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国色芬芳在线阅读 - 卖花女三十九

卖花女三十九

    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但在历史文献中却找不到踪迹。专记越史的《国语·越语》、《越绝书》、《史记·越世家》以及《吴越春秋》、《史记·货殖列传》均不见范蠡与西施的恋爱关系。从史实考察,范蠡为“南阳五圣“之一,故里在楚国三户(今河南南阳淅川县),西施家住越国诸暨苎萝村(今绍兴诸暨苎萝村),年轻时范蠡与西施都没离开过家乡,不可能有见面的机会,更不能成为情侣。范蠡入越后,身居高官,也不可能去诸暨去见浣沙女西施。勾践为了腐化吴王夫差献美女西施、郑旦于吴,此时范蠡有见到西施的机会,但范蠡也不会从中插上一脚,去和西施谈恋爱。

    是谁把西施献给夫差的,史书记载不一。《越绝书》说是文种送去的,范蠡就成了局外人。《吴越春秋》说是范蠡送去的,在此国难当头之际,范蠡只会敬佩西施为国献身精神,哪里还有心思去和西施谈恋爱。但小说戏剧为什么把范蠡与西施的关系,描绘的那样情意绵绵,温情脉脉、难舍难分、甚至还说范蠡离越后,携带西施遨游四海。笔者认为这主要是文学家们对西施的同情,想给西施找一个理想的归宿,而这个理想的归宿,则非范蠡莫属,但这只能是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据史书记载范蠡确实有一位夫人,生了三个男孩,但这位夫人绝不是西施,尽管我们在感情上希望她就是西施。基于同样感情,希望戏剧中范蠡与西施的情侣关系,永远演下去,小说中的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永远传下去。

    臧励龠乐的《中国人名大辞典》设有“西施“条目,说“越王勾践败于会稽,范蠡取西施献于吴王夫差。吴亡,复归范蠡,从游五湖,或云吴亡,沉西施于江,以报鸱夷,未知孰是。“这是根据传说而采取存疑态度。其实由于史书没有明确记载,西施的归宿也只好千古存疑了。

    西施故里萧山区历史学会副会长史文慧认为:西施、郑旦,实为一人。

    越国美女西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是,《春秋》、《左传》、《史记》等均未载其人其事。先秦诸子虽有言及西施者,也仅为片断:

    “是故,……西施之沉,其美也;“(《墨子·亲士》)

    “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孟子·离娄》)

    “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庄子·齐物论》)

    ……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只提到西施一人。

    《越绝书》、《吴越春秋》把西施说得来历分明,但古籍是没有标点的,后人把两书中的“西施郑旦“判为二人,误传至今。

    南朝梁史学家刘昭引古本《越绝书》移注于《后汉书·郡国志》“余暨“条下,云:“余暨,西施之所出。“

    《绍兴姒氏世谱》中,有越王勾践“事吴以珠玉,奉以西施。“的记载。

    是谱成书于北宋之前,尊大禹为第1世,勾践为44世。卷首有北宋名臣范仲淹(知越州事)和南宋状元王十朋(越州佥判)写的序,十分稀见,非常珍贵。

    北宋丞相韩琦曾孙、端明殿大学士韩膺胄在《三溪忟》中说:“相国范少伯访西施之家,得采薪者之女,姓郑名旦字夷光者(父姓郑,母姓施),入选吴宫……“

    长期经营诸暨“西施殿“的晚清举人陈蔚文(诸暨人)说:“西施郑旦实为同一人。因西施母姓施,父姓郑,乃施家之赘婿。“(郑逸梅《艺林散叶》)。

    由上征引所知,西施、郑旦,实为一人。

    轶事典故

    沉鱼之容

    西施天生丽质,婀娜迷人,浣纱时鱼见其美而忘记了游水,渐沉于水底,故誉其有“沉鱼“之美。

    事实上,“沉鱼落雁“是个成语,通常认为出自《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原意是说动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

    也有人认为唐代宋之问歌咏西施的《浣纱篇》:“鸟惊入松萝,鱼畏沈荷花。“是这个成语的出处,故认为沉鱼代表西施。

    东施效颦

    《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西施浣纱石

    诸暨城南苎萝山下,临江濒水有一方石。绝代佳人西施,与这块方石有不解之缘。据说,只要西施去浣纱,方石就会自动沉浮,水浅则沉,水涨则浮,使她浣起纱来,舒服省力,恰到好处。站在方石上浣过的纱,洁白光亮,柔软舒展,还有异香。

    西施卖相

    据说,当年越国选美,西施名列榜首。在进京途中,行人争相围观,结果造成交通堵塞,寸步难行。护送西施的越国相国范蠡,见此盛况,心生一计,索性叫西施住进路旁旅社的一幢华丽小楼,而后四处张榜:欲见美女者,付金钱1文。

    告示贴出,四下轰动。西施登上朱楼,凭栏而立,飘飘然似仙女下凡。观赏者排成长龙,为一睹西施芳容,慷慨解囊,有的竟付两三次之多,真是百看不厌。3天下来,范相国所得金钱无数。进京后,他把这些钱都交到国库。西施因此仰慕范蠡的才智和品德,两人遂结为生死之交。范蠡的举措,不折不扣地为后代的“美女经济“开了先河。

    西施与珍珠

    珍珠被人类利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传说她是西施的化身。

    西施本是月宫中嫦娥的掌上明珠,她奉玉帝之命,下凡来拯救吴越两国黎民百姓脱离连年战乱之苦,珍珠便是她的化身。

    原来嫦娥仙子有一颗闪闪发光的大明珠,十分逗人喜爱,常常捧在掌中把玩,平时则命五彩金鸡日夜守护,唯恐丢失。而金鸡也久有把玩明珠的欲望,趁嫦娥不备,偷偷将明珠含在口中,躲到月宫的后面玩赏起来,将明珠抛上抛下,煞是好玩。但一不小心,明珠从月宫滚落下来,直飞人间。金鸡大惊失色,为逃避责罚,也随之向人间追去。

    嫦娥得知此消息后,急命玉兔追赶金鸡。玉兔穿过九天云彩,直追至浙江诸暨浦阳江边上空。正在这一天,浦阳江边山下一施姓农家之妻正在浦阳江边浣纱,忽见水中有颗光彩耀眼的明珠,忙伸手去捞,明珠却像长了翅膀似的径直飞入她的口中,并钻进腹内。施妻从此似有了身孕。

    一晃十六个月过去了,女子只觉得腹痛难忍,但就是不能分娩,急得她的丈夫跪地祷告上苍。忽一日只见五彩金鸡从天而降,停在屋顶,顿时屋内珠光万道。恰在这时,只听哇的一声,施妻生下一个光华美丽的女孩,取名为西施。故有“尝母浴帛于溪,明珠射体而孕。“之说。

    西施长大后,化解了吴越两国的仇怨之后,就化作珍珠留在人间,为黎民百姓的健康长寿、养颜美容继续做出贡献。自此诸暨变成了世代养殖珍珠之乡而驰名中外,这一传说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美中不足

    西施大脚。素有“沉鱼“之誉的西施虽然美丽,但有一个美中不足,就是脚比一般女孩要大,于是她想方设法地掩盖这个缺点,因为她喜欢跳舞,所以她经常穿长裙,又为自己特制了一双木屐,腰间系一串铃铛,结果因为鞋子高了一块,不但看不出来脚大,还因为走路时左右摇摆,加之长裙飘飘,反而格外地突出了娉婷身材,翩翩风姿。

    沉江泛舟

    吴国灭亡以后,越王因为西施的美貌想要将她留在身边,越后和范蠡坚决反对,他们要越王吸取吴王教训,不能被美色诱惑。越后借口西施是“祸国之女“,派人将其杖责一百,裹入袋中沉江,范蠡则事先驾舟等候在附近,暗中打捞了布袋,解救了西施后一起出走。

    西施与舞蹈

    西施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之一,也是人们所熟悉的著名美人计的主角。但是大家并不一定知道西施同时还是历史上著名的舞蹈家。西施是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著名的宫廷舞蹈家。越王勾践为了颠覆吴国的政权,设计把美丽的西施姑娘当作礼物送给了吴王夫差。

    吴王首先为西施的美貌所倾倒,当知道西施擅长舞蹈时,命人将御花园的一条长廊的地下挖空,然后放进大缸(如同现代的共鸣箱),上面再铺好漂亮的木板。西施在裙边缀满了小巧的铃铛,穿上木屐,每当她的木屐在地板上跺步时,脚下就会发出有节奏的“叮叮塔塔“的回声,裙边的小铃铛也会跟着响起“叮叮铛铛“的清脆悦耳声音,加上她的美貌和优美的舞姿,迷倒了吴王。吴王拥着美人把西施跳的舞蹈称为“响屐舞“,并把这个长廊命为“响屐廊“。

    西施舌

    有一种名叫“西施舌“的菜式,是一种叫“沙蛤“的海产壳类做成的。这种非蚬非蚌的贝壳类,呈厚实的三角扇形,小小巧巧的,外壳是淡黄褐色的,顶端有点紫,打开外壳,就有一小截白rou吐出来。因那贝壳被打开时,吐出的白rou像是一条小舌头,不免令人联想多多,故名“西施舌“。

    但是中国的美女众多,为什么不叫“昭君舌“、“贵妃舌“、“貂蝉舌“,单单叫“西施舌“这里有个传说:春秋时,越王勾践借助美女西施之力,行使美人计灭了吴国,大局既定,越王正想接西施回国,越王的王后怕西施回国会受宠,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便叫人绑一巨石于西施背上,沉她于江底。西施死后化为这贝壳类“沙蛤“,期待有人找到她,她便吐出丁香小舌,尽诉冤情。

    有一种说法是:男人在吃这个“沙蛤“时,想的并不是冤情,而是自作多情,很香艳的幻想自己是在与西施的香舌纠缠不休。女人在吃时,却觉得这个贝壳像是有口难言,长得美只能被利用,长得不美又没有传奇。男人要利用她的美色,女人要践灭她的美色。未了化为“沙蛤“,却也逃不过厄运,只成为大众的口腹之欢。

    这西施舌的来历,确实很惹人遐思,尤其文人墨客,更是颇多考究。郁达夫的散文《饮食男女在福州》中就曾作过探讨:福州海味,在春二三月间,最流行而肥美的要算来自长乐的蚌rou,与海滨一带多有的蛎房。《闽小记》里所说的西施舌,不知是否指蚌rou而言,色白而腴,味脆且鲜,以鸡汤煮得适宜,长圆的蚌rou,实在是色香味俱佳的神品。郁达夫在这里将产于蛤中的西施舌误作了蚌。

    其实,西施舌产于蛤中早在宋代就有记载。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引《诗说隽永》中的话说:“福州岭口有蛤属,号西施舌,极甘脆。“并又引吕居仁咏西施舌的诗:海上凡鱼不识名,百千生命一杯羹。无端更号西施舌,重与儿童起妄情。说“西施舌“是“海上凡鱼“可谓别致。细究起来,西施舌并不限于福建一地,只不过是福建长乐沿海一带的西施舌产量最高。据我所知,自辽东沿海到南方海岸,凡浅海中皆产之。旅顺的餐馆中就有“瓜片西施舌“;天津一带也有,清人张焘《津门杂记》曾有诗咏西施舌:灯花楼台一望开,放怀那惜倒金罍。

    朝来饱啖西施舌,不负津门鼓棹来。诗虽平平,但可见出作者以西施舌的兴致。渤海以南,青岛一带也产西施舌。清人郑板桥在《潍县竹枝词》中就写道:“更有诸城来美味,西施舌进玉盘中。“他说“西施舌“这种海产品都被豪门贵胄之家食用了。

    30年代,梁实秋先生在青岛顺兴楼第一次品尝西施舌:“一碗清汤,浮着一层尖尖的白白的东西,初不知何物,主人曰西施舌,含在口中有滑嫩柔软的感觉,尝试之下果然名不虚传。“至今胶南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西施与范蠡在逃生的路上失散了,她自知孤单而易招不幸,于是故意咬断了自己的舌头吐于河中。舌头恰巧落在一只正张开着壳的河蚌中,具有仙胎的美人之舌当然也不一般,竟然在蚌体内存活了。并由河中进入大海,成为今天的美人舌。

    看来这西施舌沿着海岸从南到北,并不少见,可见当年西施随范蠡扁舟一路,云影波光处留下了香痕缕缕。浣沙人去舌犹在,故事本身尽管有些凄美,但后人能享受到美味和美名,西施也算得到慰藉了。如今,在北方的自助火锅餐馆见到西施舌,那种开锅一涮的吃法,总觉太匪气了些,既糟蹋了她的鲜美,又辜负了她的芳名。友人曾告诉我地道的吃法是先将带壳的西施舌用开水氽过,取出除去内脏洗净;准备一些菠菜心用开水烫一下,然后放入汤碗中;将沸汤调好口味,放入西施舌,开锅后撒上韭黄和香菜末,起锅倒入汤碗中即可。此菜的特点是汤清见底,玉舌飘动,rou质白嫩,清鲜可口。美名美味,凡人吃神品,到此也就为止,切莫想入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