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在线阅读 - 第四十七章安南之战

第四十七章安南之战

    大明公务员第四十七章安南之战第四十七章安南之战

    广东的事情成为了风暴中心,但是以铁铉之能,也是能处理的了的。

    只是,一边要支援前线作战,一边要根除广东本地的宗族势力。即便是以铁铉之能,也不是太好办的。

    不过,铁铉对此也是很有经验的。特别是支援前线。甚至安南之战,成为了他手中的利器。

    打安南,并不会有太多的困难。这一点谁都知道。但是打仗就是打仗,需要太多人力物力支援,民夫转运。只要一声令下,选谁去前线,选谁不去前线。就是他说了算。更不要说,铁铉多年军需,前线的将领大多都是在他麾下听过令的。

    打声招呼,想留谁留谁。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合理的利用规则。不用具体的罪名,就能将人折腾的***。

    说实话,这才是地方官折腾百姓的常规cao作。只是何夕变法之后,对各方面管得严格了许多。如此一来,要增添了很多人手,自然要冗官之患。

    但是也应该管的严格,很多事情,必有章程。

    大明官员的自由裁量之权,就少了许多。比如征召,除非特殊情况,一般都要雇佣,官府出钱,招募百姓做工。而紧急情况,比如洪水将至,战争等情况,才能征召。

    也是要给一些补偿的。

    根本上固然是侵占了很多地方豪强的固有利益,但其实也限制了官员们的权利。

    没有安南之战,事情还真不好办。

    -------

    升龙城下。

    张明统领两军一个团,共计七万之众。一路打到这里,用了不过三个月时间。正如之前判断的一样,顺利的一塌糊涂。

    安南胡氏父子的实力根本不是大明天兵的对手。

    张明一路从广西攻过来,简直是势如破竹。根本没有遇见什么抵抗。更有其他两路人马。一路是从云南攻过来的。为首的就是沐春。只是云南因为地理的原因,后勤辎重从后方转运到云南,在顺着红河转运到安南,一路上耗费太多。

    再加上云南的新军维持在万人左右,也不可能有太多人马。

    倒是卫所军最多。

    大概有数万之多。

    沐春一路从西攻过来,升龙城下与张明会师。

    而另外一路,就是方关所部的南洋军,更是火器装备数量很少,不过也能胜过安南军。更不要说,最重要的是,方关的水军可以直接将广东的军队与物资转运过来。

    如此一来,就大大方便了军队后勤。

    甚至,也是方关来了。才能让军队顺利渡江,包围了升龙府,也就是河内。

    而张明也因为由广西入境,与安南大军会战两次,前后击破安南七十万大军。

    具体有没有这个数量,张明自己也不清楚。但是有一点却是很清楚的。那就是安南人是自己号称这么多的。张明自然也就拿来用。当然了,斩首近十万,俘获十几万,这倒是真的。

    这些安南俘虏很多都被当做转运的民夫了。

    不管有没有七十万之众,有一点确实很肯定的,那就是安南国家实力也就那么多。到了而今这个地步,几乎上已经是山穷水尽。不可能再有多少兵力了。

    且不说胡家父子篡位这一件事情,能不能得人心,单单说,安南不过几百万人丁。抽出几十万男丁,已经是极限了。不管有没有七十万,也不可能有第二次了。

    胜利就在眼前了。

    当然了,几十万人的大战,安排一些民夫,还不是简简单单。张明不需要做别的。只需要将铁铉需要的人,按在安南不让给他们回去,就足够铁铉去安排了。

    不过,打得如此之顺利。

    有一件事情,自然涌上这些人的心头。

    那就是,接下来该怎么办?

    沐春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继续打下去。

    沐春对于张明其实有一些想法的。

    沐春是谁?沐英的儿子,说起来,身份不下于皇孙。而张明是谁?不过是北边的泥腿子出身。之前,这种人,沐春连正眼看他一眼都欠奉。而今却成为了张明的下属。

    对沐春来说,是非常难以接受的。

    但是那又如何?

    对于大明朝廷来说,张明是何夕的人。也是北边自己人。而沐春在南北之战中的态度,也让沐春打入另册。虽然回到了云南主持对南征战,但是也不可能托之重兵的。

    最少,这几年是这样的。

    等过上几年,这人心安定,都习惯了朱雄英在位,或许就不一样了。

    面对这样的局面,沐春想的就是立功,让天下人看看,他沐家的能力。从而挽回他在很多人心目之中印象。

    征缅甸之战是这样的。而今也是这样的。

    于是沐春直接对张明说道:「而今局面,胡氏时日无多,不过反手可灭。而老挝一带,已经纷纷臣服。大兵顺势而下,可开疆千里,此乃封臣之功也。张将军,岂无意乎?」

    方关也说道:「我从南洋而来,最熟悉南洋的风土人情,占城,真腊,暹罗,都是尊崇婆罗门,分贵贱种,国分上下,民无斗心,常见辱于安南,岂是大明对手,功劳唾手可得。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方关也是知道,他上了年纪了。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一旦失去了,将来想要找到这样的机会,可就不好了。

    他这一战打完,就要回南京养老了,但是方关甘心如此吗?

    自然是不甘心的。

    但是他说的也对。

    他对占城,真腊,暹罗的评价。

    这三个国家,都是印度教国家,内部实行种姓制度,战斗力都不强。在中南半岛上,被安南打,在印度尼西亚,被回回打,以至于多年之后,除却泰国还是一个佛教国家,与印度教有些关联之外,其他都被灭了。这也是原因。

    安南被只手覆灭。南边的这些国家,都不是对手。

    海外封地,这一件事情,吸引了很多人。对于有一些人来说,是鸡肋。但是对于方关却不一样。方关在南洋时间很长。

    自然知道,海外也不是不毛之地。

    如果没有这个政策也就罢了。既然知道了,方关自然想要搏一搏了。

    张明对这一件事情,也陷入沉思了。

    安南瓜熟蒂落,已经是时间问题了。

    张明已经不考虑安南的问题了。

    他也要考虑自己。

    首先,作为一个将领,从来不考虑自己的战果大。从来不怕战越打越多。更不要说,这一次筹备的军事物资根本没有用多少,几乎上明军都还没有使出全力。

    单单凭借前线的物资,都足够继续向南进军了。

    其次,张明很清楚自己之所以有今日,就是因为他是何夕的嫡系。但是张明也很明白,何夕退下来已经是共识了。

    虽然张明有一些不甘心。但是天下人大多数人还都希望这个结局的。

    毕竟,何夕与朱雄英闹翻,很有可能是一场比南北之战,更庞大的***的开始。今后几十年,大明就不要做别的事情了。何家与朱家厮杀便是了。

    下面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上层很多人已经确定了这一件事情。

    张明也要为自己将来着想。

    在他看来,他将来在大明朝

    廷,或许就是一个富贵闲人而已。他未必甘心,那么海外就是他的广阔天地。

    但是而今海外所有的领地,要么是荒芜之地,要么就是有主的。既有百姓,又没有主的,自然是安南,暹罗,真腊,缅甸,乃至于天竺。

    说起来,这一片土地要比爪哇哪里繁华的多。

    从长远来看,白手起家,筚路维艰,一步步发展起来,开始固然艰难,但是将来,汉人人口居多,就不会有那么多麻烦事情了。

    但是对于很多将领们来说,哪里想那么远的事情。他们觉得,直接有一块熟地作为他们的领地,才是最好的,至于原住民的反抗。抱歉,他们这些勋贵们都是杀人出身的。

    哪里怕了这个。

    当然长远的隐患,他们也不在乎,人想太多,都是多余,而且古代人的文化自信要远超过现代人,在他们看来,这些蛮夷,折腾几百年,总归会变成汉人的。比如南方山越人,从秦汉三国,折腾了好些年。但是最后也都变成汉人了。

    只是张明很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他是何夕的人。他的一些作为必须以何夕的利益为基础。否则就会出问题。

    即便他此刻心动了,也必须考虑何夕的想法。

    张明说道:「两位的心思,我明白。但是两位也要明白,这一件事情的决定权,不在我们这里,而是在中枢。一切要听南京的。你们对我说这些也是没有用的。」

    方关明显有些失望。他对中枢了解不多,并没有听出张明的言外之意。

    但是沐春却是听明白了。沐春说道:「九重之上,虽高且远,但是我们总是要做些什么,才能搅动九重。张将军,我说的对吧。」

    方关一听了,立即明白说道:「张将军,你有什么话直说便是了。这一件事情,大家一起发力,才有可能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