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北宋穿越指南在线阅读 - 0537【西夏之忧】

0537【西夏之忧】

    北宋穿越指南初来贵宝地0537【西夏之忧】后世的白银市会宁县中川镇,此时没有什么行政编制,它隶属于西夏和南军司管辖。

    黄土高原地貌,半干旱性大陆气候,地貌和气候都不是很宜居。

    但在连绵群山之间,此处相对开阔平坦,对居住在这里的人来说,就已经显得弥足珍贵了。

    一个吐蕃部族在此生存,生产状态是半耕半牧。

    这些很可能是吐蕃化的汉人,他们的语言和风俗,都残留着唐时汉族特征。

    部落里青壮很少,大多为老弱妇孺,因为年轻人都被征召去打仗了。留守部落的人们还不知道,他们的儿子、丈夫、父亲,已经做了杨志的俘虏,亦有许多殒命在喀罗川。

    阳光明媚的上午,孩童们正在放羊,老人和妇女忙碌不休。

    几个放羊的半大孩子,看着从山里出来的大军,机警而又习惯性的把羊往家里赶。

    李察哥驻足仰望天空,阳光是那样的刺眼。

    他带着八九千精锐突围,人员折损并不严重,如今还剩七千左右。

    生吃血rou的日子,并没有维持多久,逃远了就能烧烤马rou吃。现在全军虽然疲惫不堪,而且患病者颇多,但基本没什么大问题。

    只是战马被吃了过半,盔甲也丢弃许多,短时间内难以恢复战斗力。

    “出山了,带你们去吃羊rou!”胡子拉碴的李察哥,笑着转身对那些精锐士兵说。

    士气低靡的军队,瞬间就有了精神。

    他们如狼似虎冲出去,见到羊群就抢。又冲进吐蕃百姓的房子,逼迫他们交出粮食——有人不想吃rou,实在是马rou吃腻了,现在只想补充点碳水。

    部落酋长是个老头,像这种边境小部落,酋长家里也并不富裕。

    他不敢有所怠慢,尽量拿出粮食款待,眼中含泪说:“大王,这几年收成不好,又要给军司纳税应兵役,族中青壮现在还没回来。那些羊如果没了,今年可怎么过冬啊?”

    李察哥随口敷衍道:“不白吃你们的,等我回到兴庆府,就派人送些粮食过来。”

    老酋长欲言又止,望着远处杀羊的士兵,精神恍惚的沉默良久。

    待李察哥收集一些黍米准备离开,老酋长终于忍不住问:“前些日子,族中青壮被和南军司征召。以前的规矩都是四丁抽一,这回却是四丁抽三,不晓得他们哪时能够回来?”

    “打完仗了就回来。”李察哥模棱两可回答。

    贫瘠的土地,残破的部族,年迈的酋长,一阵风刮过黄土高原,呼呼的风声犹如一首挽歌。

    次日,老弱妇孺们目送军队离去。

    等这群士兵走远,他们才敢嚎啕大哭。粮食和牲畜都被抢得所剩无几,族中青壮又作战未归,今年冬天可怎么熬过去?

    又过了二十多天,青壮们终于回来了。

    被征召时去了将近四百人,眼下却只剩一百出头,而且两手空空没有兵器。

    他们祖传的简陋皮甲和刀枪,全都被明军给没收。

    “你阿哥呢?”老酋长问次子。

    儿子低头不敢看父亲,瓮声回答:“阿哥没了。”

    老酋长指着其他人:“没回来的,是不是都没了?”

    儿子点头。

    平常作战都是四丁抽一,即便全军覆没,各部族也还能继续生息繁衍。

    这次和南军司被围,情况实在太紧急。不但甘肃军司疯狂征兵,西凉府派驻济桑的军官,也在和南军司辖地征召。

    而且距离和南军司越近,征召起来就越狠,这个部落直接被四丁抽三。

    老酋长又问:“打输了?”

    儿子说道:“输了,前后没了十几万。”

    “那可怎办?人没了,粮食也没了。”老酋长颓然坐在地上。

    儿子问道:“粮食怎也没了?”

    老酋长详细诉说经过,这些被故意放归的吐蕃青壮,一个个听得怒火中烧。

    他们转述明军的政策,说可以去联络河湟总督。

    老酋长惊讶道:“宋兵真那么能打?”

    “不是宋兵,如今是明兵,”儿子解释说,“汉人换皇帝了,宋国改成了大明国。那些大明军队有鬼神保佑,神砲可以打几里远,将军们的盔甲也挡不住。这大夏国吃了败仗,迟早被大明国给灭了。”

    老酋长问道:“大明国让咱们去联络河湟总督,可是要咱们投明造反?造反给不给粮食?”

    儿子摇头:“没说要我们造反,可能是做内应,平时传些消息,今后打仗再倒戈。也没说给不给粮食,只说灭了大夏重重有赏。不过……”

    “不过什么?”老酋长问。

    儿子说道:“不过可以用妇人换粮,大明收编了许多撞令郎,安置在喀罗川河谷耕种。他们大部分都是单身,各部若把妇人送过去,一个妇人能换来两石粮。”

    “送到喀罗川?”老酋长问。

    儿子说道:“哪里近就往哪里送,咱这里往西关堡最好走,把妇人送到西关堡便能换粮。”

    老酋长已经被逼得没办法了,若是搞不到粮食,今年会饿死很多族人。

    这次一仗打完,部落里有很多寡妇,以往打仗也有寡妇,基本都由丈夫的兄弟收继。

    不如把寡妇们送出去换粮,既能换来粮食延续部族,也能让那些寡妇过得更好。

    在群体生存面前,别扯什么道德!

    ……

    前线大败的消息,首先传到甘肃军司,接着又是西寿军司、静塞军司。

    当李察哥一路抢劫部落,带着精锐部队回到应理时,连西夏国主都收到了战报。

    西夏国内,人心惶惶。

    本来跟李察哥是死敌的李仁忠,却劝谏西夏皇帝说:“陛下,万万不可剥夺晋王兵权,否则国中必然生出大乱。听闻晋王带着数千精锐突围而出,他手中的部队已是国之基石,须得让他继续领兵防备部落叛乱。”

    “他弃军而逃,难道还有功无过?”李乾顺质问道。

    李仁忠说道:“自是有大过,但可以降爵降官,不可罢免其兵权。如此,一可彰显陛下威严,二可稳定军民之心,三可让晋王心存感激。”

    李乾顺仔细琢磨,点头道:“此言有理。”

    李仁忠又说:“朝中文职,陛下可趁机提拔一些自己人。各司的监军使,陛下也可趁机委派一些心腹。”

    “卿真乃国之柱石,”李乾顺说道,“国相已在和南军司兵败身死,不如就由爱卿来继任国相之位。”

    李仁忠婉拒道:“陛下,臣资历尚浅,又德行不足,恐无法胜任国相之位。”

    李乾顺说道:“爱卿不能胜任,还有何人可做国相?此事不要多言,朕已经决定了。兰州传来汉人消息,说是两国可以和谈,大夏须全部交还去年占据之地。爱卿如何看?”

    “我军损兵折将,已然元气大伤,和南军司也没了,”李仁忠说道,“当务之急,是重建和南军司,在济桑新筑一城,作为和南军司驻地。否则的话,汉兵一旦杀来,可以径直杀到凉州。”

    凉州是西夏的法定陪都,又是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这个才是对西夏最要命的地方。

    李仁忠又说:“晋王大军数万人被俘,西寿军司已兵力空虚,去年夺回的那些土地,天都一带肯定防不住明军。那里当然可以归还,但其他地方还需要再谈。”

    这家伙的意思是,反正西寿军司没剩几个兵了,想守也肯定守不住,不如直接把会州还给大明。

    但其他地方,却是不想给。

    或者说,要通过谈判,挽回一些损失再给。

    其实只要西夏归还会州,对大明来说已非常有利。今后西夏再想出兵,就得先把会州打下来,才能沿着黄河去打兰州。

    李乾顺的心情难以言说,堪称是百味交杂。

    这次前线大败,对他的国内统治是有利的。李察哥从此威望大减,不可能再胁迫皇帝,李乾顺可以趁机重掌朝堂,甚至是在各个军司随意安插亲信。

    但也败得太彻底了,前后损失十多万人。

    那些不仅是士兵,还是人口资源,不打仗的时候可以种地放牧纳税!

    李乾顺疑惑道:“朕着实想不通,明军到底来了多少,我大夏军队怎会一败涂地?甘肃军司发来消息说,明军有神砲与神弩。神砲能发拳头大的铁砲子,坚固城墙难御其威;神弩能发比豌豆大的铁矢,便是重甲也可射穿。军国大事,他们不会信口开河吧?”

    李仁忠说:“多半是真的,否则不会败得那么惨。汉人多有能工巧匠,可以制作非凡利器。朱氏能够取代赵氏,或许也是仗着神砲、神弩之威。今后当派出细作,看能否进行仿制。”

    李乾顺摇头说:“想必汉人多有防备,宋国的神臂弓,到现在也不能仿制,更何况是明国的神砲、神弩。”

    “既然明国强势,陛下可派人出使金国,”李仁忠说道,“以前金人多与晋王交涉,以后却是陛下与金国邦交。就仿效当年夏宋辽故事,明国与金国我们两头交好。金人若杀来,我们倒向明国。明国若杀来,我们求助于金国。”

    李乾顺赞许道:“爱卿此言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