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回到山沟去种田在线阅读 - 第三百三十四章 猪儿粑

第三百三十四章 猪儿粑

    第三百三十四章猪儿粑

    回到五溪河上,两艘小船一前一后,划破一平如镜的水面,两岸不少油菜地里开出了一片片金色的油菜花,大雁们开始背着夕阳回到雁棚,远处的李家沟炊烟冉冉,一派宁静和煦的景象。

    无人机升了起来,将这美到极处的风景都拍了进去。

    小格转过头来,对着镜头说道:“我的胳膊还在酸痛,不过跟心情的愉悦相比,这点酸痛是值得的,今天的经历真是让人永生难忘,就像梦里一般。见识了古老的建筑,美丽的山水,神奇的水母,梦幻的鱼竿……”

    然后故作娇羞的样子:“以后大家再叫我‘小鱼杀手’之前,请先访问李家沟网站,那里有个大鱼榜,嗯,点进去第三栏,鲤鱼记录。”

    说完仰天大笑:“哇哈哈哈哈!我小格也有上榜的一天啊!哈哈哈哈……”

    丘老师笑道:“皮娃,这幸亏是还在水上面,要放她到岸上她都能拉着你跳锅庄你信不?”

    ……

    来到久长居,厨房外一墙的大鱼缸又把摄制组一行人惊着了。

    小格问道:“二皮,这些都是你们李家沟的水产吗?”

    李君阁笑道:“对呀,看看,都有那些不认识的,我给你说说。”

    小格翻着白眼道:“你该问我哪些认识才对!我就能叫出来十多种。”

    说完指着一缸小型的无甲鱼说道:“这个我认识,这是黄颡鱼,又叫黄鸭叫,黄辣丁,嘎牙子。”

    李君阁笑道:“然而并不是,那是牛尾巴。”

    小格指着另一缸,说道:“哦,刚刚看错了,那这缸才是黄颡鱼。”

    李君阁继续笑:“又错了,那是石爬子……”

    小格怒气值又开始上升,恨恨指向另一缸。

    李君阁一点面子也不给:“呃,那是石扁头。”

    再指,“那是耙胡子。”

    再指,“油黄。”

    再指,“齐头黄。”

    小格彻底抓狂了:“丘老师快来!二皮又在欺负人了!”

    丘老师正在放钓具,连忙赶过来:“咋地了?哎哟皮娃你李家沟的无甲鱼可真齐全啊!”

    小格难以置信地道:“丘老师你能认出是啥不?”

    丘老师摸着下巴:“嗯,石爬子,石扁头,牛尾子,咦,还有齐头黄,哟这耙胡子是我见过比较大的了,哈,油黄也有……”

    小格问道:“那黄颡鱼呢?哪一缸是黄颡鱼?”

    丘老师莫名其妙:“这些都是名贵河鱼,没有黄颡鱼啊……”

    李君阁指着另一边一口单独的大缸子道:“普通货色在那里,那才是黄辣丁……”

    小格拿手捂脸:“死二皮你又陷害我,刚刚那段掐掉别播……”

    直播间里都要笑崩了。

    “哈哈哈哈,强烈建议这段剪入片子里去……”

    “噗,小格这脸丢大发了啊,这简直是暴击六连啊!”

    “别说小格了,我这几十年钓龄的,看着这么多黄不拉几的无甲鱼也懵逼……”

    “妈蛋原来黄辣丁还只能算普通货色?我还以为野生黄辣丁很高大上了呢!”

    “也就是在李家沟,其它地方,有野生黄辣丁就不错啦!”

    “现在的好多河鲜馆都在混淆视听,好些拿三角峰冒充黄辣丁的……”

    “楼上说的不算啥,我还见过那小塘鲺冒充子鲶的……”

    ……

    河鲜宴摆了慢慢一桌,干烧水米子,香炸小河虾,清蒸翘嘴,大蒜牛尾子,黄焖江团,香水耙胡子,糖醋岩鲤……

    李君阁给大家倒上米酒,说道:“今天大家都辛苦,高度酒就不上了,这刺梨米酒是山上苗寨的风味,外头应该吃不到。来来来,欢迎大家来到李家沟!”

    大家都开心异常,李君阁这一桌,办得绝对是诚意十足。

    吃了两口菜,李君阁从小格敬起:“小格,敬你一杯,之前那些都是为了节目效果,你们这节目我太喜欢看了,每次看就一个感觉,这天下钓友是一家啊!”

    小格笑眯眯地捧起杯子跟李君阁走了一个:“李家沟就是我的福地啊,这期节目效果绝对让全国观众满意,尤其是我还创了个记录,真是太开心了,来二皮,走一个!”

    敬完小格,李君阁又敬丘老师:“丘老师,您可是我的偶像!蜀州钓鱼人的骄傲!欢迎您常来李家沟,我那垂钓中心,还得多靠你帮扶啊!”

    丘老师笑道:“菜头你们很熟悉吧?你的事情他早就给我说过了,啥时候你那垂钓中心开业,需要什么竿子,鱼钩漂线等配件,一个电话的事情!”

    李君阁笑道:“那就太感谢了,来来,您尝尝我们李家沟的河鲜。”

    丘老师笑道:“钓鱼人都不爱吃鱼这是普遍现象,但是今天来你们李家沟可真是意外,这筷子硬是停不下来!这个干烧水米子,太巴适了!”

    李君阁笑道:“一听就是老吃鱼的了,我们这里的水米子,甲是软的,都是不打甲直接干烧,胶质浓厚,小格你可要多吃点,美容养颜的哟!”

    一席河鲜宴,吃得一行人都是满意非常,饭后李君阁送一行人去木楼歇息,这才回家。

    第二天摄制组又在村中各处补拍了一些镜头,比如大雁起飞,青珉奇石,老团鱼,两品奇兰什么的,这才满意离去。

    ……

    送走小格一行,五溪河正式进入禁渔期,李家沟的春风越见和煦起来,忙碌的春播插秧就要开始了。

    三月二,打米浆。

    八十斤九里香,二十斤大米,前一天就泡好了,从左邻右舍借来好些滤豆浆的口袋,压了八袋。

    三月三,垒灶台,备馅料。

    灶台直接垒在梯田下方,一溜四个大锅大蒸笼,一次能蒸两三百个粑粑。

    馅料分两种,甜的和咸的。

    过年杀年猪的时候,李君阁家里专门留了几大块腌肉没有进熏棚,入味后就挂在灶台上方,现在刚刚入了一点烟味,正是用来做猪儿粑的最好时节,有个名目叫“火烟肉”。

    这天晚饭过后,李君阁将火烟肉切成碎碎的末,又切了一些半肥瘦的鲜肉末,锅子里放猪油,化后先放鲜肉末和姜末炒香,再放火烟肉末炒匀。

    然后加香油,春笋末,香菇末,这三样不能多,仅用于调味,将馅料静置到猪油凝结之后,拌入切碎的香葱。

    这就已经把李君阁香得直咽唾沫了。

    奶奶在一边拌糖馅。

    猪儿粑的糖馅与传统汤圆的馅料差不多,不过还要加入一味橘红,因为要下水劳作,气温还不是很高,加橘红有陈皮的功效。

    今晚山脚下挺忙活,挑水,备柴,备捆秧的稻草,容器。

    上山的梯田已经耙好了,一个月前翻入泥中的碎草和泥粪,已经化为了肥沃的底肥。

    稻田中的水下开出了垄和沟,这么优质的水源可不能白瞎了,要引入苗寨的稻花鱼模式,垄上插秧,等苗壮之后还要在沟里养鱼。

    半夜三点,老妈的好姐妹们开始在灶边就着火把包猪儿粑。

    将糯米剂子捏出一个窝,填入一勺馅料,搓成一个椭球状,肉馅的用一段青笋叶子粘在猪儿粑腰上,糖馅的四根筷子扎在一起,拿筷头在食用色素水里一沾,然后挨个在猪儿粑中间点一下,糖馅猪儿粑中间就出现了一个方方正正的“田”字。

    田啊田,这是李家沟老辈儿人心里分量最重最重的东西了。

    猪儿粑包好一个,就放到一张洗净的橘子叶上,摆放到蒸笼里,等着上屉。

    猪儿粑尤其是肉馅的,里面有葱,必须现蒸先吃,回二次笼葱的鲜香味道就没了,颜色也变得丑不拉几的,没人会喜欢。

    清晨五六点,各家各户开始祭祀祖宗,然后上坟烧纸,插坟飘放鞭炮,诸事完毕后,才开始渐渐向山脚聚拢。

    李家的祭礼在祠堂进行,李家人由长辈带着晚辈,依次给德茂公,慎清慎勤二公敬香叩头。

    干完这些,大家才扛着农具,有说有笑地向村头梯田方向走去。

    山脚下,主妇们已经将大蒸笼放到锅上,几口大锅同时开蒸。

    先到的人都围着灶台说笑,讨论着今年的气候,预估着今年的庄稼长势,交流着各家今年都种了些啥,话题在今天总离不开农事。

    哥大五人组也到了,一个个雄心勃勃准备大干一场。

    五人组只知道今天会有好吃的,却不知道这么大阵仗,不由得兴奋异常,跑过来看着簸箕里还没开蒸的猪儿粑问道:“这是汤圆吗?怎么不是圆的?哈哈托在树叶里好漂亮!”

    李君阁笑道:“这是猪儿粑,插秧是重体力活,因此主家要在今天备上这么一顿,吃了抗饿,干活有劲,这顿饭不叫吃早饭,叫‘开秧门’。”

    这是就听老妈对李君阁喊道:“幺娃!头锅蒸好了!快过来起蒸笼,开秧门了!”

    一锅大蒸笼有两层,李君阁走过去把住笼把,在周围过来帮工的乡亲期盼的眼光下,用力往上一抬,大喊一声:“开秧门喽!我靠好烫好烫……”

    赶紧将上边那一屉放到旁边,李君阁脸都被蒸汽熏红了。

    老妈跟凡梅嫂子几个主妇忙着往锅子里边加凉水,二堂嫂小堂嫂笑得都不行了:“皮娃连这个都不会了,锅子里还没加凉水就敢开笼屉!这要不是脸皮够厚,那就得烫坏了!”

    李君阁顶着一个关公脸笑道:“这不是着急想吃吗,来来来大家动手,不管是不是来帮忙的,都有份,今年猪儿粑备得可多!”

    蒸汽散开,大蒸笼里一个个小巧可爱的猪儿粑躺着叶子上,就像大猪圈里挤了一窝白白的小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