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宋西门笔记在线阅读 - 十九、汴京诗会

十九、汴京诗会

    “大哥,你看这是什么!”从演武场出来,西门庆去洗了洗身上的汗水,又换了套衣服。然后赵佶就抱着一个长方形的木盒走了过来。

    西门庆接过木盒,放在案几上,打开一看,木盒之中静静的躺着一把刀。刀鞘刀柄都是朴实无华的鸡翅木,首尾是白银包裹,上面雕刻着狰狞的兽头,刀鞘表面似乎还裹着一层什么动物的皮革,灰白泛青,一看就是老物件儿。

    西门庆把刀从盒中取出,左手持着刀鞘,右手持着刀柄将道拔了出来,刀身划过吞口,完全出鞘的一瞬间,一道清亮悦耳的声音响起,好几秒才散去,这是一把古朴的横刀,刀刃雪亮,锋利的闪着冷冽的光芒。刀身呈现的是金银交织的颜色,泛着不规则的花纹,靠近刀背处有着一道狭长的血槽。随意挥舞了几下,手感握力极佳,重量也很合适,就好像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忍不住赞叹道:“好刀!”

    “哈哈,好刀配英雄!我刚才不是说有惊喜给大哥么,就是这把刀了!”赵佶看到西门庆喜欢,不禁大为开心。他平日里除了喜欢写写画画,花鸟鱼虫,奇石之外,还喜欢骑马射箭和蹴鞠,然后就是收藏。再演武场听到西门庆说没有趁手的横刀,他就想起自己的藏宝库里好像就有这么一把唐代流传下来的横刀,好像还是哪位大将用过的,他留着也没什么用,于是就给西门庆拿了过来。

    “那就,多谢贤弟了!贤弟,这把刀,看起来有些年月了,你是从何处得来?”西门庆是真心喜欢这把刀,于是就没有推辞,直接就收下了,正好了了他一个心愿。

    “大哥好眼力,这把刀是唐代流传下来的,应该有数百年历史了!我也是无意间得到的,你看看刀身上,我记得上面有铭文的,好像是唐代哪位大臣用过的,是谁来着...”赵佶一时也想不起来了。

    西门庆连忙拿起刀仔细打量,果然,在紧挨着刀柄吞口处的刀身上,有两行小字,靠近点仔细辨认,顿时大吃一惊。第一行刻了三个字:程知节,第二行刻的是贞观三年春,御赐!

    我勒个去!西门庆惊得说不出话来了,心头直跳。程知节是谁,那是大唐开过猛将啊,大家还记得瓦岗寨的头领陈咬金么,程知节就是他!贞观三年春,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的第三年,公元630年呐,距离现在1098年,已经时隔468年历史了,这真是捡到宝了!

    尼玛,老子竟然得到了程咬金的佩刀,而且还是李世民御赐的.....

    “大哥,大哥?你...你没事吧?”赵佶一连叫了几声。

    “啊啊!我没事,贤弟啊,这把刀是唐太宗李世民赐给程知节的,为兄,心中震撼,一时间失态了!”西门庆不好意思的抹去嘴角的口水,尴尬的说道。

    “哈哈哈,这何尝不是一种缘分?这种宝刀,也只有大哥使用了才最适合,换作旁人用,那就是暴殄天物了!大哥,准备一下,咱们出发!”赵佶笑着说道,一把刀而已,管他什么年代的,管他谁用的,反正他赵佶用不着,只要大哥喜欢,这又算的了什么?

    “贤弟,出发?去哪里啊?”西门庆一脸懵逼的问。

    “额,大哥,你忘了?今日是汴梁诗会第一天啊!昨日咱们不是说好的么?”赵佶提醒道。

    “哦~对对对,我想起来了,那好,咱们这就出发!”西门庆爱不释手的又摸了摸那把刀,才不舍的放回木盒,去诗会上玩耍,带把刀肯定是不合适的,今天要装文化人!额不,咱本来就是文化人~

    俩人带着四名侍卫,六人六马直奔城外而去。一路未曾停歇,不多时便抵达了东城外的至虹桥,至虹桥也就是清明上河图上的那座拱桥。

    到了这里,基本已经不能骑马前行了,把马交给身后侍卫,赵佶在前,径直走向桥头的一家二层的酒楼。酒楼规模和周边的比起来,不算太大,只是胜在位置好,可以清楚的看到河岸边的一切景象牌楼上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观澜阁三个大字,看落款,竟然是苏轼。

    店里的伙计看到有客人到了,一脸堆笑的跑到近前:“二位公子,实在是对不住,本店已经客满了,请二位公子移步道别地儿看看吧,今日诗会第一天,人实在是太多。烦请二位多多海涵!”

    “我昨日已差人定好了雅间!我姓赵!”赵佶说道。

    “哦哦,原来是赵公子,雅间给您留着呐!请随我来!你们几个,把客官的马伺候好了!”小二一躬身,然后转身在前引路,又招呼几个小厮前来牵马,服务倒是周到妥帖。

    “贤弟,你竟然提前定了位置么?”西门庆纳闷的问道。

    “大哥,你有所不知,因为诗会是在这城外举办,所以这个时候,若想在酒楼茶楼有个位置,就必须提前预定。前日我便叫德福在此订好了位子了。”赵佶解释道,说话间,已经上了二楼。

    所谓的雅间,就是用一道道墙体把二楼隔成一个个格子,所有的格子对着河边的方向,都是开放的,二楼往外延伸出一两米的距离,设了一圈栏杆,就像是后世的阳台一般。内部用来吃饭饮酒,阳台上另有桌椅,用来喝茶,吃点心,观赏河岸的景色。桌上还放着笔墨纸砚,以便于在此消费的文人雅士们一时兴起,挥毫泼墨。值得一提的是,阳台上左右只有和栏杆一样高的隔断,可以清楚的看到左右相邻的人。他们这间位于最边上的位置,距离河岸边搭建的台子最近,是观看诗会最佳位置。

    西门庆朝旁边看了看,旁边的雅间阳台上空荡荡的,没有人,想必是预定的人还没来,他心想也不知一会儿来的是才子还是佳人。

    赵佶二人在阳台上落座,四名侍卫本来是站在一旁警戒的,西门庆觉得太过张扬,就让他们在里间的桌子上落座。

    不多时就有店小二和茶博士,给两桌送上了糕点,蜜饯,和茶水。

    看这茶博士手中的动作,西门庆一阵感慨,终于看到了大宋的茶道,可比后世的小日本的茶道复杂多了,小日本子也只会喝喝抹茶粉而已。

    只见茶博士端上一只红泥小火炉,里面炭火旺盛,取出一块小茶团,然后用竹夹子夹起,放在火炉上烘烤了片刻,用以激发茶叶的香味。然后又用一个茶刀把茶团给分解开来,小二把一个水壶放在了火炉上烧水。

    茶博士从箱子中取出一个哈密瓜大小的石碾子,就像是迷你的小磨盘。把分解好的茶叶从茶碾上方的小孔中放入,一边放,一边搅动,不多时,就见竹筛子里落满了茶叶粉。

    接着把茶粉收集起来,把石碾子紧了紧,再次研磨,茶粉越来越细,一连三次之后,已经细到了极致,茶叶磨好,水也烧开了。

    最后取出几个十二公分左右的兔毫盏,先用开水烫了一遍,一字排开。然后用个小竹勺子,每个碗里舀了一小勺,拎着茶壶在每个盏中到了一些,快速的拿起竹刷搅动起来,每个盏都搅动了一遍,茶粉完全化开,之后才继续加水,最后上前把茶水奉给众人,整个过程茶博士做的行云流水,潇洒淡然。

    茶水端上来,西门庆没有刻意的去嗅,便已经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浓郁茶香,沁人心脾。那兔毫大斗笠盏在阳光的照耀下,色彩斑斓,透过水看到盏壁上,折射出七彩的光芒,煞是好看。前世他就喜欢喝茶,也特别钟爱宋代特有的建盏,他曾记得,国际拍卖会上,有几个建盏拍出了上千万美金的天价。

    此时,西门庆心中浮现了苏辙的那句:“瞎眼煎成声未老,兔毫倾看色尤宜!”,虽然想起了,但他却不敢说,天知道苏辙此时说没说过这句话,如果没说过,那他自然可以拿来用,如果说过了,那日后说不定还会引来麻烦。

    在赵佶的邀请下,端起茶盏轻轻嘬了一口,浓淡正好,一股芬芳在舌苔重绽放。微微苦涩之中夹杂着花香,果香,密香,一时间,似乎,来到了春天,万花绽放的花果园中。茶水划过喉头下肚,只觉喉咙间一阵清甜,忍不住赞了一声好茶,摸出两块银子赏给了茶博士和店小二。

    对面的赵佶也是笑着微微点头,看到自己大哥这番做派,他只当是西门庆为人洒脱好爽,在他看来,这茶固然不错,但也只是不错罢了。毕竟他在这大宋是土生土长的,这里的文人雅士都钟爱茶道,早就见怪不怪了,而西门庆却还是头一遭,在他记忆中,阳谷县也有,但远远没有京师这般讲究。就好像全国各地都能吃到兰州拉面,但还是不及兰州早点摊儿上的好吃,一个道理。

    楼下的人群越聚越多,有参加诗会的文人雅士,才子佳人,还有看热闹的百姓,还有挑着担子卖小吃的小贩,宽阔的岸边人头攒动,摩肩接踵,那阵势,就好像二十一世纪的西安钟鼓楼圣诞节的夜晚。岸边的酒楼也是宾客满座,河面上密密麻麻数十艘画舫,上面也是挤满了人群。

    “大哥,看到没有,河面上那些画舫,都是各个花楼的头牌,其中不乏冰清玉洁的才女,你若看上心仪的人儿,小弟我一准儿帮你办妥!”赵佶指着河面上的画舫,对着西门庆jian笑道。

    “多谢贤弟,这世间男女之事,只讲究一个缘子,岂可太过随意?”西门庆一阵恶寒,难道古代的男人进青楼,喝花酒,玩女人都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么十六岁的赵佶就学着人家拉皮条了?尼玛,放到后世,最多才只是刚高考的初中毕业生好不啦。他却忘了他自己这副身体的原主人,本就是个yin荡风流的主儿,而且还是千古文明的绿帽贩子......

    “当~当~当~当~当~”就在这时,楼下传来一阵敲锣声。低头看去,就见一群身着官差服装的人,手里提着铜锣一边敲一边向河岸边搭好的台子走去,后面是十来名手持长枪的士兵,再后面有几个骑着马的文官,为首两人的身着紫色官服,腰间配着金鱼袋,后面四人身着绯红色官服腰间配着银鱼袋,再往后还有几位身着文士服,头带幞头。

    关于宋代官员的衣袍,西门庆是知晓的,凡是紫色袍服配金鱼袋者,皆是四品以上的官员,绯色袍服配银鱼袋者,是五六品的官员,七品及以下的官员,衣袍则是蓝色,无鱼袋。

    “大哥快看!诗会要开始了!”赵佶兴高采烈的说道。

    “贤弟,马上那二位是何许人也?”西门庆指着骑在马上最前方的那两个紫袍老头问道。

    “哦,左边那位是尚书左丞蔡卞,右边那个年龄稍长者是中书侍郎许将,后面那四人,左前方那一人叫李格非,任礼部员外郎。他旁边那位是大学正周邦彦,再后面头一位白衣文士装扮的,是荣阳先生吕希哲,其余的我也不认识。”赵佶说道。

    西门庆听完心中大惊,蔡卞,是蔡京的兄弟,许将呢也是文武双全,为人正直的治世能臣,这二位此时都是副宰相级别的。周邦彦也是北宋著名的词人,吕希哲也算是一代文宗。没有一个简单的人呐,看来这五年一度的汴梁诗会,果然是质量很高。礼部员外郎李格非?这名字有些熟悉啊,我勒个去,此人不正是李清照的父亲么...不晓得这个“千古第一才女”生的哪般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