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皇帝难
“参见娘娘!” 听到身后响起的声音,端妃徐徐回过头去,只看到了一汉子单膝跪地,垂手向自己行礼。 “你是何人?” “臣袁海,奉王爷之命,保护娘娘!” 没错,此刻出现在端妃身后的,便是跟随刘德到京城的总旗袁海。 他和他手下的人,已在京城待了两年,已经用各种方式融入了京城。 端妃随即问道:“我儿可好?” “娘娘,臣离开元阳已经两年,并不知晓王爷情况,想来王爷天命所钟,自是吉祥如意!” 端妃又问道:“你在京城已经待了两年?” “正是,此前娘娘在长守斋,我们就在长守斋周围待着,如今娘娘来了养济院,臣等自然要跟过来!” 端妃点了点头,又问道:“刘德在何处?” “已随曹家大郎,一同往陇右去了!” 听到曹云辉也去了,端妃略微有些惊讶,但随即便明白了自己兄长的决心。 “此去陇右,遍布艰险,你们该去保护他们,何必为我耽搁在此!” 对于端妃来说,保证曹云辉把消息传到陇右去,是比她个人安危更重要的事。 袁海连忙答道:“娘娘安危,关乎重大,臣等岂敢怠慢!” 事已至此,再让袁海带人撵上刘德一行,在当下这种通信条件,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只听端妃说道:“你不该来见我……若是被人瞧见,怕是性命难保!” 袁海答道:“娘娘放心,左右无人!” 端妃平静道:“你该走了!” 袁海本想问能否帮什么忙,话还没出口端妃却先下了逐客令。 恭敬行礼后,袁海转过身要离开,走了两步后忽然回头问道:“娘娘……刚才那几个贱妇,可要将其铲除?” “不必!” 把这几个人杀了,只会平白引起麻烦,对端妃的处境毫无帮助。 毕竟你杀两个,李氏就能再弄来两个。 “是!”袁海恭敬应答,紧接着他又说道:“娘娘,等时机成熟,臣等可以救您离开!” 眼下,端妃处于被很多人盯着,所以袁海才需找到合适时机搭救。 听到这话,端妃终于提起了些许兴致,说道:“知道了!” “娘娘放心,臣等一定豁出命去,保全娘娘周全!” ………… 皇城大内,乾安宫内。 皇帝赵维隆跪在偏厅,抬头仰望着墙上的画像,画上之人正是死去的太安帝。 “爷爷……孙儿不孝啊!” “江山交到孙儿手中,中原的怪物清剿毫无进展,西南本已向好的局面却致崩坏……” “如今,西南已有反叛之象,朝廷之内党争不断,南方各郡与朝廷离心,骄兵悍将尾大不掉……” “爷爷……孙儿让您失望了!” “人人都想做皇帝,可真坐上了这个位置,才知是坐在火山上坐在刀口上……” “爷爷……孙儿好怀念您还在的时候!” 皇帝赵维隆的低吟声,在安静的偏厅内格外清晰。 此刻他是真的心累了,无穷无尽的挫败感,让他已有了撂手不干的想法。 至少面对当下这烂摊子,赵维隆根本不知如何处理,他甚至起了退位让贤的心思。 “皇上……” 听到身后传来的声音,赵维隆当即大怒道:“朕不是说了,任何人不得进来,滚出去!” “臣妾听说,皇上今日粒米未进,所以特来看看!” 回过头去,赵维隆看了一眼门外端庄美丽的女子,下一刻又回过了头去。 “皇后,你不该来这里!”赵维隆语气森冷。 来人正是皇后,也是薛景彦口中的甄家女儿,闺名唤作湘潋。 皇帝生气,这可不是小事,偏偏甄湘潋毫不畏惧。 “臣妾违了皇上旨意,愿意听从皇上发落,但请皇上让臣妾把话说完!” 虽然想听听甄湘潋要说什么,但作为皇帝自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所以赵维隆干脆没有说话。 “皇上身系天下,日理万机,自当以龙体为重,皇上安康天下臣民才能安心!” 走进偏厅内,甄湘潋直接跪在了地板上,向墙上太安帝画像磕了头。 然后甄湘潋接着说道:“不管有多少难处,皇上也要以龙体为重,否则先帝天上有知,也会责备皇上!” 听了这些话,赵维隆有些愣住。 直到今天,他才发现自己皇后非同寻常的一面。 赵维隆自幼丧母,父亲一门心思稳固储位,于他而言身边从来没有亲近的人。 可在今日,听了皇后这一番话,赵维隆内心某个角落被打开了。 “皇后……”赵维隆心情复杂,想说些什么却又无从说起。 此事甄湘潋说道:“臣妾知道,皇上有无尽多的难处,很多难处还不能为外人道!” “世人皆言夫妻同心,若皇上不嫌弃的话,臣妾愿意听皇上说话!” 讲到此处,甄湘潋展颜一笑,说道:“臣妾虽愚钝,却也读过一些书,说不定还能替皇上出主意……” 看着妻子明媚笑容,赵维隆心情好了许多,脸上阴霾也一扫而空。 “皇后……你的心意,朕知道了!” “既如此,皇上何不先去用膳?” 愣了一下,赵维隆当即道:“好就依皇后所言!” 正当二人起身,还没来得及走进大殿,就听外面有人通禀道:“启禀皇上……吏部侍郎黄志成觐见!” 黄志成,是赵维隆上位的最大功臣,他的官职在一年内变了两次。 从太子府詹事,到户部侍郎,再到现在的吏部侍郎,他的实权在步步高升。 按赵维隆的打算,下一步他就要推黄志成入阁,以顶替致仕的陆朝文。 听到禀告,赵维隆无奈对身旁妻子说道:“皇后,看来这顿饭,得晚一些才能吃了!” “臣妾在宫里等着皇上!” 二人约定好后,赵维隆来到了偏殿内,命人将黄志成请了进来。 黄志成行礼之后,没等他开口赵维隆已先问道:“先生,可是又有什么坏消息?” 虽然已经做了皇帝,但赵维隆还是称黄志成为先生,这是有意抬高他的地位。 黄志成一本正经说道:“皇上……臣没有坏消息,反倒有好消息传来!” “什么好消息?” “前些日子,臣修书吴阳方老先生,请他到京城来向皇上讲学,今日收到方老先生回应……他已同意了!” 听到这话,赵维隆神色一振,连忙问道:“先生所言当真?” “臣岂敢欺君!”说完这话,黄志成又跪在说道:“但臣擅作主张,还请皇上治罪!” “先生何出此言?”赵维隆有些疑惑。 黄志成说道:“皇帝之师,必为天下楷模,岂可微臣一人定夺,臣有欺君之罪!” 这话可一点儿不假,黄志成此举确实有僭越之嫌。 思索之后,赵维隆沉声道:“事急从权,先生并无过错,何况方老先生为当世大儒,先生选之并无差错!” 这位方老先生为当世大儒,他所造就的梅林学派,在南方数郡学子中影响颇深。 请他到京城来讲学,可以帮赵维隆收束南方学子之心,加强南方数郡对朝廷的向心力。 如今朝廷财政,全靠南方数郡支撑着,才能保证中原各郡军队供给,才能保证京畿之安危。 听了皇帝这番话,黄志成叩头道:“多谢皇上宽宥!” “先生不必如此,你我虽是君臣,但却亲如师徒……” “臣岂敢!” “先生可用过午饭?” “臣还未来得及……” 赵维隆当即道:“正好朕也未曾用膳,干脆就一起吧!” “臣……” “先生切莫推辞!” 迟疑片刻,黄志成答道:“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