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非洲种田:从埃及开始在线阅读 - 第三十六章 法兰西流放者

第三十六章 法兰西流放者

    在埃及这个迷茫的国度,无数种思潮碰撞着。

    奥斯曼帝国要推行奥斯曼主义,告诉子民,无论是土耳其人、希腊人、保加利亚人或是埃及人,本质上都是效忠苏丹的奥斯曼人。

    宗教狂们则要使埃及人相信,所有信徒不论民族,皆是平等的兄弟,都要聚集在哈里发的旗帜下,向异教徒发动圣战。

    还有些学者认为,埃及人是阿拉伯人的一支,应当同其他阿拉伯人团结起来,恢复阿拉伯帝国。

    在欧洲列强逐渐侵入中东的大背景下,这些思潮都有一定道理。

    毕竟如果不靠信仰或者民族的认同团结起来,就很容易被殖民者占领。

    但伊斯梅尔认为,这些思潮细细推敲起来,都不适合埃及。

    就比如说奥斯曼主义——过去埃及被奥斯曼统治几百年,结果当阿里帕夏控制埃及时,埃及人口还不如古埃及时期。

    阿拉伯民族主义同样与埃及国情不符。

    从民众的角度看,埃及人绝大部分人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在尼罗河河谷种植棉花和小麦,生活在埃及官僚编户齐民的统治下。

    而利比亚、阿拉伯半岛、叙利亚、伊拉克等地的阿拉伯人,几乎都是牧民,四处游荡,只服从于自己的部落,根本不理睬政府的权威。

    两者都说阿拉伯语,却在生活方式上没有什么共同之处。

    而从国家的角度看,埃及如果要推行阿拉伯民族主义,势必要同占领阿尔及尔的法国、控制黎凡特和伊拉克的奥斯曼起冲突,这些都是强国,哪有黑非洲的软柿子好捏呀!

    排除众多错误答案后,只剩下纯粹的埃及民族主义可供伊斯梅尔挑选,这种思潮暂时限制埃及在中东地区的扩张,却最适合在黑非洲的广阔区域扩张。

    而埃及民族主义的根基,不会是萨拉丁或是阿里贝伊,而一定是古埃及诸王朝法老的木乃伊,尼罗河上游那些半淹在水下的神庙。

    这就是伊斯梅尔要资助古埃及研究的原因,当埃及人知晓自己是埃及人,知晓自己是那个古老而璀璨文明的后裔,为此感到自豪,埃及民族主义就成功了。

    为此,伊斯梅尔除每年拨予塔塔维四千埃镑的费用用于考古外,还给予他一千埃镑的费用,编写埃及历史的新教材。

    将来埃及学生用到这篇教材时,会从中学到古埃及的历史,会被教材中宣扬着的民族主义内容所感染。

    总有一天,他们会告诉自己和周围人:“我们都是埃及人。”

    ..........

    转眼间,伊斯梅尔回到埃及已经近半年了。

    伊斯梅尔还记着要使埃及工业化的豪言壮语,可当他再次前往埃及开罗工业区视察时,却发现只有新建立的烟草厂繁荣着,不断招募工人,扩大生产规模。

    阿里帕夏时代留下的纺织厂、家具厂、制蜡厂仍然萧条,在实行雇佣制后,厂内的工人大大减少了,相当于变相的减产,只是在名义上还名义倒闭。

    伊斯梅尔也想过重振这些工业,可总是冒出种种细节上的问题,扰乱他的心绪。

    机器缺乏煤炭等运转的燃料,家具厂缺乏木材等原料,工人素质依然低下,技工和工程师很少。

    但很快,埃及就获得一批熟练工人。

    直到1849年5月,米涅从阿尔及尔回到埃及,与他同行的,还有大批被流放到阿尔及尔的法国工人。经过统计,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人,大约有一千人左右。

    米涅还估计,在将来数个月,还可能会有两三千人移民到埃及。

    因为根据米涅的说法,法属阿尔及尔的生活极其恶劣,流放犯被迫下地干活的同时,还必须扛起枪,与阿尔及尔人作战,这些人本来就对法国政府不满,宁愿流亡到埃及也不愿意回到阿尔及尔。

    而法属阿尔及尔,本身也不愿意强留这群危险的流放犯,他们可是参与过巴黎暴动的战士,可不是一般的犯罪者!如果这些人聚集起来,闹出大新闻就不妙了,还不如丢到埃及去。

    “摄政王殿下,如果开罗的工厂得到这批熟练工人,我相信阿里帕夏留下的工业一定能得到振兴。到时,开罗一定会成为埃及的曼彻斯特,到处是高大的烟筒,空气中满是燃烧后的煤炭味......”

    法国工人在亚历山大港登陆的第一时间,工业区的负责人安东尼就写信给伊斯梅尔,要求得到这批熟练工人。

    他称开罗的工厂只是缺少熟练工人,如果补齐这个短板,就能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

    “......开罗的工厂缺乏煤炭和木料,即使获得熟练工人,也难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开罗有烟草产业目前已经够了,其他产业应该部署在亚历山大港。”

    伊斯梅尔当即回信给安东尼,表示拒绝将工人安置在开罗。相比开罗,他更认为亚历山大港值得投资和开发。

    最重要的就是地理条件上的优势,如果将工厂设立在开罗,煤炭等资源需要通过内河航运才能到达,价格会提高,增加了产品的制造成本。

    亚历山大港就很容易进口到外国的煤炭和木材,用于纺织厂和家具厂的消耗。

    现在又是自由贸易的时代,采用这一学说的国家原料出口往往不会比本国更贵。所以,在亚历山大港的工厂完全可以通过进口原料,与外国的工厂竞争。

    而港口不只有利于原料的进口,还有利于产品的出口。那里不只可以通过港口将纺织品卖到黎凡特和土耳其,还可以通过苏伊士铁路将纺织品卖到东非。

    说个题外话,为什么苏伊士铁路会经过亚历山大,却不经过开罗?

    这是因为开罗东边是一大片沙漠,修铁路的劳工取不到水会渴死.....

    所以只能经过开罗北方的坦塔,沿着尼罗河的支流和绿洲到苏伊士地峡的中点,再拐弯南下。

    闲话休提,亚历山大港还有一个优势是,当地已经有成熟的外国人社区。

    在1848年的人口统计里,亚历山大十万人口中有一万人是外国人,当地人对外国人见怪不怪,不容易引起冲突。这些被流放到非洲的工人,能很简单的在当地获得文化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