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1980我的文艺时代在线阅读 - 第481章 触动人心的作品

第481章 触动人心的作品

    第543章触动人心的作品

    冯晓刚拍过一部电影,叫做《大腕》,里面有个李成儒的经典镜头,这个镜头也造就了一句流行几十年的金句――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后世很多人看电影的时候都会觉得很扯,但电影中的这个镜头恰恰反应了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取得初步成果后社会上的一些真实生态。

    很多人久贫乍富,难免有点暴发户的姿态。

    马嘟嘟这两年的生意做的很杂,什么赚钱干什么,社会上三教九流的人都认识,自然知道这帮人什么尿性,他和林为民说的话看似荒诞不经,但却紧扣了现如今拥有消费力的一群人的心理。

    马嘟嘟认识林为民这么多年,很了解他的经济实力了,说句不客气的话,现在社会上蹦的那些所谓的“企业家”,给林老师提鞋都不配。

    这帮人还在土里刨食儿的时候,林老师都开上大奔了。

    林老师不差钱,但肯定也不希望开个博物馆还要一直不停的往里搭钱。

    马嘟嘟喜欢古董这个行当,能借着林老师东西干自己喜欢的事,他也高兴。

    博物馆经营好了,两人也算是各取所需。

    “行吧,那这件事就交给你张罗了。不过免费干活肯定不行,一个月拿五百块钱吧,也算是对得起你这个‘馆长’的身份。”

    “嘿呦,林老师,您这工资开的也太高了。”马嘟嘟笑道。

    这两年人们的工资收入虽说涨了点,但涨的也很有限,很多人连一个月二百块钱都赚不到,林为民给马嘟嘟开出五百块的工资,算是高薪了。

    “得了吧,这点钱跟你做生意赚的比起来算得了什么?就是让别白干活。”

    八十年代遍地黄金真不是夸张的说法,只要你敢干,很少没有不赚钱的,更何况马嘟嘟不仅敢干,胆识、心机、能力一样都不缺,这两年他下海做生意可没少赚钱。

    两人又大胆的发散思维,聊了些博物馆具体的建设和经营措施,马嘟嘟说的滔滔不绝。

    “行,这事交给你,我也放心了!”林为民笑着说道。

    两人聊完之后,林为民把博物馆的事交给了马嘟嘟。

    现如今还没有私人博物馆一说,政府那边连个章程都没有,要办好这件事可不是个容易事,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在博物馆有眉目之前,古董该搬家还是要搬家。

    三月下旬的这些天,修了两年多的贝勒府突然热闹了起来,门前车来车往,还多了几个一看就是军人出身的小伙子把门。

    周围的邻居们很是好奇,没事就在大门外朝里望,还有胆大的跟几个保卫打听情况。

    可惜这些保卫得了林为民的叮嘱,面对这群人的问题一言不发,让这群看热闹的围观群众有些失望。

    越是这种不明就里的情况,越容易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

    给古董搬家的汽车出现在贝勒府的第七天,一股传言在贝勒府周围百姓中传来。

    贝勒府这两年的整修和改建是ZY为了招待柬埔寨来的西哈努克亲王,最近忙里忙外,就是为了过段时间西哈努克亲王访华时来住。

    传言传的有鼻子有眼,这里原本就是贝勒府,柬埔寨的亲王放到中国也就是个贝勒级别,现在贝勒府重新装修一下给他住,也很合理。

    配合上贝勒府门口那几位精气神十足,刚退伍的兵哥哥,可信率飙升。

    时间一晃到了四月初,《当代》第四期正式上市发售。

    自一月的第一期刊发了程忠实的《白鹿原》,第二期、第三期《当代》的销量都维持在了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比之去年这个时候平均高出了近三十万册的销量,这当然跟刊物刊载了《白鹿原》这部爆款小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四月份的第四期《当代》,编辑部同样寄予厚望,因为这一期上刊发了林为民的最新作品《一个都不能少》。

    刊物上市后的头几天,当期刊物所引发的舆论和影响是看不出什么水花的。

    直到一周时间之后,开始有读者来信寄到编辑部。

    《一个都不能少》的小说情节简单概括一下,就是一个还没成年的临时代课老师为了一句承诺而付出千辛万苦的故事。

    创作手法并无新奇之处,风格传统、平实,一点也不讨巧。

    佟钟贵曾在看稿子的时候,和林为民沟通过这个问题,对比他以前的那些小说来说,《一个都不能少》的风格太朴实了,可能很多喜欢林为民的读者看了会有些不适应。

    “其实并非是这部小说的风格朴实,你所感觉到的,实际上是这个故事带给你的。这样一部讲述农村教育内容的小说,注定了它的故事不会跌宕起伏,风格也不可能多么华丽动人。

    平实,恰恰才是这类故事最能打动人的地方。

    小佟,你要记住,海面上的风浪永远不及海底的暗流涌动来的凶猛。”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学不缺吸引人眼球的文学作品,我们疯狂的吸收着一切外来的新鲜事物,反应到文学创作和鉴赏上,同样也要求新求变。

    可现在都九十年代了,再求新、再求变,不仅是很多作家求不动了,连读者也不喜欢看了。

    阅读阈值这个东西,提上上来容易,但降下去很难。

    《一个都不能少》的风格注定了它不是一部如同《白鹿原》那样震撼人心的雄奇史诗,它就像是一条溪流,只要读者愿意阅读,就会不断的冲刷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日益浮躁的这个时代获得心灵上的平静和感动。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文学作品的厚重很多时候并非是作品本身带来的,而是万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逐渐累积起来的一份真切的力量。

    林为民也坚信,读者的口味并非一直都是一贯且单一的,小说除了它的文学性和思想性,好看本身也很重要,林为民自信《一个都不能少》的故事内核是足够打动人心的。

    第四期《当代》发售一周多时间,关于《一个都不能少》的读者反馈已经越来越多,在编辑部收到众多读者来信当中,学生来信的比重非常大,反馈也是最强烈的。

    其中有一封读者来信引起了编辑部和林为民的兴趣。

    “……中国贫困地区的报道总是洋溢在各大媒体的头版,有时候我们似乎对这种情况已经感到了麻木。我时常也会看到些民生问题的报道,心里纠结痛苦的时候,也感觉到万分的无奈。

    我们眼前的困难太多了一些,哪怕付出再多的努力,似乎也不能解决万一。

    《一个都不能少》的故事最打动我的一点就在于,小魏老师身单力薄、人微言轻,但她愿意为了一个最朴素的念头付出行动,可能她的出发点也并不高尚,但她为这件事所付出的千辛万苦却证明了她的高尚。

    看完了小说,我的内心是羞愧的,因为跟小魏老师比起来,我这个总是看起来忧国忧民的人却并没有付出任何一点实际行动去改变这个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

    我不禁反思,我自小生活在城市,成长的最关键时期也没有赶上上山下乡和嗡嗡嗡,比起比我年长的同胞们,我是幸福的。

    可也正因为这种幸福,让我似乎变得教条、变得高高在上、变得不识人间疾苦。

    我想感谢林老师,用这样一部触动人心的作品唤醒我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的良知和责任感。

    今年我已经大三,就读的是师范类学校,按照正常的轨迹,我将在一年多以后被分配回我的家乡,那是我自小生长的地方,一座省会城市。

    在那里,我可能成为一名初中或者高中老师,用一辈子的时间来教书育人。

    但是今天,在写下这封信的同时,我做了一个决定。

    我想像高老师和小魏老师那样,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我的地方,去到那些贫困地区,为那些祖祖辈辈吃不起饭、上不起学的孩子们点燃一份光亮。

    我希望我可以用自己的学识和理想改变他们的人生,让他们从此走出世世代代的贫穷和落后。

    ……”

    写这封信的读者很显然是个大学生,看完了《一个都不能少》,也不知道是不是一时冲动,看样子是打算跑到贫困地区去当老师。

    这个时候还没有支教一说,林为民在写小说时更多的想的是给希望工程打打广告,没想到会起到这样的效果。

    这位大学生的心自然是好的,可林为民就怕他是一时冲动,他想了想,决定回一封信,给对方说明利害,做决定之前不要冲动,最好是深思熟虑,免得日后后悔。

    他回完了信,又把这件事对编辑部的同事们说了一下,“最近大家都多看看读者来信,类似这封信的情况我们要注意。小说是文学作品,能够触动人心是好事,但怕就怕有些年轻人因此产生冲动。以后大家在来信中看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回一封信,劝告这些年轻人做决定不要一时冲动。”

    同事们点头答应下来。

    与此同时,大家说起这件事来是有些骄傲的,不管年轻人们是不是一时冲动,但这毕竟是因为《当代》所刊发的作品而产生的积极影响,对于他们这群编辑来说,没有什么是比这更让他们有成就感的事了。

    因为有了林为民的提醒,编辑部的同事们留意起了读者来信,随着这些来信越来越多,大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情况。

    在越来越多的读者来信当中,年轻人们希望投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情况已经不仅是个别人的冲动之举,竟然有蜂拥群集之象。

    而就在此时,谁也没想到林为民寄出去的那封信,竟然出现在了一处谁都想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