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两浙路察访使刘豫
匿名举报可接受可不接受,实名举报必须严查,不能冤枉好人,也不能放过坏人。 他现在是彻底看出来,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并没有到后世鹰酱揍原始部落这么大。 倒是大宋的吏治严重崩坏,百官上行下效,都已经失去了秩序,所以才在金国入侵的时候表现的像个小丑。 哦,是一堆小丑,而且不分文武,谁也别说谁。 方百花临走之前实名举报的那个两浙察访使刘豫已经被带到了赵枢身边——话说方腊起义之后,两浙路各处的官员已经大部分逃到了杭州,随时准备从大运河转进北方,倒是方便赵枢传唤。 赵枢好像从哪听过刘豫这个人,不过后来想想估计是重名的太多,在大宋的犄角旮旯弄出个自己耳熟的也不奇怪。 为了暴露自己并不知道察访使是做什么的这个bug,他还特意考了考万俟卨知不知道察访使是做什么的。 胖翻译很得意地挺起胸膛,骄傲地道: “小的自然知道,这察访使是当年推广新法时所制,负责访查各地推行常平、募役及农田水利等新法情况并加督促,如果有赈灾、蛮夷为乱,也可及时处置,有人违逆违法,也可向朝廷上奏举报。” 哎呦,那这货十有八九是个崽种没跑,懂得都懂。 不过,这种事情也不好下主观判断,赵枢叫万俟卨帮自己简单搜集了一下刘豫送来杭州的文书,发现刘豫这厮在察访中还真的不是什么都不干。 准确的说,他要是什么都不干可能还不错。 偏偏就是他在察访这个位置上胡作非为襄助朱勔,才让方腊在两浙路短时间内拥有了这么多的支持者,一时间竟形成了糜烂之势。 很好啊。 对付两浙路的官容易,但弥补干掉他们之后产生的漏洞就挺难。 陈建身为制置使肯定也有巨大的责任,但他的能力出众,对赵枢又特别恭顺大力支持。 现在的主要矛盾是消灭方腊,赵枢也不好拿陈建立威。 正好方百花推荐刘豫,他就不客气了。 赵枢琢磨一番新的坑人技法,招来万俟卨,在万俟卨耳边耳语一番。 万俟卨一愣,赵枢拉着他的胖手攥了攥,他立刻心领神会,阴笑道: “小的明白,包教大王满意。” “这就好,这件事若是做得好,我包你以后青云直上。 蔡太师毕竟年纪大了,朝中需要一些新面孔了。” “懂,小的都懂。” · 两浙路的察访使刘豫今年四十多岁,身材肥胖,面色白皙,一点都不像在民间仔细查访的模样。 他进入赵枢的军帐,还不等赵枢吩咐就匆匆坐下,瞪着眼睛颇有些警惕地看着赵枢,紧张地道: “不知大王唤本官何事?” 赵枢:…… 蛤,什么情况? 大宋的官员不管是刚直犯上还是舔狗一条,基本的礼数都是十分到位的。 这刘豫的履历里明明显示此人是元符年间的进士,就算此人的人设是刚而犯上,也不至于在赵枢的面前自称“本官”,这基本尊卑都不要了? 他盯着刘豫看了半晌,见刘豫微胖黝黑的脸上满是细密的汗珠,眼中分明露出几分畏惧和退缩,这才心中大定。 什么玩意? 如果这人还真是刚直之臣这种大宋保护动物,赵枢也不介意他言语上的失礼。 不过从之前的资料和方百花的指控来看,此人应该就是个十足的昏官,赵枢自然也不会给他面子。 他板起脸来,寒声道: “刘察访好大的官威,看来在两浙路混的不错啊,也不知汝这察访使可察可访啊?” 刘豫挪了挪身子,颇有些紧张地盯着赵枢。 他倒不是不把赵枢放在眼里,只是他最近已经听说了赵枢在扬州、苏州的一顿骚操作,干掉朱勔的事情。 作为两浙路的险要,刘豫自然跟朱勔勾搭颇多,一直很担心被算做朱勔同党处置。 而且这次方腊之乱,他这个察访使屁用都没有,一路疯狂转进,肃王处置他都不需要用朱勔同党的理由。 紧张之下,他已经全然想不起半分礼数,强装镇定的模样反而让他破绽大露,如小丑一般。 “我,我……”他见赵枢动怒,脑筋飞转,赶紧避重就轻,只说自己逃跑的话题,“回大王,我在两浙做了不少事,只是乱民起的飞快,我这才回了杭州。” “很好,”赵枢微笑着把刘豫之前送来的种种文书摊开,叹道: “不作为只是个庸官,我大宋也不缺萨比,但本王察访民间,听闻朱勔强征花石之事刘察访曾多多袒护—— 呵呵,当然,这只是那些人的一面之词,本王这就想问问刘察访,此事的真相到底如何?” 之前在苏州的时候,就有人指证说朱勔除了强征花石,还到处搜刮各种奇珍异宝,百姓有人告官,便被朱勔收买官员,反将告状的百姓打为乱民处死。 赵枢翻阅层层文卷,果然发现了一件非常毁灭三观的事—— 在介绍仙居吕师囊之乱的文件中,刘豫曾经得意洋洋地向陈建表示他早就知道之前告状的人是乱民,果不其然他们居然杀官造反。 刘豫还借此事介绍了一下自己当年的成功经验,他自己说当年征收花石时有些百姓非得说朝廷是没有给钱,是巧取豪夺,不想交出自己家的宝物。 两浙路的差役、应奉局的官员被这些乱民告了,因此闹将起来,是刘豫果断出手处置了那些乱民,以造反为名打死了几个,这才让乱局没有扩大,征收花石、宝物的工作又能顺利开展。 一群官吏闹,然后把百姓弄死……这是什么行为艺术,赵枢瞪着眼睛看了半天才确定自己没有把顺序看反。 当然,赵枢不知道大宋还有五千乱民谋反斩首万人的往事,不然这会儿估计也不会这么惊讶。 这白纸黑字写着的完全不是人话,赵枢递到刘豫面前,大概刘豫也觉得一群官员、差役状告百姓的说法有点生草,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寒颤。 他听说赵枢害死朱勔的时候就察觉到不好,等赵枢来到杭州后,他更是一直小心翼翼,不敢生事,只是他没想到赵枢居然会以此为借口声讨自己。 他一脸无辜地皱起眉头,苦笑道: “大王爱民如子,可莫要听了那些刁民的鬼话。 那些刁民的家中有珍宝不假,可朝廷已经下拨钱款采购,虽然有可能被朱勔贪去一部分,但也绝不可能像那些刁民说的一样一点不给。 他们就是胡搅蛮缠,故意生事,摩尼教趁机生事散布谣言,这才搞得两浙路大乱。” “当时贡献珍宝的名录都已经送给朝廷,若是送不到,那便是欺君之罪。 当时两浙已经提前通报朝廷收集珍宝若干,若是到时奉送不上,便是欺君之罪,应奉局那些官吏、差役都急坏了,这才求我等处置。 当时我也是与转运、提刑、廉访一一商议,最后才将那些乱民处置,这可不是为朱勔那乱贼出头做事啊。” 刘豫虽然不知礼节,但一看他说话就是老官僚了。 他听出赵枢想把方腊之乱定调为官逼民反,飞快地判断出赵枢这是准备招安,要拿几个人的乌纱说话。 他可不愿意成为赵枢的靶心,赶紧先表示此事是合情、合理,是为官家供奉,而且是经过了两浙路的众多官员一致处置。 赵枢你有本事就把大家都抓了,再去问问你爹为什么对这些所谓的珍宝这么感兴趣,拿我们出气又算什么? 赵枢冷静地看着面前的刘豫,脸上的笑容又多了几分。 老领导说过,能真正长时间收获正面收益的不是一个能人,而是优秀稳定的制度。 大宋的土壤有了问题,上面开的花都会出现问题。 刘豫以为自己只是随便口嗨一下制造事端,而赵枢断不敢在方腊即将大举到来之时深究这个话题,而击败方腊之后,他这个宣抚大使差不多也该回去述职,最多把自己狠狠教训一顿拉倒。 可赵枢等待的就是这个机会。 “好啊,其实这也是一件双赢的好事——召两浙路诸位官长,借着此事咱们好生商议一番。” “这,”刘豫一愣,“大王,方腊大敌当前,这……” “哎,他打他的,我搞我的,本王又不自己上阵打仗,正巧宣抚一番民事。 如果能为刘察访洗刷冤情,何乐不为。” 刘豫感觉自己全身的汗毛都立了起来。 不过,他又很快冷静了下来。 听说朱勔被杀的时候是赵枢玩弄手段李代桃僵,最后在暗室逼朱勔自尽,也就是说赵枢终究不敢跳出朝廷体面,用狠辣手段。 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可怕的。 方腊马上就要来了,我就不信你还能拖着两浙路的所有人都在审我。 万一出事,我怕你赵枢也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