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东坡往事在线阅读 - 第九章 征鸿初起势,新蝉第一声

第九章 征鸿初起势,新蝉第一声

    嘉祐二年四月初七,苏轼四十八岁的母亲程氏在家乡眉山县过世了。

    当苏轼父子三人在京师接到讣告,来不及准备,就立马起身。

    一路的鞍马劳顿,暂且不表。

    只说返蜀后,已显沉稳老练的老父苏老泉还是没忘给恩师兼上级的欧阳修、吴中复各修书一封,陈告未及告别、返蜀仓皇之因。

    当年十月,苏轼的二伯苏涣在衡州(今湖南衡阳市)知州任上的任期已满。

    到该年的十一月二十二,程母被安葬于眉山武阳安镇乡可龙里老翁泉侧自营墓地。

    过了些时,欧阳修给远在眉山的苏洵回了信,信中提及了苏轼兄弟的聪明与懂事——两兄弟也给欧阳老先生去过了信。

    赋闲在家的苏老泉,有一天突然接到了老友史经臣去世的噩耗。

    前文提到过,史经臣字彦辅,是苏洵的好友,也是苏洵的生命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人,两个人经历颇为相似,二人一同赶过考,也同样地屡次落选,因此可以说是一对人生及仕途中惺惺相惜的难兄难弟。

    因此,老友的后事,苏老泉cao持得可以说极为尽心尽力。

    首先是为其治丧、立后,命长子苏轼前往祭奠。然后是为其收拾遗稿,这可能是对文人身后的最大的慰藉。最后还作文称颂了老史的有才气啦,笃于节义啦等贤德。

    嘉祐三年,戊戌年。

    眉山。

    二十三岁的苏轼,俨然一只展翅欲飞、大翮欲扶风的雄鹰。

    官虽不大却被称为是宋诗“开山祖师”的梅尧臣,竟寄给苏洵自己的《题老人泉诗》,先是畅叙了二人的深厚友谊,然后还随信盛赞了苏轼兄弟,勉励苏洵出仕报国。

    十月,父苏洵收到了雷简夫的书信,告诉苏洵朝廷将要召试学士院。

    十一月初五,朝廷的召命果然下达,天子要召试紫薇阁,而年已五十的苏老泉却故意称病不去赴试。而是在当年的腊月初一,给仁宗皇帝上了万言书!以一名布衣的身份先是向仁宗皇帝解释了自己不去赴试的原因,然后是像中国古时候大多数读书人一样,意气风发地向圣上提出了诸如改革吏治、恢复武举等十条措施。

    然后才致书雷简夫与梅尧臣,说明了自己不去赴试的原因。对于这种先斩后奏、视死如归的举动,苏老泉的解释是:前段时间欧阳文叔曾把自己写的《权书》等策论文章进献给了朝廷,但朝廷却认为其中观点不可信而不予采纳,那么这次紫薇阁的考试我去参加还有何意义呢?——正好前几日本人刚好身有微恙,就称病不去赴试了!

    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苏洵作为一名封建知识分子,虽然有点迂腐之态,但从另一方面也确实展示了知识分子的那种应有的风骨。

    最主要的是,这种言传身教的举动潜移默化地教会了苏轼兄弟今后的行事以及今后从政的风格。

    嘉祐四年(1059),己亥年。

    三月。

    二十四岁的苏轼离开家乡眉山,前往成都,期间与自己的宗兄宝月大师过往甚密。

    宝月大师,法号释惟简,字宗古,苏氏,北宋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九岁出家,十九得度,二十九赐紫,三十六赐号。曾任成都大慈寺六世主持,领袖四川众僧、广泛传播佛法。绍圣二年(1095年),宝月大师圆寂,葬于锦城(成都)之东塔子山,苏轼还为其作《宝月塔铭》。

    宝月大师给苏轼的两个药方,苏轼以书札呈给了父亲。在成都时,苏轼又向宗兄惟简借了折枝两轴,浮沤画一轴。

    折枝,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扇页之类的小品花卉画,往往以简单折枝经营构图,弥觉隽雅。此外,“折枝”,也指七言律诗中对仗的颔颈二联,“折”其中“枝”而已。故折枝诗也就是对仗的七言联句。浮沤,是水面上的泡沫。因其易生易灭,常比喻变化无常的世事和短暂的生命。

    在成都,苏轼还买缬(古称部分镂空版印花或防染印花灯织物为缬)一匹,后因花样不太满意,想换成黄地月□者(也就是另外的颜色花样,此处已无从考证),还托惟简去市场上问价,可见两人的情谊十分深厚。

    适王素从定州(今河北保定代管县级市定州市)移知成都府,王素,字仲仪,王旦之子,山东莘县人。

    王素到任之前,蜀地铁钱已多,而铸钱不止,致使币值越来越轻,商贾不行。

    王素下令,十年之内,不准铸钱。其为政爱民,蜀与渭州居民,画像祠之。已经进士及第的苏轼闻讯,由于居丧守孝,不能登门参拜,但出于对王素的敬重,给新任知府上了《上知府王龙图书》,提了一些意见,为蜀人陈情。希望王大人不要忽视容易办到的善待戍卒兵丁的养兵之事,更应多加留意于难以处理的、对人民赋税征收之事。并奉上他过去所作的十五篇较为得意的文章,请知府大人处理政事后闲暇时间翻阅。

    四月初三,苏轼又给宝月大师去了封信,还是交代了一些琐事。

    例如,惟简让苏轼到民间购买的绣观音,苏轼说现在来不及绣了,现成的有,就是歪瓜裂枣的也要六百五六十钱。另外,我借您的浮沤画,估计不是真迹。您要替我再物色一幅好点的浮沤画,价格嘛,好说。等等。

    确切地说,父亲苏老泉作的《自尤》诗是在该年的五月间,此诗我们前文已经全文录出。现实中,苏轼没有一个叫苏小妹的meimei,确有一个长他1岁的jiejie苏八娘。苏洵共有三子三女,长女早夭,次女早夭,都没有留下名讳。幼女苏八娘,苏八娘16岁依照当时的习俗嫁给程夫人哥哥的儿子程之才,却惨遭夫家虐待,18岁便结束了短暂的一生。苏洵在《自尤(并序)》详细讲述了事件的前因后果,字里行间深为自责,悔恨异常。

    六月,苏洵上书欧阳修,预告了当年的秋后要带二子赴京师。

    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号称三年,这叫丁忧。

    丁忧的道理是什么呢就是要报效父母的恩情,孩子出生三年内都离不开父母,时时刻刻都需要父母的照料,所以对父母晚年要尽心尽力,父母不在了做子女的也要时时想念他们,至少在坟前守孝三年。

    官员在丁忧期间唯一的任务就是为父母守孝报恩。在丁忧期间夫妻要分开,吃、住、睡都在父母的坟前旁边,停止一切的娱乐和应酬,守孝三年期间不得进行婚嫁庆典等喜事。

    苏轼在蜀地守母丧即将结束前有诗作二题二首:分别是《咏怪石》和《送宋君用有辇下》。

    这两首诗,被认为是苏轼的试笔之作,属苏轼最早的诗作。

    苏轼的这一举动,被后世的评论家认为是:征鸿初起势,新蝉第一声。

    这两首诗学界有人认为不是苏轼所作,但也无确证,因此该两诗存疑,而大部分版本的《苏轼全集》均是从水路出川的《南行集》开始。对苏轼作品的研究,人们关注的往往是其成名及以后的作品,然而,苏轼的灵感火花并非是偶然间点燃的。

    可以肯定的是,《送宋君用游辇下》这首极长的五言诗应该是在出川前的秋八月写的,因为这是苏轼研究专家孔凡礼老先生从诗中“八月秋风高”这句话精确地判断而来的。

    这年秋天,苏老泉上书欧阳内翰,通报了他的两个儿子居家服丧之期已尽(可以出来做官了)。

    这时候的苏轼闲来无事,就与妻哥王愿一起游览了眉州青神县的猪母泉。

    由于苏轼前后娶了王弗及堂妹王闰之,那么,这个妻哥究竟是哪一个老婆的哥哥呢?这里有好事者,从苏轼的作品中知道了王闰之只有个弟弟叫叫王箴,没有听说还有哥哥。因此,就基本断定了王愿同志就是王弗的哥哥。

    其时,苏家园中有怪石,又植疏竹于其间。

    苏轼作了一首后世都不相信是他所作的诗(由于诗极朗朗上口,很有李太白的气势在,也许就是模仿李太白的也不一定,因此上不忍舍弃,遂全文摘录如下):

    《咏怪石》

    家有粗险石,植之疏竹轩。

    人皆喜寻玩,吾独思弃捐。

    以其无所用,晓夕空崭然。

    碪础则甲斮,砥砚乃枯顽。

    于缴不可碆,以碑不可镌。

    凡此六用无一取,令人争免长物观。

    谁知兹石本灵怪,忽从梦中至吾前。

    初来若奇鬼,肩股何孱颜。

    渐闻{左石右宫}{左石右隆}声,久乃辨其言。

    云我石之精,愤子辱我欲一宣。

    天地之生我,族类广且蕃。

    子向所称用者六,星罗雹布盈溪山。

    伤残破碎为世役,虽有小用乌足贤。

    如我之徒亦甚寡,往往挂名经史间。

    居海岱者充禹贡,雅与铅松相差肩。

    处魏榆者白昼语,意欲警惧骄君悛。

    或在骊山拒强秦,万牛汗喘力莫牵。

    或从扬州感卢老,代我问答多雄篇。

    子今我得岂无益,震霆凛霜我不迁。

    雕不加文磨不莹,子盍节概如我坚。

    以是赠子岂不伟,何必责我区区焉。

    吾闻石言愧且谢,丑状炊去不可攀。

    骇然觉坐想其语,勉书此诗席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