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黑光咸鱼的美漫日常在线阅读 - 114 冬兵小队

114 冬兵小队

    两人一交上手,那股凶悍的毛子风格立刻就出来了。

    如果说蜘蛛女侠的动作偏向灵巧,那么冬兵这里则是纯粹的军队风格,丝毫没有拖泥带水和炫技的意思。沃森抬起左臂,手背架住了铁腕。

    一声闷响。

    原本刺向左眼的匕首被挡下,冬兵立刻五指张开用掌心往回一推,刀柄被右手稳稳接住,随后锋刃一转,闪电般刺向沃森肋部。但这迅捷的一击仍然落了空,沃森在最后关头偏过左肋,匕首就切着凯夫拉防弹衣的表层滑向了外侧。

    冬兵没有犹豫,再接上一记左膝撞。

    攻击擦过沃森的胸口。

    在侧过身体的同时,沃森整个人已经下蹲,此时正好达到了对方的腰部高度。两只手臂都还未收回来,冬兵果然选择了用腿。而这下膝撞恰恰造成了隐患,一旦落空,身体就会重心不稳。不过沃森可不打算将人绊倒,他想要直接废掉对方的机动力。

    空着的右手,紧紧抓住了小腿。

    在大脑感受到失衡的瞬间,冬兵就开始作出反应。在蹬动左脚干扰沃森的同时,他顺势将身体直接下躺;另一条腿狠狠踹出去,擦着沃森胸前那支Saiga-12踢中了上肋骨。

    这正中沃森的意图。

    侧身躲避会让对方夺得喘息时间,他干脆让身体黑化硬扛这一脚;左臂肌rou瞬间绷紧,拳头如同战锤般下落,从侧面砸中了冬兵的左膝盖关节。刚才那脚的双向作用力,让冬兵整个身体不可避免地伸直,薄弱的膝关节彻底暴露出来。

    双耳暂时还听不到什么声音,但从整条腿侧向弯折的程度来看,沃森知道冬兵这条腿暂时残了。

    就在这时,飞机再度开始大幅倾斜。

    瞬间失衡让战局发生转机,冬兵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摸向右腿,想要趁机拔出手枪。可这次沃森更快一步,因为他那支Saiga-12就挂在胸下。

    砰!!!

    这下开火的动静足够大,让破损的耳膜隐约接收到闷响。冬兵的大腿和小腹上爆出数个血孔,举枪的右手一顿,还是挣扎着想要进行瞄准。

    沃森面无表情,又接了2发。

    现在飞机的倾斜幅度很大,他不得不一只脚踏着墙壁,才能让身体保持平衡。冬兵的枪口彻底垂下,整个人沿着地板滑向墙边。沃森瞄准对方握持武器的右手再打一枪,这才放下Saiga-12,快步向前俯身。

    可是扒开身下这个男人的头盔和面罩,呈现在眼前的这张脸,却让他瞳孔一缩——

    这不是巴基·巴恩斯。

    一副典型的斯拉夫血统莽汉面庞,粗眉毛、半脸胡茬和黑短发,整个脸型明显要比巴基长一个码数。沃森盯着这个呕血的家伙思考了几秒,终于想起来对方究竟是什么人了。

    九头蛇冬日战士计划的成员:约瑟夫。

    但这不对。

    原剧情里的‘冬日战士计划’,是因为在1991年,老冬兵巴基·巴恩斯成功劫杀霍华德·斯塔克、抢来对方研制的超级士兵血清;然后九头蛇才从自家士兵里挑选出最强那几位,注射血清进行改造。换句话说,没有老霍华德那几支血清,九头蛇就很难培养出新冬兵。

    约瑟夫本来也是一名新冬兵。

    相比佐拉版血清创造的老冬兵巴基,霍华德版血清有个问题,那就是会导致精神不稳定。在血清强化手术完成以后,约瑟夫一对一打败了老冬兵巴基。但还没等项目负责人开心多久,几名新冬兵随后便狂性大发袭击科研人员,并试图逃离研究基地。也正是因为此次事件,九头蛇不得不在找到更有效的控制方式以前,彻底将这几名新冬兵冷冻储藏。

    至于老冬兵巴基,还是一如既往的听话又好用。

    结果到了最后......

    在MCU电影《美国队长3:内战》的结尾,反派泽莫男爵用一支枪,把冷眠舱里的冬兵小队成员们挨个打爆了头。几个新冬兵直到大脑彻底死掉,都没有机会再醒来过。

    有一说一,实在是浪费。

    但现在,这个人确确实实出现了。

    而且还装有一条同款的金属手臂。

    “Hail......Hy...Hydra......(九头蛇万岁)!”

    就在沃森头脑风暴的七八秒钟时间里,冬兵约瑟夫一脸愤恨看着他,口吐血水喊出了这么一句经典口号。这阵声音隐隐钻入耳朵,将思绪重新拉回来,在感叹一番黑光病毒躯体的痊愈效率以后,沃森看着这个重伤的冬兵犯了难。

    要留他一命吗?

    好像没这个必要,约瑟夫在电影里就是个纯路人,没什么重要戏份。除了多年担任刺客、为九头蛇屡创暗杀成果以外,最大的人生成就也只是把老冬兵巴基摁地上揍了一顿。而且比起给联邦军方留俘虏,沃森更想要得到约瑟夫脑子里的情报。

    以后有机会就把那座冬兵基地给抄了。

    想到这里,他左右看看天花板,确认没有什么正常工作的监控设备,便重新抬起Saig-12。

    十几秒过后。

    冬兵约瑟夫的尸体被黑光病毒彻底消灭干净,地面除了那只无情铁手以外,还有少量蔓延至上身的人造部件。沃森本以为对方仅仅是换了一只手,没想到小半个身体都经过了强化。每一节脊椎内侧都固定有电子元件,顶端通过线路串联;肝脏和胃部间隙则是加了管液体,整体呈注射器样式,看起来很像兴奋剂之类的玩意。

    另外在大脑部位,居然还有一块芯片。

    或许这就是九头蛇控制新冬兵的方法。

    可惜的是,由于完全被裹挟在rou体之中,它们现在已经被消化液腐蚀得差不多了。残留的遗骸就是塑料和金属残片混杂,基本已经看不出用途。奇怪的是,那些被腐蚀出的表面十分光滑,要不是亲眼看完全程,沃森甚至会觉得它们原本出炉时就是这副摸样。

    几脚下去,彻底踩到烂碎。

    由于机身倾斜的关系,碎片全都滑进了地板与墙壁的衔接处,实在不是很好处理。

    轰隆!!!

    巨响从外侧传入,沃森感觉到脚下一阵颤抖,机舱里的警报声突然活了过来,此时在红光闪烁中喊成一片。从地上拾起贝奥武夫步枪,沃森开始向前方通道小跑。如今身下完全就是一个直角,就像是在左右倾斜的两面墙中前进,想跑快点都不好办。

    冬兵巴基在前边。

    或许是因为被植入仪器的关系,约瑟夫这个斯拉夫大汉脑子里东西不算很多,但沃森还是找到了想要的信息。冬兵巴基也被记忆片段出卖行踪,只不过还有个坏消息:前方的冬兵仍然不止一人。九头蛇这次真的下了血本,派出了整整3人的冬兵小队。要知道包括巴基在内,整个冬兵小队凑一起好像也只有5人左右。

    “零号特工,能听到吗?”

    耳机那头的女通讯兵再次呼叫,这回沃森的耳朵听见了。

    “能听到,我们刚才被导弹锁定了吗?”

    “是的,而且飞机前方突然出现大面积雷暴云,现在需要紧急规避。我们发现了敌方飞行载具,不符合现役的任何型号,护卫机队正在和敌人交战。”

    沃森不由得缓了一下脚步,没想到自己失联几分钟,事态居然变化这么多。这条消息完全印证了猜想,敌人果然有cao控天气的手段。他的双眼瞳孔一阵变化,细菌团和温度区再次填满视野。几个冬兵手段迅速,从尾到头杀穿了整个底舱,没什么人会再跳出来影响观察了。

    现在已经过去一分多钟,最好的情况就是自己到达的时候,对方还没开始行动。

    但他觉得这个概率不是很大。

    “TE3舱室附近还有敌人。”

    伸出手盘点着身上的装备,沃森一个小跳越过尸体:“这应该是飞机里的最后2只老鼠了,不过他们依旧很危险,还有引爆炸弹的可能。我建议你们多派些人,动作快一点,最好能够在我到达之前干扰对方的行动。”

    “......嚓......嚓......收到,TE3舱室,位置确认。”

    现在通讯系统仍然一团糟。

    雷电轰击外加持续存在的莫名信号干扰,能够维持几个重要人员和小组之间的联络,莱妮那边已经拼尽全力了。

    “......我们的人已经到达BE-24舱室,未发现其他敌方踪迹,货舱洞口预计在半小时内修复。距离TE3舱室最近的小队已经出发,联络代号‘SSUIA88’。”

    耳机那头很快传来回复:“感谢你的协助,零号特工,有新情况我会通知你。”

    沃森没说话,他已经在全速赶路了。

    轰!!!

    还没前进多远,前方传来一声爆炸,机身随即开始强烈晃动,差点让沃森跌倒。他将身体在半空中往前冲刺,右脚重重踏在舱壁上,炮弹一般冲向下个舱门。

    沃森心里正在做最坏的打算。

    比如自己真的赶不及,让巴基成功见到了目标。

    卡特老太太有霍华德打造的装备,运用得当甚至可以反杀。

    前提是她不知道冬兵的真实身份。

    关于告知卡特冬兵是巴基的这件事,沃森一开始原本是有打算的。可是现在,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差点犯下错误:如果卡特真的知晓了巴基的冬兵身份,那她很可能要选择手下留情。老太太很清楚巴基对于史蒂夫的意义,甚至在往年的战友感情影响之下,她会不愿听沃森的劝阻。

    然后就到了电影里最经典的那种,又臭又长的狗血桥段:

    【卡特:“巴基!是我啊!你认不出我了吗?!我是佩姬!你的老战友!”】

    【巴基:“(歪头)?”】

    【卡特:“放下枪吧,你忘了很多东西,请相信我,我和史蒂夫可以让你重新想起来的!”】

    【巴基:“(对准卡特放一枪)目标消灭。”】

    上面这番描述当然是很粗略、很尴尬的,但这完全说明了,一旦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卡特老太太就会将自己彻底置于危险之中。

    毕竟此时的巴基就是个冷血杀手。

    他真的会毫不犹豫开枪杀人。

    这样一来,沃森等于是单方面削弱了卡特一方的抵抗意志,这完全属于得不偿失。就算是卡特的手段有可能顺利俘虏冬兵,同时避免对方伤害到自己,沃森也不想去赌这个概率。因此不论是出于个人感情还是个人利益,如果卡特老太太与冬兵巴基,今天非得有一边死掉的话......

    沃森希望是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