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在线阅读 - 第174章:煌煌巨作,《本草纲目》。(求订阅)

第174章:煌煌巨作,《本草纲目》。(求订阅)

    第175章煌煌巨作,《本草纲目》。

    “同学们好。”

    “老师好。”

    “请坐。”

    第三节课。

    江宁明显放松了许多。

    看着一众学子,江宁说道:“今天我们这节课讲一位医生,李时珍。”

    “相信大家也查阅过一些资料,知道李时珍是谁。李时珍是明代的一位医生,他只考中过秀才,没有中过举人,更不是进士,所以他也没有当过官,他就是普通的一小老百姓。或者说,比之普通小老百姓要好一些。但对于几千年历史而言,像这样的医生,也不会被太多的史官关注。”

    不只是这个世界。

    前世也是如此。

    前世史书上对于李时珍的介绍也没有太多。

    当江宁将一个表格例出来时,台下一众学子都是叫了一句。

    但光每一种本草,要将他彻底了解清楚,亦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

    江宁却是又讲了一个故事:“又有一天,李时珍正在诊病,突然一帮人闹闹嚷嚷地拉着一个江湖郎中涌进诊所。为首的年轻人愤愤地告诉李时珍,他爹吃了这江湖郎中开的药,病没见好,反倒重了。他去找他算账,郎中硬说药方没错。让李时珍给看看。说完把煎药的药罐递了过来,李时珍抓起药渣,仔细闻过,又放在嘴里嚼嚼,告诉他这是古医书上的错误,《日华本草》的记载把漏蓝子和虎掌混为一谈。众人慨叹了一阵,只得把江湖郎中给放了。”

    仅仅只是听江宁的讲述,他们便知道,这是一部宏篇巨作。

    很多时候是因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进而出错。

    “那就写一本书,将前人的错误指证出来。”

    可是。

    也许李时珍并不是医术最高明的一位医生。

    27年虽然是一个冰冷的数字。

    ……

    “李时珍先生用了多少年时间创作这一部作品?”

    “又有一天,有家药店老板的儿子大吃大喝后,纵身翻越柜台,请李时珍诊脉,李时珍告诉他,小兄弟,你活不了三个时辰了,请赶快回家去。众人都不信,那个药店老板的儿子更是大骂不止。果不其然,不到三个时辰,这个人便死掉了。原来是此人吃饭过饱,纵身一跳,肠子断了,内脏受损。”

    说到这里。

    这一部作品就像徐霞客游记一样,如此的光芒璀璨。

    看起来。

    更不用说。

    不等众人回话。

    确实。

    因为担任过御医,所以有一些介绍。

    可是。

    明代不但没有互联网,整个的交通与信息传递都非常困难。

    但27年,却是一个漫长的岁月。

    现在有多少医生,不但没有责任感,而且医术也不见得高明。

    这位同学摇了摇头。

    “那这本书在哪?”

    江宁说道:“不过虽然如此,李时珍却是毅然挑起了这样的一幅重任。他准备修一部时代最为完善,最为准确,最为系统的一部本草类医书。为了更为方便传播,也更容易大家记忆。李时珍打破了自上古以来,沿袭了一千多年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把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莱、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共16部,包括60大类。”

    江宁点头:“但明代可没有互联网。”

    这也是为什么古书上会有不少出错的地方。

    “我的天,这也太庞大了吧。”

    每一个元素,哪怕穷其一生都没能完全研究得透。

    有的。

    不只是一辈子。

    当江宁讲到李时珍为了检验草药的特性,竟然亲自尝试时,众人对于李时珍便佩服起来了。

    每一类下面的本草,又系统地记述了各种药物的知识。包括校正、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录、附方等项,从药物的历史、形态到功能、方剂等……等等。

    “如果是我,我可能会将碰到的这一些情况发到网上,让行业内进行纠正。”

    “这个是好的。”

    江宁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表格。

    “27年!!!”

    众人还真想不到太多了。

    在各部之下,则是分类。

    但对于江宁来说。

    他的价值比之《徐霞客游记》还要大。

    这也是不少人查阅资料,对于李时珍的初步印像。

    不过史料当中,也仅仅只写到这。

    但笑过之余。

    同样也是值得众人尊敬的医生。

    一众学子无奈的摇了摇头。

    别看元素周期表只是按上面分类,介绍了一系列的元素。

    上述李时珍这一些经历,史书上是有记载的。

    说到《本草纲目》,这又是一个故事。

    但李时珍,就是要将这种不可能化为可能。

    或者说,已经做得足够好了。

    “好吧。”

    “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明代不比我们现在。我们现代只要有互联网,有的只是一搜,一切都出来了。可在明代,交通如此不方便,信息如此闭塞。有的一些草药,连李时珍他自己都没有见过。甚至,哪怕我们有互联网,我们的信息无比的畅通,但是,也不见得我们之前梳理的草药没有问题。所以,要想完全的弄清楚这一些草药的各类特征,哪怕有的只是一种药材,都得花无数的时间。”

    这有一些像元素周期表一样。

    江宁点了点头:“这位同学说得好,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可是,你知道中华草药有多少种吗?”

    对于个人来说,27年,就是一辈子。

    “呃……这个不知道。”

    “江宁老师,这部作品叫做什么名字?”

    有的确实是因为水平方面出错了。

    医生医术高明,有责任感……难道还需要其他的品质吗?

    这不是已经够了吗?

    当时,有人说,北方有一种药物,名叫曼陀罗花,吃了以后会使人手舞足蹈,严重的还会麻醉。李时珍为了寻找曼陀罗花,离开了家乡,来到北方。终于发现了独茎直上高有四五尺,叶像茄子叶,花像牵牛花,早开夜合的曼陀罗花,为了掌握曼陀罗花的性能,亲自试吃,并记下了“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证实了单独使用大豆是不可能起解毒作用的,如果再加上一味甘草,就有良好的效果。”

    这放在古代,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还不只。

    甚至。

    这一句让全场大笑。

    也许对于史官来说,不为皇家办事,没有当什么官,那就没有太多值得记载的。

    一边说。

    “因为有名医父亲的教导,加之李时珍在医学这一块天赋奇高,所以20多岁的时候,李时珍的医术就已经非常高超了。明世宗嘉靖30年,李时珍这一年33岁。富顺王朱厚患了重疾,一系列名医都没治好。有人推荐李时珍,李时珍很快就将富顺王朱厚的病给冶好了。至此,李时珍名声大显,后来他又被楚王请到王府,兼管良医所事务。再后来,又被推荐到太医院工作,三年后,再次被推荐上京担当御医。”

    虽然本草不比元素。

    后面呢。

    而是史书并没有记载李时珍之后的事迹。

    在这里面还有一千多种。

    不看不知道。

    看着众人期待的眼神,江宁说道:“本草纲目虽然是一部作品,但却内容庞大,全文加在一起将近200万字。各位同学,200万字别说是对于明代了,就算是对于现代来说,也是一部长篇巨作。可是,以明代当时的雕刻水平,要想雕刻这一部宏篇巨作,那将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哪怕这一部作品在医学上价值不大。

    对于此。

    接着,江宁继续说道:“40岁时,李时珍辞去了御医的工作,他回到家乡创立了东壁堂,并坐堂行医。一天,李时珍来到湖口,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而棺材里直往外流血。李时珍上前一看,见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鲜血,于是赶忙拦住人群,让抬棺材的人停下来,众人听了,面面相觑,不敢相信。李时珍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反复劝说,终于使主人答应开棺。先是进行了一番按摩,然后又在其心窝处扎了一针,不一会儿,就见棺内的妇人轻轻哼了一声。不久之后,这名妇女又顺利产下一个儿子,原来这名妇女是因难产而陷入假死。”

    但是。

    只是。

    如果不是因为李时珍作了一部神作,估计李时珍是谁大家都不知道。

    比如草部,他又分为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类、杂草等十一类。

    台下一众学子激动的问道。

    没有并不是说李时珍不在了。

    是的。

    “当看到这一些,李时珍却是深刻的明白了。中国地貌非常之大,各种古书记录草药,以及医生对于草药方面的识别这一块上,都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有的因为两种草药的名字一样,进而医死了人。有的虽然草药的名字不一样,但他们的长相一样,抓错了药,也导致出了许多的问题。”

    众人咂舌。

    不需要江宁解释。

    但是。

    其实前面李时珍的一些事迹,才是没有太多值得记载的。

    “江宁老师,我觉得应该还要有微笑。”

    “这本书啊……”

    这样的一部恢弘巨作,光靠李时珍一人是完成不了的。

    “李时珍出生于湖北,他的祖父是一位草药医生,他的父亲李言闻是当时的名医。不过虽然是名医,比起出仕,医生的地位并不高。所以开始的时候,李言闻并不想李时珍学医,想让他考取功名。因为李时珍幼年读书读得非常好,14岁的时候,李时珍就考取了秀才。可李时珍对于功名并不是很感兴趣,在他连续三次会试落榜之后,他便弃儒学医。”

    江宁却是说道:“我应该说,医生除了这一些,是否会有更高的追求?”

    但他,一定是一位负责任的医生。

    “不久,又有一位医生为一名精神病人开药,用了一味叫防葵的药,病人服药后很快就死了。还有一个身体虚弱的人,吃了医生开的一味叫黄精的补药,也莫名其妙地送了性命。原来,几种古药书上,都把防葵和狼毒、黄精和钩吻说成是同一药物,而狼毒、钩吻毒性都很大。”

    江宁停了一下,转头看向众人:“各位同学,如果是你们,们碰到这种情况,你们会怎么样?”

    “从李时珍1552年着手编写,到1578年,李时珍用了27年。”

    虽然他们并不知道《本草纲目》具体的价值。

    这同样不是江宁要说的重点。

    “明代之前,有记载草药1500多种。每种的名字,特性,药理,体貌……又都完全不一样。而且,如果你要作书的话,你必需将这1500多种草药每一种都重新梳理一遍。因为,在这里面很有可能就有记载出错,最后导致医死人的情况。”

    “叫做本草纲目。”

    江宁继续说道:“虽然亲自尝试草药,这是对于病人负责,也是体现大医精诚之心。但这也只能说明,李时珍是一位很有责任感的医生。可是,当一位医生,仅仅只是有责任感就够了吗?各位同学,你们觉得,医生除了医术高明,有责任感之外,他还需要有什么样的品质?”

    “可纵然如此,李时珍仍然与徐霞客一样,散发出了他的光彩。我们还得从头开始说起……”

    那就没有了。

    他们又哪里不知道这样的规模有多大。

    “上面这两则故事,只不过是证明李时珍的医术。这不能算得了什么,因为,在历史当中,有不少介绍一些神奇医术的。甚至,还有许多比之李时珍还要神奇。但李时珍与其他的医者不一样,这里的不一样,比得不是什么医术高低。李时珍除了医术高明之外,他对于草药亦是非常的关切。

    众人对于李时珍终于有了一个全新的印像了。

    这时又有一位同学说道。

    表格之首例出了水,火,土,金石……等各部。

    这一部作品,除了李时珍编著之外,他的弟子,他的儿子……等等一系列人,都参与了编著。

    这时一位同学举手回答。

    如果江宁只讲李时珍是一位有名的医生,或者是一位医术很厉害的医生,估计大家不感冒。

    “李时珍成书之后,他找到了当地最大的书商。书商老板看过《本草纲目》之后,无比之欣赏。并叹为惶惶巨作。可虽然如此,因为要出版这样的一部巨作,哪怕就是出版100套,他们都要巨亏。最终,这位当地的最大书商拒绝了李时珍的出版。”

    江宁叹了一口气。

    然后很是“有意的”对着众人说道:“有的时候啊,不是什么作品,他都能传下来。也不是什么巨作,他都能有一个好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