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彼汾玉人在线阅读 - 第十章 齐国 12

第十章 齐国 12

    子推说道:“我们做一个晋国大花糕送给管相大人,这种面艺乃晋国独有,做好了即让人耳目一新,又花费不多,还显得有诚意!”

    “对啊!这主意不错!”重耳欣然道,“做一个有寿桃的大花糕更好!可是……咱们谁会做呢?”

    “大概谁也不会。我也只是在小时候见我母亲做过,只记得大概做法,未曾亲手做过。这样吧,我到厨房去试一试。”

    “好,我们一起去!”重耳说道。

    “请问公子和子推大人,去厨房做什么?”听到有人问两人一扭头,见是玫儿,答道:“做晋国大花糕。”

    “公子会做?”玫儿吃惊地问。

    “不会,正要去试试。”

    “厨房的活儿,公子未必擅长,我给你们打下手吧。”

    重耳注意到,玫儿近来似乎已经放下了满腔凄怨和对他的敌意,还主动承担起监督管家的主人角色,变得开朗、亲和起来,便点头同意。于是,三个人一起去了厨房。

    还好,厨房内有现成的麦粉和面酵。重耳、子推、玫儿一人拿了一个面盆,舀上面粉,搀上泡软的面酵,用温水开始和面。

    重耳从未做过这个,一失手加多了水,粘了满满一手面浆,除不下、甩不掉,不知如何是好。子推将一把干面粉撒到他手上,用木铲帮他把手上的面团除下,然后耐心地教重耳学习如何和面。

    最后,面总算是和好了。等过了两个时辰,他们再来看时,见放面酵最多的面团起发了。于是,在子推的示范下,三个人开始动手先试作小花糕……

    狐偃、赵衰、贾陀等其他几个人大半天不见公子和子推的面儿,一问仆役才知道他们正在厨房忙活。好么央儿地,在厨房忙活什么?他们很好奇,便同去一探究竟。

    等他们过去时,子推的第一笼实验品蒸好后正待启笼。

    笼盖开启,大家一看,傻眼了,只见初次蒸的花糕又黄又小又硬,一点不好看,更不好吃。

    玫儿掰了一块放进嘴里尝了尝,说道:“这个面粉不够细白,得再磨一磨。”

    子推点头:“另外可能面还是没有发到,下次发面时间再长一些。”

    重耳说道:“如果白水改做牛乳和面,会不会更白、更松软呢?”

    大家深以为然,准备继续试验。

    当狐偃他们得知做花糕的特别用途时,顿时也来了兴致,个个踊跃起来。

    贾陀:“我没有上手,怎么会成呢?来来来,看我的吧!”

    魏犫:“磨面的事儿,我……我来!”

    先轸:“箩面的事儿交给我!”

    于是,狐偃、赵衰、先軫、贾陀、魏犨、颠颉等人也掳袖子上手,大家一起开始重新磨面、箩面、发面。

    “犫犫,你脸上有一点锅黑,我帮你擦掉。”

    “是吗?好!”

    “这面也有!”

    贾陀借机将两手面粉抹到魏犨脸蛋子上,使魏犫像个演戏的小丑一般滑稽,魏犨却浑然不觉,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可是,做花糕想象中容易,实际做出来却总是不尽如人意,不是“面黄肌瘦”,就是肥硕崩皮儿。几天里,试验又失败多次,每次出笼后不怎么理想的实验品大家都分而食之,最后连他们自己都快吃腻了。虽说如此,却是眼见的一次比一次娴熟,一次比一次好看。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天的反复尝试,大家终于克服了塌面、死面、开裂等技术难关,掌握了蒸出又白又宣花糕的秘笈。

    正式制作开始了,大家学子推的样子,用擀杖、筷子、竹签、剪刀、梳子、菜刀等工具,通过切、揉、捏、揪、挑、剪、压、搓、拨、按等方法,制作出一个个花纹精美的团云、枣花、面鱼、如意等形状各异的面花,点缀红枣、赤豆后,一一摆放于圆形大面胚的大“寿桃”周围。

    做好的花糕入笼时,已经看出基本雏形,不知道蒸熟了是什么效果,大家满怀期待地阖上蒸笼竹盖。

    最后启笼的庄严时刻,大家都围住灶台紧张地盯着蒸笼……

    笼盖开启,所有人都张大眼睛,露出惊喜之容,发出惊叹之声。

    他们终于做出了令人满意的雪白饱满、香味扑鼻的晋国大花糕!

    心思巧妙的玫儿用胭脂给寿桃点红上色后,花糕更加赏心悦目、美不胜收!她看到公子欣喜的笑容,内心无比快乐、无比幸福。

    …………………………………………………………………………………………

    当日,重耳、狐偃、赵衰、介子推带着径长足有两尺的花糕去候问管相。

    管仲看到呈上的大花糕,眈视观赏了大半晌,然后笑问道:“好漂亮的晋国花糕!这是谁做的?”

    重耳恭敬答道:“这是我与家人们一起做的。实际上,主要是他们做,我只是略作辅助而已。”

    管仲点了点头,说道:“公子将从人视作家人,难怪他们一直忠心追随于你。看得出,你这几名家人皆为贤能之才,又与公子同患相恤,忠心不二。公子来日复国,都可作公子的股肱之臣啊!”

    听管相主动提到“复国”二字,重耳甚是欣喜,稽首道:“管相大人过奖了。复国之愿,尚遥遥无期,更谈不上君臣二字。若论股肱之臣,管相大人才是名副其实。自管相辅政,齐国内安百姓、外抚四夷,勋加于王室,泽布于诸侯,国有泰山之安,民享乐业之福,功垂金石,名播千秋,令重耳万分景仰!”

    管仲莞尔一笑:“公子来不是只为恭维老夫的吧?”

    “管相大人明察秋毫,重耳除向大人候问请安外,确实想求教于管相大人!”

    “请公子直言。”

    “自重耳投奔齐国,君上对重耳慷慨无比、款待有加,却对复国援助一事不置可否,重耳不明君上真意,还望大人指点。”

    管仲呷了一口茶水,缓缓说道:“公子乃明睿之人,老夫就不拐弯抹角了。想依仗齐国援公子复国,目前不大可能。一来,若助公子复国,齐国势必兴师远征,寡君和我都已老迈,不想再辛苦征战了;二来,夷吾是由秦国纳入为君,齐国实在不想无端结怨于秦国;再者,夷吾虽是僭越之君,但已被周王封侯,齐国实在出师无名,所以……希望公子能理解寡君苦衷。”

    重耳听到管相这番分析,想站在齐国的角度,确实可以理解,于是点了点头。

    管仲继续说道:“但是,老夫相信,即便没有齐国,凭借公子的贤德仁义、锲而不舍,还有贤士相佐,假以天时,终究会有复国之日。”

    重耳稽首再拜:“多谢管相大人指点。管相大人深谙治国之道,还望大人今后不吝赐教!”

    管仲手捋雪白长髯笑道:“这个请求嘛……大概得值三个大花糕!”

    重耳笑道:“多少都值!”

    两人相视会心而笑。

    管仲伸手打开几案上一个精致的檀木盒子,从中取出一块雕花墨玉递给重耳:“这块墨玉致密润泽、颇为罕见,上面刻有我的名字,公子拿上吧。”

    “多谢大人!”重耳双手恭恭敬敬接过。

    “老夫恐来日无多,一来给你留个纪念,二来公子可凭此玉,出入通行于齐国各府各司,你想了解什么、想看什么、想学什么,尽管去便是。算是一个特殊令牌。”

    “多谢管相大人!大人山海之恩,重耳没齿不忘!”重耳大喜过望,叩谢不止。

    …………………………………………………………………………………………

    从管仲那里探明齐君真意,重耳回去跟大家交了底,大家商议后达成共识:虽然齐君眼下不打算援助复国,但至少,他们可以趁此机会实地考察和学习齐国各种先进的治国经验。有了管相赠与的特殊令牌,以后他们就方便多了。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重耳等人依旧每日早起健身、骑射,然后游走于齐都的各个角落,学习齐国军政各司的处民之道和足甲、足兵、足财用之道。每日考察完,大家回去便热议交流一番。若有可借鉴之处,介子推便简明扼要记录下来。

    比如“齐国的政治策略,是先安内后攘外,先定国后称霸。治国方略则是全国一盘棋,先区分士、农、工、商,再区分国、都、郊、野。省刑罚、薄税敛、赦旧罪、修旧宗,使黎民百姓安居乐业,富足安定。”

    “为了充实财用,齐国销山为钱,煮海为盐,以其利通于天下。以低廉的价格聚集天下百货在齐国进行贸易。为了吸引外地商贾来齐国,官府甚至专门设立女闾三百(妓院),使商旅如归、百货骈集。从而大大繁荣了齐国经济,增加了齐国税收。”

    “为使兵器充足,齐国实行了‘兵器赎罪’制度。犯了重罪,一副犀牛皮盔甲可赎;犯了轻罪,一副普通牛皮甲可赎;犯了小罪,一柄戟可赎;若打官司,诉讼费为一束箭……这样,既节省了官府的兵器开支和牢狱开支,又不误农时、工时,可谓各得其所,官民两利。”

    “为使兵丁充足,齐国实行‘寓兵于农’制度。黎民百姓之家,每五家为一轨,由轨长领导;十轨为一里,由有司领导;四里为一连,由连长领导;十连为一乡,由良人领导,依次类推。五家每家出一名精壮兵丁,每五名兵丁为一伍,听从轨长指挥;十轨就是五十兵丁,听从有司指挥;四里就是二百兵丁,听从连长指挥;十连就是两千兵丁,听从乡良人指挥;五乡就是万名兵丁,听从师长指挥;十五乡便是三万兵丁,分为上、中、下三军,听从国君及主帅指挥。利用四时农闲,通过狩猎、蹴鞠、集训等方式进行练兵。即补充了给养,又训练了军队,可谓一举两得。”

    ……

    在齐国的考察学****启发、开阔了重耳及大家的心胸、眼界和思维。

    ……………………………………………………………………………………

    玫儿也不闲着,每日在公子他们出门后,她会检点仆人将各个房屋、各处庭院打扫得一尘不染,会过问廪滊数量、后厨膳食、物用分配,时不时地给大家添加几样齐国菜肴和点心,将内务管理得井井有条。余下的时间,依旧是在居室内做绣工打发时间。

    一日晚间,重耳回到西屋准备睡觉,展开被子时赫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