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在线阅读 - 第五百二十七章:朱标犹豫:答应吗?

第五百二十七章:朱标犹豫:答应吗?

    第一次谈判破裂后。

    翌日。

    朱标就收到消息。

    朱棣低调陪着朱元璋,乘坐火车南下,离开燕京,前往棉兰岛,观摩棉兰岛的橡胶产业、猛火油开采……

    朱标对此,虽然没说什么。

    可任谁都能感觉到,朱标身上的气压很低。

    对此,众人也都明白原因。

    朱棣此举,无疑表明了,对大十字铁路计划,成与不成的不在乎。

    至少,相比大明一方。

    燕华表现出了,并不迫切的态度。

    ……

    直到半月后。

    朱棣陪同朱元璋返回燕京。

    大明内阁首辅方孝孺,第一时间代表朱标,来到外务部。

    解缙官房。

    解缙亲自为方孝孺斟茶,坐下,等方孝孺小抿一口茶,放下茶杯后,才笑道:“我为希直兄感到不值。”

    “不需要你时,你说句话,都要担心人家给你扣帽子,现在这个时候,太子,怎么不自己来呢?”

    方孝孺口中苦涩。

    “我身为内阁首辅,对接谈判,肯定是我们臣子间率先对接,我来找解部长,合情合理。”

    解缙摇了摇头:“那黄子澄、齐泰这些人呢,狮子大开口的可是他们,现在想要重启谈判,他们怎么不来?”

    方希直,太想签订大十字铁路计划了。

    同时,为人也太谦谦君子了。

    所以才会被人欺之以方,总是接手这种烂事。

    方孝孺笑笑,转移话题,询问:“解部长,王爷已经回来了,什么时候,可以重启谈判?”

    解缙也没有继续刚才的问题。

    他只是欣赏方希直的人品、才华,同为人臣,又替方希直感到不公罢了。

    随即说道:“只要朝廷,不,准确说,太子有诚意,大明保守派势力能摆正双方的位置,我方随时都可以重启谈判,不过,希直兄一定要转告大明的同僚同仁,类似第一次谈判中,那种不切实际的条件,以及黄子澄嚣张跋扈的态度,切不可再发生。”

    “可一不可二,如果下一次谈判,贵方态度依旧高高在上,无法认清现实,我方会彻底终止谈判。”

    “王爷想为中原修建大十字铁路,根本原因,并不是要借助这个大工程,消化燕华的庞大钢铁产能,而是为了尽孝心,希望陛下有生之年,能坐着大明自己的火车,看陛下亲手打下的江山!”

    “其他利益,只不过是这个主要出发点的捎带罢了,本质上,我们内阁是希望,在帮助王爷尽一片孝心的基础上,实现贵我双方的共赢。”

    ……

    他很清楚。

    王爷当初两年多时间,带在研究司,和研究人员,一起搞蒸汽机车。

    就是为了尽孝。

    如果没有太子后来盗取盗用、炮击土桥村、水师逼近蓬莱这些行为。

    说实话,他估摸着,这次的大十字铁路计划,朝廷提出一些苛刻的,无礼的要求,王爷也会答应。

    至于消化庞大的钢铁产量。

    并非只有为朝廷建设大十字铁路这一条路。

    随着马六甲海峡被打通后。

    要去更西边进行海贸。

    根据经济研究司的预测,海商对更坚固海船的需求会迅速增加。

    全装甲铁甲船,肯定不可能。

    首先,军用技术,不可能全面放开民用。

    而且价格也太高,海商未必能承担得起。

    但半装甲低速蒸汽船,在一两年后,一定会出现井喷式需求。

    炼钢厂只要坚持一两年,处境就会发生改变。

    至于炼钢厂有没有能力坚持一两年?

    对此,燕华上上下下都很有信心。

    燕华的经济形势,整体十分好,扶持三座炼钢厂坚持一两年,根本没问题。

    王爷当初在十年农村建设中,财政负担很大的情况下。

    推动第三座联合炼钢厂建设。

    其实,当时根本就不是为了满足农村建设,对钢铁的需求。

    本质原因,就是为了大十字铁路计划。

    王爷希望,在充足的原材料供应下,能在陛下离开前,建设好一条铁路!

    本质上,他们内阁都清楚,当初第三座联合炼钢厂,是强行上马的。

    当时,内阁就已经分析论证了,一旦大十字铁路计划无法实现,如何消化庞大的钢铁产量。

    并且,已经做出了应对预案。

    现在,他们内阁成员,还愿意积极推动和大明的谈判。

    并不是因为燕华已经完全没有退路。

    只是想帮王爷尽孝罢了。

    ……

    方孝孺听着解缙的话,沉默。

    ……

    两天后。

    外务殿。

    相同的谈判地点。

    双方第二次谈判再次展开。

    朱棣,朱标各领着双方臣子,隔着一张长条桌子相对而立。

    兄弟二人看着彼此。

    朱标犹豫一下,率先伸出手,朱棣也几乎同时伸手,兄弟二人握了握手,率先落座。

    众人也跟着落座。

    朱标含笑道:“老四,第一次谈判,伱们礼让我们先说我们的方案,这次,你们先说说,你们的方案吧。”

    朱棣也没推辞,笑着点头,看向坐在身边右侧的解缙。

    解缙翻开方案书,低头看着,说道:“首先,作为本次谈判,燕华谈判小组一方副组长,我要先感谢,大明一方的礼让……”

    黄子澄瞥了眼低头看着方案书的解缙,唇角抽抽。

    假惺惺!

    解缙根本不看大明一方众人的表情,感谢后,继续说道:“我们的方案,主要集中一下几点。”

    “一、未来大十字铁路建设中,我方提供地形勘探、轨道铺设的全套技术条件,以及有经验的工程师、钢铁,按照吕宋中央地区的建设经验,我方报价,每一公里建设成本,两千两白银来计算……”

    朝廷这边,黄子澄、齐泰等人,听到报价,脸都瞬间黑了。

    一公里两千两?

    大十字铁路的建设里程。

    至少都有八九千公里。

    这就意味着,朝廷要拿出,至少两万万两白银?

    是,朝廷这些年,自从完成乡土村社,自从开海后,国库充盈。

    朱皇帝又是个勤俭的皇帝。

    可国库盈余,拢共也就三千多万两白银!

    别说黄子澄。

    朱标听到这个报价,先是震惊,紧接着,手指微微蜷曲。

    有些生气。

    不过,还是压下了火气,继续听。

    ……

    “在修建大十字铁路计划中,钢铁消耗,八成由我方提供,两成由大明朝廷提供,为确保,大明一方能满足建设需求的钢铁供应量,我方将为朝廷提供,更大的冶铁高炉,初步计划,提供八座二十吨级冶铁高炉,并配套提供,三座年产钢铁一万吨小型炼钢转炉,以及配套的工程师,帮助大明一方,培养技术工人,以及,改进生产工艺。”

    ……

    “为大明修建一座,蒸汽轧钢生产线。”

    “修建一座,年生产制造,二十节车厢的车厢制造工厂。”

    “帮助大明修建一座,蒸汽机车组装工厂。”

    ……

    “上述所有援建工厂,均都配套技术支持,直到教会为止。”

    话罢。

    解缙抬头,看向朱标为首,大明一方,“这就是我方的方案,不知贵方对此方案,有什么异议?”

    方孝孺、蓝玉为首的革新派,脸上露出笑容。

    虽说每公里的造价有些太贵了。

    不过,相信造价问题,是可以商量的。

    而燕华援建的配套工厂,林林总总加起来就有三十多项!

    单单蒸汽机车组装工厂,除了燕华提供一些,高精技术的零部件外,其他配套零部件生产工厂,就多达七八家。

    虽然,这些配套的工厂,都是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工厂,比如,气缸用螺丝、螺栓加工工厂、连杆铸造工厂之类。

    可也足以显示燕华的诚意了。

    饭要一口一口吃,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

    那些,类似锅炉、气缸、橡胶密封环之类高精尖加工制造。

    即便燕华把技术交给他们。

    朝廷就能做好?

    还不如,先从这些技术含量低的配套加工中,锻炼培养人才,脚踏实地,一步步来。

    尤其燕华郑重承诺。

    会手把手教导援建工厂的工人,掌握生产工艺流程。

    事实证明。

    生产流程过程中的工艺技术。

    也十分重要!

    而这恰恰是朝廷工业发展中,最落后的一环。

    朱标和大明一方众人低声交流商量片刻后。

    黄子澄把商量的结果一一记下。

    抬头,说道:“首先,你们的造价太高,据我们了解,你们这个造价,包含了燕华的人工成本,而且,这个成本,占据了你们总成本至少一半,我们大明,没有这一项成本。”

    燕华没有徭役制度。

    燕华朝廷的基础建设,都是花真金白银,雇佣百姓。

    而且,燕华的人口短缺,更是加剧了燕华的用工成本。

    可朝廷不同。

    建造大十字铁路,那些愚民必须服徭役!

    “其次,我方提供两成钢铁需求,太低了,至少五成。借于我方没有这个生产能力,燕华必须提供援建一座,十万吨级的大型转炉炼钢厂……”

    解缙、叶茂等燕华内阁,听闻后,顿时想笑又想骂人。

    明知自己的生产能力不足,还提出至少占五成的要求。

    更是,要求援建十万吨级大型转炉炼钢厂。

    每一个字眼,都表露一种,穷横穷横的气势!

    方孝孺、蓝玉等人,听到这一条,也羞愧低头。

    这是刚才讨论,保守势力一定要加上的一条,他们虽然反对,却没有实现。

    这些条件,是革新和保守两派,相互妥协的结果。

    他们反对的原因也很简单。

    步子太大了。

    在此之前,朝廷连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炼钢厂也没有。

    即便是那种小炉子土法炼钢,成品率都很低。

    一下子上马十万吨级,真的好嘛?

    他们都参观过燕华十万吨级的炼钢厂。

    除了燕王带他们去,后来,自由参观期间,他们又花费很长时间,仔细参观了解了。

    那种十万吨级的炼钢厂,生产中,涉及的技术工种就多的吓人。

    他们认为,朝廷现在,仓促上马十万吨级,太难,步子太大,可能反而得不偿失。

    “为此,十万吨级炼钢厂,可以不在援建序列,我方可以花钱购买,但必须是十万吨级!”

    叛徒!

    黄子澄说着,暗骂一句。

    花钱购买这一条,是革新派那些叛徒,要求加上的。

    这不是给燕华,给朱四郎送钱嘛!

    暗骂后,继续道:“最后,我方要求,在机车组装的配套工厂中,增加锅炉制造的工厂援建,以及技术支持,我方必须掌握,自行生产锅炉的技术,而且,锅炉体型巨大,运输不便,贵方援建我方锅炉制造,对贵我双方都有利。”

    朝廷匠作监那些废物。

    让他们仿照燕华第一代六六蒸汽机,造蒸汽机。

    多少年了。

    连那种最原始的锅炉都铸造不了。

    简直都是一群废物!

    黄子澄对这些改进条件十分不满,又不敢对燕华发火,担心朱棣再次直接中断谈判,只能像个怨妇一般。

    一边提改进条件,一边暗骂。

    片刻后,停下来,“这就是我方,在燕华方案基础上,提出的改进条件,我方已经拿出了最大诚意,希望燕华认真考虑,抓住这个机会!”

    撂下一句,自认为,较为强硬,有压迫性的总结后。

    黄子澄停下来。

    眼神,暗暗看向朱棣。

    朱棣笑笑,瞥了眼黄子澄,看向朱标,“大哥,朝廷确定要十万吨级?”

    朱标嘴唇动动,下意识想说,确定。

    可话到嘴边,看到朱棣有些无奈的笑意,又咽下去,看着朱棣。

    朱棣无奈道:“帮助朝廷建设十万吨级的炼钢厂,燕华这边没有问题,说实话,对此,我们根本不怕技术泄密什么,十万吨级的大型转炉炼钢厂,整个天下,除了我们燕华有能力建设,别无分号。”

    十万吨级炼钢厂涉及的技术。

    朝廷除了不断向燕华购买成套设备,根本不可能仿造。

    “而且,十万吨级的炼钢厂,在生产实践中,涉及的工艺技术,以及需要配套的技术工人,对工人素质的要求,也是一万吨级的数十倍……”

    给朝廷提供三座一万吨级小型转炉炼钢厂,其实是根据朝廷的实际状况决定的。

    即便如此,燕华都得派出大量技术工人,去手把手教很长时间。

    绝不是几个工程师,就能搞定。

    更何况,十万吨级。

    “十万吨级在生产中要求高,在维护中,要求更高,每一次维护,以燕华技术工人现在的素质,都需要花费至少七天时间,同时,需要至少一千人参与……”

    ……

    朱标看着朱棣,从老四的神态,他能判断。

    老四似乎的确,并不是不想提供十万吨级的,而是真诚认为,一万吨级更适合朝廷。

    这倒是与方希直、蓝玉等人的观点一致。

    可……

    燕华那种十万吨级的,太让人羡慕了。

    那种钢铁巨兽的狰狞,他这段时间,好几个晚上,都被出现在梦中的钢铁巨兽惊醒。

    ……

    “好,这一条就按照燕华方案执行。”朱标犹豫挣扎许久,最终决定接受朱棣的建议。

    黄子澄张了张嘴,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

    朱棣继续:“成本价砍一半,不合理……”

    “老四!”朱标直接打断朱棣的话,“这一条,我认为很合理,我们砍一半,也不是无的放矢,根据我们的了解,你们建造吕宋中央地区铁路的营建成本中,的确人工成本占据了一半。”

    即便砍掉一半,每公里都一千两白银。

    八九千公里,就是八九百万两白银!

    “太子。”叶茂坐在朱棣身后,突然插口,“太子也说了,你们了解到的,是营建成本,我们燕华为朝廷建设大十字铁路计划,一旦建设成功,朝廷在经济、军事上可以得利多少?”

    “我们双方现在谈判的是商业合作,我们是和朝廷做生意,不是救济朝廷,我们总要盈利,所以,朝廷不能要求我们,用成本价,帮朝廷建设铁路,这不是做生意。”

    朱标微微皱眉,“可你们的建造成本中,除人工成本,材料成本中,例如钢铁消耗,你们在采购中,已经给了炼钢厂足够利润,现在,朝廷按照燕华的采购价格,也给了燕华炼钢厂足够的利润……”

    叶茂苦笑。

    太子或许对商业懂一些,可明显懂得不多。

    随即解释,“太子,为朝廷营建铁路的商业体,是燕华的铁路建设公司,是,朝廷采购燕华的钢铁,给了炼钢厂足够利润,可按照成本计算,没有给铁路建设公司利润啊。”

    “铁路建设公司,也拥有一系列施工技术,朝廷建设铁路,要用到这些技术,就必须为这些技术付费……”

    这些技术,又不是刮大风白得的。

    那都是在建设中,耗费了很多工程师的脑力,很多施工人员,甚至付出生命,总结得来的。

    对于这些献出生命的施工人员。

    补偿、赡养施工人员妻儿,这都要铁路建设公司承担。

    ……

    朱标脸有些发烫。

    朱棣抬手制止叶茂。

    说道:“大哥,按照扣除人工的成本进行施工,乃至援建锅炉技术,都不是问题,不过,朝廷要答应我方一个条件。”

    朱标微微皱眉。

    他感觉,这个条件,一定是一个,让他十分难以接受的。

    因为,老四突然的让步太大了!

    朱棣伸出三根手指,“未来十年内,朝廷为燕华,提供三百万迁民!”

    “并且,朝廷在建设中,征召徭役,即便不给百姓工钱,也至少,要管百姓的日常饮食。”

    徭役制度,对百姓太苛刻了。

    建设铁路,又是强度很高的劳动。

    他无法改变朝廷的徭役制度。

    但,想给百姓争取一点利益。

    比如,不要再让百姓,自己携带食物了。

    他当过农民,参加过徭役,知道,徭役一分钱也挣不到,还要自带吃食,对百姓的负担有多大。

    朱标眉头紧拧。

    为百姓提供吃食,他倒并不在意。

    朝廷这些年的粮食储备,这点消耗,根本不是负担。

    可……

    三百万迁民!

    胡惟庸、吕本等人的脸色也十分凝重难堪。

    人口!

    这是朱四郎燕华发展最大的制约。

    要知道,即便现在,燕华总人口,也不过刚刚超过四百万罢了。

    一旦再给他三百万。

    十年之内。

    依着燕华的医疗条件,恐怕总人口就会突破一千五百万!

    朱棣知道,这个条件,一定很难让朱标接受,继续加码:“一旦征召徭役,青壮劳力离开,必然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为解决这个问题,燕华可以无偿向征召徭役的村庄,提供一批畜力播种机、联合收割机,而且,参与铁路建设的百姓,拥有优先迁民燕华的权力!”

    “王爷……”叶茂开口,这条件实在是太优惠了!

    朱棣抬手制止叶茂。

    眼睛紧盯朱标……

    大哥会答应吗?

    赚不赚钱无所谓,只要大哥肯答应,给他三百万迁民名额。

    就算是免费为大明承建大十字铁路计划,他都敢答应。

    之所以没有直接把这条底线说出来,是怕把大哥吓到,反而让大哥疑神疑鬼,缩回去。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