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十朝代在线阅读 - 第三章伍子胥

第三章伍子胥

    伍子胥,生于公元前559年,死于公元前484年,活了75年,本名伍员,又名伍子胥。今湖北监利县人,也有人说是安徽全椒县人。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曾任吴国大夫。

    伍子胥本为楚国人,他的家族在楚国也是一个大家族,父亲伍奢曾在楚平王时期任太傅一职,后来被jian人陷害,伍奢和伍子胥的兄长伍尚一同被杀。伍子胥在父亲朋友的帮助下逃出了楚国,背井离乡的伍子胥听闻吴王阖闾正在招贤纳士,就去投奔吴王。伍子胥很快就受到阖闾的重用,伍子胥在吴国期间主持修建了姑苏城,即现在的苏州城。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和孙武一同破入楚国都城,伍子胥为了给自己的父兄报仇,掘开了楚平王的坟墓,愤怒的伍子胥对着楚平王的尸体实行鞭尸,用皮鞭打了三百下才罢休。吴王重用伍子胥和孙武军事大家,才能破大楚,败强齐,夫差成为春秋一霸。

    后来伍子胥和吴王夫差的关系越来越差,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数次进谏,没有杀死勾践,后来吴王夫差和伍子胥又在攻齐还是灭越的问题起了争执,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坚持先攻打国力强大的齐国。

    最后,夫差又听信谗言,误认为伍子胥暗中投靠了齐国,夫差赐给了伍子胥一把宝剑,让其自杀。伍子胥在自杀前曾对下人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双眼挖下放在国都的大门之上,我要亲眼看着吴国灭亡”。

    果然,九年后,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率领三千越甲偷袭吴国国都,吴国被灭。

    提到孙武,很多人都会想到《孙子兵法》和武圣,比起孙武来说,伍子胥就要低调了好多,其实他也写了一部很著名的兵书叫做《伍子胥》,只不过现在已经绝迹。

    孙武,《孙子兵法》的作者,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齐国人,后来到吴国,向阖闾进献自己所著的《兵法十三经》,受到吴王重用,最后率领吴国大军和伍子胥一起攻入楚国国都。孙武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他晚年所整理的《孙子兵法》,这部兵书流传到现在,被翻译成十几国语言,还被现在很多国家奉为军事经典,也被很多军事研究机构参考研究。

    伍子胥和孙武是同时代的同国家的成就差不多的人物,但是为什么后世孙武的知名度要比伍子胥高这么多

    一是因为后世历史对于伍子胥的偏见较大,由于伍子胥鞭尸楚平王的举动,在当时被很多文人不能接受。所以后世史书著作者对于他很难做到公正的评判,再者他最后是被吴王夫差以叛国罪处死的,那么在吴国的史书之上,肯定会尽量地丑化他,才能让当时的吴王开心。

    二是孙武最后是自然死亡,他在帮助吴国取得大胜之后,就辞官归隐了,开始安心的整理自己这一生的所学,这才给后世留下了一部经典的兵法著作。反观伍子胥,开军事取得巨大成就之后,开始进军政治,做了夫差的辅政大臣。但是长期混迹军旅的他,不太了解真正的为官之道,不能很好地“左右逢源”,这才导致后来的下场凄惨。

    其实,伍子胥和孙武到底谁更厉害,我们就要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比较。在生存之道上,孙武比伍子胥要厉害的太多,这从两人的结局下场就能看出。但是要说军事政治成就,孙武比起伍子胥就要略输一筹,《孙子兵法》里的很多理论的修改和完善,都是孙武和伍子胥共同指挥军队时所做的。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赐剑伍子胥,令他自刎。抱着怒其不争的愤怒,伍子胥自刎而亡。死前他曾要求下人将他的眼珠挖下放在国都大门之上,他要看着吴国灭亡。听到这条消息的吴王夫差非常的气愤,五月初五这天令人将伍子胥的尸体扔到钱塘江中喂鱼。

    为吴国立下不世之功的伍子胥为什么会被夫差赐死,死后还没能留下一个全尸,原因有三:

    一是伍子胥拥有着不世之功,就是所谓的功高盖主。吴王阖闾在死之前,传位给了夫差,又给了伍子胥吴国的最高爵位,封为相国公,嘱咐他辅佐夫差。夫差即位后,伍子胥也能尽心尽力的辅佐他。但是面对着伍子胥,夫差总是有着说不出的压迫感。夫差是一个有着才华的统治者,他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他又是一个非常自负的人,伍子胥和夫差在一些政治军事有着很大的分歧。尽管伍子胥没有不臣之心,但夫差不会这么想的,任何一个统治者对自己的位置是非常敏感的,会尽一切手段来灭杀威胁自己地位的因素。

    二是伍子胥的个人性格使得他被夫差杀死。伍子胥虽然文武全才,但是他的成就多集中在军事之上,长期混迹于军旅之中,他就有了武人所有的那种耿直。有时候会和夫差因为朝事争吵起来,这让刚刚即位的夫差感到很不舒服,

    三是小人作祟,伍子胥在苦劝夫差先灭越后伐齐无果后,被夫差派去出使齐国。出使齐国的伍子胥预见到了吴国的灭亡,为了保存家族的香火,他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齐国的好友。这件事被一个叫伯嚭的人知道,他将此事报告了夫差,并告诉夫差伍子胥早已投靠了齐国,愤怒的夫差最终赐死伍子胥。

    春秋时期为报仇而发动灭国大战的只有伍子胥,伍子胥因为父兄被冤杀而逃亡到吴国,借助吴国的力量几乎灭掉楚国,鞭尸泄愤从而完成自己的复仇大业,伍子胥在春秋末期是极为明亮的一流军事和政治天才,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纵观他的一生称得上知己的只有两个人,一人是他的朋友,帮助他完成灭国复仇,另一人是他的对手,让他的人生结局充满悲情色彩。

    孙武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著有兵法十三篇,在伍子胥的大力举荐之下孙武得到了吴王阖闾的重用,在伍子胥和孙武的辅佐下吴国过制定了西破强楚,南服越国,北上图霸中原的大战略,而西破强楚是首要任务,伍子胥和孙武联手进行扰楚和疲楚的行动让吴国在和楚国的对决中渐渐掌握主动权,六年之后伍子胥和孙武率领吴军对楚国进行灭国大战,五战五捷,创造了三万对战六十万而大获全胜的辉煌战绩,纵观整个春秋时代只有吴起指挥的阴晋大战以五万对战秦国五十万的战绩能够稍稍遥望一下伍、孙二人的项背,之后还是伍子胥和孙武二人对越国进行作战,迫使越王勾践俯首称臣,吴国从此成为春秋时代的后起之秀,成为一代霸主。

    伍子胥和孙武二人在军事上有着很强的默契,正是他们的相互了解使得在对楚作战中吴国虽然兵力上处于弱势,但是能够取得全胜,也就是在孙武的帮助之下伍子胥得以五战而灭楚,将杀父仇人楚平王挖坟鞭尸,完成了复仇的目的。伍子胥和孙武二人算是英雄相惜,伍子胥举荐孙武,孙武助其复仇,伍子胥是军事和政治大才,而孙武更是军事奇才,也只有孙武这样的大才才能够成为伍子胥的知己。

    说伍子胥和勾践是对手很多人相信,要说他们是知己估计很少有人会同意,但是对比他们的经历我们会发现他们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首先那就是他们都是背负着仇恨的人,伍子胥是父兄的血海深仇,勾践是灭国之恨;另一方面那就是他们都是非常执着的人,而且能够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勾践作为一国之主甘愿作为奴仆侍奉吴王,承受着他人的羞辱,回国后更是卧薪尝胆,放弃了国君该有的尊荣生活,勾践的心志确实是非常人所能比的,而伍子胥在逃亡的过程中历尽艰辛,过昭关时因为一时不能够通过居然一夜之间白头,伍子胥的复仇之心可见一斑;还有就是他们都是以灭国作为自己的复仇目标,伍子胥在得知父兄被杀的消息后立誓要覆灭楚国,越王勾践在宣布臣服吴国前就和文种等人定下了灭吴的目标。

    总的来说他们都是背负仇恨励志复仇而且心志坚强的人,这也是为什么在灭越之后伍子胥一再建议吴王杀掉勾践的原因,而且在勾践归国后伍子胥时刻提醒吴王要防备越国,因为有着相同的际遇所以他很了解勾践,同样勾践也很了解伍子胥,知道吴国要是有伍子胥这样的人物他的灭吴大计就不会成功,便不断收买吴王宠臣来构陷伍子胥,最终导致伍子胥赐剑了断。

    如果说孙武是伍子胥朋友型的知己的话,那么勾践就是对手型的知己,作为朋友尤其是有着同样才能和志趣的朋友自然很容易成为知己,但是要说真正的了解自己的还只能是对手,因为对手无时无刻不在研究着你,有很多时候对手比本人更加的了解自己,历史上的对手成为知己的不在少数,比如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和司马懿,而伍子胥的两位知己有着不同的归宿,孙武在伍子胥被杀后看到了吴王将来的失败,便归隐著书,而勾践则是再接再厉一战弱吴二战灭吴,完成了自己的复仇目标,取代吴国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位霸主。

    吴国霸业的建立,自然离不开孙武的赫赫战功,曾经疆域并不辽阔的吴国,却因为吴王阖闾迈上新的征程,然而同样也因为阖闾,为将来的吴国埋下祸根。很显然,在整个吴国的称霸过程当中,孙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但是后来吴国对于楚国的战略行动,就不得不提及伍子胥。

    当时伍子胥逃离到吴国之时,除了带着杀父之仇的滔天怒火,还有关于楚国的战略布局,军事机密,显然能快速打败楚国也就不足为奇了,有孙武就足够称霸,那么在孙武、伍子胥联手之下,显然收了楚国也不在话下,但是为何最终却被残楚绝地反击呢?难道真的是因为骄兵必败吗?

    确实,本来强大如斯的吴国,再有了伍子胥的加盟,显然消灭楚国不在话下,但就是因为当时伍子胥参与这场战争目的并不单纯,所以也进一步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伍子胥之初奔吴,说吴王僚以伐楚之利。公子光曰:“胥之父兄为僇於楚,欲自报其仇耳。未见其利”

    很显然,只要是明眼人一看便知,当时的伍子胥主要目的是报仇雪恨,后来的事实也证实如此,确实在伍子胥的带领下,吴军很快便攻破了当时楚国的都城,但是此时的伍子胥就开始忙着处理旧恩怨了,近乎丧失理智,不仅将过世的楚平王鞭尸300下,而且也纵容手下的将士为非作歹,却不想这时的楚昭王无奈之下已经到秦国求援。

    得到秦国增援的楚昭王,利用自己和吴军交手的经验,先让夫概率军乘胜追击,却不料早就秦军早已经有所准备,刚开始还窜逃的楚军,瞬间与秦军形成合围之势,给了当时心高气傲的吴军沉重一击,也此时的伍子胥忙着复仇,孙武也并未料到楚军会来这一手,没过多久,楚军再次上演同样的套路,再次力挫夫概大军,在灭吴军威风的同时,也数倍提升了楚军士气。

    这场吴楚之争,吴王阖闾就是为了称霸大业,战神孙武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伍子胥说白了就是为了自己的复仇计划,但是接下来关于战后的权力斗争,才是最为致命可怕的,忙着接收胜利果实的吴王阖闾,不仅霸占了楚昭王的夫人,而且同伍子胥一般,以胜利者的姿态,不顾一切将楚国旧臣百姓置于水深火热之中。

    孙武辅佐吴王破楚,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与此同时对于吴王与伍子胥大破楚都之后的所做作为也感到不齿,或许是为了远离世俗纷争,没多久后就自此销声匿迹,楚国的现状,让吴王及其下属都已经认为大局已定,但是此时的夫概却憋了一肚子火,被秦楚联军打败不说,给吴王阖闾汇报战况,本想求援,却不料被吴王阖闾怼了回去,还骂他无能,这事岂能忍?

    抢先一步回到吴国的夫概,借势自立为王,而当时在楚都的吴军,太过于嚣张跋扈,引起楚国百姓的全体抵抗,反而需要面临巨大的压力,吴军成为楚国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阖闾等人也没办法继续待下去,只能战略性撤退,但是此时的阖闾却怎么也没有想到将面临无家可归的局面。

    孙武英明一世,但却因为吴王阖闾一事头昏脑热,让孙武成了间接帮凶,尽管伍子胥为了复仇,做一些报复之事情有可原,但是太过于小心谨慎的的他,对于楚国遗留百姓的精神迫害确实最惨无人道的,公然羞辱当时诸多士大夫的女眷们,丝毫不念旧情,也忘记了自己曾经楚人的身份。

    事已至此,吴楚一战也成为强吴最后的辉煌,‘虎落平阳被犬欺负’而此时的吴国也不例外,曾经他们不屑一顾的越国,这时候也来给吴国来了临门一脚,诸事不顺的吴王阖闾,回到吴国一方面要处理内部叛乱,另一方面还要提防越国偷袭,而此时的秦楚联军,已经顺利收复被攻陷的楚都。

    夫概作为吴王阖闾的弟弟,没有号召力那是假的,何况吴王阖闾的在楚都的作为,自然不是那么得民心的。

    阖庐弟夫概见秦越交败吴,吴王留楚不去,夫概亡归吴而自立为吴王。阖庐闻之,乃引兵归,攻夫概。夫概败奔楚。

    吴楚之战暂时告一段落,吴王阖闾在攻越途中,中箭伤亡,随后阖闾之子夫差即位,而后来伍子胥曾多次告诫吴王夫差,要及时亡羊补牢,处理越王勾践,但是夫差就是不听从,反而听信他人谗言,让伍子胥自杀,临终前的伍子胥,甚至发下毒誓,挖出他的眼球,他要看着吴国的败亡,果不其然,九年后得以应验。

    冤冤相报,何时能了?伍子胥为了杀父之仇,怂恿爆发吴楚之争,尽管但是伍子胥成功复仇,但是处理方式太过于极端,反而激发民怨,最终导致被群起而攻之,也因为越国的偷袭,导致吴王阖闾秋后算账,哪里曾想到,一代霸主吴王阖闾因为脚趾中箭,最终伤亡。这一下越国与吴国又因为杀父之仇结下梁子。

    吴王夫差确实不负众望,同样也完成父亲遗愿,攻破越国报仇雪恨,还囚禁了越王勾践,此时伍子胥同样要求别留活口,要下死手,而此时的夫差显然不愿意再受伍子胥掣肘,重蹈覆辙,但是九年后,他也终于认清现实:

    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刚开始,种种迹象表明,胜利的天平是向吴王阖闾倾斜的,但是就因为人性使然,最终一步步将整个吴国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贪心就是整个吴国败亡的最大根源。尽管有孙武,伍子胥坐镇,也终究抵不过人心险恶。

    伍子胥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盗掘者,源于其出走吴国之前,与楚平王结下的仇恨。《左传》记载,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伍子胥被迫出逃吴国,发誓要搞垮楚国,以报杀雪恨。公元前506年,在孙武攻破楚国城池,成全吴王“春秋五霸”地位后,伍子胥也寻得了弑父兄之仇的机会。据说入楚后的伍子胥最想干的第一事,就是找到死去不久的楚平王陵墓。开始找了一天也未找到,原因是当年楚平王为防止陵址被人知晓,下令把参与修陵的工匠全杀掉了。

    经一个侥幸逃脱的老工匠指点,伍子胥顺利掘得楚平王陵,把他的尸体挖了出来,用鞭子抽打解恨,一直抽了三百下才住,此即“鞭尸三百”典故。另有一说,伍子胥抓到了楚平王的儿子楚昭王,对其进行严刑拷打,逼他说出了父陵的下落,伍子胥方得手。

    伍子胥作为一个外来户,在短短几年帮吴王阖闾上位,并凭他的才干和智谋给吴王阖闾挣了个家大业大,在阖闾感染破伤风将死的时候,还为夫差争取了太子之位。按理,这样的大恩大德,吴王夫差这位小同志应该抱着他的大腿喊不是亲爹胜是亲爹才对呀,可为什么伯嚭几句话,就让夫差对他起了杀心呢?

    在阖闾攻打越国的时候,由于轻敌,不小心被灵姑浮砍伤了脚趾,感染了破伤风,临死的时候,将夫差交托给伍子胥,希望他能辅佐夫差继续称霸。

    此时的夫差,并不是阖闾最喜欢的太子,自从太子波病逝后,阖闾迟迟没有落实接班人,夫差的太子之位是伍子胥争取来的,按理这两个人连手做搭档是连磨合期都不需要了。

    可是老臣新君的搭档就是权力的平衡,往往结局出人意料,伍子胥这种眼光如炬的人居然看不破,也颇有些让人费解。

    夫差起先的确是对伍子胥感恩戴德,还说要分一半的土地给伍子胥。不过伍子胥拒绝了,对伍子胥而言,自己身负辅佐新君的重任,一定要助夫差夺天下才是自己的本份。

    问题是伍子胥总像老母鸡护崽一样,事无巨细处处叮咛,夫差显然是个叛逆青年,总想凭自己的才华一展身手,面对伍子胥什么都过问什么都建议的局面,作为一国之君自然有处处被管束的感觉,这让夫差很是反感伍子胥。

    矛盾发生在大败越国俘虏勾践后,伍子胥坚决要夫差永绝后患,并一举灭掉越国。此时的夫差正沉浸在喜悦中,一听伍子胥又指手画脚,就心生不悦,可是伍子胥还偏要不停地劝谏,真真让夫差不高兴,不高兴的结局就是你说东我就偏朝西,要不国君还要听一个大臣的,岂不是反了吗!

    夫差和伍子胥这种暗地里的较量,被jian臣伯嚭发现了,伯嚭早就妒忌伍子胥了,趁此机会在夫差面前好一顿挑拨,就连伍子胥送儿子出国也成了卖国贼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