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仙侠小说 - 大晏缉仙司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五十五章 文气东来

第一百五十五章 文气东来

    大晏缉仙司第一百五十五章文气东来天下文气一分为二,一半汇聚于位于棋盘大陆正中央的京都城,一半汇聚于东南海角书山之巅。

    京都城西北方八百里处,一名身姿挺拔、气质卓然的白衣书生背负双手,微昂着头颅站在驿道旁,似在等待着什么人。

    哒哒哒哒哒…

    三匹驿马自西北方不紧不慢的小跑而来。

    马上各坐一人,其中两人穿着衙门捕快的皂衣,腰佩长刀。另一人则是一身囚服,双手手腕和脖子被一副闪烁着银色光点的锁链锁住,赫然是一名囚犯。

    三人三马乃是从汾城而来,两名汾城县衙的捕快押解着原汾城县令郭慕怀之子郭潇进京,往送缉仙司羁押入狱。

    当日缉仙司总捕余庆之亲自下令将郭潇押解入京,县丞曹源和主簿张嵩自是不敢怠慢。原本从汾城到京都要将近一个月的路程,却是只用了半个多月就赶到了。

    驿马行至白衣书生身前,马背上神情萎靡、蓬头垢面的郭潇突然惊喜的叫了起来。

    两名负责押送的捕快连忙勒住马匹,唰的一声抽出腰刀,眼神戒备的盯着白衣书生。

    白衣书生瞟了两名捕快一眼,语气淡漠的说道。

    仅是被看了一眼,两名捕快就觉得脊背发凉,浑身直冒冷汗。知晓这位白衣书生不是自己能招惹得起的人物,忙不迭的就驱马跑开了。

    郭潇从马背上滚落下来,踉跄着跑到白衣书生面前,本想说你终于来救我了,可在看到白衣书生冷厉的眼神后,却是吓得把剩下的话咽了回去。

    白衣书生看了一眼锁住郭潇的拘仙镣,摇了摇头。

    白衣书生拍了拍郭潇的肩膀,郭潇立刻全身巨震,身体里发出噼里啪啦的爆鸣声。

    白衣书生话音刚落,郭潇已经七孔流血的瘫坐了一滩烂泥。

    是真正的一滩烂泥,因为他全身的骨骼都已被浩然气震成了糜粉。

    刚刚轻描淡写的杀死了郭潇,白衣书生猛然抬头,一脸惊恐的看向东南方的天空。

    与此同时,八百里外的京都城中,一直滞留京都未曾离去的乾坤观青阳道人、书山赵革、剑阁长空无忌,以及慕容沧海、白自在等人也都是第一时间察觉到了异常,冲到户外,神情凝重的仰头望向那自东南而来,铺天盖地的文气云雾。

    到底发生了什么?

    难道京都城中出了文圣!

    大晏初建之时,群臣曾因应该建都于何处与太祖朱英爆发过一场颇为激烈的争论。

    太祖朱英执意在大慈悲寺的原址上重建一座都城,而群臣则以帝国初建、财政短缺、劳民伤财和距离北境太近为由,提议将选择更靠近南境之地。

    最后,该场争论以朱英强势的一句和捕神出面为其站台而落下帷幕。

    大晏京都城于大慈悲寺残破的旧址之上重建。

    而此地离北境魔族的地盘直线距离还不足两千里。

    魔族狼骑若全力驱驰仅需一个日夜便可杀之京都城下。

    但事实却正如当初太祖朱英所言的那般,自立国那日起,魔族便再未踏足过大晏半寸土地。

    雁回、大风、玄黄。

    这是扼守大晏与北境门户的三座关隘。

    其中雁回关在泰州,大风关在津州,这两关离京都有万里之遥。

    玄黄关所在的青州则是距离京都城最近,且两地之间具是平原旷野,既无山川之险,亦无江河之阻碍,只需看准方向沿直线前行两千余里即可抵达。

    老太监魏琳暗中独自先行离京,朝着泰州方向走了一日后,于山林间一处无人之地从怀中取出一封信笺。

    临行之前,朱晟亲手将三封信笺交到魏琳手中,并神情郑重的叮嘱离京一日后打开第一封。

    看过第一封信笺的内容之后,魏琳是一头的雾水。虽不知朱晟到底有何用意,却还是依照信中的吩咐调转方向,改奔青州而去。

    因信中朱晟吩咐隐秘行事,魏琳担心暴露行藏不敢去驿站更换马匹,只能舍弃代步的老马,运起灵力全力奔行,一日半后抵达青州玄黄关城下时,饶是他七品的修为,整个人也是累瘦了一圈。

    亮明身份,见到青州总兵、靖远候常高远,将另两封信笺交到他的手上。

    半个时辰后,常高远扮做行商悄悄离开。

    魏琳则是留下来依仗着惟妙惟肖的口技,伪装成了常高远镇守玄黄关。

    连续两日两夜不眠不休的奔行,满身风尘做行商装扮的常高远遥望不远处的京都城,心中感慨万千。

    上次从这里离去已是多久之前,竟是已经有些不记得了,实在是太久太久了。

    正要抬步,却是察觉到天空中的异象。

    常高远不是修士,看不穿青色云雾的奥妙,只是觉得此等异象非比寻常。

    暗自在心中豪迈一笑,大跨步朝城门行去。

    东南海角,书山之巅。

    百余名书山弟子被天空中云海奔腾翻卷的异象所吸引,纷纷放下手中的事情,三三俩俩凑在一起,面色惊疑窃窃私语。

    书山相比京都实乃弹丸之地,常年被浓郁的文气笼罩,犹如层层叠叠的云海,书山弟子早已习以为常。

    但云层犹如巨浪一般的翻滚奔腾这等异象却还是第一次见到。

    异象刚刚出现片刻,便有数十道青芒自半山腰间闪现,随后冲向云端。

    立刻有弟子欢声呼喊道。

    只见大儒们所化成的青芒穿行于翻卷的云海之中,似在尝试让其恢复平静,却是收效甚微。

    此时已经能够眼rou可见的看到文气汇聚而成的云层正在向书山之外急速逸散。

    就在大儒们也束手无策之际,一支犹如擎天巨柱般巨大的碧玉毛笔虚影自书山之巅激射而来,笔锋于天空中一划便止住了奔涌外泄的文气。

    好似神仙一般飘悬在云海中的十数位大儒齐齐松了一口气,面朝书山之巅躬身行礼。

    无邪居内,黄粱夷似疯了一般,指着东南方天空中奔涌而来的文气声嘶力竭的大声呼喊。

    众位大儒此时也已经意识到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才会让黄粱夷如此的失态。

    天下文气一分为二,一半汇聚于位于棋盘大陆正中央的京都城,一半汇聚于东南海角书山之巅。

    文气昌盛之处,便为儒教正统之所在。

    京都城与书山争了许多年,争得便是这文气的多寡。

    而决定文气多寡的关键,便是哪一边的大儒更多,学问更深厚。

    若今日荣非通过考核晋封大儒,的确会从书山那边争来一些文气,打破两边维持多年的平衡。此后再与书山之人吵架时,京都城这边的儒家众人便可拿此事来发挥。

    可荣非虽是未来可期,但毕竟年龄阅历摆在这里,就算成功晋封大儒,凭其又能争来多少文气?

    天下文气共一石,书山京都各五斗。

    这是前些年书山晋封第十五位大儒时,那位书山新晋大儒的随口笑言。

    虽是笑言,却是被京都众儒引以为耻。

    曾几何时,京都儒教占据七斗、八斗,古今共用一斗,你书山也不过才一斗、两斗而已。

    如今却是已经能够与京都儒教平起平坐,分庭抗礼了。

    京都十五位大儒共五斗文气,如此算来三位大儒便是一斗,每位大儒三升多一些。

    这些大儒都是成名多年,门子弟子遍及天下,学识只能用深不可测来形容,尚且只能争来三升的文气。

    荣非晋升大儒,京都儒教不敢对其抱太大期望,只要能争来一升便已知足。

    最不济也该有两斤、三斤的吧。

    用斤、升、斗、石来衡量无形无质的文气稍显粗俗,但更利于理解。

    可此时看文气急不可耐奔涌而来的气势,犹如千钧压顶一般。

    大儒们何曾见过这般壮阔的奇景。

    这…这得是多少文气。

    什么石啊、斗啊、升的都太小了,根本装不下啊!

    可就在众儒欣喜若狂之际,天空中的文气却是猛然一滞,渐渐有退缩之意。

    文气云雾之中隐隐显出一直巨大的碧玉雕琢而成的毛笔虚影。

    黄粱夷看出那毛笔的来历,顿时气得破口大骂。

    可骂归骂,文气云雾已经开始向着东南方急速退回。

    黄粱夷突然想起了什么,疯了似的扑到桌案边,抓着荣非的手就往纸张上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