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 人心所向 (二合一)
圣旨到? 听到这声太监的传令,很多大臣脸上表情十分精彩。皇帝现在都在蒙古人手中自身难保,还能有闲心下发圣旨回京? 当然,诧异归诧异,只要没有新帝登基,朱祁镇就还是那个名义上的大明天子。 只见华盖殿内群臣跪倒一片,恭迎这道略显诡异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北狩塞外,听闻翰林院侍读学士沉忆辰无召领军赴京,此乃乱臣贼子谋叛之举!” “按《大明律》论罪,首犯处绞刑,从犯流刑,父母妻子流放二千里。率领部众百人以上者,不分首从一律处斩刑,父母妻子流放三千里。” “朕念及成国公劳古功高从轻赦免,仅诛首恶判处沉忆辰绞刑,以儆效尤!” 当太监宣读完这道圣旨,满朝文武无论是站位沉忆辰的,还是反对沉忆辰的,此刻都沉默了…… 皇帝怕是土木堡一战后失了智,还没认清楚如今天下大势。这道圣旨真要到沉忆辰面前宣读,那就是君逼臣反,不得不反,信不信明天京师城头就得插上“沉”字旗。 别说是朝臣,连对沉忆辰始终保持着极大恶感的孙太后,此刻都不敢附和这道旨意。 就算沉忆辰真的是谋叛之臣,当前局势下也得装聋作哑! 孙太后一介女流之辈都知道不能尊旨,明朝这种科举制度万里挑一的人精大臣们,更是把装聋作哑给展现了淋漓尽致,连个三呼万岁接旨的样子都懒得装。 齐齐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就等着孙太后跟郕王先发话。 郕王毕竟还是没有什么监国经验,面对这种诡异的场面,首先沉不住气朝着群臣问道:“诸位大臣,对于陛下圣旨你们如何看待?” 回应依旧是死一般的寂静,不认同旨意那是抗旨不遵,认同说不定明天就得被沉忆辰攻入京师杀全家,傻子才回答。 可问题是,在乌云遮日的时候,这个世界上永远都不缺为国为民的傻子。 沉忆辰想做这样的人,而于谦就是这样的人。 只见他在一片跪倒的群臣中站起身来,大义凛然的说道:“沉提督为国为民忠心可鉴,臣认为此道圣旨是伪诏!” 狠人!绝对的狠人! 其他大臣听到于谦说出“伪诏”两字后,心中简直是敬佩不已,这几乎是等同于抗旨不遵。另外这道圣旨行文略显浅白了些,确实不像是朱祁镇亲笔或者口述的风格。 不过话说回来,明朝皇帝自从有了票拟批红后,也没几个像太祖成祖那样任劳任怨,每天亲自批阅奏章,风格不像也很正常。 有了于谦的带头,很快礼部左侍郎钱习礼站起身来,同样力挺道:“臣愿以身家性命担保沉提督忠君爱国,遵从伪诏妄杀大臣无异于自取灭亡!” 钱习礼这句话说的极重,想要问罪沉忆辰,无论最终结果是逼反,还是如同岳飞那样冤死风波亭,大明国运恐怕也将走到头了。 满朝文武人心惶惶,怀来城大军义愤填膺,谁还会誓死效忠朱明? 但真正扭转局势,起到一锤定音效果的,是继任内阁首辅的陈循站了出来说道:“臣同样愿意相信沉提督,遭逢国难之际,绝不能中了瓦刺也先的离间计!” “臣附议陈阁老!” 随着陈循表态,内阁仅剩下的最后一名阁臣苗衷,终于出声站队沉忆辰。 “臣相信沉提督,愿跟少宗伯一样以身家性命担保!” 翰林院现任掌院倪谦,打破了翰林掌院一般不介入朝政的传统,旗帜鲜明的站在沉忆辰这边。 他始终没有忘记那个下午,身处阳光之中的沉忆辰,笑着朝自己说出“论迹不论心”这五字。 不管沉忆辰是否如同猜忌的那样有谋反之心,至少到目前为止他的举动就是在匡扶江山社稷,庇佑大明北境苍生万民! 这种功臣要是被伪诏冤杀,那朱明就跟赵宋无异! 翰林清贵的介入,就意味着科道言官群体将进行站位。说实话沉忆辰在翰林院、都察院、以及六科给事中的口碑,着实不怎么样,类似于孙太后心中的印象。 但明朝前中期科道言官跟明朝后期党争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很多人心中依旧有着一腔报国热血,愿意放下私人恩怨而站在家国大义的角度上看待问题。 “兵部给事中何凯辉,愿信任沉提督!” “监察御史赵寒山,愿信任沉提督!” “翰林院修撰商辂,愿为沉提督担保!” 站在殿外的京师中低品阶官员,纷纷朝着殿内高呼发出自己的呐喊。 国破家亡之际,岂能因一道圣旨便处置功臣? “臣附议陈元辅。” 曾经被王振诬陷入狱后,低调软弱许久的吏部尚书王直,此刻终于站了出来附议陈循的言论。 他的表态,意味着内阁首辅跟吏部天官达成一致意见,阁部合流就几乎等同于整个文官集团,此刻朝廷内外再无足够的反对力量。 望着台下群臣的站队,特别是阁部大臣愿为沉忆辰担保,孙太后脸上的震惊彻底掩饰不住。 她万万没想到勋戚武将大部分土木堡阵亡后,沉忆辰一个区区翰林院从五品官员,加了詹事府左春坊大学士才堪堪达到正五品的“小官”,能得到以阁部为代表的大半文官集团力撑。 此子,真的就这么人心所向吗? “母后,此事该如何是好?” 郕王朱祁玉非常清楚自己的尴尬定位,不敢过于摄入这种朝政风波,更不敢把皇兄朱祁镇的圣旨判定为伪诏。 “郕王,你如今身为监国,当承担起天下重任。” 孙太后神情严肃无比的回应了一句,这一次她并没有把决断权掌控在自己手中,而是交还给了郕王,让他来自行判断。 因为孙太后心中隐约有种预感,可能未来的大明江山,快要变天了! “母后,儿臣我……” 咋一听到让自己决断,郕王朱祁玉有些慌张,下意识就想要推脱。 不过当他看到孙太后轻微的摇头举动,以及殿内满朝文武大臣的期待目光,朱祁玉把后面推托的话语咽了下去。 刹那间,他明白皇室此刻需要有个人站出来,担当起天下重任! “少司马,本王认为你言之有理,沉提督虽行事略有逾矩,但为国为民之心不容置疑。” “皇兄钦点沉忆辰为三元及第,往日里更是恩隆圣卷,岂会怀疑他有谋叛之举?” “此道圣旨定为瓦刺太师也先伪造,意图离间我大明君臣相宜,定不能让其奸计得逞!” 大敌当前,哪怕郕王朱祁玉事实上在心中,并不怎么相信沉忆辰的忠诚。可他依然在明面上,把朱祁镇的圣旨判定成伪诏,避免了大明出现内乱的可能性。 “郕王英明!” 山呼海啸般的称赞声,从众大臣嘴中喊出,很多人都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郕王,臣还有一事进言!” 于谦并没有就此罢休,打算一鼓作气彻底解决京师危机。 “少司马,但说无妨。” 不知为何,朱祁玉感觉于谦能给自己一种莫名的安心,可能是对方流露出的那股正气浩然,他愿意去信任这个掌控京师安危的兵部左侍郎。 “同意沉提督率军入京驻防,以应对接下来蒙古大军的攻势。” 于谦出任山西巡抚多年,虽然是文官不掌武事,但对于蒙古人的了解不比武将少。 瓦刺蛰伏多年统一蒙古三部,并且还赢得了土木堡大胜,俘获了大明皇帝。以太师也先的雄心壮志,他的兵锋不可能止步于九边,接下来必然会攻打京师逐鹿中原。 沉忆辰率领的十万兵马,能在瓦刺手中赢得局部小胜,却无法改变战场格局。如果不让他入京驻防,全军在塞外覆灭就只是时间问题。 大明承担不起这样的损失,此举更会丧失天下人心! “好,本王应允沉提督率军退守京师。” 这一次,郕王朱祁玉的脸上,再也没有看到优柔寡断的神情,展现出一股雷令风行的气势。 可能这才是朱祁玉的本性,历史上身为救时之君,骨子里面若是唯唯诺诺,没有当机立断的气魄,是不可能在国难当头之际,成为大明的主心骨! “臣,领命!” 珠帘背后的孙太后,望着朱祁玉与于谦对话的模样,心中情绪复杂无比。 权力这种东西一旦交了出去,想要再收回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孙太后自己都不敢确定,交出去的到底是监国权力,还是自己儿子的皇权。 正统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怀来城。 收到兵部传来的退守京师调令,沉忆辰明白自己赌对了,秉持公心大义的于谦,一定会竭尽所能说服群臣跟皇太后,同意自己领军入京驻防。 只是沉忆辰不知道的是,这次为他站位的,远远不止一个于谦,而是包括阁部大臣在内的大半朝臣。 猜疑、诋毁、曲解种种争议,掩盖不了沉忆辰为了家国天下悍然驰援塞外血战的壮举,更无法抵消他直接救了数万亲征军,间接救了数十万九边百姓的功劳。 是非自有曲直,公道自在人心! 当你做了实事,这个世界上始终会有人为你发声。 不过兵部调令一同传递过来的,还有朱祁镇那封谋叛圣旨的内容。 当从兵部官员嘴中得知这个消息,沉忆辰脸上只剩下一抹苦涩的笑容,一时不知道能说些什么。 对于朱祁镇这个皇帝,沉忆辰的情感其实一直都无比复杂,他有着历史的上帝视角,知道对方并非明君,后续更是刻薄寡恩大肆铲除威胁自己皇位的功臣。 但站在个人的角度,沉忆辰真正面对的是一个与自己年龄相彷的同龄人,有着属于自己的喜怒哀乐,不再是历史书上那几行冰冷的文字。 并且客观来说,朱祁镇待自己不薄,他是真心想要君臣相得,一同开创属于大明的太平盛世! 曾经有一段时期,沉忆辰对于朱祁镇的印象,会产生很大的一种割裂,仿佛他好像并没有那么不堪。外事上锐意进取,想着开疆辟土,内政上安抚万民,赈灾免税各种举措可圈可点。 可随着沉忆辰出镇地方几年,朱祁镇摆脱了张太后跟三杨遗留下来的约束后,他变得愈发狂妄自大听不进旁人意见,逐渐走向了一个无法回头的极端,最终酿成了土木堡的惨败。 但哪怕如此,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京师的回忆历历在目,那个意气风华的大明天子,如今却沦为了一个懦夫! 放弃了家国天下重任,任由瓦刺鞑虏肆意凌辱自己的子民。放弃了身为大明天子的尊严,为了乞活跟权势,压根不在乎丧国辱权。 现在更是想要论斩自己,可曾想过此举会造成多么恶劣的影响,从此大明会与赵宋殊途同归? 可能真的只有到了生死绝境,才会显露出一个人真正的本性吧。 “东主,还好郕王把圣旨断定为伪诏,否则现在就麻烦了。” 卞和一副心有余季的模样,真的要按照圣旨执行,沉忆辰处境会危急万分。 哪怕十万大军愿意跟随造反,乃至最为顺利的情况下攻陷京师,那接下来呢? 历史上的京师没有被瓦刺大军攻陷,就在于朱明气数未尽,依旧有着天下人心所向,各地百姓跟卫所士兵源源不断奔赴京师勤王。 京师守卫战打到最后面的时候,于谦甚至已经有了反攻的实力,让石亨硬生生吃掉了也先撤退殿后的两万瓦刺精锐! 这就是为什么纵观古今,历朝历代权臣比比皆是,真正能做到谋朝篡位的却寥寥无几。 沉忆辰要真敢造反攻陷京师,那么他的人心所向局面将立刻转变为千夫所指,很快就会被切断漕运弹尽粮绝。然后以靖远伯南征军为主的明朝剩余百万卫所大军,源源不断朝着京师奔袭而来,残酷的内战加上蒙古大军肆掠,整个北方大地将成为一片死地! 幸好,朝廷依旧掌控在能臣手中,最坏的局面没有发生。 “郕王不是碌碌无为之辈,他远比你认知的要更加睿智贤明。” 沉忆辰澹澹回了一句,仿佛胸有成竹的模样。 “卞先生,传令下去大军起寨行军,准备退守京师。” 说罢,沉忆辰把目光遥望南方,默默念道:“京师,我回来了。” /132/132655/31882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