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苻坚传在线阅读 - 第十四章 王与马,共天下

第十四章 王与马,共天下

    且说司马睿到江东后,一个多月了,当地豪门大族,没有一个登门拜访的,他被晾在一边,真真一个孤王。

    王导就更可怜,江东士人埋怨他说:“江南是文物繁盛之地,你为何引一俗物至此,以秽洁地?”被冷落的司马睿也报怨王导,都是听了你的话,让我来这儿坐冷板凳。

    南方大族为什么不理司马睿?

    你若是南人,你也不愿理。本来,他们在江南美美地做着大地主大富翁大官僚,现在忽然来了大批北人,上有皇室子弟司马睿和王导等大士族,下有源源不断的流民武装。这些人来了,要吃要喝要地盘,司马睿和王导他们还要全面接管南方统治权,江南大族在自己的地盘上,将有沦为二等公民的危险,搁谁,谁也不能服气。

    不服气,也不能翻脸,更不敢将司马睿等赶回去,人家可是朝廷诏封的安东将军,替朝廷管理政治、军事。流民们也惹不起,说是流民,都是一支支武装力量,不收留他们,道义上过不去,毕竟都是大晋子民,北方有难,南方能看着不管。再说,真不管,他们会抢的。更大的背景则是,北方虽危在旦夕,但尚有刘琨等爱国将领在做最后的抵抗,祖逖等武装力量则在江淮之间抗击北方胡族,使石勒不敢再向南方推进。也就是说,没有大批北人誓死捍卫,南方何以偏安?所以赶走司马睿,是万万不能,也是万万不敢的。

    南方士族保持观望。

    王导明白南人的心思,苦思破解之策。这时,王敦来了。

    王敦是王导的堂兄,这可是个实力派,带着军队来的。王导高兴极了,天助大晋,天助我也。王导高兴地对司马睿说,这回成了,看我给您导几出好戏。

    开戏前,先简要介绍一下王敦,王敦出身高贵,个性高冷,能力高迈,又是晋武帝司马炎的附马,年轻时热爱交游,和京城名士,豪门大族都有交往,有一次他去王恺家喝酒,王恺就是和大富翁石崇斗富的那位,王恺爱炫富,更爱炫酷,残酷的酷,他请人喝酒,让美丽的侍女给客人倒酒,客人若不饮,或未饮干,就把侍女拖出去斩了。侍女给王敦、王导倒酒,王敦不喝,侍女顿时花容失色,浑身颤抖,王敦面不改色,冷冷地坐着,王导一看,没办法,他本来不会喝酒,也只好一口饮干,总不能眼看着侍女被杀吧。回去后,王导就跟人说,王敦这家伙面冷心狠,将来怕要惹出乱子来。

    八王之乱中,王敦眼光精准,手段高明,出手大方,先是劝叔父司马彦响应诸路义军,共同讨伐篡位的赵王伦,有功,惠帝反正后,任命王敦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等职。后来天下大乱,王敦将老婆襄城公主陪嫁的百余名侍女全部配给手下的士兵,又将家中金银宝物散给士众,有趣的事,做完这一切,他并没有带着队伍去投靠谁,或者自创山头,前者他可能不屑,或者形势不明,怕明珠投暗;后者,他的实力还嫩弱,不够称霸一方。既然二者都不可为,他索性只身回到洛阳的家里,闭门静观形势变化。

    司马越掌权后,诛杀异己,恰好王敦此刻无门无派,赋闲在家,司马越对他比较放心,于是任命他为扬州刺史,相当于扬州市长,而且是军政财一把抓的市长,手中有兵,库里有钱。之后,司马越或许对他不太放心,想把他调回中央,任命王敦为尚书,王敦不干,带着兵马投奔司马睿来了。

    这对要钱没钱要兵没兵的司马睿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对王导来说,有了这个实力派哥哥,心里更有底了。

    好戏开场。

    第二年三月上巳节(306年),民间这一日有很多民俗活动,这一日,只见司马睿一身华服,乘坐肩舆在前,王导和王敦等有名望的北方士族在后,骑马跟随,一个个非常恭敬的样子。江南士族纪瞻、顾荣等一见,心中一惊,这个没人理的司马睿原来这么受拥戴,而且连王敦这样的实力派都支持他,看来此人不可小觑。

    王导见时机已成熟,前去拜访贺循和顾荣两位南方士族首领,王导会说话,能容人,先是奉承这二位,家学渊源,血统高贵,逐渐过渡到士人高洁,就要为国效力,北方大乱,大约是守不住了,南方士人再不支持司马睿,大晋只怕真的要亡了。北方亡了,江南还会远吗?大晋生死就在您一念间,你们贺氏肯鼎力相助,扶持司马睿,大晋就有希望。一番话,情词肯切,说得贺循、顾荣等人心潮澎湃,决定相助司马睿。

    司马睿趁热打铁,任命顾荣为安东军司马,贺循为吴国内史,后又任命其他士族相应官职,这样以来,江左豪门大族也都渐渐团聚在司马睿周围,晋室的政治中心逐渐转移到建邺(后更名为建康)来。

    司马睿在建康另立中心,这让一些人很不爽,不时有人出来唱反调,想把他搞下去。

    第一个跳出来的是华轶,他是江州刺史,他说,我的官是朝廷封的,我只听命于朝廷,至于你司马睿,不知从哪儿窜出来的,我不服。

    不服就武力征服,王敦出兵,把华轶砍了。

    下一个是叫杜弢的地方军阀,向司马睿叫板。还是王敦,挥师灭了杜弢。

    这样以来,其他大家族不管内心怎样想,知道王大将军不好惹,轻易都不敢造次,江南局势逐渐稳定下来。

    可是王敦怎么也没想到,下一个造反的,竟是自己。

    此事再次证明了一件事,共患难易,共享福难。

    晋憵帝亡后,司马睿在江南正式称帝,王导、王敦辅佐有功,琅琊王氏也成为东晋第一大族。后人所说的“王谢风流”,不是并列,而是先王后谢。首先,王氏是旧族,按王氏自己修的族谱,一直上溯到了黄帝的玄孙后稷,后世子孙有秦国大将王翦、王贲父子,秦灭汉兴之际,王翦的曾孙王元举家迁往山东琅琊(今山东临沂一带),是为琅琊王氏。东汉时期,琅琊王氏又出了个著名人物——“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的王祥,王祥不但是孝子,还是忠臣,能臣,从王祥开始,琅琊王氏再次发迹,进入豪门系列。

    到了王衍,他是当时的名士首领,口谈玄学,手握重权,他的女儿,一个是愍怀太子妃,一个嫁给贾充的孙子贾谧,西晋末年宫斗激烈,王衍既结后党,又结太子党,两边观望。王衍还有一个女儿嫁给了裴遐,裴遐是东海王司马越妃子裴氏的堂兄,王衍于是和司马越又搭上了关系。八王之乱末期,司马越和王衍结成黄金搭挡,司马越给琅琊王氏提供权力保障,王衍则为司马越网罗名士,装点门面。这二人的结合,差不多是“王与马,共天下”的前传。

    在江南,王导、王敦更上一层楼,将王家送上了顶级豪门,“王与马,共天下”,这个政治格局持续了20年。王家人打心眼里,看别的家族是要低一等、甚至几等的,包括对谢氏,也不例外。

    在谢安还年轻时,有一次他和弟弟谢万路过吴郡(今苏州),谢万说,哥啊,咱们不如去拜访一下王导的儿子王恬,到他府上喝杯茶。谢安说我不去,人家会让咱们难堪的。谢万不信,一个人登门拜访。王恬招呼他坐下,就起身到后堂去了。谢万以为他去安排酒宴接待自己。结果过了很久,王恬才蓬头散发地出来,原来人家洗头去了,见谢万还没走,王恬又跑到院子里晒头发,意态安闲傲慢,根本没有招待谢万的意思。谢万也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只是花无百日红,王家的牛气让很多人不爽,其中最不爽的当属司马睿,司马睿对王家的感情很复杂,没有王家,就没有他司马睿的今天,而且王导为政,宽和清静,颇有春风化雨之效,司马睿在政治上完全依靠王导,而军事上,则主要依靠王敦,当时虽有祖逖、桓彝、温峤、陶侃等中兴名将,不过实力最盛的,还属王敦。王敦有多厉害呢?多年以后,桓温灭蜀,大开庆功宴,大臣们纷纷赞誉桓温是军事天才,雄才大略古今罕见,在座的一名叫周馥的将军则冷笑着说:“恨你们不见王大将军啊。”这个王大将军,说的就是王敦。

    一文一武两个厉害角色,都让司马睿碰上了,这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心病。司马家的江山是从曹家夺来的,万一,哪天王家人起了念头,以现在的情势,要取代他司马家,也是顺水行船的事。所以,司马睿想培植新的力量来削弱王家的威势。司马睿开始亲近新人刁协、刘隗,疏远王导;另外,司马睿起用戴渊都督兖、豫六州军事,刘隗都督青、徐四州军事,率大军驻扎在首都周围,名义上是防备北方的羯族首

    领石勒,实际上是为了防备王敦。

    面对司马睿的卸磨杀驴,王导忍了,可王敦岂是好惹的,他祭起“清君侧”的大旗,造反了。

    事实证明,王大将军确实了得,虽然司马睿早有布局,王敦大军还是势如破竹,一路攻入建康,此刻司马睿成为王敦案上的鱼rou,要杀要剐,都在王大将军的一念之间。不过,王敦并没有对司马睿怎样,只是杀掉了司马睿重用的几个“新人”:戴渊、周顗、刁协、刘隗等,然后便撤兵了。

    王敦杀周顗,其实是桩大冤案,周顗这个人,为官清正,刚直不阿。王敦初起兵时,王导是不同意的,为表忠心,他每天带领宗族子弟跪在司马睿的宫殿外边待罪,一次,周顗(字伯仁)从旁边走过,王导向来和周顗交好,大声求他在司马睿面前求情。周顗面无表情地走过去,并未理会王导。但是晚上回家后,就写上奏章,极力为王导说情。王导不知道这一情节,对周顗的见死不救非常憎恨,后来王敦攻入建康,对周顗一时拿不定主意怎么安置。

    于是请示王导该怎么处置周顗。

    王敦问:“可为三公?”

    导不答。

    又问:“可为尚书令?”

    又不答。

    最后王敦说:“那么只有把他杀了。”

    王导仍然不答。

    三不答后,王敦有了主意,将周顗杀了。后来清理宫廷档案,王导发现了周顗相救自己的奏章,十分后悔,长叹道:“我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这次,王敦虽然没有动司马睿,可他这一闹,司马睿脸面全无,实力更是大损,好容易培植的一点力量,被王敦一杆子全灭了,司马睿恼羞交加,一病而亡。

    太子司马绍继位,这个年仅24岁的皇二代,年轻气盛脾气大,他恨透了王敦,于是一方面起用亲舅舅庾亮以抗衡王导,另一方面下令让王敦入朝,准备跟王敦决一死战。

    王敦再一次起兵造反了,他一路杀向首都,可惜这次幸运之神在司马绍这一边,杀到半路,王敦得了重病。司马绍乘机调动各路大军,围剿王敦,危急时刻,王敦死在军中。司马绍终于打赢了王敦,替父亲司马睿报了仇。

    可叹王敦,卿本佳人,最终还是做了贼。

    因为王导始终忠于王室,坚决反对王敦造反,所以王敦死后,王导并未受牵连,仍然留在朝中,只是没有了枪杆子支撑的王家,就成了个空壳子,很快被出身颖川的另一个世家大族庾氏兄弟取代。

    晋明帝司马绍打败了王敦,报了父仇,可惜没痛快几天,325年闰七月,司马绍在27岁的花样年华与世长辞,5岁的儿子司马衍继位,庾太后临朝。太后临朝,最相信的当然是娘家人,这时,司徒王导仍录尚书事,表面上依然是统辖一切的宰相,小皇帝司马衍每次见王导都要拜他,写手诏给王导要称“惶恐言”,命中书写诏令给王导要称“敬问”,足见王导的尊贵。

    但那些是表面文章,实权则陈仓暗渡,逐渐转到了和他共同辅政的庾亮手里,谁让人家是帝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