬州方面的援军。 如今,就待攻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