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林丹汗的变化
这个时候,代善已经冷静了下来,神色也变得阴沉无比,就像皇太极一开始的神情那般阴翳,很是难看,后者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却被他给打断了。 “大汗,我明白了。” 说出这句话之时,就好像使出了全身的力气,耗尽了所有的心神,代善有一种虚脱的感觉,又感觉身体又是那么的疲惫,看向皇太极的目光也黯淡了许多,一想到后金现在的处境,身上就涌现出了某种莫名的力量,进而挣扎着张了张嘴,近乎于咆哮的补充道:“不仅要和大明议和,还要越快越好,不然的话,可就一切都晚了。” “嗯~” 皇太极轻嗯了一声,却只是一个字回应,再多的反应也就只是在那一瞬间的重重一点头,以示强调。 皇太极当然明白代善的意思,形势为何那么的危机,对于和谈为何那么的迫切,原因都在于,与大明议和成功与否,就好像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直接关乎到后金的形势发展,后续走向。 一旦和谈失败,无疑,不仅会使得那些蒙古部落失去信心,联盟不再,也会直接关系到女真族的内部稳定问题,会不会再分裂为三个女真族群,建州女真、东海女真和西海女真。 要是真得到了那种地步,发生了最糟糕的情况,后金可就真得成为了末流小国了。 毫无疑问,一旦真发生了最坏的情况,就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将会引起一系列的变故,而这样的变故,将会是越来越严重。 与此同时,辽河套的插汗浩特城,却弥漫着一种喜悦的氛围,而王庭之上,这种喜悦的氛围,显得更加的浓郁,尤其是随着一名名士卒的汇报,坐于上方的林丹汗,早就是喜笑颜开。 “启禀大汗,根据建州的探子来报,明军大举进犯建州,虽然只是小股的骑兵,却多达几十支,总得加在一起,最起码有五六千的兵力。” “启禀大汗,根据后金的密探来报,女真族之中的西海女真和东海女真的残余部族,死灰复燃,渐渐有着独立出去的架势,女真族有着再次分裂的可能。” “大汗,与后金联盟的那些蒙古部族,内部的争执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中小部落,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寻找出路,离开那所谓的联盟。” ...... 然而,尽管得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好消息,王庭里的气氛不仅没有越来越向好的方面演变,反而变得有一些异样起来,大殿里形成了两派,观点不一,争执不下。 “大汗,奴才觉得,咱们应该攻打皇太极的那些盟友,趁其无暇分身之际,进一步地吞并那些中小部落,壮大咱们的实力,同时也是斩去皇太极的左膀右臂。” “大汗,奴才以为,咱们应该直接攻取后金的老窝,只要皇太极被俘,或者被杀,不管是哪一方所为,皇太极的那些盟友都是不攻自溃,咱们回过头来,再收拾他们,可谓是轻而易举,将会省事儿的多。” “父汗,儿臣还是以为,应该先攻取那些蒙古中小部落,一统蒙古,这可是您一直以来的夙愿~!” ...... 渐渐地,面对众人争论地热火朝天,几乎于面红耳赤,这副热闹的场景,林丹汗不仅丝毫高兴不起来,神色反而愈发的冷了下来,渐渐归于平静。 但是,有一点不得不说,长子额哲的话语,正中林丹汗的软肋,使得他想起了一些陈酿往事,初登大位之时的理想,最想做的事情。 一统蒙古诸部落,再现蒙古帝国的强大与辉煌,沿着成吉思汗的足迹! 毫无疑问,只要是一个蒙古人,尤其是像林丹汗这样的人,有着黄金家族的血液,乃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后裔,更想沿着成吉思汗的脚印,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成就英雄般的人物,再现传奇。 先是一统蒙古各族,建立强大的蒙古帝国,随后就是东征西讨,南下北上,征服周边各国。 从林丹汗的两个尊号,“神中之神全智成吉思隆盛汗”和“林丹呼图克图圣武成吉思大明薛禅战无不胜、无比伟大、恰克剌瓦尔迪太宗、上天之天、宇宙之玉皇转金轮法王”,便可以看出,成吉思汗是他的偶像,更想恢复成吉思汗的霸业。 这个时候,林丹汗的眼睛微眯了起来,眸子中绽放出炽烈的光芒,当其他人还在争持不下之时,他却轻声说道:“先吞并那些中小部落,然后再攻打后金。” 突兀的话语,幽幽地谈吐,使得众人为之一愣,转瞬就反应了过来,刚想要附和,恭维一番之时,却再次被林丹汗那幽幽的话语给打断了。 “如果和大明形成掎角之势,攻打皇太极,咱们要想进入建州,势必,就不得不借道辽东,从铁岭和安乐州,才能进入建州。然而,从这些日子的种种情况来看,大明对咱们的戒心极重,想要借道的话,几乎是不可能。” “而且,就算大明答应了,咱们可以借道铁岭或者安乐州,也不是什么好事儿,咱们的大军,随时都有可能背腹受敌,被明军截断后路。” “更何况,这样攻打皇太极的话,就算没有这些后顾之忧,但获得地盘,也无法和辽河套连成一片,只能白白的便宜大明,咱们却一无所得。” 一时间,众人脑海里出现了一个画面,辽东的疆域有一个西北的突起区域,也就是铁岭和安乐州,正好将辽河套与建州隔离开来。 无疑,先攻取其他的蒙古部落,自西向东,缓缓向建州推进,最为附和察哈尔的利益,唯有如此,才能将获得的地盘连成一片,才能真正地成为自己的,这已经不仅仅是为了一统蒙古诸部落那么简单,而是从实际出发,更加的务实。 这是一种思维转变,也是众人乐见的林丹汗的变化。 思及于此,在大部分人的眼里,林丹汗变了,变得更加的务实,行事更加的讲究谋略,而不是像过去那般,全凭个人的好恶,任意吞并那些蒙古部落,这也致使了察哈尔部的八个鄂托克的背叛,除了被林丹汗强势吞并,不是转投到后金,就是逃到了漠北。 在这一刻,众人看到了一种希望,察哈尔部再次崛起,一统蒙古的可能,尽管明军势大,是整个东北局势动荡的幕后推手。