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 那样的神话再也不会出现了
这场战斗还是比较传统的攻防战。 金人固然严阵以待,拥有防守方的优势,但是人数比较少。 义军方面则在苏咏霖的指挥下结成稳固军阵,循着鼓声踩着点向他们缓缓逼近。 军阵前进到金人的射击范围之内时,金人立刻放箭试图阻挡义军前进的步伐,但是这对于结阵的步兵来说收效甚微。 而他们的弓弩手也在面临着义军弓弩手的针对性打击。 义军的人数终究还是多,还是占优势,战斗一打响,箭塔上的金人就被连着射下来三人,其余防御的金人也被义军的箭矢不断射中。 苏咏霖沉着冷静的应对指挥,指示军队循着鼓声缓缓前进,不慌不乱。 偶然有被击中的士兵也不会造成全军的慌乱,立刻有人补位,苏咏霖继续维持军队得前进命令,让他们不断的接近金人村寨。 前进到拒马之前,义军有突击队离开军阵,在盾牌的保护下根据之前训练过的内容,略显生涩但是并不慌乱的拔除拒马,给后续部队开路。 寨子里的金人缺乏更加有效地远程打击手段。 义军这种意料之外的犀利进攻打乱了他们的防守节奏,他们开始有些慌乱,更加集中和快速的射击拆除拒马的突击队,这种情况让苏咏霖感到高兴。 这说明金人心里乱了。 拒马被拆除,义军看到攻击有效,便打出了一点气势,打出了一点感觉,不断逼近村寨。 金人的防御当然不会成功,面对并非乱打一气而是有所章法且占尽优势的义军,他们毫无办法,不断地射击也不能带来有效的阻碍。 最后,村寨遭到了义军的破坏,正门缺口被打开,义军冲入了村寨之中。 但是战斗没有就此结束。 义军冲进去之后,惊讶的发现村寨里头的金人还没有放弃,他们进行了最后的反抗,并不打算投降。 他们利用村寨内的建筑继续反抗,阻击义军,给义军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攻坚战顿时转变为了一场小规模的巷战。 其实之前攻克的金人村寨大部分也是如此,除了外围有高台用于警戒之用,内里也有两层三层高的建筑,稍微利用一下,就能用于防御,建立二道防线。 等于除了外围防线之外,还有一道内部防线,一共两道防线。 金人的村寨不仅可以居住,本身也有防御效果,外围防御被突破之后,里面还有塔台和房屋可以用来防御,起到了一个层层防守层层阻击的作用。 这种情况下只要有足够的兵力,是可以迟滞敌军进攻的。 估计建造这座村寨的时候,这座村寨里的金人就考虑到了可能出现造反的这种情况,所以提前做了准备。 前几次只能说义军运气好,偷袭得手,里头的金人又没什么战斗意志,本身也没有设立二道防线,遭到杀伤之后就崩溃了。 而这个村寨的设计者很明显有点先见之明,有了防备,本身好像还挺有战斗意志的,顿时就给义军造成了麻烦。 人和人之间的区别真的比人和猪之间的区别还要大啊…… 苏咏霖如此感叹道。 但是眼下不是感叹的时候。 打破外围防御之后,少量残余金人退入村寨内部利用塔台建筑和弓弩,居高临下攻击义军,进行二段防御,这种情况一度让按照惯性冲锋的义军十分被动。 前几次的战斗经验都是金人快速崩溃,不敢反抗,立刻投降。 有了这样的战斗经验,这一次打破防御之后义军就觉得获胜了,军阵立刻就稳不住了,大家都想一股脑涌上去结束战斗,于是军阵散开了,士兵们呐喊着冲成一团,争先恐后的冲进村寨。 前几次运气好就算了,但是这一次不一样。 这群金人的反抗意志十分强烈,他们可没有放弃,占据有利地形不断放箭,时不时有义军士兵被箭矢击中。 受伤的有,当场死亡的也有。 义军没有按照苏咏霖的军令继续维持军阵,结果进攻势头被迟滞了,阵脚乱了。 苏咏霖也有那么一瞬间的惊讶,没想到这样顺势而为的进攻还能被迟滞,暗叫一声不好,立刻下令擂响战鼓,通过鼓声传达自己的命令。 阵型不能乱,立刻结阵! 多日的训练多少起到了效果,军官们听到了鼓声,反应过来这是苏咏霖要求他们立刻结阵的命令。 士兵们听到鼓声,也条件反射般的意识到这是军令。 于是军官们扯着嗓子呼喊着自己的部下,士兵们也用最快的速度结在了一起,就地恢复阵型。 紧密的军阵能带给士兵安全感,短暂的慌乱在军阵结成之后就消失了。 一群战场新兵们快速恢复了冷静,稳住了阵脚,没有溃退,等待着主将的进一步命令。 进一步命令当然是维持军阵进行攻击,把占据建筑物阻击义军的金人挨个杀死。 军阵完成之后,有了刀牌手的保护,金人的弓箭便不能继续杀伤义军,义军依靠人数优势重新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金人还是人少,被冲破一道防御之后人数更少,空有二道防御的准备,却没有足够的兵力布防,并不能真正阻挡义军。 他们努力放箭攻击义军,义军则予以还击,并且步步紧逼。 很快,坚持防守的金人不断被射杀,防线无法维持,义军很快冲破他们的防御,严密的军阵快速往里推进。 第二道防线被突破之后,剩下的金人就再也不能阻挡义军的深入攻击了。 他们仓皇逃窜,接着就被推进的义军军阵杀死在路上。 用刀劈砍,用长枪挺刺,剩余的几十个金人血洒当场,全部战死。 看起来,可以战斗的壮男已经全部战死,面前是一马平川。 尽管如此,这村寨里的一部分老弱还是组织了最后一次反攻。 在被义军压缩到最后一栋大屋子门口的时候,三十多个头发花白的老弱挥刀持盾结成阵型冲上来和义军拼命,呐喊着听不懂的口号,颇有视死如归之感。 苏咏霖亲自敲响战鼓鼓舞士气,指挥义军仗着人多势众正面迎了上去。 二十多天训练的成果虽然不好,但只要军阵完整,主帅坚持,倒也不至于被三十多个老弱正面冲散。 金人再也别想靠着十七个骑兵击破两千敌军了。 那样的神话再也不会出现了。 携之前连续突破两次防御的锐气,尽管是第一次面对面用军阵对战,但是义军并不恐惧这些头发花白的金人老弱。 前排刀牌手呐喊着和这些老弱撞在一起,后面的长枪手呐喊着挺抢就刺。 惨叫连连,血花飞溅。 短短几息的乱战之后,三十多个老弱全部被杀死,他们没能对哪怕一个义军士兵造成杀伤。 可就算被杀到只剩一个人的时候,这群金人也没有丢下武器投降,一直坚持到最后一个人战死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