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金军围城,大宋皇帝女儿身在线阅读 - 第226章:你们盯开封,朕看天下

第226章:你们盯开封,朕看天下

    “官家说的?”张叔夜不解。

    城外驻军就算再不能打,至少也能消耗消耗金军,哪怕十换一也是好的,为什么要撤走?

    李邦彦临时大帅府中,众人围在作战图前。

    “撤到哪?”韩世忠问道。

    李邦彦掏出昨日官家给他画的外扭七八的图纸,对照着作战图:“这里,应该是开封以东……嘶,有点太远了吧?”

    “在哪?”韩世忠凑了上去一看,人麻了!

    这不都快到青州了吗?

    “全撤到青州?”种师道也有点看不明白。

    李邦彦摇摇头:“这一路约有五万人。”

    岳飞蹙眉道:“其余的呢?”

    李邦彦又看向堪舆图左侧,比划了好一阵:“这一路:应该是……泽州,第三路,应该是……”

    李邦彦揉了揉眼睛,把图纸递给了韩世忠:“不行,眼睛疼,韩侍郎你看看。”

    韩世忠打眼一瞧:“第三路应该是沧州。”

    众人面面相觑。

    过了好久,除了李邦彦外,其余众人几乎是同一时间,面露微笑。

    李邦彦一脸懵圈:“诸位,在笑甚?莫不是官家……指挥错了?”

    韩世忠未答,却反问道:“官家有没有说这三路人,是各行其是,还是有人统制?”

    李邦彦又从怀中掏出了一个小册子,翻了起来。

    以前的李邦彦没有这个习惯,无论是当年的道君皇帝,还是现在的赵福金,只要是宰相该管的事,只要他们说,李邦彦都能装进脑子里,分毫不差。

    可自从任了抗金兵马大元帅,李邦彦觉得这些宋军番号,军中将领,太他妈复杂难记了。

    没有办法,就只能学着宋科院院长沈穹的办法,随身记。

    翻了两页嘿嘿笑道:“找到了,撤往青州的五万人,由青朔军张浚统制,撤往泽州的那一支,由延路马步军副总管刘光世统制,至于沧州一路……由泾原路副将吴统制。”

    韩世忠一愣!

    张浚何许人,韩世忠不太熟。

    吴倒不陌生,西夏边关之战、平叛方腊之战,都曾跟韩世忠同过伍,算是一员猛将。

    但是去往泽州的刘光世……

    什么东西?

    韩世忠是瞧不上他的,当年攻辽之战,取辽南京时,要不是刘光世半途跑了,也不至于全军大败。

    “官家难道不知道?”韩世忠心里嘀咕。

    种师道抚须笑道:“咱们还在盯着开封,官家已经放眼天下了。”

    岳飞也一脸敬佩,点头微笑。

    韩世忠虽然不爽刘光世,但对官家的战略安排还是极为满意的。

    李邦彦清了清嗓子:“嗯,官家大才!”

    韩世忠调侃道:“大帅看明白了?”

    李邦彦支支吾吾:“这……这大家不都看明白了嘛,岳兄弟,你说。”

    岳飞拱手正色道:“大帅,军中议事,还是勿要以兄弟相称,有损军纪。”

    正躲在一旁跟杨再兴下棋的高宠补刀道:“对呀大帅,你看我上殿议事,都把金妈唤作官家,这叫规矩。”

    杨再兴踢了高宠一脚:“就你没规矩,大人议事,小孩别插嘴。”

    李邦彦一愣,旋即正色:“岳副帅,你说!”

    岳飞再一次拱手:“泽州一路,官家应是要干两件事,一是金军败退北撤后,拦截sao扰。二是开封之战打响后,择机取回太原城。沧州一路,末将猜,官家不会是想取燕京吧?”

    李邦彦一边听,一边仔细地在堪舆图上找位置。

    岳飞一解释,李邦彦觉得自己懂了,泽州离太原近,沧州离燕京也不远。

    但是拿回太原理解,强攻燕京,有点难吧?

    李邦彦又指着青州问道:“那这一路呢?”

    说到青州一路,不仅李邦彦没明白,在场的其他人也都没想明白,或者是都不敢明白。

    这有点太疯狂了吧?

    就只有五万人,就想干逆天大事?

    若不是此事,又为何要撤兵青州呢?

    ……

    ……

    与开封大雪封城不同,此时的江南,依旧花红柳绿,气候宜人。

    杭州府,海关总署衙门。

    秦桧拿着官家的亲笔信,正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就听吏员来报:“秦相公,知府大人请您速速去府衙一叙。”

    秦桧一边收起官家的信,塞入怀中,一边起身点头:“回报知府大人,我马上就去。”

    杭州府衙,赵构双手背负左右踱步,见秦桧前来,连忙迎了上去:“秦相公,官家的信,也收到了吧?”

    秦桧微笑点头:“收到了,知府也收到了?”

    两人同时从怀中掏出了信笺,相视一笑。

    赵构笑道:“让本王猜猜,官家是让你调船?”

    见秦桧没有颔首,赵构一愣:“那官家让你……”

    “征船夫。”秦桧把手中的信递给赵构。

    赵构摊开边看边说:“工钱不少啊,比我王府的管家拿的都多。”

    秦桧笑道:“这钱挣的可不容易,说不定要拿命换的。”

    赵构递回信:“你也觉得官家是要动手了?”

    “不然为何让我等调船征人呢?”

    赵构点头道:“上次给官家上札子,说杭州船舶司要在两年内造出海大商船五艘,战船三十艘,可这才一年不到啊。”

    秦桧听罢问道:“官家要多少船?”

    赵构甩了甩信笺:“二十艘。”

    “二十艘?战船?”秦桧觉得不可思议。

    这才不到一年时间,这也太为难人了吧?

    赵构摇摇头解释道:“倒不是战船,只说要大船,可船舶司现在加一起的,也不过才十艘,不够呐。”

    秦桧出主意道:“那就向民间征调吧?”

    赵构有些为难:“那百姓的生意还怎么做,这日子怎么过呐?”

    秦桧思忖了半天:“那海关衙门那边,前段日子倒是扣下了六艘大船,不知来自海外何处。”

    “东瀛?”

    秦桧摇摇头:“长得不像。”

    “高丽?”

    秦桧还是摇摇头:“也不是。那几艘大船载人三千,船上之人头戴蓝色小帽,黑发黑眼,只是胡须旺盛,鼻如鹰钩,并未携带武器盔甲,这些人上岸后已被暂时安置在宣翼军营中,军中也曾问过,这些人自称是一赐乐业人。”

    赵构好奇,一赐乐业?什么鬼?

    “那,把他们的船借用一下?”赵构想,船舶司有十艘,再加上这六艘,便凑了十六艘。

    剩余的四艘,杭州府出钱雇船总行了吧,这点钱,赵构觉得问题不大。

    “借?那……得跟他们好好谈谈。”

    赵构点点头:“那就交给秦相公了,记住,是借,不是抢。官家说了,以后咱们大宋是要跟海外人做买卖的,客气点。别让人觉得咱们大宋没有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