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二十六章 搜肠刮肚搬石头砸自己脚?

第一百二十六章 搜肠刮肚搬石头砸自己脚?

    第126章搜肠刮肚搬石头砸自己脚?

    黄子澄此时一心想的都如何限武将之权,根本不曾发觉,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掉入了朱允的算计之中。

    他此时正春风得意呢。

    “军务处代理军务,职掌天下军队,杈威甚重,不应再加恩宠。”

    “下官以为,凡军务大臣,除非是简拔之新官,从无其他品级,亦无俸禄,可按七品定级给俸。”

    “除此之外,余者再不设品级,亦不额外领俸禄。”

    文官们纷纷点头。

    本来嘛。

    武将勋贵的俸禄,一直是远远高于文官的。

    有些甚至要高出几倍。

    当然,这也是历朝历代的惯例。

    哪怕是重文轻武而著称的宋朝,也是如此。

    当初宋太祖就是说好了,对武将们给予重赏厚待,让他们放弃兵权,多置良田美宅,多买些歌姬,好好享福。

    故而,论政治地位,武将拍马也不及文官的万一。

    一个七品的县令,都能将四品的武将怒骂一顿。

    但论俸禄,武将可就要远远高于文官了。

    明朝亦是如此。

    不过,明朝用的法子不一样。

    明朝是通过给武将定更高的品级,来提高武将待遇的。

    比如说,卫所里面的千户就是正五品,百户是正六品,哪怕是统领十个士兵的小旗,都是从七品。

    而文官知县,都只有七品。

    用后世军队来对比,就是军队里的班长是七品,地方政府的县高官也是七品,两者算同一个品级。

    但品级与职权并不对等。

    县令能调动一县的资源,其实际能量,不要说一名小旗,就是正五品的千户,也远远比不上县令。

    甚至掌握五千多人的正三品指挥使,除了锦衣卫这种有特殊权力的内卫,很多三品指挥使可能都还不如县令的实际权力大。

    毕竟,后期的卫所,士兵已经在很大程度与农民基本没啥区别。

    而明朝大一点的县,也有十几万乃至几十万人口,远比卫所的人数多得多。

    而在这个时代,掌握更多人口,也就意味着能调动更多的资源。

    说白了,武将勋贵们有钱,他们也不像文官一样,以“清廉”贫苦来标榜自身。

    若是打了胜仗,朝廷给予的赏赐之丰厚,就更是许多文官们一辈子的俸禄加起来都比不上的。

    此际,听到说进入军务处没有额外的俸禄,武将勋贵们自然无所谓。

    就那一点点钱,他们还看不上。

    接下来,文官们又一个个站出来,出谋画策,限制军务处的权力。

    “下官以为,凡军务奏章,军情,勿论大小事,都应由三名以上军务大臣批阅,合议而定,若有争议,则请示陛下,不得一人擅自做主。”

    “下官以为,军务处不得似五军都督府一般,再另设衙门,独自办公。仍如之前在文华殿临时批阅奏章一般,就在宫内置一便所,在御前办公即可。有事亦可即时与陛下耳闻。”

    “下官以为,除了密奏制度外,军务处应主要负责军情奏章的日常事务,对于重要的奏章,还是需奏与陛下。”

    “下官以为,军务处的主要职责,是作为陛下的顾问,以备咨询。除此之外……”

    “下官以为,军务大臣未有圣旨,不得离京……”

    “下官以为,军务处只宜草拟意见,不宜……”

    ……

    文官们给军务处制定了一条又一条的规矩,将其职权越限越小。

    最后基本上变成了一个纯粹的秘书办事处,实权剥得几乎一点都不剩。

    众人群策群力,想出的种种法子,比朱允之前想的,还要周到不少。

    毕竟,一个人想这种事,总有想不到的地方,有遗漏之处。

    而现在文官们绞尽脑汁,限制军务处大臣的权力,就一点死角都没有留下了。

    最后定下来,奏章第一步先送到皇帝或者太孙殿下面前,然后再下发给军务处。

    这就彻底断绝了军务大臣扣押任何奏章的可能性。

    因为他们无法知道,在下放之前,皇帝是否已经看过奏章了。

    提出草拟意见之后,再呈给皇帝。

    分类处理,有些日常的奏章,皇帝就不看了,或者只挑一些看,再发还直接交办。

    而朱允想要的保密制度,也顺理成章的定了下来。

    毕竟,军国大事,保密是必须的。

    ……

    诸如此种种,十分完备

    朱允非常满意。

    果然,文官们还是很不错的,到底也是国家挑选出来的人才。

    这些限制军务处权力,又让军务处起到秘书作用的主意,就非常好嘛。

    他让太监记录下来,整理好之后,旋即便当堂念读。

    文官们自然没意见,这本来就是他们的主意。

    武将勋贵也毫不反对的全盘接受了。

    到了现在,武将勋贵们也看出来了,朱允让威望很高,军权很重的大将进入军务处,就是夺他们的军权,将他们“养”起来。

    但对于这个法子,武将勋贵们都完全能接受。

    交出军权的同时,还能既不被文官压制,又不惹来猜忌,永享荣华富贵,还有什么不愿意的呢?

    双方皆大欢喜,顺利达成了一致。

    黄子澄、齐泰等人,更是春风得意。

    想不到啊!

    一切竟然进行得如此顺利。

    几乎毫不费力,就夺了武将勋贵的军权。

    虽说没有抢到文官的手中,但这个成果,还是让他们颇感满意的。

    太监念完之后,朱允问道:“军务处的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大家觉得妥当吗?”

    “章程细致,权属分明,既能助陛下代理军务,又无专权之忧,下官以为甚好。”

    “太孙殿下英明神武,聪慧非凡,才能出此良策。”

    “既无武官弄权之威,亦无军务松驰,不懂军务之虑,下官也以为极妙。”

    “哈哈哈,我们武将都没有啥意见,这样挺好的。”

    ……

    文臣武将,纷纷表态,个个赞同。

    朱允点了点头。

    “此事经满朝文武大臣公议,众皆赞成,孤已整理成文,待奏请了皇爷爷,便正式实施吧。”

    达成了一致,朝堂上的气氛,也变得轻松了不少。

    “军务处已定,咨政处嘛……”

    他顿了顿,目光微转。

    “孤的意见,军务处的法子,是现成的。满朝文武都同意。”

    “咨政处不如就按军务处的章程来办,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呼啦。

    大殿外面,一阵狂风吹了进来。

    吹得众官员的衣冠皆飘舞不定。

    大殿内,黄子澄,齐泰以及一众文官,眸内皆流露出惊恐之色。

    刚刚搜肠刮肚,挖空心思想出来限制武将权力的法子,要用到自己身上吗?

    这算是作茧自缚,还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呢?

    众文官一个个僵立在那里,就仿佛石化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