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在线阅读 - 第三十六章:朕不允!

第三十六章:朕不允!

    天下震动,毫不夸张!

    一份文书之上,有天下泰半列侯的用印,这是朝廷建立以来从未有过的,就算是当初前任大将军逼着孝鼎皇帝向西南夷出兵,都没有这幅场景。

    那个时候不过是区区三十多位常居长安的列侯鼓动上书而已。

    这一次可是就连新郑侯张氏、兰陵侯萧氏、淮阴侯韩氏、即墨吕氏这四大列侯都共同上书了。

    更不要说英侯国和齐公国同样出声,谁见过这幅景象?

    没有人!

    刘旦在长乐宫接到了这份上奏,心情极度复杂的缓缓展开,三公九卿跪坐在殿中,眼观鼻,耳观心,静静等待着皇帝的反应。

    “受命于天的天子,人间无上的皇帝:

    万圣万安,万利万福,臣等顿首。

    百余年前,暴秦无道,高皇帝受命,遂提三尺剑,荡平天下。

    臣等先祖,因为有微薄的功劳和浅薄的德行,于是得以裂土封国,建立宗庙,保有百年的富贵,时移世易,不曾坠堕。

    这样的恩典甚至超过了三代的诸侯国。

    臣等难道能不以性命来报答大汉皇室吗?

    关东大乱,流民百万,宛如涛涛江河,卷席而下,不能抑制,臣等皆忧虑啊。

    黎民百姓宛如大河之水,君主是大河之上的舟船,大河平静则前行,大河汹涌,除了倾覆难道还有别的可能吗?

    关东的官吏们畏惧您,不敢将真实的情况上报,臣等为您而忧虑啊,君主不能明察,是不可以的。

    臣等皆是国朝建立时的重臣后裔,或是您的宗亲外戚,这番话若是臣等不说,只怕无人敢说了。

    大汉这些年的战争很多,四方的蛮夷已经臣服,您的功绩就像是日月,没有人可以损毁。

    百姓已经难以生活,胜利不能让百姓欣喜,反倒是破产日渐增多。

    臣等郑重的请求您,撤销严苛的法令,释放抓捕的官吏,下达剿灭盗匪的诏书。

    清丈关东的土地,安置关东的流民,停止战争和宫殿的修建。

    停下徭役的征召和兵役的摊牌,取消举报和揭发的法令,整治胥吏的队伍。

    为贤良方正平反,福泽他们的后辈,赞扬他们的思想。

    让商人去经商,让工匠去建造,让农夫去种地。

    只要您这样做,天下难道会不安定吗?

    孝文之治将会如闪电般归来!

    臣等诚恳的请求您。

    臣等再拜,三拜!”

    刘旦啪的一声将手中奏章揉成一团,眉眼之间满满的都是戾气,看着手中的信,再看看开头那句“受命于天的天子”,在刘旦看来这简直就是挑衅。

    殿中众人眼皮一跳,这封上书在私下里流传着,在大多数人看来,里面的内容并不算是激烈,甚至都没有什么指责皇帝的地方。

    但是皇帝肯定不好受,尤其是上书之中有明确的政治述求,基本上要求皇帝全面改正现在的策略。

    刘旦虎目望着殿中众人,冷声道:“诸位爱卿都好好读一下,看看这群列侯、王是怎么说的,好好看看,这是何等的悖逆!”

    殿中群臣眼皮子又是一跳,皇帝竟然直接用了悖逆这个词。

    凭心而论,这些列侯和王的行为还真的称不上是悖逆,维护大汉社稷,保证宗庙永固,这本就是高皇帝分封列侯和诸侯王时的目的。

    殿中有的列侯没有参与上书,但发自内心的不认为这封上书的态度有问题,如果列侯都不能对国政提出意见,那还能叫列侯吗?

    那不成了宫中的宦官奴仆,郡中的jian猾胥吏,跪伏在皇帝的面前,期期艾艾,支支吾吾,口中高喊着“皇帝圣明!”

    这封上书唯一的问题就是,不仅仅侵犯了皇帝的威严,还侵犯了很多人的利益。

    光是停止战争这一项,就得罪了很多人,安阳侯韩林是怎么被赶出长安的?

    仅仅因为不赞同打仗还真不至于让皇帝那么讨厌,毕竟数年前的刘旦还没有这么独,反对一直打仗的人不是韩林一人。

    实际上是因为韩林被军功勋贵们所排斥,再不走就该有生命危险了,这才离开了朝廷,去到地方做镇守列侯。

    列侯们从来就不是一条心!

    里面的派系之混杂,是根本分不清的,但大致上可以分为元勋派,即开国勋贵的后裔,元勋派之中还分为好几个派系,还有亲戚派,即和皇室有血缘上的关系的,甚至就是从诸侯王转为世袭列侯的,还有就是刘彻时期的新贵,最后就是经典的地域划分,河南派,河北派,江东派,江南派,中央派,地方派,关东派系,关西派系,乱的很。

    但最有力量的列侯大部分都在河洛—淮泗—胶东这个圈子里面,即传说中禹王所划分的冀州、豫州、青州、徐州、兖州这五州之中。

    元勋派大多被封在这里,这些人从刘彻时期渐渐失去了朝廷之中的绝对优势,但依旧通过联姻、举荐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

    比如大司马大将军长平烈侯卫青,绛侯周亚夫是他的举主,淮阴侯韩亮是他的岳丈,他虽然是新贵的领袖,但元勋派同样能够借助他影响朝政。

    这一次的上书就被不少人认为是元勋派主导,有的新贵认为元勋派之所以会如此,是担心随着新贵的壮大,彻底挑战元勋派的地位。

    恰巧,皇帝刘旦也是这么想的!

    经过这十数年的战争,虽然有元勋派的参与,但是在刘旦的特别照顾下,攫取战功的大部分是新贵系,尤其是他从北燕王国和辽东都护府带来的旧人。

    刘旦认为元勋派借着这件事在挑战自己的权威!

    这实在是太致命了!

    政治误解,历史上永恒不变,层出不穷的事件,改变了无数的政治走向。

    一场为了化解社稷危机的上书竟然变成了一场政治对抗的导火索,这谁能想得到,就算是文宣二公复生,也要感慨人心复杂。

    “诸位爱卿看完了?”

    刘旦的声音很是冰冷,“畅所欲言,任何对朕的批评,朕都能接受。”

    他的言语之中带着明显的寒霜,甚至隐隐之间带着血腥的气味,这是一位武功卓绝的皇帝,几乎参与了每一次对外征战的战略规划和后勤调配,殿中的列侯被那双锐利的双眼刺的生疼,纷纷低下了头。

    刘旦见状满意道:“看来朕没有错了,那这封上书是什么情况?这么多的列侯,诸侯王,甚至还有朝廷任命的郡守都印上了自己的大印,朕很是不解啊。”

    殿中那些心思各异的人便开始拱火,极为嘈杂,你一言我一语,挑动着刘旦的神经。

    刘旦听着,声音狠厉起来,“那应当问问了,立刻将这几位郡守召回长安,向贤良方正询问朕的过失,顺便追问一下,既然有流民为什么不上报?”

    殿中群臣闻言一抖,心知这几位郡守算是完了,如果上报属实,那之前知情不报是死,如果上报不实,那更是死。

    “丞相,拟旨。”

    刘旦的声音响彻殿中,“夏有六百方国,商有八百方国,周之方国无算,朕未曾听闻有边患不平而能稳固的国家,朕未曾听闻甲兵不兴而能社稷稳固的国家,停止战争容易,战争停止却没有那么简单,豺狼虎豹不用刀,难道会自己退却吗?

    这是何等的荒唐可笑啊!

    朕建宫长生是为天下祈福,难道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奢靡吗?

    没有壮丽的宫殿,没有震撼人心的巍峨,朝贺的四夷会敬畏大朝吗?

    一座宫殿的作用,胜过了十万的刀兵啊!

    这是朕的心声,不应当被污蔑。”

    刘旦这番话真是让众人瞠目结舌,实在是太不要脸了,你建宫殿是为了什么,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皇宫里的美女和珍宝也是为了震慑四夷?

    就连因为修建长生宫而受宠的大将作都有些绷不住,桑弘羊更是面无表情。

    这几年他还在孜孜不倦的给刘旦提供钱财挥霍,但没有之前那么多了。

    因为大部分敛财的招数都用了,汉朝的经济烂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全是口赋这种杀伤力巨大的招,他有点不太敢用。

    尤其是经历了介公死后,不少门人改投别派的打击,让桑弘羊收敛了许多。

    他是个经济大师,一旦把心思用到正路上,发挥出的作用会很大,关中能维持在不崩的状态,就是他的功劳。

    “陛下,诏令已成,请您过目,若是合适的话,臣当场用印。”

    丞相的声音响起,上呈,刘旦匆匆扫过,盖上印玺。

    “发往山东!朕倒是看看,这群悖逆要做什么?”

    —————

    调和阴阳,协和百官被视作丞相最重要的能力,强势宰相通常能保证王朝平稳向前,就是因为强势宰相能统合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

    经历了百年的发展,汉王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治分歧极大,政治路线极为不同,没有一个威望和能力足够的人出来整合一切。

    汉戾帝低下的政治能力被利用,在鼓动之中选择了直接的对抗,并迅速转化为数个集团之间的对抗,影响整个汉王朝命运的大事件就此展开。——《汉王朝兴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