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在线阅读 - 第六百八十章 平息叛乱

第六百八十章 平息叛乱

    有一说一啊,刘禅这个决定,说不上是错的。

    诸葛亮有诸葛亮的打算,是因为诸葛亮对整体大局的把控力,要比刘禅高出不知道多少甚至说,刘备都不见得在执政大局观上,比诸葛亮还要强。

    站在诸葛亮的角度,他肯定是希望能借此看清楚更多世家之间的勾连,但站在刘禅的角度,叛乱起来了,甚至有进攻成都的可能,他作为监国太子,是不可能看着无动于衷的。

    因此,刘禅做出了决断。

    一方面,派遣姜维领南军万人出征,征讨汉嘉郡叛贼黄元。

    另一方面,下旨给江州都督李严,让李严进军犍为郡,堵住黄元南逃的路线。

    这本身也算是刘禅有能力,有担当的表现。

    而姜维这一领兵出征,诸葛亮接到消息后,也知道事情即将收尾,他继续在汉中呆着也没什么意义了立刻启程南下,直奔成都。

    而姜维的平叛,也是顺利到简直不可思议。

    这里面,有黄元误判的原因。

    姜维毕竟太年轻,才刚刚二十出头,这种人独领一军,在黄元看来,就是成都无人的体现。

    至于大汉南军,不过是前两年刚刚组建的新军而已,连战场都没有上过,能有什么战斗力?!

    而黄元自己,则是久镇汉嘉郡,自认为自己也是熟读兵书,久经征战之人,麾下兵精粮足的,还能怕一个黄口小儿带领的一万新兵?!

    这是黄元误判轻敌的因素。

    还有一个导致姜维平叛顺利的因素则是——世家们的帮助。

    是的,蜀中世家们,为了让黄元快点完蛋,不至于继续这么拖下去,对姜维平叛提供了不少的帮助。

    大到军粮补给,小到汉嘉郡内外所有情报,姜维想要什么,世家们就给什么。

    闹得姜维大军还没离开成都呢,汉嘉郡内部的所有情况,姜维都已经全部掌握了。

    而到了汉嘉郡,那就更别说了,汉嘉郡四县里,三县都是望风而降,甚至县令的口径都极其统一。

    “我等本无意叛逆,只是叛贼势大裹挟,我等不得不从尔。”

    总而言之一句话,我们也是被逼无奈,如今天军到来,自然不敢顽抗,因此开城投降。

    然后吧,姜维这一路直接顺利招降纳叛的,等到了汉嘉郡郡治阳嘉县时,黄元才发现,自己已经让一帮成都世家们给彻底卖了。

    这个时候,黄元终于想起来之前张参三子给自己的建议,想要南逃进入南中地区避祸.可一转头才发现,李严早就领兵在犍为郡布防,堵住了自己的去路。

    现在好了,进退不得,孤城一座,又是兵临城下,黄元本身就没有什么作战欲望了,现在只不过是骑虎难下,他没法出城投降。

    毕竟是他自己主动叛乱的,如果投降,下场好不到哪儿去。

    黄元很犹豫,到底是守还是私逃出境.然后他的亲兵就帮他做出了选择。

    真不好说这些亲兵是被人收买了,还是单纯的怕死,不想白白送命总而言之,姜维兵临城下后的第五天,黄元的亲兵把黄元捆吧捆吧的抓起来了,然后开城投降。

    就这样,姜维只用了二十天的时间,平定了汉嘉郡叛乱,生擒叛乱贼首黄元。

    真的,这个仗打的,姜维都觉得,一点挑战性都没有。

    哪里是打仗,根本就是武装行军而已。

    等到姜维平定叛乱,返回成都后,诸葛亮亲自接见了姜维,好声宽慰了几句,然后就开始全面接手成都政务。

    一场属于诸葛亮和蜀中世家们的斗智斗勇,正式开始了。

    诸葛亮和这群没皮没脸的世家们怎么讨价还价的暂且不提,说回雍州,长安。

    诸葛亮领命回了成都,但长安这边的政务,还是要安排下去的。

    一方面,是战后各种安抚工作。

    曹魏在败退出长安前,可以说是把三辅地区的民众全部动员了起来,想要迁入关内.虽然这个计划最后只成功了一半,只迁徙了四十余万丁口入关,但整个关中地区,满宠是拿着环首刀,把百姓们都给动员起来了的。

    如今第一要务,就是让这些百姓们能够安归故里。

    这事儿吧,他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关中只剩下一半的百姓了,按照常理来推断,必然会多出一半的无主土地出来可问题是,哪些是无主土地,哪些是有主的,这个谁来界定?!

    满宠临走的时候,倒是没有火烧长安城,但他把放置在长安的关中各县土地册全都一把火烧了。

    现在刘备这边可就没有任何凭证来证明,哪些土地是归属于哪些人的了。

    关中地区可不是凉州那种地广人稀的地方,凉州的可耕种土地十分稀少,烧不烧的都无所谓,安置起来也比较方便,但关中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农耕集中的区域。

    这里的土地,对任何人来说,都充满了吸引力。

    如今长安库存的土地册被烧毁,无法证明土地归属,这对百姓来说就太不利了,而对世家来说,这简直就是天赐的,吞并无主土地的好机会。

    反正死无对证的。

    不趁着现在的混乱期大肆吞并土地,等到将来刘备集团正式在关中启用鱼鳞图册制度之后,再想吞并土地,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刘备用脚后跟想,都知道这些残存的关中世家接下来会怎么做,吃相会有多难看。

    刘备自然不会放任这些世家们这么做。

    先不说刘备需要一定量的土地,用来奖励有功将士,迁入外地人口充实关中,就说眼前的,以这年月世家们对土地的贪婪欲望,放任他们吞并土地的话,说不定连关中剩下的五十万百姓的生存都能出现问题。

    因此吧,这事儿,必须要想办法厘清土地所有权。

    而以关中平原的规模,想要在没有官府土地册的情况下,厘清所有的百姓和世家的土地所有权,没有足够的底层官吏来执行这件事,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现在刘备需要大量的底层官吏,来管理整个关中但这些官吏,从哪儿来?!

    对于这个问题,张溪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开科取士。

    效仿当年南中之乱后,马谡在越巂郡的做法,开科取士。

    这建议一出,立刻遭到了黄权和庞统的一致反对。

    开玩笑了,你在越巂郡开科取士,跟在关中开科取士,能是一个概念?!

    一个是偏远山区,人手不够,你开科取士又都是选择吏员,不算正儿八经的理民官.因为这个,马谡在越巂郡瞎折腾,一帮世家看在马谡也是世家出身的份上,懒得理他罢了。

    但如今,你要在关中地区开科取士,这个影响力就完全不一样了。

    关中地区你都要开科取士了,那回头是不是益州和荆州都要这么做啊?!

    这样的话,一直以来把持着上升通道的世家大族们,还怎么掌控和拿捏那帮寒门子弟,以此来巩固自己在地方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黄权和庞统都是世家大族出身,他们不可能看着这样的政策出台,来毁坏世家在这个时代生存的根基的。

    再一个,黄权和庞统也不能说都是私心,实在是他们知道世家们都是什么德行,哪怕黄权和庞统能说服巴郡黄氏和襄阳庞氏对此表示支持,但其他世家呢?!

    如今关中初定,这要是因此闹到再烽烟四起,汉军要来回平叛,疲于奔命,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张溪的这个主意,虽然好,但,也是不合实际的。

    这两人的反对意见,不能说没有道理,刘备也不得不细细思考其中的利弊。

    但张溪不服气啊,他反问这两位世家出身的大才,如果用老办法察举制的话,从提举到考察,起码要一年时间.这一年时间,关中百姓就处在无人管理的状态下么?!

    从益州或者荆州那边调动基层管理过来管理关中,这帮关中世家们难道就能痛快的答应么?!

    好,就算这帮关中世家迁徙走了大半,剩下的人翻不出什么浪花来关中四十六个县,每县一个县令,一个县丞,一个县尉,这是标准配置,还不算底层吏员,加起来就要一百多人。

    这还只是县一级的,如果在算上州郡一级的官员佐吏,这些人才缺口,你们荆州世家和益州世家们,真的都能补的上来?!

    张溪这通反问,倒是把庞统和黄权都给问住了。

    不管是荆州世家也好,益州世家也罢,他们最基本的利益都是在本州,如果有在本州出仕的机会,他们一定会想办法争取,但在别的州,他们的兴趣不会太大。

    毕竟不能带来太大的利益,最多也就是一些大世家要分家的话,会考虑本州以外的地方。

    而且实话实说,庞统和黄权心里都清楚,这帮世家子弟,出仕的目的都想着当大官,起码得是县令起步你让他们去当低半级的县尉,县丞他们都不怎么乐意呢,更别说是更下层的吏员了。

    这个缺口,荆州,益州世家们,是无论如何也补不上的。

    而且就算能补上,刘备也不能答应。

    好不容易在满宠的“帮忙”下,关中世家的数量和规模都降到了历史最低,要是还让那帮荆州和益州的世家插手进来,那刘备不是白忙活了么。

    因此吧,在张溪的反驳,刘备的个人意愿,以及黄权,庞统的坚持下,对于关中的取士制度,出现了一个奇葩的玩意儿。

    刘备以光复大汉旧都的名义,邀天下之士共赴长安,在长安取士治理地方。

    天下士人,只要有地方名士或者州郡官吏的推荐,都可以亲赴长安,参加由刘备亲自主导的考核,考核通过者,可选官录用,出仕一方。

    这个消息一出,天下震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