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英伦文豪在线阅读 - 第105章 关于教材

第105章 关于教材

    陆时是知道郑观应的,

    但这种知道,也仅仅是听说过而已,对郑观应的具体生平不甚了解。

    他将两人引进屋。

    没想到,夏目漱石先说话了:“郑先生,您可是《易言》与《盛世危言》的作者?”

    郑观应诧异,

    “这位是?”

    陆时便为两人做了介绍。

    郑观应的脸色就有点儿不太对劲,

    他写的《盛世危言》贯穿富强、救国两大主题,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诸多方面的改革提出了方案,

    而创作背景,就是甲午战败。

    见着了日本人,能有好脸色才怪。

    夏目漱石也意识到自己刚才说错话,赶紧上前一步,似乎想“轰动你私密马赛!”。

    陆时头大,

    “夏目,你可别乱搞了。”

    夏目漱石尴尬,老老实实闭嘴。

    陆时转向郑观应,说:“郑先生,报纸能否给我看一看?”

    郑观应将《泰晤士报》递出。

    往后翻了几个版面,便能看到剑桥大学的公开信,邀请陆时到国王学院出任教授,讲汉文学、翻译,再就是语言学,

    公开信的署名是剑桥的诸多文学大佬。

    这之后,还有牛津大学的公开信,内容差不多。

    夏目漱石低声嘀咕道:“沃德豪斯爵士和萧先生怕是要头疼了。”

    陆时轻笑,随手将报纸放到了一边,

    事情这么发展,不算出乎意料。

    郑观应看陆时如此淡定,心中不由得惊诧,

    远在海外,竟然有中国人能受到白人的追捧,还是剑桥、牛津这种顶尖大学的公开邀请,实在让人振奋。

    辜鸿铭低声道:“怎样?是不是和我说的一致?”

    郑观应浅浅“嗯”了一声,

    “是啊,真真正正的青年才俊……年轻,太年轻了!”

    此番感慨和辜鸿铭初见陆时的时候一模一样。

    两人窃窃私语着,

    陆时也不急,静静等待。

    过了片刻,辜鸿铭说:“陆时,我们坐火车来伦敦,听到学生们讨论你的那篇演讲……对了,《我有一个梦想》也见报了,伱知道吗?就在《每日电讯报》。”

    陆时问:“《每日电讯报》?”

    因为清楚三大报的倾向,所以他有些诧异,不知道偏保守的《每日电讯报》是怎么想的。

    合理的解释是,剑桥施加了影响。

    陆时岔开了话题:“两位这次拜访,所谓何事?”

    辜鸿铭笑着回答:“闻其声、见其人。听了你的那篇演讲,我备受鼓舞,所以也没想那么多就登门拜访了,想着能与你漫谈一番,定然心情舒畅啊。”

    文人交流,没有那么多的理由。

    陆时也能理解,遂将目光转向了郑观应,问:“郑先生,您呢?”

    郑观应沉默。

    实际上,他想劝说陆时为清廷效力,

    但辜鸿铭明确地讲过陆时不可能接受,便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他说:“陆……额……陆先生还没有表字,我便这么称呼你吧。陆先生,你的在伦敦颇为畅销,戏剧、演讲也极受关注,现在更是伦敦政经的客座讲师,甚至被剑桥、牛津两所……”

    陆时抬手,

    “郑老先生,我在伦敦是什么情况,自己还不清楚吗?”

    言外之意,让对方有话直说。

    辜鸿铭哈哈大笑,

    “正翔,我之前就跟你说过了,陆时可不是什么‘尊老爱幼’的人,你没必要在前面加那么多吹捧和抬举。”

    郑观应被打过预防针,也不尴尬,

    他说:“我已经知道陆先生暂时不准备回国,既如此,可曾想过为京师大学堂编写课本?我相信,剑桥、牛津两所大学公开邀请的人物定然是有才学的。”

    这个请求确实让陆时有些措手不及。

    他看不上清政府,不会为其效力,

    但编写课本启的是民智,两者绝对不能混为一谈。

    陆时问:“大学堂再开了?”

    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7月,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

    可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京城等变故让大学堂屡遭摧残,以致停办。

    郑观应叹气,说道:“大学堂现在确实是关闭的状态。没办法,德、俄侵略军将学校占为兵营,校舍、书籍、设备都遭到了严重毁坏,暂时无法开课。”

    陆时:“……”

    辜鸿铭:“……”

    夏目漱石:“……”

    三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沉默弥漫在屋内。

    过了一阵子,辜鸿铭才说道:“陆时,你不回国的原因我是知道的,也能理解。但‘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若能为大学堂编写课本,善莫大焉。”

    陆时听了对方的话,哈哈大笑,

    “辜先生,你不是最看不上维新派吗?怎么会引用梁任公的《少年中国说》。”

    辜鸿铭捻着胡须回答:“我看不上的是姓康的。”

    说完,他自己也忍不住大笑。

    陆时沉思片刻,低声道:“恐怕不行啊。”

    辜鸿铭和郑观应面面相觑,

    “为何?”

    两人几乎异口同声。

    陆时苦笑,

    “不是我不愿编写课本,而是……而是……”

    不擅长文言文写作这种事,实在有些说不出口。

    郑观应问道:“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陆时只好坦言:“郑老先生,我来伦敦留学,却不在中国考取功名,有一个原因便是我的文言文写作极差。若让我用英文或白话文,那倒是没什么问题。”

    郑观应:???

    “这……”

    他千想万想也想不到会是这么个理由。

    辜鸿铭却是连连点头,

    “原来如此。”

    他能理解陆时,是因为他出生于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即使一直研究古典名著,有些时候也会感到吃力。

    这也是他虽然译作等身,但总是被人嘲笑学问不行的原因。

    辜鸿铭沉吟片刻,想到陆时在剑桥的演讲的主题是《信、达、雅》,于是说:“那你写本书,讲一讲翻译的问题,就比如语法性别什么的,这个写起来容易。”

    这种说明类的文字用文言文写确实容易。

    陆时皱眉,

    “辜先生刚才提到了梁任公的《少年中国说》,可还记得第一句?”

    辜鸿铭点头,

    “没记错的话,《少年中国说》第一句应是‘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

    陆时问:“为什么‘中国’一词的语法性别在法语里是阴性、在俄语里是阳性,在德语里又是中性?”

    这话把辜鸿铭给问住了,

    他懵懵地看陆时,

    “为什么?”

    陆时说道:“从语言学角度,阴、阳、中性属于语法学下的构词学,是已知词的特点,去研究一类词群的共性特征所总结出来的规律。简言之,是先有词,后有词的性。”

    辜鸿铭懂了,

    “所以不能反过来问,为什么这个词是某个语法性别?”

    陆时点头,

    “对,因为这是词本身的特点,是语言学家的规定。所以,讲翻译去追究语法性别,属于盯着细枝末节不放。”

    辜鸿铭自己也是翻译家,当然明白这些,

    就像是数学中为什么要用十进制,为什么加法要用“+”表示一样,没什么道理可说。

    一旁的夏目漱石点头,

    “盯着细枝末节,确实无用。”

    他被派来留学,日本教育部给的却是“研究英语”这种模棱两可的目标,所以也深有感触。

    对于危难中的国家,学校的教材还得以实用主义为基。

    陆时说:“英文为‘西学之发凡’,而非‘西学之究竟’,学习外语是必要的,但以翻译为专研,追求信、达也罢,若追求什么雅,实为本末倒置。”

    这话算是一锤定音了。

    郑观应叹气,

    “唉……”

    国家积弱,教材编写都如此困难。

    陆时思考片刻,说道:“《枪炮、病菌与钢铁》乃文科作品,若将之译为汉语,或可作为教材。”

    话音刚落,便被辜鸿铭和郑观应否决,

    “不可!”x2。

    两人异口同声。

    陆时问:“为什么?”

    辜鸿铭露出无奈的表情,回答:“不合适。”

    诚然,《枪炮、病菌与钢铁》是不朽的作品,但其中涉及的学科太多,综合性太强。

    因为要拜访陆时,郑观应也通宵读过了《枪炮、病菌与钢铁》,

    他沉声道:“此书大奇,但我读的时候便忍不住思考,它到底属于哪一科?陆先生刚才说文科,但政治、地理、史学、卫生、生物……好像哪一科都行,哪一科又都不准确。”

    辜鸿铭附和道:“可作延展读物,教材确实不合适。”

    陆时对此无法反驳。

    他问:“那都有哪些科目?”

    辜鸿铭回答:“分普通学科和专门学科两类,具体有何科目需要看《京师大学堂章程》。我印象中,包括史学、算学、格致、地理、文学,当然,还有经学和理学。”

    一旁的郑观应补充:“你忘了体cao。”

    辜鸿铭满头黑线,

     ̄□ ̄||

    “对,还有那个奇怪的体cao。”

    其他人都感觉辜老先生似乎和体cao有些不对付,努力忍住好奇心,没问。

    郑观应说道:“那,可否写文学教材?我读了那篇《浅谈叙述性诡计以及推理作品》,深受震撼。”

    陆时摇头,

    “推理是小门小目,不妥。”

    辜鸿铭接过话茬:“那篇《我有一个梦想》绝对可以入选。”

    陆时:“……”

    那确实是课文,还要部分背诵来着。

    郑观应却持不同意见,

    “我不这么认为。《我有一个梦想》固然很好,但你别忘了,它是陆先生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进行演讲的时候诞生的。单凭这一点,就很难作为课文。”

    辜鸿铭点头,

    “那,《一代人》?《回答》?这两首诗都很不错。”

    郑观应听了直叹气,

    “两首英文诗,怎么做为文学的教材啊?”

    陆时轻咳,插入话题:“这两首诗用汉语远比用英语有韵味。”

    他用汉语吟道:

    “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

    瞬间,安静席卷。

    其余人都用难以置信的目光看着陆时。

    过了一阵,郑观应才说:“我现在算是明白陆先生为什么会说自己不擅长文言文写作了。”

    作为清朝人,他始终认为诗是有严谨的格律的,

    只有那样才算是诗。

    可是听了《回答》的第一段,他不得不承认,白话文写诗也别有一番冲击力,

    它更加直白,传达的感情自然更加直接。

    辜鸿铭低声道:“这首诗,确实够格。”

    郑观应斜了他一眼,

    “白话文写文章还好说,民间早已有苗头,《石头记》那种白不白、文不文的也成书已久。但是用白话文写诗词歌赋,天下之大不韪,你敢?”

    辜鸿铭摇摇头,

    “不敢。”

    不要说他了,张百熙、吴汝纶、严复、林纾……

    这些鼎鼎大名的人物加起来都不敢。

    辜鸿铭想了片刻,又说:“无妨,还有《是!首相》、《罗马假日》。在诸多列强国家,就比如英、法、德、俄,会专门开设戏剧课程,培养专业人才。”

    陆时轻咳,

    “我算是看出来了,辜老先生,您这是拼了命也要抬举我啊……”

    辜鸿铭尴尬,甚至老脸微红。

    一旁的郑观应说:“陆先生啊陆先生,你有大才,鸿铭听你愿意编写教材,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

    辜鸿铭“嗯”了一声,

    “正翔知我。”

    上次和陆时见过面,尤其是陆时预言对了慈禧命光绪备位随朝欺天下视听的事,辜鸿铭就已对清政府失望透顶,

    清政府烂透了,那又如何?

    教育绝对不能烂!

    辜鸿铭说:“陆时啊,我仍然对治学、教育、翻译充满热忱。你……你不会嘲笑我吧?”

    陆时摇摇头,

    “不会。”

    辜鸿铭长出一口气,

    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在陆时这个后辈面前,总有种说不上来的压迫感。

    陆时说:“我想想办法吧。文学、史学,或许可以……”

    他率先想到的是《万历十五年》,

    因为《枪炮、病菌与钢铁》,他在伦敦政经提出了现代史学观,但至今没有一本书作为范例,

    《万历十五年》无疑是够格的。

    且《万历十五年》的原著本身就是英文写作,写成后就被诸多美国高校引为教材,只要翻译到位了,拿来就可以用。

    当然,这本书也有诸多问题,即使是抄,也不能照单全收。

    陆时正在思考,

    另一边的辜鸿铭却难以抑制激动,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

    他双手捂住胸口,眼看着要背过气去。

    陆时赶紧扶住了对方,一边拍背、一边掐人中,说道:“辜老先生,京师大学堂到现在都还没复课呢,八字没一撇的事,您能不能理智一点儿啊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