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拍卖
陈华清辞别李富海后,回到驿站。刚好见马铃在大堂坐着,便走过去。马铃这几天很高兴,原本以为自己这次的任务不好完成,甚至可能失败,但没想到陈华清这么厉害,不仅帮自己完成了任务,还给白杆兵很大的帮助,这次一定要好好感谢一下他。 见陈华清回来了,语气亲昵地说道:“华清你回来了,事情做得怎么样了?” 陈华清也很高兴,自己这次办成了这件事,别的不说,起码在这个时代有了立足之地,以往朝不保夕的处境得到很大改善。于是也不像往常一样拘谨:“圆满完成。不过小铃,我有一件事需要你帮忙。” 正愁没地方感谢陈华清的马铃听到这话,赶忙说:“没问题,什么事?” 陈华清没说话,而是把自己贴身藏好的镜子拿出来让马铃看。马铃是第一次见这现代工业化的产品,着实被惊到了。对着镜子,马铃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相貌。说实话,马铃长得并不是特别美,只能算是中人之姿,但由于自幼习武,身段很好,健康的小麦色皮肤给人一种阳光的感觉。 照完镜子后,马铃小心翼翼地把镜子还给陈华清,并说道:“华清,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仙镜吗?怎么照得这么清楚。” 陈华清笑道:“这不是仙镜,是泰西人所产之物。不过就是在他们那儿,这东西也很珍贵。” “哦,那你怎么有的这东西,价格不便宜吧。” “这镜子是我与那泰西人交往时从他们那儿交易的,付出的代价可不小。”陈华清编道。 马铃问:“那你这次所办之事和镜子有关。” 陈华清点点头:“嗯,我准备把这块镜子卖了。” “啊,不会吧,华清你不是说这镜子很珍贵,卖了也太可惜了。” 陈华清苦笑道:“这次我家里遭了兵灾,要想重振家业,必须得有一笔钱才行。” 马铃想了想也觉得很有道理,镜子虽是珍宝,但对于陈华清而言就是鸡肋。(食之无味,扔之可惜。)“那需要我做什么?” “也不需用多做,我想借驿站办个拍卖会,到时请弟兄们维持一下秩序。” 马铃虽然不知道拍卖会是什么东西,但对于陈华清托付的事,自是满口答应。 第二天,马铃把这事向白杆兵们说了。白杆兵们欣然答应,对他们来说,陈华清可是他们的恩人,路上给他们教的包扎之法是一个,为他们省钱又是一个,最令他们高兴的事是买下来的盐巴、药品和布料,拿回去给众兄弟分一下,让寨子里的人也高兴一把。现在陈华清有事求助他们,自是义不容辞。 中午时分,李富海过来了,向陈华清询问具体要办什么事。陈华清便把拍卖镜子的事告诉了他。李富海看了看镜子,也奇道:“我曾听说海外有种琉璃之物,也曾看到过,但也没有你这镜子看得清楚,真乃奇宝。不过可惜的是你这木头框子,做工也太不精致了。” 陈华清心里暗苦:“这镜子就是自己从路摊上花两块钱买下来的,做工能精细到哪去。”便苦笑道:“李员外说的是,不过小侄手上没有好的木料。” 李富海拿着镜子端详了好一会儿,又皱着眉头想了想,便对陈华清说:“华清啊,镜子要想卖出个好价格,除了镜子本身外,这镜子的装饰也得上档次。”说完顿了顿:“华清,我就跟你直说吧,我家里倒有一块好木料,也有一位手艺精湛的木匠。如果你放心的话,我可以帮你做个木框。不过我有个条件,就是你这次卖镜子的收入,得分二成给我。” 陈华清心里暗想:“李富海说的有道理,并且他经验多,若是分成给他,想必他会更尽心尽力,收益也就更多。”想清了利益得失,陈华清便点头答应。 晚上,出外探访朋友的秦温回来了,听说了这事后,先是夸赞了一番这拍卖之法,后自告奋勇地当了主持人。 陈华清、马铃、马护等人又商量了一番安保问题后,众人便去休息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富海便把加工过后的镜子送了过来。新做的木框高端大气,圆润的曲线展示着木匠的高超的刀工技术,还时不时地散发着一股清香,再加上一尘不染的镜面,的确称得上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李富海将镜子放进特制的盒子里,递给陈华清,笑着问:“怎么样?” 陈华清赞道:“好,有了这,今天的拍卖会效果一定不凡。” 很快,李富海邀请的人也陆陆续续的来了。 “呦,这不是钱老板吗,这两天生意可好?”这是城里最大药铺的孙老板问的。 “唉,还是老样子。”做皮货生意的钱老板回道。 李富海这次邀请的人里面,最有钱的是盐商龚大海,手底下有一支盐丁,凶悍异常,官盐、私盐都卖,最有势的是孙家家主孙天望,据传祖上曾做过大学士。 两人差不多同时到达驿站门口,见了面,便寒暄起来。龚大海乃粗人:“这李老儿不知道有什么事,叫这么多人来,还是一破驿站,怎么不请我们去望香楼。”(城中最大最高档的青楼) 孙天望指了指门口站的白杆兵,若有所思道:“难道这白杆兵有什么事要和我等之人合作,让这李富海做个见证。”他倒没有想过这是白杆兵要跟他们“借”钱,盖因秦良玉治军甚严,即使白杆兵们再穷,也不许他们抢掠,做那兵不如匪的事。 “咱们在外面也猜不出来,进去不就知道了。”龚大海带头进了驿站。 众人进了驿站,只见大厅里摆着十几张桌子,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一壶茶水,一些糕点和几盘零食。虽然简陋,但人们也不以为意,白杆兵的穷是众所皆知的。众人各自选了位子,便坐下来讨论这次究竟是什么事。 过了一会儿,陈华清、秦温、李富海出来了,其中陈华清手里捧着一个做工精致的盒子。见到三人出来,众人安静下来,齐齐看着三人,想知道他们在搞什么名堂。 李富海先向众人拱了拱手,便开口说道:“今天大家来给李某捧场,李某很高兴。在这里的都是熟人了,李某也就不客套了。这次请大家来,是李某受一位友人所托,我这位友人由于一些变故,只能把家中祖传之物拿来变卖,又希望能有个好价格,故让李某邀请大家来,希望诸位捧个场。” 秦温也说话了:“老夫秦温,是这次活动的主持者。待会大家看完这件祖传之物后,如果有人想买的话可先报价,待我这儿喊三次价格后若没有别的人叫价,这件传家之宝就归那人所有。” 秦温的话刚完,众人就开始议论起来。一来这里的人基本都认识秦温,那人连白杆兵的主薄都能请来,可想和白杆兵的关系不一般。二来众人也是第一次见识拍卖会,都觉得很新颖。 等议论得差不多了,陈华清便向众人介绍玻璃镜子,并让人们亲自拿起来照一番。这一圈走下来,效果自然不凡,人们也开始认真起来,甚至有人想到:“这镜子确实可以当传家宝,若以后家里遭变故,也可以像今天一样拿出来卖以解燃眉之急。”什么叫传家宝,就是关键时刻能用得上的。 若是让陈华清知道这种想法,肯定要笑喷了。若是陈华清没来,这东西倒也能传个两三百年,可惜现在陈华清来了,要搞不出镜子来还真对不起后世几十年的教育。 龚大海财大气粗,而且他还真需要这东西。为了得到更多的盐引,龚大海攀上了蜀王的门路。听闻这蜀王喜好奇珍异宝,若把这镜子献给蜀王,那双方关系可就更近一步,也就能拿到更多的盐引,便喊了一个价:“500两银子。” 孙天望也很想要那面镜子,也是疏通关系之用,不过这关系在京城,光送钱没什么,有钱人多的是,但送镜子就不同了,既表达了心意,又体现了用心,也喊了个价:“600两银子。” 见两位最识货的人喊价,并且价格还不低,其余诸人也赶紧喊价。 “700两。” “750两。” ……… 场中气氛十分火爆,价格很快就攀升到2000两。但随着叫价越高,喊价的人家渐渐减少,到最后只剩下龚大海和孙天望两人。 两人都需要这镜子作疏通之用,自然是志在必得,场中渐渐有了一丝火药味。 当价格升到3000两的时候,李富海悄悄对陈华清说:“华清,这价格够了,再多就要惹祸了,另外想想有什么好的办法不得罪那两人。” 陈华清点头示意明白,便走上前去阻止了龚大海和孙天望的叫价,请两位到后堂休息。又向众人拱了拱手,说道:“小侄在这感谢诸位叔叔伯父的捧场,这次拍卖会到此为止。” 众人也知道那东西不可能是他们的,便也一一告辞离开。陈华清来到后堂,拜见了龚大海和孙天望。 龚大海是个急性子:“你把我们弄到后堂来干什么?你准备把你那祖传之物给谁?” 孙天望没有说话,不过看他那表情就知道今天这事不好弄。 陈华清脑子里转了转,如何做好这桩生意又不得罪其中一人,还真是个问题。忽然灵光一闪,有了。 “两位员外,小侄倒有一个办法,就是不知道两位同不同意。” “哦,什么办法?”孙天望奇道。 陈华清拿出镜子,拆下木框装饰后说:“两位有所不知,这镜子是可以切割的。若两位同意的话,小侄可以把它切割成两块。” 二人一听,也只有这个办法了。京城和四川相距甚远,那收到东西的主可不知道除自己外别人也有。 陈华清小心翼翼的鼓捣了半天才把镜子分割成两块,可惜那木框不能用了。不过那二人也不在意,回去找个人做个更好的便是。 二人接过镜子,拿个精致的盒子装了起来。付完各自的1500两后,赶紧告辞回家去疏通门路了。 看着手上30张100两的银票,陈华清激动了,这是自己的第一桶金,也是自己在这个时代事业的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