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兴明:重生崇祯杀出京城在线阅读 - 第46章:封赏(一)

第46章:封赏(一)

    “钝知,人手都安排下去了吧?”

    朱由检放下手中的毛笔,挤了挤有些干涉的眼睛,对身旁候着的沈从文问道。

    钝知是沈从文的表字。

    一般取表字都不是随便取的,或是寄托了长辈对晚辈的深切期盼、或是体现了大众对一个人的认知。

    但沈从文‘钝知’这个表字,却怎么看怎么别扭?

    难道是因为沈炼自个因为太聪明心思太多吃了不少亏,就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简单纯粹、愚钝一些?

    个中因由朱由检也没问,但心里估计差不多就是这么回事。

    沈炼聪明是毋庸置疑的,不然也搅不起这么大的浪;

    可沈炼的聪明,总是容易被女人给影响。

    但愿沈从文没有遗传到其父沈炼的这一重大缺陷。

    “回陛下的话,都安排下去了,最迟后天,我锦衣卫就能将粮库、盐库、油库等事关民生的库房摸的清清楚楚,定不会误了陛下的大计。”

    沈从文抱拳躬身,回答道。

    “嗯,那就好...每逢打仗,商人最喜囤积居奇发国难财,所作所为比敌军更为可恨!这次等战事一起,城中所有库房即全部收为军管、按需分配,以维持城中的稳定。”

    朱由检点了点头,很满意沈从文的办事效率的同时、唾弃了一番这些个黑心jian商。

    “陛下圣明!爱民之心更是让臣敬佩不已。”

    “都是朕的子民,朕怎能不爱呢?对了大伴,去往抚宁、昌黎两县宣旨的信使出发了吗?可有官员随行?”

    “上午就出发了,这会应该都已经到地界宣完旨了,关城这边派出了好些位官员随行,高总兵还派了两千军士沿途护送,定能有条不紊的将百姓们都撤至关城。”

    一旁静静的候着,朱由检没吩咐时,安静的仿佛一根柱子一般的王承恩回道。

    “都?能撤回个五六成就已经谢天谢地了,总有百姓们这时候已经向着那李自成、不愿意跟着咱们了...也不怪他们,都是朕没做好,只是希望他李自成能有点英雄气概,尽量约束部下,不要伤了百姓们吧,哎...”

    朱由检重重的叹了口气。

    山海关马上就要成为四战之地,战事一起,那哪会只局限在关墙之上?

    山海关以东、接壤辽地的宁远城军民,早在自己下旨让吴三桂入关勤王时,就已经被吴三桂和黎玉田带回到山海关了,倒是免了百姓因为战事而涂炭的担忧;

    但是山海关以西、接京师地界的抚宁、昌黎二县,这会却还生活着不少的百姓呢,不把他们撤到山海关内,等李自成来了,他们定然不会好过。

    乱兵抢掠都是常事,最怕的就是李自成失心疯了、攻城的时候驱使着百姓蚁附,那可就真的要尸横遍野了。

    别以为打着义军的旗号就不杀百姓,他们杀起百姓来更狠!

    不然这几十万的大军怎么出来了?雪球怎么滚起来的?

    不想看到这一幕发生的朱由检,在餐桌上和几位重臣说完军饷的事情后就说起了这事,力主将抚宁、昌黎两县的百姓都撤回到关城,并很快就下发了圣旨。

    朱由检这会关心的,就是这些百姓们已经启程了没有、到哪里了,能赶在李自成的兵马到达山海关下前,先一步进入关城吗?

    “陛下放心,陛下如此爱民,苍天自然也会庇佑陛下,百姓们自然会无恙...”

    王承恩接着话说道,安抚着朱由检。

    “呵呵,但愿如此吧...给这两道旨意加印吧。”

    朱由检没有将王承恩奉承的话放在心上,点了点手边的两卷圣旨,对王承恩说道。

    只是这时候的圣旨,肯定已经不是紫禁城时那华丽到不看上面的字、就已经一股厚重气息扑面而来的、用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以及粉蜡笺了,而只是上好的宣纸,之后再用黄布裱一下便是。

    突围时能带着朱由检的崇祯龙玉玺,就已经是王承恩心思细腻的极致表现了,圣旨、王承恩属实是带不了了。

    而山海关中哪里去找大内才能用的圣旨?只能先将就着用别的材料代替了。

    不过虽然一切从简,但却不影响这两张圣旨上书写的内容的巨大分量:

    “加封镇南伯黄得功为前都督、征西将军、授金吾将军、上护军;”

    “加封平西伯吴三桂为后都督、征东将军、授骠骑将军、上护军!”

    两人立下如此大功,没有不大加封赏的道理,且要速将赏格给定下来,越快越好,如此才能安抚两人,以免在这个紧要关头生本该生的乱子。

    思来想去,朱由检做了以上的加封。

    两人都是伯爵,爵位上自然没法加了,总不能直接上侯吧?那以后要是再立了功,那该如何封赏?

    如此就只能在官职、散阶、勋官等虚处动脑筋了。

    一是把已经隐没凋零的差不多了的五军都督府给抬了出来,一个封了前都督、一个封了后都督,正好和秦良玉的左都督、郑芝龙的右都督相呼应;

    至于这中军都督,那自然是留着了,用不用得上都是另说。

    二是加了征西将军、征东将军两个将军号。

    大明总兵官不少,但有将军号的总兵官却极少,不过寥寥七八人而已,而没有正式的将军号的领军军官,能称之为将军吗?

    自然不能!起码在朱由检面前不能!

    所以若是没有将军号,那是绝不能在正式场合称一名领兵官为将军的,只能私下里作为敬称。

    但有了将军号,以后两人在何处都是能被称一声‘将军’、且能大大方方的应了。

    三是一人加了金吾将军的散阶、一人加了骠骑将军的散阶。

    明武散阶共有三十阶,其中金吾将军为第二十五阶、骠骑将军为第二十四阶,均为正二品的武散阶。

    四是都给两人加了正二品、上护军的勋官。

    通过这种方式,给予了两人极致的荣耀,可谓是达到了如今大明武将的最顶峰。

    除此之外,又定下了总兵官的品阶——二品。

    至于是正二还是从二,就看能不能上都督号、挂将军印、散阶以及勋官等了。

    原本总兵官乃是临时差遣、非定制品阶官,战时任命、战罢撤销,虽位高权重、但其实位置颇为尴尬。

    如今朱由检通过加都督实职、加将军封号等方式,将这官职给定了下来,之后就不会再如此散乱无制了。

    当然,这只是朱由检的初步设想。

    官制一事错综复杂、牵扯甚大,先安抚黄得功和吴三桂,应对好山海关的困局先,等到了南京之后,还得在众臣的辅助下再细细梳理、成最终定制!

    ******

    明末官制极为混乱,五军都督府的都督职、封号将军、总兵等都让人有眼花缭乱之感,极难辩清,这也是王朝末期的典型特征,各种乱象横生。

    这里的资料小猪还是查过了的,大体上不差多少,不然这章能早点发出来。

    但也难免还会有错,毕竟几百年下来,很多事情都已经无法佐证了,如果错了,还请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