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在线阅读 - 第九十六章

第九十六章

    大明公务员第九十六章第九十六章摧枯拉朽

    面对这种局面,宋晟只能放弃对榆林外围要地的争夺。

    将骑兵放到二线,维持榆林与后方的联系。

    这是榆林的生死线,决计不能断绝。

    一旦断绝,榆林就真的成为一座孤城了。

    不过,瞿能也没有想要完全围死敌人。而是从三个方向,向榆林进攻。

    无数火炮阵地在城下开始布置。

    而榆林城外所有外围战线,一瞬间开始与北军交火。

    城墙作为城池攻防战的核心。在火器时代已经不能作为核心了。因为城墙太容易被轰塌了。这个趋势已经有兆头了。

    宋晟不知道是不是感受到这一点了。但是他在作战的时候,并没有完全固守榆林城,而是在榆林城外布置了很多外围营地。

    壕沟木栅栏,火炮,火铳,等一系列火箭,甚至还有一些地方埋下了很多自发火地雷。

    外围几处高地,更是加强布置。作为重要支撑。ap.

    而瞿能应对办法,就是大炮轰后,骑兵冲,骑兵冲后,步兵挺进。

    特别是在铁路的帮助下,几千斤的重炮运到了前线。这些大炮与历史攻破拜占庭的拜占庭大炮相比,谁更重一些,这个还真不好说。反正这火炮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的铁路的载重能力,即便如此,翻越燕山的时候,一度要士卒下来推车,才能过来。

    不过,在威力上绝对是一个极致。

    也就是黑火药的极致。

    黑火药的威力也就是这个样子了。

    何夕已经用了很多办法对黑火药进行提纯,在他的指引之下,北京生产的黑火药威力远远超过了南京。但也仅仅如此而已。黑火药有自己的局限性。

    不是何夕不像搞出更好火药。

    而是何夕做不到。

    在黑火药上面,大明是有基础的。历史上戚继光的黑火药威力就相当可以的。何夕只是加以提点,就足够让黑火药威力增加几个层次。而且,北京在火药方面有完整的优势。

    日本琉球的廉价原材料源源不断到北京,在成本上,远远胜过南京。

    这并不是当务之急。

    最重要的是,没有人才。

    火药更迭,就需要培养出足够的化学人才。但是何夕费劲功夫这么多年,才堪堪将蒸汽机给搞出来,可以说,其他在机械上的提升,都是因为蒸汽机这一个项目的技术外溢。

    何夕根本没有足够的人才去攻克另外的难题了。

    所以这一点也只能放放了。

    所以,在化学上的种种限制,就没有合格的底火,限制了火器上的发展,比如开花弹。何夕一直想要,但是只能有那种,带这火绳的开花弹。通过控制引线长短来控制爆炸时间。

    但是何夕始终否决了这个方案。

    无他,因为这个方案不能保证炮弹会不会在炮管里面爆炸开来。

    何夕始终吸取历史教训,那就是不合格的火器不能让士卒使用,否则的话,下面一旦厌弃了,形成思维惯性之后,即便是很好的东西,将来也很难推行。

    当然了,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开花弹的需求并不是那么高。因为,战场上,北军始终占据火力优势。

    而今也是一样的。

    面对南军营造的坚固营地,无数大炮化身拆迁队,在轰鸣之中,所以营寨都变得支离破碎。一门门火炮为大军开辟出一条条道路,随即,大量骑兵冲了进去。

    虽然有沟壑,还有很多障碍物。但是奈何被火炮打出一个个缺口,而在营地之中的南军一时间回不过神来,而骑兵冲过是相当快。还不等

    他们组织起来。

    北军骑兵已经冲进去了。

    大量骑兵冲进去,本来支离破碎的南军更加组织不起来了。

    随机,大量北军步卒挺着刺刀冲了进去。

    不过,自古秦兵耐苦战。被逼到绝境的南军,也咬着牙在阵地之中,厮杀竟日,才算是打下了这一地。

    伤亡自然是有的。但是瞿能身经百战,知道这个时候,不是心疼士卒的时候。连夜展开会议,总结经验,做出了安排,仅仅隔了一天,就再次向另外一个营地发起了进攻。

    瞿能发现,如果陷入rou搏之中,刺刀还是有些单薄的。

    所以他从库房之中调出一批铠甲。并从全军之中挑选出善战之辈,组建了跳荡团。

    跳荡兵其实是中***队的传统,唐宋乃至明代都有这个编制。不过,何夕在军事改革之中删除了。跳荡兵就是冲锋陷阵的精锐。

    这个跳荡团。人数并不多。但都是彪形大汉,身披重甲,依旧能够行走如飞。当骑兵冲进去之后,挑荡兵进入,在rou搏之中,几乎所想披靡。当然了,如果让火铳对着胸口轰,那也是要命的。

    所以,跳荡团也要与普通士卒配合进攻。

    总之,就这样一战接着一战。

    几乎没有什么花俏,都是火炮与火炮,鲜血与鲜血的碰撞。

    而这样的碰撞之中。南军每一次都没有硬过。在宋晟组织之下,最惨烈的一场攻防战,就榆林城北门外的一个无名高地。几乎就是一个小土包。就里榆林城门不过里许。

    就是这里,双方反复争夺数次。

    盖因在这里安置重炮,可以直接对准榆林城北门。而榆林城墙是决计经受不住这样的轰击的。

    只是,形势比人强。

    在折进去一个指挥使之后。

    宋晟也只能放弃这地方争夺。

    在这个据点放弃之后,其他城外的支撑点也纷纷陷落,要么撤回城中。北军三面大踏步靠近榆林城外。就好像一只大手,紧紧的握住了榆林城。

    让榆林城喘不过气来。

    宋晟也喘不过气来,他下令问道:「山西那边是怎么回事?援军还不来吗?」

    -------

    距离榆林最近的援军,并不在关中,而在山西。

    此刻山西领兵是赵庸。

    赵庸很明白,如果陕北没有问题,山西依靠陕北,即便三面临敌,但也不会有太多的问题。但是,如果榆林一破。陕北危急,那么山西可就危险了。

    赵庸岂能不愿意救援榆林。

    他十分愿意救援。

    他此刻就带来数万大军在偏关。

    数万大军虽然不多。但已经是整个山西能挤出来的机动兵力的。

    当初桑干河一战,几乎打碎了山西军的脊梁。可以说将太原军的精锐丢到雁门关外。经过一年的时候,在赵庸手下,山西军也恢复了不少。但是问题是,山西的局势恶化的太快了。

    山西需要调拨很多兵马布置到晋南地区,防止进入怀庆府的北军向北进攻上党地区,从而数面围攻山西。

    那对赵庸来说,就太危险了。

    而且,这不仅仅是危险的事情。

    这种情况下,南京对山西的支持断断续续,中间还有河南陕西地方的截留。从南京到山西的路程太远了。山西也就成为事实的后娘养的。特别是火器。在这个火器更新换代特别快的时刻。山西火器已经保留着洪武年的风格。

    而山西地方也想过自主建立铁厂。

    但是南京是不允许的。这样让山西军的战斗力几乎在原地踏步。

    其实这才是正常状态。但问题是,而今南军北军的战斗力都在提升,山西军的原地踏步,就显得很落后了。

    不管山西军是什么情况,赵庸都不能任北军大破榆林,只是碍于军队战斗力。出击大同,甚至进攻北京等方案,想都不要想了,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他能做到的仅仅是度过黄河救援榆林,只是而今,赵庸忽然发现,渡过黄河都是一个很难的事情了。

    因为北军居然有了黄河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