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情况汇报
谨身殿偏厅内,赵延洵站在一处沙盘前。 陈安明和另外两名官员,正在沙盘上标记各种东西,让元阳周边的更加清晰。 而此刻偏厅内,还有王府的两位长史,以及综合负责城内事务的成文光。 “殿下,元阳西南土地开阔,一直延伸到元县去,耕种土地足足有数万亩!” 赵延洵平静看着,数万亩地听起来虽多,但能够利用起来的却不太多。 通过这几天的反馈来看,往南的方向丧尸密度明显更大,以至于出现了好几拨反弹。 “按现在的实控范围,元阳以南连五千亩都没有,连郡治范围都没出,元县的就不要去想了!”赵延洵沉声道。 他说的是事实,所以陈安明也无法反驳,于是他只能继续往下讲。 “元阳东南方,因为山脉阻挡,再有灞河隔绝,郡治之内仅有两千亩地,也到了该收成的时候!” 这次陈安明学乖了,干脆不提其他县的情况,而是只说郡治之内。 见赵延洵不说话,陈安明才接着说道:“而在元阳以北,怪物即便已被扫平,实控土地约有三千余亩!” 至于元阳以西,因为有灞河隔绝,所以土地不是特别多,也就没有讲述的必要。 “城内这么多人要活下去,要想粮食供应不断,就必须要把外面地里的粮食弄进来!” 说完这话,赵延洵退到了椅子上,然后问道:“关于此事,你认为时机是否到了?” 包括陈安明在内的三名官员,都是原陇右都司的人,出城清理丧尸的情况都由他们汇总。 所以赵延洵才会听取陈安明的看法,让他评估如今城外的安全程度,因为城外丧尸的情况他们很清楚。 事实上,经过最近一段时间出城作战,赵延洵已经迫切想建立专门官署机构,来管理军情和军中相应事务。 官署的名字他都已经想好了,就叫枢密院。 听到赵延洵问话,陈安明缓缓道:“殿下,按统一汇总的情况来看,现在已经可以着手秋收,城外的怪物是啥不光的,只能多加巡查清理!” “但臣以为……在推行秋收同时,还得从砍伐树木和竹子,制作一应军械!” 陈安明知道,关于秋收的一应事务,肯定是由王府长史落实。 既然自己不能主导,那就干脆接机提出建议,相当于是为军队发声。 见赵延洵面露思索,陈安明才接着说道:“殿下,城内人力众多,只要稍微分配一些人手,就可以保证军械制造,到时候便可招募更多兵卒!” “工匠们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维持生产,以免手艺生疏了!” 一人计短多人计长,作为一个势力的首脑,赵延洵已经意识到广开言路的重要性。 陈安明话讲完后,赵延洵又问向一侧几名文官道:“对此,你们怎么看?” 成文光正想发言,却见关和泰抢先开口道:“殿下,陈大人的建议,臣以为有些道理!” “城内有数万劳力,就元阳周边这些田地,着实也用不了这么些人,倒不如按陈大人所说,派些人砍树伐竹以供军需!” “军队强盛,才能扫清怪物,才能救更多人,才能让咱们活下去!” 见关和泰说完,赵延洵又把目光扫向其余两人。 “臣无异议!”周承平答道。 即便是他这样清流的人,也知道如今军队的重要性,所以不会阻挠军队发展。 两位王府长史都达成了一致,成文光自然也不会异议,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好,出城秋收和砍树的人员招募,就由成卿来办!” 差事落到了自己头上,让成文光有些错愕,这种大事怎么也该两位长史来牵头吧。 “臣领命!”成文光答道。 赵延洵端起一旁的茶杯,而后说道:“一定要招募青壮,年老的人不要,出去了容易送命!” 经过这些天营救幸存者,他的实控人口已经达到了五万二,但对赵延洵来说每一个人口还是很重要。 从元阳近郊救回近千人,虽然听起来挺多,但丧尸没有爆发时,元阳近郊生活却着几万人,存活率实际上极低。 “是!”成文光再度领命。 其实也就没什么事了,于是赵延洵便沉声道:“你们各项事务繁忙,关长史留下,其余人都各自去忙吧!” 众臣向赵延洵行礼后,才躬身退出了大殿,唯留关和泰满心深沉站在原地。 赵延洵从椅子上起身,往一旁的置物架走了去,上面放着一把装饰古朴的刀。 这刀正是系统所赐的陨铁宝刀,可惜还没参加过实战,但质量确实是没得说。 将刀从鞘中抽出一截,只听赵延洵沉声道:“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军队之重要,在如今更是不言而喻!” 关和泰有些不明就里,于是他只能应答道:“殿下所言极是!” 赵延洵却接着说道:“如今王府下辖兵卒众多,但确没有统一管理的衙门,本王深以为不妥!” 听到这里,关和泰猜到了赵延洵接下来要说什么,于是他干脆不插话了。 “所以本王决定成立枢密院,但这枢密院却差一位能力出众,能为本王信任的主官!” 这话一出,赵延洵的目的已经呼之欲出了。 但让关和泰不明白的是,自己明明是一介文官,为何要让自己出任武职,这不明显乱套了吗。 “殿下,莫非是要臣出任?” 收刀入鞘,赵延洵转过身来,徐徐说道:“你是王府老人,本身能力出众,本王觉得你很合适!” “臣乃一介文官,手无缚鸡之力,怕是难担此重任!”关和泰苦笑道。 他这还算好的,若是些清流过头的官员,直接会认为这是对自己的羞辱。 毕竟堂堂读书人,怎么能去做臭丘八呢! “又不是让你上阵拼杀,你只需管好军中日常事务即可!”赵延洵平静道。 “殿下,臣……” “不必多说,你是最合适的人选,莫要让本王失望!” 赵延洵把话说到了这一步,即便关和泰心中有些抵触,但也只能依王命行事。 “臣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